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房宫是哪个朝代什么人注的地方

作者&投稿:丁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房宫是哪个朝代的建筑~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楚霸王项羽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阿房宫究竟有多大?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阀,又修复道,自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汉书·贾山传》记载阿房宫整个的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经想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但这都是传说,依据现有考古证据阿房宫实未建成.阿房宫名字由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在消灭六王统一全国以后,自以为德过三皇,功高五帝.他为巩固皇权、体现皇帝的尊严以及供自己享用,在首都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古宫殿.阿房宫集中了当时全国各地宫殿建筑的优点,规模空前,气势宏伟,它“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闷,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对于阿房宫的恢宏之势,《汉斗·贾山传》中也有如下记载:“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钟鼓帷帐,不移而具.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挠,为宫室之丽至于此.” 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后来,秦末起义军项羽率部进入咸阳,项羽的部下“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朝宫化为一片焦土.这样,人们就它称为阿房宫了.那么,这座宫殿为何取名叫“阿房”?“阿房”这一古怪的名字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对此,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我们查考史书,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是古阿房宫的遗址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阿房宫坐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这里至今还残存着宫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在村西南还有一个据考证是阿房宫前殿遗址的高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 500至600米,最高处约有8米.阿房宫就建在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汉书》所言“高若干阿上为房”.由此可见,以上几种观点都是论有所据,言之成理,并又都能自圆其说.因此在没有发现更新的确实有说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难断定孰是孰非.所以,对于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宫殿当时究竟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至今只能说仍是个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谜.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区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后围寨一代,总面积11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龙首原西侧修建阿房宫,于公元前212年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阿房宫仅前殿就有0.55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二的故宫总面积!(故宫总面积为0.72平方公里)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对阿房宫进行了调查和认可,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认为阿房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这表示,阿房宫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更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天下第一宫”,却在历史长河中渐次的失去了昔日的光。

阿房宫 (秦朝著名宫殿)
阿房宫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区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公里。
1956年,阿房宫被陕西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阿房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于渭河以南修建的豪华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

阿房宫是 秦代 秦始皇住的地方。

阿房宫:秦朝秦始皇给他建的宫殿。后被项目焚毁。

阿房宫在什么朝代建立
答:秦始皇开始建造,有《阿房宫赋》为证。建到一半被项羽下令放火烧毁。

每个朝代的皇宫分别在哪?
答:1、秦咸阳宫——阿房宫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阳背靠大山,南临渭河。秦始皇的宫殿几乎铺满了整座城市。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动用了数百万的劳工为他修建宫室,包括为他修建死后的陵墓,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直到他死在巡游的路上,庞大的建筑工程仍然没有结束。2、...

秦始皇的“三百里阿房宫”是真实存在的吗?有何历史依据?
答:唐代大诗人杜枚的《阿房宫赋》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阴,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细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按其描述,三百里有余。另有史料记载,阿房宫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死后,胡亥二世续建。不过在余看来,虽然有...

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的寝宫都叫什么?
答:1、秦朝皇宫为阿房宫,皇帝寝殿不详。2、西汉皇宫叫未央宫,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另外还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岁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猗兰、无缘等殿阁32座。甘泉宫是西汉皇室的行宫,不是正式皇宫。3、唐代...

中国的第一个皇上是
答:秦始皇即位不久,便开始派人设计建造秦始皇陵。在统一六国之后,旋即修建阿房宫(其实没建),秦始皇驾崩后尸体腐烂,秦二世用工七十二万人(虚数,表明人数众多)。 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宫殿,而在统一六国期间,更是大兴土木,每灭一国,便要将该国的宫殿建筑在咸阳附近仿造一遍,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的都城和皇宫分别是什么
答:1、秦咸阳宫——阿房宫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阳背靠大山,南临渭河。秦始皇的宫殿几乎铺满了整座城市。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动用了数百万的劳工为他修建宫室,包括为他修建死后的陵墓,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直到他死在巡游的路上,庞大的建筑工程仍然没有结束。2、...

西安是哪个朝代的首都
答: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阿房宫争议-阿房宫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无需质疑。
答:不管什么人,凡是读过《阿房宫赋》的,都被杜牧那种深邃的意境所陶醉和感染. 在汉代人撰写的《三辅黄图》这本书中,说过阿房宫是“ 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丽山八十余里”的话,所以,杜牧就依此为据说了:阿房宫“覆压三百里”的话;毛泽东也以此为凭,说过“阿房宫三百里”的话;中国...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人杜牧是哪个朝代的人
答: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3、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

阿房宫赋的作者是谁还有朝代
答:【原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