如何更好地帮助自己或别人活出生命的价值跟意义?(法则15:帮助法则)

作者&投稿:史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帮助法则即分享法则、慈善法则、公益法则、给予法则、礼物法则、需求法则、奉献法则、付出法则,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或别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以前老是觉得“弱势群体、弱者、穷人等才值得我去帮助”,现在就不那么觉得了,因为如果我有机会有能力有条件去帮助一个强者、有钱人、有资源的人、有影响力的人、有梦想的人或有天赋才华的人,那么他的梦想自会影响到、帮助到一大批的人。

明天就死了,留下来的财富有用吗?没有,拿出去分享掉。明天就死了,留下来的智慧有用吗?没有,拿出去分享掉。明天就死了,留下来的物质有用吗?没有,拿出去分享掉。明天就死了,留下来的天赋有用吗?没用,拿出去分享掉。明天就死了,留下来的资源有用吗?没有,拿出去分享掉。明天就死了,留下来的爱有用吗?没有,拿出去分享掉。明天就死了,我所知道的一切有用吗?没有,拿出去分享掉。明天就死了,留下来的微笑有用吗?没有,拿出去分享掉……正如创意人李欣频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Ⅰ》中写到:“甘老师的离去让我当下决定:我要从自己的课开始讲,讲人生、讲经验、讲智慧、讲我的快乐与悲伤、讲我的领悟、讲我的未知……我不要等到自己老病垂矣,才去通知学生来听人生的智慧。”是的,请你不要相信“等我以后有钱了再分享”、“等我以后成功了再分享”等信念,其实现在你就可以去与人分享你的所有,分享你已有的巅峰或低谷、快乐和痛苦、爱和恐惧、优点和缺点、真实和虚伪、毫无保留和有所保留、内在和外在、物质和精神、无限和有限、无形和有形等,如果你愿意的话,如果你够勇敢的话……因为你每一次毫无保留的分享都有可能对有缘的人、眼前的人、身边的人产生一点启发或帮助。这也是李欣频老师在《10堂量子创意课》一书中说的:“因为没有明天,所以就豁出去地给予任何人所要的一切。”

我们要学会整合资源去帮助他人。整合你所知道的一切、所学过的一切去帮助他人。整合衣食住行玩去帮助他人。整合干货的信息或知识去帮助他人。整合优质的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去帮助他人。整合你的特长擅长或天赋才华去帮助他人。整合你的人脉关系或渠道资源去帮助他人。整合你的个人资料库去帮助他人。整合你的物质或智慧去帮助他人。整合你的人生经历或生命故事去帮助他人。整合心理学类的好书去帮助喜欢心理学的人。整合有创意的思维跟做法去帮助热爱创意的人。整合一切美好的优秀的人事物去帮助他人……这样的整合就是我的大我的终极梦想:巧用一切爱一切,利用一切爱一切,帮助自己和他人过得更好,或提升价值,或解决问题。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每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就会成长一点。那你有没有想过你成功地解决人生问题或困惑所采用的方法方式,或许会对别人的人生产生助益产生启发呢?还有人说,我们一生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前辈们几乎都遇到过,我们完全可以努力从他们身上或者他们写的书中找到解答。正如罗胖在《知识就是力量》节目中所倡导的那样:“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同样,我们此生的解题经验,一定也会对后辈们产生一些帮助的。

关于分享,种瓜得豆是常有的事情。记得小学语文老师就跟我们全班同学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把属于自己吃不完的梨子,切成八份,心甘情愿地分给了其他八个人吃,这样的随缘分享,结果他品尝到了八种不同口味的水果,因为有人跟他分享苹果,有人跟他分享橘子,有人跟他分享香蕉等,他的人生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如果你抱定“种瓜得瓜”这种信念,那你就会认为:你借钱帮助他,那么他也必须借钱帮助你,如果没有的话,那他这个人就不够朋友,你也会因此不开心。但其实他很可能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在帮助你,只是这种帮助很可能被你那“种瓜得瓜”的木马信念自动排除在外而没有被你察觉到而已。所以,不必觉得吃亏,你心甘情愿给出去的一切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回来。

帮助不分大小,不要小看你的任何帮助。你的举手之劳是我的大帮助,我的举手之劳是你的大帮助。当我在电梯里两手提满东西,这时你帮我按了五楼,你说是举手之劳,可此刻在我心里你对我的帮助很大;当我需要真实的买家来帮我拍单时,你愿意抽几分钟时间帮助我拍一单,你说是举手之劳,可此刻在我心里你对我的帮助很大;当我突然想要上大号却没有带纸巾,我开口找你要了一条,你说小事一桩,可此刻在我心里你对我的帮助很大。正如正能量治愈短片《人生转折点》让我明白了:一个陌生人的几块钱、一朵花、一个微笑或一句“我爱你”竟然可以彻底改变法兰克·汤玛斯这个人的人生,成为了他生命中很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给出的任何帮助,无论大小,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人的一生,甚至会成为改变他人人生很重要的转折点。

