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满族文化与萨满教的关系

作者&投稿:歧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略述萨满文化与满族民俗的关系~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肃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萨满教原始信仰行为的传布区域相当广阔,囊括了北亚、中北欧及北美的广袤地区。
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企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萨满分为家萨满和野萨满。家萨满作为侍神者,主要负责族中的祭祀活动。野萨满(又称大神)是神抓萨满,即神灵附体的萨满。神抓萨满的活动包括医病、躯灾、祈福、占卜、预测等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满族萨满平时与族内普通人一样,他们的服务是不取报酬的,也没有超越他人的权限,他们可以结婚生子。萨满死后,所用的神器、佩饰、服装等随葬。新萨满要经过挑选、培训(满语学乌云),最后才能确定。 满族萨满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满族面具以反映女神为主,其形成时间大约为原始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满族面具是萨满教的活化石,其涉及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神秘粗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惧感、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漫漫演变成娱乐工具。满族面具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为戏剧娱乐表演。
在清朝,宫廷和民间已广为流传着玛虎戏。“玛虎”为满语,即假面舞,或称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兽革、龟盖、贝壳制成。近世多用高丽纸、桦树皮制成,再刻绘人、鸟、鬼怪脸面形象,或慈祥,或狰狞,千姿百态。

萨满文化是与萨满教紧密联系的民间风俗文化的统称,当然也包括萨满教本身。

萨满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宗教信仰,是在人类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的,其基本理论是万物有灵论,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有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的内容。萨满教没有同一的成文的经典,最多只有记录祭祀时口头诵词的文本,即“神歌”。萨满教也没有宗教组织和职业的神职人员,特定的寺庙也不多,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也很少。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体系。

萨满教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各大洲, 因民族、地区、以及不同氏族,其信仰内容也有很大差异。但基本有一共同特征,即:相信灵魂与躯体是可以分离的,神与人之间可以直接交流。因此,萨满教相信神可以附着在选定的神职人员(萨满)的躯体内与众人沟通,同时萨满的灵魂也可以脱离躯体去与神沟通。

-----------------------------------------

满族萨满教是世界各萨满教中的一个分支,发展程度已经超过了旧有的氏族观念,逐渐与阶级社会模式结合,是世界各类萨满教中最独特的一种。它拥有以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兼有用英雄崇拜。

满族萨满教的自然神汉语称为‘大神’满语称‘恩都里’是主宰自然与世间规律的主神。主要有:阿弗喀妈妈(天神)、佛多妈妈(健康与生育之神)、越娄妈妈(地神)、乌喜哈妈妈(星神)、比亚(月神)、瞬(太阳神)、么德里妈妈(海神)、松阿里妈妈(松花江神)、萨哈连么迪里(黑龙江神)、穆丹格格(牡丹江神)、奥督妈妈(战争与平安之神)、阿克占(雷神)、阿尕里妈妈(雨神)、耶鲁里(灾害神).....等等。众神分职掌管大自然,但有一个共同的义务,即通过众神会议轮流担任长白山山主这个职位,所以满族对长白山格外看中,视之为众神聚会的圣地。这也是满族崇拜长白山习俗的根源。

----------------------------------------

下一类是动物神,即主宰动物界的神兽俗称‘野神’,比如:鹰神代敏妈妈、虎神塔思哈妈妈、熊神阔太黑阿古、狼神纽赫里阿古、水塔神海伦妈妈、飞虎神额思赫妈妈、蛇神梅合妈妈、龙神穆迪里玛法....等等。这是满族文化中敬重大自然的一种宗教表现。

另一类神称‘蛮倪’即英雄神。这一类神通常是现实社会中的战斗英雄或者有过突出贡献的人,死后按萨满教习惯魂归长白山,被封为神。比如:珠录蛮倪、安班蛮倪、察拉蛮倪、莽克秦蛮倪、歪利妈妈...等。

还有一类是祖先神,这类神是自己家的历代祖先与萨满,死后被自己家的子孙尊逢为神,统称‘玛法里’,自家的历代萨满祖先俗称‘太爷神’。这一类神是有严格的家族私有性的,每个满族家族都有自己家的祖先神,同时每家只能祭祀自己家的祖先神,绝不祭祀别人家的祖先神,这也是满族人非常崇敬祖先的风俗来源(祭祀民族英雄努尔哈赤与皇太极除外,但绝对不可以下神附体)。


