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的历史简介

作者&投稿:时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内蒙古赤峰的历史由来?~

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赤峰为红山之意,蒙古语“乌兰哈达”。
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昭乌达为蒙语,汉译“百柳”之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毗邻,东部与内蒙古通辽市相连,西北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交界;市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1日到1955年12月31日,北部为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4旗和林西县;南部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和宁城、赤峰、乌丹3县及赤峰市属热河省。
1956年1月1日,热河省撤销,其所辖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宁城、赤峰、乌丹3县划入昭乌达盟,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由林东迁驻赤峰。

1969年7月5日,昭乌达盟从内蒙古自治区划归辽宁省。
1979年7月1日,昭乌达盟由辽宁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10月9日,全境称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翁牛特、喀喇沁、敖汉7旗,林西、宁城、赤峰3县和赤峰市。
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建制,建立赤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其所辖地域与原昭乌达盟所辖地域相同。新建立的赤峰市设3区,管辖7旗2县,即:
红山区、郊区(今松山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峰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已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6,800多处。有史文明以后,赤峰成为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活动的中心,是草原青铜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八五”时期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敖汉“兴隆洼聚落遗址”,确立了中华民族8,000年的文明史,被史学界定名为“华夏第一村”。在翁牛特旗出土的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玉龙,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赤峰资源较为丰富,贵重金属、有色金属储量均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列。草原、沙漠、冰臼、石林、温泉等自然资源和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人文资源富集,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赤峰地处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阳等几个中心城市的辐射。

历史

1、早在史前时代即有人类居住。著名的红山文化遗址就在本市的红山发现。

2、秦汉赤峰皆在长城内,属辽西、右北平郡所辖。

3、东汉建武三十年鲜卑内附,汉廷令居乌桓故地。赤峰是东部宇文鲜卑所居住。

4、五代十国时,契丹人在此地兴起,建立辽国,其国都上京临潢府及中京大定府都位于本地。

5、元代时属行中书省,明初为宁王藩地,大宁卫管辖地,明英宗后由朵颜三卫驻牧。

6、林丹汗即位之后,为巩固以自己为中心的蒙古大汗地位,在当初辽庆州的旧址上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城(又称:白城,即今内蒙古赤峰)。

7、清代时为漠南蒙古的一部分。

8、民国时,赤峰与朝阳、承德三市组成热河省,设昭乌达盟。民国22年(1933年)日军侵占热河,沦为满洲国领土,抗战胜利后收复。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7月18日热河省撤销。昭乌达盟划入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入辽宁省,1979年又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而后于1983年更名为赤峰市至今。

赤峰市行政规划图

扩展资料:

地理位置

赤峰市地处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平原、燕山北麓山地截接复合部位。赤峰市境东邻辽宁省朝阳市,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毗邻,西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边界总长为2123公里。

赤峰市周边四至极点:东点阿鲁科尔沁旗绍根苏木所辖朝伦巴特尔房身村;西点克什克腾旗达尔罕乌拉苏木所辖少布查干村;南点宁城县山头乡所辖哈巴气村南山;北点阿鲁科尔沁旗所辖呼热吐古鲁班诺尔的辉特扎哈诺尔北岸。赤峰东西宽375公里,南北长457.5公里。



名人

杭桂林,罗啸天,陈国庆,王中和,那顺孟和,王波,白向群,斯日古楞,赵兴,钱荣旭,朱景田,陶淑菊,毕立夫,高延青,高连元,高在堂,宋志民,额尔敦陶克陶、徐汉林、孙珑、郑大光、嘎拉僧普日来扎木苏、马玉林、郭俊卿、恩和森;

蔡壮飞、邰喜德、赵斌、苏赫、王峰源、张长弓、陈洪恩、李发、华祝、胡日嘎、费荣中、张凤、胡洪凯、金河、王栋、斯琴高娃、马德海、左飞、张振武、李玉春、王卫东、唐臣、鲍喜顺、宋国峰、马伯庸、王珞丹、王丽坤、张玮等。


风景名胜

截至2018年5月,赤峰市已开发旅游景区(点)90多家,被评为国家A级以上景区49个,4A级8个(克旗克什克腾石阵、克旗达里诺尔湖、喀旗亲王府、翁旗玉龙沙湖、宁城道须沟、喀旗美林谷、敖汉温泉城、左旗召庙)、3A级11个、2A级30个。

