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虎园的介绍

作者&投稿:彘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梅花山简介~

梅花山原是三国吴大帝孙权的葬地。孙权18岁掌握东吴政权后,为对付曹魏,他听取了诸葛亮等人建都秣陵的建议,并改秣陵为建业。孙权对古代南京城市的发展贡献很大,他大大拓建了南京城,从当时建业的规模来看,“东凭钟山,北倚后湖(玄武湖),南近秦淮,西临石头。”孙权还疏浚和拓宽了秦淮河,开凿了青溪、运渎和破岗渎等运河,同秦淮河沟通在一起,解决了南京的排水和用水问题。根据文献记载,孙权死后葬在朝阳门外第三个山岗,这个山岗因而被称为孙陵岗。孙陵岗葬有孙权和他的夫人步氏及后妻潘夫人,太子孙登也葬在孙陵附近。

相传朱元璋修建地宫时,主持建陵工程的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奉命把附近所有建筑迁往别处,孙陵也在这一范围内。李新为慎重起见,就迁移孙陵的问题专门请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说,孙权是一位好汉,把他的墓留下来,给我看大门吧。这样,孙陵得到完整保存。

梅花山因梅花闻名,山上植梅数千株,品种繁多。春天梅花盛开时,遍山梅花争芬斗艳,游人如织。1982年山上新建一组清新淡雅的仿古建筑,名“暗香阁”,取自北宋诗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诗句。此阁造型优美,独具特色,把梅花山点缀得更加丰姿多彩。

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相沿不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后,当时的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决定在孙陵岗建中山陵纪念性花木区,栽培了大片梅花,后来梅园面积不断扩大,品种逐年增多,成为广大游人赏梅胜地。孙陵岗一名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湮没,代之而起的名称是梅花山。今日梅花山上的“观梅轩”所在地,原是汪精卫的坟墓。1946 年1月,何应钦派74军工兵炸墓开棺,平掉墓地。1947年春,陵园在此建亭,名日“观梅轩”,上有一联:“天阙远瞻鸣鹤舞,孝陵啁望伏龙眠”。

南京自1996年始,每年的春季都举办国际梅花节。通过一系列大型旅游、商贸、文化、娱乐活动,向世界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示南京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南京市民喜欢探梅、赏梅。梅花迎雪怒放,百折不挠,被人们誉为高洁的化身。1982年,南京市将梅花定为“市花”。

地址:南京梅花山

公交:游2、游3、20路明孝陵下。

门票:15元

开放时间:7:00-17:30


梅花山有有一扇,陵门又称文武坊门,是陵寝的第一道门。该门原为5门,正门3洞,侧门各一,俱毁。清同治年曾作修整,仅有一门洞通行。修复后坊门开辟5门,加顶覆瓦,修缮红墙,铺设月台。门顶所用的琉璃构件均出自北京皇家御窑,重砌门券和填补墙面所用的均选用明代遗留的城砖。修复后的文武坊门整体高8.90,宽27.65米。整座建筑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流光溢彩。正门东墙下至今还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撰写的“特别告示”牌,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会衔竖立的保护明孝的告示。

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大建筑,全以大条石建成,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东西长75.26 米,南北宽30.96米,下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有拱门一,从此入口是圆形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组成。方城之上是明楼,俗称梳妆台,东西长39.25 米,南北宽19.4米,楼内地面以方砖铺地,上面原有重檐飞角,覆黄色琉璃,造型华丽,雄伟壮观。现仅存四壁砖墙。

四方城,即为明孝陵碑亭,是一座正方形建筑,四面各有一券门,原有重檐歇山式屋顶,现无存。碑亭内有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该碑通高8.78米,体积为南京地区之首。

大金门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门朝南,有拱门三券,明代装有朱红漆大门,门楼顶覆盖黄色玻璃瓦,现在大门和屋顶早已无存。在明朝时这座大金门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一般人不得擅自进入,违者要受到杖一百的处罚。

孝陵殿又称享殿,原建筑规模宏伟,惜毁于战火。现存的三层须弥座台基之上的殿基,台基上有大型柱础56个,按照台基的面积和柱础的位置,推断出当年的享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规模与北京的长陵享殿相近。


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大建筑,全以大条石建成,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东西长75.26 米,南北宽30.96米,下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有拱门一,从此入口是圆形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组成。方城之上是明楼,俗称梳妆台,东西长39.25 米,南北宽19.4米,楼内地面以方砖铺地,上面原有重檐飞角,覆黄色琉璃,造型华丽,雄伟壮观。现仅存四壁砖墙。
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墓为主,现存有碑亭、神道、碑殿、文武方门、明楼和宝城。附近建有万株梅园、博爱阁、暗香阁樱花园、以及新建成的红楼艺文苑、海底世界,还有名人墓葬:孙权墓遗址、廖仲恺、何香凝之墓。整个景区面积156.7万平方米,是春季览胜的佳地。

