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琴的发展情况。

作者&投稿:大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的总体趋势~

我国的民族关系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的总体趋势就是由分裂走向大融合。

D

自古琴产生至今,历代都有对古琴的记载。

周朝:作为宫廷里雅乐伴奏,以弹右手散音为主,弦数由五至二十七弦不等。主要作为歌唱的伴奏。作为纯器乐弹奏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见于《吕氏春秋》、《列子》)。著名琴师有春秋时期的钟仪、师旷,战国时期的伯牙、雍门周。著名琴曲有《高山流水》、《阳春、白雪》。

汉朝:七弦琴制基本定型,左手指法已有相当发展。著名琴论专著有桓谭的《新论》、蔡邕的《琴操》、扬雄的《琴清英》、刘向的《琴说》。著名琴曲有《聂政刺韩王曲》、《蔡氏五弄》、《别鹤操》、《饮马长城窟》。

魏晋南北朝:出现一批向往超世隐逸思想的文人琴家,如魏晋时期的阮籍、嵇康、左思,南北朝时代的戴喁、宗炳、柳恽和柳谐。其他著名琴家有魏晋的蔡琰(文姬)、阮咸、刘琨。著名琴曲有《广陵散》、《酒狂》、《梅花三弄》、《乌夜啼》及现存最早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南朝梁丘明所传)。重要琴论专著有嵇康的《琴赋》、谢庄的《琴论》、麴瞻的《琴声律图》、陈仲儒的《琴用指法》。

隋唐:唐曹柔发明减字谱,制琴术的发展。著名琴人有:隋的李疑、贺若弼、王通、王绩和唐的赵耶利、董庭兰、薛易简、陈康士、陈拙。著名琴曲有《大胡笳》、《小胡笳》、《昭君怨》、《离骚》、《阳关三叠》、《渔歌调》。琴论专著有薛易简的《琴书正声》。

宋元:一弦、二弦、七弦、九弦琴的制作。阁谱、江西谱、浙谱的流行。北宋时调子(琴歌)的盛行。北宋的琴僧系统,琴僧有夷中、知白、义海则全、照旷。文人琴家有欧阳修、沈遵、崔闲、苏轼;浙派琴家有郭楚望、杨瓒、徐天民、毛敏仲;金元琴家有苗秀实、耶律楚材。代表琴曲有《胡笳十八拍》、《楚歌》、《潇湘水云》、《渔歌》、《泽畔吟》、《醉翁吟》、《古怨》。琴论专著有朱长文的《琴史》、崔尊度的《琴笺》、刘藉的《琴议》、陈敏子的《琴律发微》、则全和尚的《节奏-指法》等。现存较早的减字谱谱式有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古怨》、元《事林广记》中的《黄莺吟》和宋杨瓒的《紫霞洞琴谱》(佚)。

明朝:琴派兴盛,著名的琴家有徐仲和、严徵、徐青山。代表琴曲有《秋鸿》、《平沙落雁》、《渔樵问答》、《释谈章》等。琴论有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和徐青山的《溪山琴况》,刊印琴谱流行。

清朝:刊印了大量的古琴谱集,琴家有:庄臻凤、程雄、徐祺等。代表琴曲有《水仙操》、《龙翔操》。琴论有戴源的《鼓琴八则》、蒋文勋的《琴学粹言》、庄臻凤的《琴学心声-凡例》。

近代:著名琴人有:闽派的祝桐君、川派的张孔山、诸城派的王溥长(心源)、王露(心葵)、王鲁宾及黄勉之、杨宗稷。代表琴曲有《流水》(《天闻阁琴谱》)、《醉渔唱晚》、《长门怨》、《关山月》。论著有杨宗稷的《琴学丛书》、祝桐君的《与古斋琴谱》、陈世骥的《制曲要篇》。琴曲中工尺谱的引进。(《琴学丛书-琴镜》)。

现代前期:琴社活动盛行,琴论有周庆云的《琴史补》、《琴史续》《琴书存目》,今虞琴社编的《今虞琴刊》,中国音乐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的《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历代琴人传》。琴曲有《忆故人》、《泣颜回》。古琴改革的推行。

现代后期:大量新琴曲的创作,古琴音乐交响化,专业作曲家加入古琴创作行列。

中国古代谁弹古琴,特别出名
答:中国古琴“九嶷派”创始人杨时百(1863-1932)杨宗稷,字时百,自号“九嶷山人”,近代琴学大师,中国古琴重要门派“九嶷派”创始人 张孔山(生卒不详),中国清代古琴家。名合修,别号半髯子。张孔山精于《流水》、《醉渔唱晚》、《普庵咒》、《孔子读易》等琴曲。他的七十二滚拂《流水》,尤其为...

简述古琴的发展历史并列举其代表曲目
答:古琴(7张)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汉初七弦琴结构简单,音箱较小,共鸣声小,尾部为实木,面板无徽位。东汉至魏晋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阮瑀、嵇康、阮籍、阮咸和阮瞻等。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君主和士人都爱好音乐和文学,文人爱琴解音,风气极盛;由于士族门阀制度对文人的限制,...

古琴的历史(要详细一些)
答: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不断进步,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传诵。汉代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汉初七弦琴结构简单,音箱较小,共鸣声小,尾部为实木,面板无徽位。东汉至魏晋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

中国的古琴有多少种?
答: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

古琴的历史是什么?
答: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相传某一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只见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纷纷飘落在梧桐树上,顿时霞光万道。天空彩屏开处,祥云托着两只美丽的大鸟,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树上,其余诸鸟纷纷飞集在各处树上,朝着两只美丽的大鸟齐鸣。伏羲见到如此奇异现象,忙召来...

古琴的历史发展
答:(桓潭《新论·琴道》)早期的古琴并非士的专利品,但春秋战国士阶层崛起后,琴与士的关系使得到确认。魏晋以后,琴逐渐脱离民间,成为主要流行于士及上层社会...不论真隐、假隐、时隐、心隐,隐士们都不忘“手挥五弦”。 的确,中国古代文人集“琴、棋、书、画”于一身,审美理想要求古雅、含蓄与个人内心的自省,...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器有哪些?
答: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器又新出现芦笙、笳、角、笛、筚篥、筝、直项琵琶(阮咸)、箜篌等,鼓吹乐和古琴音乐在此时期引人注目。

古琴的历史发展
答:1. 起源与初期:古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弦鸣乐器。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最早的古琴形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的古琴还很简单,通常由数根弦和简单的共鸣箱组成。2. 发展与演变: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琴逐渐发展完善。琴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弦的数量增多,音色更为丰富。同时,演奏技法...

中国四大古琴分别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1、“号钟”是传说中周代的名琴,居古代四大名琴之首,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荡胸生云。2、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

中国古代名贵古琴的材料
答:中国广东广西也有少量紫檀,现在也有大叶紫檀也就是非洲紫檀。大叶紫檀我国是在九几年才开始大量进口的。花梨又分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现在又有巴西花梨、非洲花梨等。其实配件也是鉴别古琴年代标准之一。唐宋时配件大多用紫檀枣木,明清时大多用乌木红木等。红木也就是酸枝,酸枝又分红酸枝、白酸枝、黑酸枝。白酸枝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