不要让你的帮助变成一种伤害。我一直觉得那些被过分照顾、保护、帮助或溺爱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被照顾者深深伤害过的人。因为从控制模式上切入,“控制狂”父母会替子女安排好一切,包办一切,不管大事还是小事,从而导致子女很无能,这不是伤害吗?“控制狂”子女会替父母决定一切,包办一切,不管大事还是小事,从而导致父母很没用,这不是伤害吗?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的帮助造成了人家这样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很无能、很没用,那你的帮助就是一种伤害。正如创意人李欣频在《玛雅日历2012》一书中提到:“你是否太执着于扮演‘照顾者'、‘保护者'、‘救世主'的角色?你总是替别人过度操心、怕别人不能独立完成工作、怕别人天冷了忘记加衣服……你想过这样做是阻碍了别人的成长吗?”真正的帮助,是帮助一个人成长、独立。如果失败受伤能帮助他成长,那就让他失败受伤吧;如果受苦受累能帮助他独立,那就舍得让他受苦受累吧。

帮助需要智慧,没有智慧的帮助也是一种伤害,也就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记得我们在印度游学的时候,沙莲华导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告我们不要施舍任何食物或卢比给乞讨的孩子。他是这样说的:“因为你们不知道在印度医疗和教育是免费的,甚至学校为了鼓励孩子上学,还给上学的孩子发“工资”。但是,如果你给孩子卢比,会让不去上学的孩子也就是乞讨的孩子比上学的孩子赚到更多卢比。作为孩子,他们会简单地理解为:不上学能够赚更多钱,那干嘛还要上学呢?”所以,你给钱看似是在帮助孩子们,其实是在引导孩子们不要去上学,而这就是一种伤害,因为你无形中剥夺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你给食物看似在帮助孩子们,可是你没有看到这些孩子们因为争抢你给的食物而互相打起架来,甚至最终因此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别等以后了,你现在就有能力帮助别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书中提到:“在很多时候,给予不一定需要大量的物质作为修饰,一次及时的搀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都是慷慨的馈赠。给予和能力无关,为灾区屡次捐款的乞丐,身上闪耀着比所有人都灿烂的光芒。‘等我有能力了就去帮助别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惰,因为帮助和能力无关。一句宽慰的话语,一个相互理解的微笑,都将是莫大的帮助!”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抱持着这样的想法:“我要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再拿着钱去帮助很多很多的人。”、“我没有钱,我怎么帮助别人?”。很明显,有这样想法的人中了“有钱才能做到帮助”的木马信念。这种人会坚定地认为只要有钱了就能帮助到别人,把“帮助”等同于了“金钱”,没钱就不能做到帮助别人。这个木马信念足足困住了我约30年的时光。直到我遇见了“七施”这个故事,我才破解了这个顽固的关于“帮助”的木马信念。“七施”这个故事是我在李欣频和张德芬老师写的书中看到的:“穷人问佛:我为何这样穷?佛说: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穷人: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佛说:一个人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7种东西:1.颜施:微笑处事。给人一个微笑是一种帮助。2.言施:说赞美安慰的话。给人一句鼓励是一种帮助。3.心施:敞开心扉对人和蔼。给人爱心关心是一种帮助。4.眼施:善意的眼光给予别人。给人善意眼光是一种帮助。5.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给人你的体力是一种帮助。6.座施:即谦让座位。给人赐座让座是一种帮助。7.房施:有容人之心。给人空间包容他人是一种帮助。”所以,每个人都能成为伟大的人,因为每个人都能用“七施”帮助他人。

关于帮助别人,帮得了,请帮助,帮不了,也请实话实说。如果你确实帮助不了的事情却逞强违心答应了对方,那么你会因此过得不开心,并在不知不觉中把这种不开心的情绪传染给了你身边的家人或朋友。所以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帮助,表面上看似在帮助别人,实则是一种对你自己的伤害,也是在伤害你身边的人。

帮助不可量化。而我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帮助进行量化,比如我接受不了“别人帮助我”比“我帮助别人”多,所以为了能够胜过别人的帮助,我常常采取“拒绝别人的帮助”这种方式赢过别人的帮助。还有一种情况是,我期望“别人帮助我”比“我帮助别人”多一点。在这种模式下,我就会在每次付出自己的帮助后,就想要别人及时回报我更多更大的帮助,如果别人没有做到,我的期待就落空了,我就会觉得很受伤、很失望、很不开心。所以,为了让自己的红心少受一点伤,愿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无论这份付出到最后是否会得到回报;愿我们的每一次接受都是心怀感恩的,不论对方之前给了你多少次多大的帮助。