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曾被立为太子,可惜未登基便英年早逝。朱元璋诏令将朱标葬于孝陵之东,后世称东陵。历经六百年沧桑,东陵早已湮没无闻。1999年文物部门对东陵实施全面的考古勘探,探明东陵陵寝所在和建筑格局。东陵位于孝陵东约60米处,两座陵寝之间地下埋藏着大片建筑基址,护陵御河从东陵以东流经孝陵宫前的五龙桥。东陵陵寝总体布局与孝陵相似,由陵园、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及地宫等建筑构成,享殿前门与享殿体量宏大,用材华美。陵寝围墙平面前尖后方,呈龟背形,格局特殊。

明孝陵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东西向,现名石象路。沿途依次排列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六种石兽,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共24只。第二段南北向,分列石柱一对,武将和文臣各两对。石柱名望柱,高6.52米,六棱形,柱帽为圆形,雕云龙花纹。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东郊著名的紫金山南麓,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朱元璋,字国瑞,1328年生于安徽濠州钟离乡(今凤阳县东北)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逝,孤苦无依,进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1352年,朱元璋25岁时,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元末农民起义军,郭去世后,他成了这支起义军的领袖。1356年,朱元璋率兵攻下江南重镇集庆(今南京)。1368年朱元璋41岁时登基称帝,定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改都城集庆为应天。

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开始为自己筹建陵墓。洪武十五年(1382),皇后马氏去世,朱元璋将其葬入正在营建中的陵墓,大约因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的缘故,这座明代第一陵被称为"孝陵"。

孝陵从洪武九年(1376)开始筹建,十二年拆迁宝公塔、蒋山孝,十五年葬入马皇后,十六年建成孝陵殿,三十一年葬入朱元璋,最后,永乐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前后经历了38年之久。

孝陵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几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自最前面的下马坊至后部的方城,纵深达2.62公里,围绕孝陵的红墙,周长22.5公里,相当于京城城垣长度的2/3,可见规模之庞大。

孝陵的平面布局,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自下马坊迄棂星门,是作为导引的神道设施;后是陵墓的主体陵寝建筑。

下马坊是孝陵的起点,位于卫岗的东面,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造牌坊,额坊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字。由下马坊西北行约755米,是孝陵陵园的大门,叫大金门。大金门屋顶已毁,面阔26.6米,进深8米,尚存券门三洞。过大金门正北行70米,是一座碑亭,俗名四方城。碑亭平面作正方形,边长26.8米,四面开券门。亭顶部已毁,内望通天。亭内有一块6.7米高的石碑,下承龟趺,这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一年(1413)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由朱棣撰写,记述朱元璋一生事迹,全文长达2746字,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从碑亭西北行,过御河桥,便踏上孝陵的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即为现在的石象路,长620米,沿途依次排列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六种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共24只。石兽尽处,折向正北,至一对高大的白石望柱前即是第二段神道,也叫翁仲路,长250米,路两侧有武将、文臣石像各两对。帝王陵墓的神道通常都成直线修造,而孝陵神道沿梅花山西侧呈"之"字形伸展,极为少见。据说建陵时有人曾欲铲平这座昔日叫孙陵岗的梅花山,筑条直道,但朱元璋看重葬于孙陵岗的孙权是条好汉,要孙权为他看大门,因此,记自己的神道绕了个弯,这当然只是一个不尽可信的传说而已。

神道尽头为棂星门,现仅存石柱础六个。由棂星门往东北行275米,便抵金水桥。自金水桥往北到方城宝顶,沿途的建筑物均按南北中轴线对称配置。

由金水桥北行200米,就到了明孝陵的正门,明代叫做文武方门。文武方门原为五门,三大两小,黄瓦单檐,正中的大门仅供后代皇帝谒陵时通行。现仅剩一门,为清同治年间重修,门上有一方青石门额,阴刻"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红墙下和门内碑殿的东墙下,各立有"特别告示"碑,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撰刻保护孝陵的告示,这是清宣统元年(1909)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竖立的。

过文武方门北行34米,原为孝陵殿殿前中门,即孝陵门,门已毁,现仅存宽40米,进深15米的须弥座台基。清代时在此建立了碑殿,殿中竖立五块高大的石碑,中间一块刻有"治隆唐宋"四个大字,是康熙皇帝南巡谒明孝陵时所题,意为明太祖的功业胜过了唐宗宋祖。"治隆唐宋"碑的两侧是乾隆皇帝题书的御碑。殿内靠后两边是两块卧碑,东边一块刻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出碑殿再北行,便至孝陵亭殿。孝陵殿是孝殿的主要建筑之一,原来规模宏大,建于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上,极其巍峨壮观,惜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的兵火。现存孝陵殿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废墟上重修的三间堂屋,规模已很小。殿壁上有朱元璋纸本画像,大约是清末重建时挂上的。现在这里被辟为"明孝陵史料陈列室",陈列面积约80平方米,展出约100张图片资料,分成四个部分,向观众介绍朱元璋的生平、孝陵的兴建与现状、南京的明代遗址和孝陵的保护规划等。