以上的动物神、蛮倪神、太爷神,统称‘窝车里’即,这三类神多数可以在萨满仪式时,通过下神附身的方式进入萨满身体内,暂时支配萨满躯体与信众们对话,帮助人们解答各种疑问,并祝福人们。所以传统满族民居中西墙上供奉的神板被称为“窝车库”。 满族人在婚丧嫁娶时或家有大事时都要向窝车库上香,祈祷顺利。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第一种自然大神恩都里则是完全不可以直接与人交流的,即不能下神附身。这里也不得不提到‘下神附身’这一特殊仪式,萨满教祭祀时其主要神职人员分两类。一类是‘萨满’俗称‘大神’,这个职务男女均可,他们是专门为在仪式中为众神附身志愿充当的活体媒介。他们在成为萨满之前在幼年或少年时期往往饱受疾病折磨,且病情古怪久治不愈,只有在被迫向老一代萨满学习萨满技术之后病情才会有所缓解并逐渐消失。萨满在祭祀时的任务即是恭请神灵进入自己的身体,在附身成功之后他们会暂时丧失自我意识,转而以神的思维方式行事,并以神口吻说话,声音和语态都会发生变化,直到神离去。另一类神职人员称为‘载领’俗称‘二神’他们是整个祭祀的关键,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萨满神灵附身,当附身成功后他们负责与神灵直接对话,将众人的意图传达给神灵,同时要保护无意识状态下的萨满不至摔倒或碰伤。当与神灵的对话和娱乐结素之后,载领们要帮助萨满恢复神志把神灵送走,这个过程很关键,如果萨满不能及时苏醒后果将很可能因精神过度紧张而失常,重者甚至会诱发急性心肌梗塞或脑溢血,萨满会有生命危险。因此东北民间常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即源于此。(关于在下神过程中,萨满的无意识表现,这个在国际民俗学、宗教学以及心理学、生理学领域是研究的热点,目前还没形成有共识的解释,比较主流的说法认为萨满下神昏迷 是一种情绪形的自我催眠反映,进而形成在潜意识支配下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工作。)另外,萨满与载领必须是本家族内选定的一般只为本家族成员提供宗教服务,他们虽然都是专职的神职人员,但都不存在职业性,平时他们与普通家族成员一样从事日常劳作,只有在祭祀、节日、家族内大事时才以神职人员身份出场进行宗教活动。

由萨满教延伸到满族文化生活的各方面,列如:狗是神赐之畜不可随意杀害,只能用作敬神却不能吃。满族在捉鹰训鹰时都要先向鹰神代敏祈祷。在挖人参时也要向长白山祈祷。祭祀仪式上萨满所常的神歌含纳了满族民歌的典型音乐特点。祭祀供奉的各种年糕、黄米糕、福肉也是满族食品典型代表。

萨满教是满族文化的一部分,对满族文化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萨满教是大清国国教,一些大清国人如胤禛弘历叶赫那拉等有信仰藏传佛教,萨满教和满族文化样在大清国被灭后遭受到了很大打击。

满族的萨满文化是什么文化啊?可否详说一下?
答:萨满文化是与萨满教紧密联系的民间风俗文化的统称,当然也包括萨满教本身。萨满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宗教信仰,是在人类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的,其基本理论是万物有灵论,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有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的内容。萨满教没有同一的成文的经典,最多只有记录祭祀时口头诵词的文本,即...

略述萨满文化与满族民俗的关系
答: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肃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萨满教原始信仰行为的传布区域相当广阔,囊括了北亚、中北...

为什么古代满族人会信奉萨满呢?萨满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答:古代满族人信奉萨满教的原因与许多其他民族在早期阶段信仰萨满教的原因相似,即萨满教是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宗教形式。满族在明末时期,社会正处于从部落文明向帝国文明过渡的阶段,因此他们主要信仰的是原始的萨满教。清朝统治者为了强调满族的文化特色,也刻意保留了萨满教。在入主中原后,清...

满族文化模式的满族宗教信仰
答:从神与人、圣与俗、各氏族萨满的关系、萨满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满族人宗教信仰的多元性等方面来看,满族人的宗教信仰不是为了寻求超越现实的极乐世界,而是解决人与超自然的神明的冲突问题,是为了今生今世的人。他们认为神职人员也是常人,他们的信仰呈多元趋向,并有实用主义倾向,注重引进有益于人类的...

萨满教是哪个民族的信仰
答:萨满教是满族的信仰。这种信仰在满族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名称“萨满”源自通古斯语,意为“疯狂的人”。在中国,萨满教融合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等多重含义。祭祀活动形式多样,根据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不同,有宫廷与民间、富裕与贫穷、地区和家族之间的差异。在清朝初期,萨满教在皇宫...

萨满文化起源于哪里
答:萨满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之一。满族继承了古老的通古斯萨满教传统,这一传统在他们的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萨满"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南宋的历史文献《三朝北盟会编》中,源自女真语,指的是从事巫术活动的人。历史上,许多北方民族和部落,...

萨满教是哪个民族的信仰
答:萨满教是满族的信仰。“萨满”是通古斯语,意为“疯狂的人”。汉译为巫师,满族的萨满教兼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四重含意。祭拜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宫廷与民间之别,富者与贫者之别及地区之别、家族之别。清王朝初期,皇宫里的萨满多由熟悉爱新觉罗氏族方言而又聪明伶俐的女人担任,...

萨满是什么民族
答:萨满,在满族人的信仰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不仅仅是宗教仪式的执行者,更是满族文化和传统的守护者。满族,作为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信仰体系,其中,萨满教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萨满的职责涵盖了多个方面,他们主持各种宗教仪式,为族人祈福禳灾,同时也传承...

为什么古代满族人会信奉萨满呢?萨满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答:在崇信萨满教的部落里,萨满往往同时担任着医师的职责,所以萨满也会被叫做巫医。老一代的萨满会将世代传承的古老医学等知识,以及部落的传说口口相传给下一代的继承者,从而让部落的经验与传统得以流传下去。因此萨满作为部落上层安抚控制人心的重要支柱,作为传承部落文化和历史的载体,是一个部落必须的...

萨满文化起源于哪里
答:萨满教信徒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持有敬畏之心,如河流、树木、太阳和月亮等,均被视为拥有各自神灵的存在。这种对自然界的崇拜构成了萨满教的一个基本特征。由于地区文化的差异,萨满教的具体实践和信仰持续时间不一。世界各地的萨满教信仰都将世界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为神仙所居,中层是人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