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区(点)2处(克旗紫濛山庄、赤峰力王工艺),全国特色景观名镇(村)8个(克旗同兴镇、左旗林东镇、右旗索博日嘎镇、喀旗美林镇、喀旗王爷府镇、宁城黑里河镇、松山区城子乡瓦房村、敖汉旗四道湾子镇白斯朗营子村)。

有各个时期历史文化遗址7300多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国家森林公园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8处,地热温泉3处,拥有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4处。在内蒙古自治区确定的31个旅游重点旗县区(市)中,赤峰市占了7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赤峰



新密原来叫密县,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这个称呼,据说县名来自《诗经-而雅》中的一句:“山如堂者密”一句。现在新密境内有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是打虎亭汉墓,是东汉时期,一个太守叫张伯雅的,好象还挺有名,埋葬在这里。我去看过,不愧为是全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有两个墓室,全是三室一厅的,墙上全是精美的壁画和雕刻品,不过早在唐宋年间,就被盗掘一空了,只留下了这些最珍贵的壁画。还有一个,便是古城寨遗址,这个离我老家不远,据说是黄帝的故都――轩辕丘。其实还有一些很著名的,比如新寨遗址,是夏朝早期的遗址,规模很大,在考古学上,专门就有个新寨期,指的就是这里。这两个遗址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批重点考古对象,全国共四个,郑州有三个,新密占两个,还有一个,但是登封的阳城遗址。还有一些,如距离古城寨不远,有个大墓,但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郑庄公的墓回答完毕,希望对你的提问有帮助,如果满意请采纳o(∩_∩)o...哈哈

要慢慢来的,有的解的快,有的慢

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1983年10月撤盟设市,现辖3区(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7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2县(林西县、宁城县)。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1.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4万人,全市共有30个民族,蒙古族人口近80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赤峰历史灿烂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考古证明,赤峰地区从有人类活动开始,已经有10000余年的历史和8000年的文明史。是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文化以及辽文化的发源地,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先商、山戎、东胡、匈奴、乌桓、库莫奚、契丹、女真、蒙古等诸多古代民族在这里游牧渔猎,繁衍生息。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给赤峰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古迹,目前,全市发现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存共有6800余处,占内蒙古自治区的近一半,其中重要发现达16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共311处,其中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辽上京、辽中京、兴隆洼、大甸子、瓦缸窑、庆陵等7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在这些文化遗存中出土了一大批尚玉、崇龙的彩陶、青铜文物,尤其70年代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大型玉龙,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赤峰市古称松州,谓之“平地松林”、“千里松林”。清朝起称昭乌达盟(蒙语百柳的意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赤峰县,得名于市东北的褐色孤峰,蒙语称“乌兰哈达”,意为“赤峰”。
  1945年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热河省,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赤峰市南部分别属于热辽行政公署设置的热中专区、二十二专区和热辽专区;北部先属东蒙自治政府设置的昭乌达省和热北专区,后属昭乌达盟。
  1953年4月,昭乌达盟人民政府改称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受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领导。1954年5月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昭乌达盟公署改称昭乌达盟人民政府,政府设在巴林左翼旗林东镇。1954年12月,热河省建制撤销、将赤峰县、乌丹县、宁城县、喀喇沁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敖汉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1958年设赤峰市。1958年9月末,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共建立人民公社257个,年底并为168个。
  1962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赤峰县建制,从原赤峰市划给赤峰县19个公社,并将翁牛特旗的官地、岗子、大碾子3个公社划归赤峰县,全县共22个人民公社;赤峰市所属乌敦套海划归翁牛特旗。1969年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年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建制,设立赤峰市(地级),实行市管县体制。将喀喇沁旗山前公社和马蹄营子公社的公格营子、西六家、四家、喇嘛地、岭上五个大队,楼子店公社的三道营子、四道营子、乔家窝铺三个大队,甸子公社的望甘池、昌盛远两个大队与原赤峰县的行政区域合并,重新划分,撤销原赤峰市(县级)改设红山区、撤销赤峰县改设郊区,新设置元宝山区,共三个市辖区。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赤峰市郊区更名为松山区。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苏木基层政权,实行政社分开。全市重建乡181个,苏木45个、镇46个、街道办事处12个。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赤峰市总人口4435737人。其中: 红山区 318512人、元宝山区 297035人、松山区 538176人、阿鲁科尔沁旗 297090人、巴林左旗 332550人、巴林右旗 174275人、林西县 235947人、克什克腾旗 242957人、翁牛特旗 464211人、喀喇沁旗 362458人、宁城县 591684人、敖汉旗 580842人。 
  2005年,根据《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同意赤峰市区划调整的批复》,将喀喇沁旗马蹄营子乡划归赤峰市元宝山区管辖,赤峰市松山区文钟镇划归赤峰市红山区管辖。从2005年10月31日起,马蹄营子乡由元宝山区接管,文钟镇由红山区接管。 赤峰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7个旗。
  赤峰市 面积90275平方千米,人口460万人。
  红山区 
  松山区 人口52万
  