孝陵殿后即是方城,方城外部用大条石建成,高16米,宽75米,进深31米,下部为雕花的须弥座基,东西两侧有八字墙,墙面四角有纹饰精美的砖雕。方城中部是圆拱形的遂道,由54级石阶组成,人行其间,阴暗清冷,颇有神秘幽邃之感。

出遂道沿墙拾级而上,便达明楼。明楼建于方城之上,宽39.25米,进深18.40米,四周有过道,南面有拱门三洞,东、西、北各有拱门一洞,原有重檐黄瓦的楼顶已毁,仅存砖墙四壁。

方城的后面是宝城,又称宝顶,是一个直径约325-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周围绕以条石作基础的砖墙,正面石壁上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楷书大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宝城上树木参天,其下即为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墓室,应建有和北京定陵类似的整套地宫建筑。整个陵园明朝时曾种植松树十万株,放养悬挂银牌的长生鹿一千头,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损失净尽了。

清咸丰年间,清军与太平军的长期战争,使孝陵遭到严重破坏。同治三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奉命修复孝陵,估算需银20万两。清政府财政困难,无力按原样修复,结果仅花740两银子局部维修了一下。我们今天所见的明孝陵,基本上保持了同治年间修理后的面貌。明孝陵的进一步整修和开发正在规划中。


南京明孝陵四方城内巨大的神功圣德碑


南京明孝陵神道两侧相对而立的石象


南京明孝陵享殿

明孝陵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南京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寝,迄今已近700年历史。这座地位尊崇的陵园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据说是朱元璋自选的“寿宅之所”。

陵园当初北起钟山,南至孝陵卫,东起灵谷寺,西至城墙,陵垣周长达22.5公里。当时陵垣封山锢水,内则遍植松柏,放养驯鹿达数千头。现存的仅为陵园最后部分。其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道上立有石兽、石人;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是朱元璋葬地。门内四方城有朱棣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它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布局宏伟,规制严谨, 但它的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存下马坊、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 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宝城等古迹, 纵深2.62公里, 当年围绕的红墙22.5公里现存遗迹,尚可窥见皇家陵园的气势规模和我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

明孝陵的神道、祭享区和内宫区三殿式布置方式成为后来北京十三陵的样板,只不过是明十三陵的神道合而为一,由十三座皇帝陵共用,但每座陵分设另两区则与明孝陵大同小异,因此可以认为明孝陵开创了明清500年间皇家陵寝形制的先河。

明孝陵“申遗”的依据

明孝陵虽在历史战乱中受到破坏,但主体建筑犹存,历史风貌依然,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石刻、陵寝建筑均是明代原始建筑遗存,符合“申遗”对文物“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明孝陵建筑规模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符合“申遗”对文物“独特与普遍价值”的要求;

明孝陵位于钟山风景区内,周边环境保护得好,以其独特的神奇色彩和优美风景,吸引着中外游人。而对于世界遗产而言,能够有机融入当代人生活,是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


明孝陵的“世遗”价值表现何在?据仍在巴黎的中国国家文物局专家介绍,与“三江并流”四个突出特点一样,明孝陵也有四大独特价值。正是“四大”让明孝陵成功戴上“世遗”金项链,取得零的突破,填补了六朝故都“世遗”空白。

(一)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地宫所在的宝顶,纵深达2600多米,沿线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建筑师们的才智,构筑了一项创造性的皇家陵寝杰作。

(二)明孝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明孝陵山清水秀,地势起伏跌宕,富于传统文化内涵。陵寝依山而筑,周围山水相绕,给置身其中的陵寝营造了拱卫、环抱之势,使明孝陵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典范。

(三)明孝陵有中国独一无二的陵墓神道。其特色在于人工建设与自然形势的完美结合,完全依山势地形作蜿蜒曲折的布置,这其中包含了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神道石刻则风格多样,造像厚重简朴,融宏大整体与精细局部为一体,代表了中国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四)明孝陵在中国帝陵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堪称一部研究明清两代陵寝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它继承了前朝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并一直规范着此后明清两代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体制,在中国帝陵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倪方六)

明孝陵加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提升了其文化价值含量。那明孝陵的门票会涨吗?