你给出去的帮助,最终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回到你自己的身上的。全球点击率过亿的短片《善意的回旋》中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位壮汉帮助了玩滑板不小心摔倒在街上的小男孩捡书并把他从地上扶了起来;得到帮助的小男孩放下手上的书和滑板,去帮助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提东西过马路;得到帮助的老奶奶看见一个性感的女孩在投币买东西时不断翻找自己的包包,于是老奶奶手上正好有一个就给她了;得到硬币的女孩看见一个走在自己前面的帅哥不小心钱包掉地上了,于是她就立马跑过去捡起来交还给他;得到帮助的帅哥看见有个小伙子在后备箱搬一个很大号的行旅有点困难,于是他就主动过去帮忙搭了一把手;得到帮助的小伙子肚子饿了想买一个培根吃,这时他无意中看到附近有一个流浪汉,于是就多买了一份给他,一起吃,小摊老板见他这么有爱,也主动献出了一瓶矿泉水给流浪汉;得到帮助的流浪汉,看见坐在旁边的一个姑娘起身离开但手机拉下来了,于是他赶紧起身拿到手机追上去还给她;得到帮助的姑娘送了一朵花给一位似乎有点伤心的姐姐,送完刚回头就收到卖花美女老板送的一朵玫瑰花;得到帮助的姐姐留下了一些钱在餐桌上给辛苦的服务生;得到小费的服务生看见餐馆门口有一位满头大汗的工人在搬货,于是她赶紧随手倒了一杯水递给他喝,而这个工人就是最开始的那位壮汉。”你看到了吗?我们的帮助常常不是“我帮助你、你帮助我”这种模式,而是“我帮助你、你帮助他、他帮助我”这种模式。所以,如果你帮助了他而没有得到他的直接回报,没关系,神秘力量(某个人、某件事或某本书)会介入来帮助你的,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总之,我们一定要记住《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一书中要我们记住的这句话:“从你的给予中受益最多的人很可能是你自己。”

...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如何采取一些好的计划帮助自己或帮助别人
答:说说生活中或学习中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如何采取一些好的计划帮助自己或帮助别人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1》瓜分百万奖金 无极剑圣5杀 2014-10-22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82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40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校长...

如何成为更好的人
答:8、愿意帮助别人 我们经常会发现,当别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都会马上走开,仿佛我们没有听到他们的要求。这是因为人类是自私的,我们会更专注于自己。这绝对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因为无论如何都要把重点放在关注自己的需求上。但当你能够帮助别人时,这就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帮助别人会比你想象的要好...

如何做到不在乎别人评价,为自己而活?
答:觉察好自己当下的状态,调整、修正,确保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舞台上。在人际交往中,尽量避免注意力涣散,被别人的喜怒哀乐牵着走,尝试将彼此纠缠、消耗的关系转化为彼此扶持、成全的良性关系。人生宝贵,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费在不值得的人或事上。希望你有更好的人生。如果需要帮助可以...

如何提高与他人的相处能力?
答:无论如何要有一颗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无论生活怎样还是要过去了,在别人面前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轻易的把情绪表现出来,时刻保持微笑,这样才能让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在与别人交流中要学会坦诚自信,因为这样才会让别人看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

怎么让自己活的更好
答:有时候,自己是不是很多事情得不到家里人或者朋友的支持,得不到他们对自己成绩的肯定?好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更多的能关心我们,肯定我们成绩的人,是否有更多比自己强的人帮助自己。因为他们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们会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让我们活得更好。4.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 活...

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和交往也是他人生当中的必修课
答:对于一般人来说,那些社交技巧,当它对自己仅仅是一种技巧而存在的时候,它只是一种雕虫小技,使用起来往往是生硬的、笨拙的;只有当它成为自己真实情感和稳定性格,即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时,它才能在你与人相处、在社交中自然而然,浑然天成地表现出来,从而显现出自己夺目的人格魅力,从而获得最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效果。 *...

作为一个不会讨好上级的人,该如何在职场中生存?
答:虽然我不会来事,但平时我也不怕事,敢于对不公平说不,当我觉得我的利益被侵害或遭受不公时,我会直截了当的提出来,并且详细的说明理由,所以除了到新单位的前期,后面基本上也没人会欺负我,包括领导,大家都知道,我就是这个性格。三、正视自己的不足,不嫉妒别人的能力。我不会讨好领导,不会...

我是个很自卑的人,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废什么都做不好,该怎么办?
答:期末考试需要复习多少章,平均到每天多少页,五点就开始看,五点立刻就看,看完,勾掉。你想听一首没听过的歌,现在,立刻,去听,好听不好听,勾掉。你想减肥,去做计划,每天做多少有氧多少无氧,几点做,只要到了时间立刻做。很废,什么都做不好和什么都不去做是不一样的。只要你有说做就做...

怎样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答:把事情做好,就是做事的效果好,办事的效率高,那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多学习:掌握的技能越多,越熟练,做事的能力越强,办事的效率越高。2.勤奋刻苦:追求精益求精,不留知识死角,要求自己不断进步,能力的积累会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3.先想后做:先找准方向,再着手进行,否则,方向错了...

珍爱生命应该怎么做
答:能够说出别人的好,就会强化对方与自己要更好。 爱是一切的原动力。 2、做自己的心灵捕手 把实现自己生命第一优先考虑, 善待内在的小孩,给他勇气、信心和生命, 想念自己,做你自己,宽恕自己,对自己负责, 善用感觉,热情行动,活出真正的自己。 3、简单生活 你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么多, 多出来的任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