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场的“三省六部”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

作者&投稿:花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中国历史年代表∶
1、原始社会
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
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3、秦汉时期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汉朝∶
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
魏∶220年-265年(45年)
蜀∶221年-263年(42年)
吴∶222年-280年(58年)
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
西晋∶265年-316年(51年)
东晋∶317年-420年(103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南朝·齐∶ 479年-502年(23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5、隋唐时期
隋朝∶581年-619年(38年)
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
武周∶690年-705年(15年)
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891年-979年(89年)包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
7、宋元时期
宋∶960年-1279年(320年) 含北宋,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66年)
元∶271年-1368年(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
8、辽金夏
辽朝∶916 年-1125年(210年)
西辽∶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国包含前大理,后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9、明清时期
明 ∶1368年-1644年(277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19年)
后金∶1616年-1636年(21年)
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时期
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38年)
11、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
一、原始社会
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以前
旧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70年
二、奴隶社会
1、萌芽阶段∶ 前2070年-前1559年
2、发展阶段∶前1559年-前1046年
3、衰落阶段∶前1046年--前221年
三、封建社会
1、萌芽发展阶段∶前841年--前221年
2、大一统时期∶前221年--316年
3、大分裂时期∶420年--581年
4、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907年
5、民族分裂时期∶916年--1271年
6、封建没落时期∶1271--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封建崩溃时期∶1840-1912年
2、封建终结时期∶1912-1949年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
初级阶段∶1988年-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年表

【三省六部制】完善确立于隋朝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统领六部及下属各司)
六部: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
三省分工原则: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三省】
1.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相当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相当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3.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相当于国务院
【六部】
1.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相当于组织部、纪委等部门
2.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相当于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
3.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相当于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等
4.兵部:明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清职掌全国绿营兵籍及武职官员的机构。职掌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相当于解放军总政治部
5.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相当于司法部、公检法部门
6.工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相当于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等
【大理寺】
除了三省六部外,还有一个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三省,尚书省:国务院。中书省:全国人大。门下省:最高法院。
六部,礼部:教育部+外交部。吏部:人社部。刑部:公安部。户部:民政部。工部:住建部+交通部。兵部:国防部。

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趋势
答:将原属丞相的决策权分割给了中朝,“中朝”拥有决策权,“外朝”变为执行机构。由此达到了削弱相权、强化军权的作用。概括汉朝政治特征:汉武帝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侵夺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2、唐朝时期的相权:三省六部制 出示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解释三省的职责,中书省,决策...

你了解古代的一些官吏制度吗?
答:隋、唐时期专制集权中央政体趋于完备,建立起以皇帝为中心的三省六部制。“唐初,始合三省,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三省长官具有宰相之职,形成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的机制。这是行政制度的重要变化。尚书省是中央行政管理的中枢,下辖六部二十四司。尚书取联合办公制。都堂居省内中心,为政务活动中枢。

中国古代科举是怎么样的一种制度?
答: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 均田制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

古代官与吏的区别
答:在古代官和吏的区分是非常严格的,官就是官,吏就是吏。”官吏“指的其实是两种人。一、官和吏的区别:1、身份上:官:上等身份,他享受人民的服务。官是正职,即长官,有品级(一品、二品、三品等),官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因此官都是“国家干部”。吏:下等身份,服务于...

古代的官员如何升迁
答:进入官场基本上都是需要考试的,科举是进入仕途的必由之路(例外的就是有的人名声很大,靠在地方的名声步入仕途的,像汉初的“孝廉”一类,还有的就是特殊时期特殊事件的卓拔),武将一般是看运势,一场大战后,活下来的,有领导才能或者作战勇敢的都能提到提拔。外官要进京城或者六部,需要有好的政绩,...

六扇门到底是个什么神秘部门,为什么“九千岁”魏忠贤都栽在此部门?_百...
答:秦帝国的制度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中央制度,一个是地方制度;而国家的中央制度是由监察、行政、司法、言谏这四大体系组合而成的。主要的行政机构就是三公九卿,到了隋朝以及之后的唐朝就演变成了三省六部;御史是负责监察工作的,在明朝和清朝就该叫都察院了。监察官员的官职种类也很多,主要有谏议大夫...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
答: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 部、 部、 部、 部和工部。 B.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 ,已死的父亲为 ,已死的母亲为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 。 答案:A:户、礼、兵、刑 B:先帝、先考、先妣、先贤 2,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A.古代官场...

古代上朝时间那么早,那些上朝的是住在哪里?上完朝又在哪里工作?_百度...
答:上朝,又称“早朝”,有点类似于后世单位的晨会,指“臣子到朝廷觐见(又称‘朝谒’)君王,奏事议政”。但却是古代一个国家最高级别的“晨会”,讲究也更多。 那么,各朝代上朝的官员级别、日期、时辰、礼节、注意事项、干些什么、住在哪里、散朝后又在哪里工作等方面,又有哪些说法呢? 哪些官员需要上朝? 以唐、宋...

中国古代夏朝到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分开写...
答:运作程序是中书省(决策、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③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主管相关事务,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3)宋朝:①设...

古代官僚设置
答:我晕,朋友,你问的问题太大了,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官僚制度。并不相同的,但是对现在印象最大的,应该是隋文帝杨坚时期创立并在唐代完善的的三省六部制。直到今天的社会的官场,也有很多三省六部制的影子存在。你如果要具体的官阶分类、大小等,可以直接在网上查询“三省六部制”应该有很全面的答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