记者就此做了采访的回答是,“目前不会”。目前,南京明孝陵的门票价格偏低,每张仅有15元人民币,而中山陵的门票为60元每张。相比于国内其它“世遗”项目,明孝陵的门票低了好几倍。而根据以往的情况,一些景点在“申遗”成功后会调高门票的价格。昨日,中山陵园管理局王学智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孝陵的门票确实与之本身的价值不符,有点低了,但现在大家刚从“申遗”的紧张中放松出来,接下来还要搞一些庆典,所以目前不会考虑涨价的事情。但因为明孝陵现在是“世遗”了,身份不同了,其内在价值被发现了,如果长期地“低价”会影响其形象,现在讲优质优价,历史文化景点也应这样吧。

1985年被列入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与地球上其他地方干燥炎热的回归荒漠带相比,它是世界上罕见的动植物资源基因库,被海内外专家赞誉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梅花山虎园觅虎踪: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世界A级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被中外!专家认定为华南虎最理想的栖息地。1992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加里·科勒博士夫妇从美国来到梅花山安营扎寨,研究、寻觅华南虎。他们在梅花山两年的时间里,发现了多处华南虎的踪迹,如树挂、地挂、粪便、毛发等,但遗憾的是未见华南虎的真容。



在古田旅游,有哪些景点值得安利?
答:古田会议会址、梅花山华南虎园、杉洋古镇等。古田会议会址:这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地点。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的历史。梅花山华南虎园:这是一个以保护华南虎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最大的华南虎繁育基地。在这里,你可以...

上杭县景点
答:1、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会址地处闽、赣、粤三省交界处,位于福建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原系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民国初,为推行新学,该祠改为和声小学。2、梅花山·华南虎园:梅花山·华南虎园景区位于上杭步云乡,与古田会议会址景区相连。景区内有...

上杭春节免费旅游景点上杭县一日游景点
答:2.梅花山虎园。在古田会议旧址继续开进去半个小时,环境优美,有缆车,有玻璃栈道!3.永定土楼。永定土楼分两个地方,一个是洪坑镇,镇城楼就在这里。这个地方很有名,但是被商业化了。还有下洋镇的楚溪土楼。这个地方比较原始,土楼群比较集中。我个人在这里推荐!4.武平梁野山。从山脚到山顶,中间有瀑布!5.长汀古镇和...

龙岩梅花山的作文怎么写?
答:龙岩梅花山虎园的作文南京的梅花山位于紫金山南边,每到初春,这里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梅花山因其山上梅花最老、最多、最美而得名。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种植梅花的地方,据说这里的梅花最老的已经有七八百岁了呢!是全国四大梅花胜地之一。这里的梅花种类繁多,有腊梅、红梅、绿梅,等等。颜色各异,有...

上杭县景点
答:1、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会址地处闽、赣、粤三省交界处,位于福建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原系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2、梅花山华南虎园:位于上杭步云乡,与古田会议会址景区相连。景区内有千年红豆杉、华南虎等五十多种珍稀动植物。3、才溪乡调查旧址景区:才溪红色景区位于素有模范之乡、...

中华虎鼎地址在哪里?
答:中华虎鼎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步云乡马坊村梅花山景区中国虎园内。梅花山景区是中国虎园所在地,这里的环境优美,山水相依,为中华虎鼎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背景。中华虎鼎作为景区内的一大亮点,不仅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也是对中国虎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这座鼎造型雄伟,寓意深远,象征着中国虎...

龙岩旅游景点大全
答:中国虎园:梅花山中国虎园位于上杭县步云乡,园内不仅可以领略国宝级动物华南虎的雄姿,还可观赏到猕猴、孔雀、梅花鹿、天鹅等数十种珍稀动物,到梅花山,又可赏梅踏雪、杜鹃盛开、云海飞瀑等许多自然景观和原始森林景观。   龙湖:位于永定县城西南部、汀江干流棉花滩峡谷中部,跨永定、...

半野化圈养区地址在哪里?
答:半野化圈养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步云乡马坊村梅花山景区中国虎园内。梅花山景区是一个集生态旅游观光、康养度假、商务会议、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生态景区。作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和全国林业科普基地,梅花山被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这里峰峦叠嶂,平均海拔900米,千米...

龙岩梅花山中国虎园附近有哪些性价比高的民宿?
答: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选择,但请注意,具体情况可能会随时间变化,建议在预订前进行实时查询和比较:山水间民宿:这家民宿以其靠近梅花山中国虎园的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受到游客的喜爱。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干净整洁的房间,以及亲切的服务。价格相对合理,适合家庭或小团体入住。梅花山庄:位于风景区附近,梅花...

虎泉亭地址在哪里?
答:虎泉亭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亭内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在此俯瞰整个虎园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此外,虎泉亭周围还分布着多个虎池,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各种珍稀的虎类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除了观赏野生动物,虎泉亭还是了解梅花山历史文化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