  以上三区:总面积 6125平方千米,总人口96万。红山区邮政编码024000,松山区024001。
  元宝山区 面积 88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024070。区人民政府驻平庄镇。
  宁城县 面积 4305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024200。县人民政府驻天义镇。
   林西县 面积 3933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025250。县人民政府驻林西镇。
  阿鲁科尔沁旗 面积14555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025550。旗人民政府驻天山镇。
   巴林左旗 面积 6713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025450。旗人民政府驻林东镇。
  巴林右旗 面积 9837平方千米,人口18万。邮政编码025150。旗人民政府驻大板镇。
  克什克腾旗  面积2067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邮政编码025350。旗人民政府驻经棚镇。
  翁牛特旗  面积11882平方千米,人口48万。邮政编码024500。旗人民政府驻乌丹镇。
  喀喇沁旗  面积 3071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024400。旗人民政府驻锦山镇。
  敖汉旗  面积 8294平方千米,人口59万。邮政编码024300。旗人民政府驻新惠镇。

赤峰的历史简介
答:历史 1、早在史前时代即有人类居住。著名的红山文化遗址就在本市的红山发现。2、秦汉赤峰皆在长城内,属辽西、右北平郡所辖。3、东汉建武三十年鲜卑内附,汉廷令居乌桓故地。赤峰是东部宇文鲜卑所居住。4、五代十国时,契丹人在此地兴起,建立辽国,其国都上京临潢府及中京大定府都位于本地。5、元...

内蒙第一大人口城市赤峰,古代都属于哪里?
答:赤峰市是内蒙古第一大人口城市,位于蒙冀辽三省交汇处。它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西拉木伦河南北与老哈河流域广大地区,是内蒙古高原、冀北丘陵和辽宁平原的截接复合部位,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这么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着其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众所周知,古代的游牧民族和...

赤峰有着怎样的的历史?
答:据历史记载,赤峰地区曾是商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库莫奚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夏、商、周至春秋时期,活动在这一带的主要是商族和东胡族,行政区划属传说中古代中国九州中之冀州。战国初期,全境属东胡。秦初,南部属燕国和辽西、右北平郡,北部属东胡,后属...

赤峰在历史上属于哪个朝代?
答:赤峰在历史上属于是东胡,它属于是北方民族,和燕国挨得比较近,现在属于内蒙古境内,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历史古都赤峰
答:赤峰的历史简介 赤峰市古称松州,谓之“平地松林”、“千里松林”。清朝起称昭乌达盟(蒙语百柳的意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赤峰县,得名于市东北的褐色孤峰,蒙语称“乌兰哈达”,意为“赤峰”。 1945年11月1日,中国 *** 建热河省,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赤峰市南部分别属于热辽行政公署设置...

赤峰市?是以前的辽国吗?
答:是辽国故都。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的辽上京,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一座规模较大的京城,是契丹族开国之初建立的都城,始建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的第三年(公元918年),至今已有1086年的历史。公元938年改称为上京。考古表明,这座曾为契丹贵族聚居的古城规模宏大,市井繁荣。古城于...

赤峰会说历史背景
答:赤峰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大窑文化、夏家店文化、红山文化都发源于此。赤峰因红山而得名,赤峰的命名也源于境内的红山。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距今约5000~6000年。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华文明史上有重要地位。赤峰市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有许多...

赤峰市在历史上有过什么名字有什么历史地位
答:赤峰万年来的历史文化大体上划分为两大经济形态,四次文化高峰 两大经济形态首先是指距今10000年开始到距今3500年结束的农耕文化和距今3500年开始的牧业文化。四次发展高峰分别出现 在距今6000余年的红山文化时代,距今40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距今3000年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以及十世纪兴起的大辽帝国。古时,...

内蒙古赤峰的历史由来?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沿革如下:1949年10月1日至1955年12月31日,赤峰市的北部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包括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4旗和林西县;南部包括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和宁城、赤峰、乌丹3县及赤峰市,属于热河省。1956年1月1日,热河省撤销,其所辖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

赤峰有多少年的历史
答: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60万,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赤峰已有一万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被国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类文化类型有距今8150--7350年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7150-6420年的新石器中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