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10道

作者&投稿:满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10道小学5年级比较难数学应用题~

1.商店运来240个冰箱 第1天卖出的四分之一与第二天卖出的三分之二相等 第三天又买出总数四分之一 还剩70台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几台
2.水果店3天卖完一批西瓜 第一天卖掉了总数的百分之30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掉240千克 第二天与第三天卖掉的重量比是3比2 这批西瓜共有多少千克?
3.有160个零件 平均分派给甲乙车间加工 乙有紧急任务 所以在甲车间已加工3小时后 才开始加工 因此 比甲迟20分钟完成任务 已知甲乙劳动效率比是1比3 问甲乙2车间每小时各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4.甲乙丙三个同乡同乘长途汽车回家,三人行李共重120千克,每人的行李都超过了免费的重量,要另加行李费,甲要付0.5元,乙要付1.5元,丙要付2.5元,如果这120千克行李由一人携带,则要付行李费9.5元,问这三人各带了多重的行李
5、某商店买进甲、乙两筐苹果共200千克,如果从甲筐取出1/11放入乙筐,这时甲筐比乙筐少2/11,原来甲、乙筐各有多少千克苹果?
先给你5道

1:体育用品有90个乒乓球,如果每两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五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90#2=45盒
90#5=18盒
答:如果每两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如果每五个装一盒,也能正好装完。因为90能整除五。

2:体育店有57个皮球,每三个装在一个盒子里,能正好装完吗?
57#3+19盒
答:能正好装完。

3:甲,乙两个人打打一份10000字的文件,甲每分打115个字,乙每分钟打135个字,几分钟可以打完?
10000#(115+135)=40分
答:40分钟可以打完。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1:

兄弟三人在外地工作,大哥6天回家一次,二哥8天回家一次,小弟12天回家一次,兄弟三人同时在11日回家,三人下次见面要经过多少天?

(一):我们可以猜想,也就是进行推的过程。

兄弟三人在一天同时出发,也就是同时在一天回家。

下一次的情况:

大哥6天后第一次回家,12天后第二次回家,18天后第三次回家,24天后第四次回家,也就是大哥24天后第四次回家;

二哥8天后第一次回家,16天后第二次回家,24天后第三次回家,也就是二哥24天后第三次回家;

小弟12天后第一次回家,24天后第二次回家,也就是小弟24后第二次回家;

无论大哥、二哥和小弟是第几次回家,24天后他们都会再一次相聚。

此方法不适合数据较大的例子,并且作为应用题过程阐述上不够明确,实在是有点不妥当。

(二):兄弟三人同时在11日回家,三人下次见面经过的天数,应该是6的倍数,也是8的倍数,同时还是12的倍数,换句话说也就是:下次见面经过的天数是6、8和12的公倍数,而公倍数中只需求出最小公倍数(即:第一次相聚后的下一次相聚)

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

兄弟三人同时在11日回家,三人下次见面要经过24天。

注:问题部分“兄弟三人同时在11日回家”中的“11日”,实际与下次见面要经过的时间天数无关,它就是一个叙述方式,一个为了表达完整的叙述方式。

2:

一张长105厘米、宽75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要分成大小完全相等的正方形铁皮且无剩余,这张长方形铁皮最少可以分成多少个正方形铁皮?

分析:

要分成大小完全相等的正方形铁皮且无剩余,也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既是原来的长方形长的约数,也是原来的长方形宽的约数,

即: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公约数;

又因为是求这张长方形铁皮最少可以分成多少个正方形铁皮,正方形的个数最少,也就是正方形的边长越大,回到刚才分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公约数,

而现在确切的是找边长最大正方形,就是找原来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大公约数作为正方形的边长。

105和75的最大公约数是15

即:

正方形的边长:15厘米

正方形的个数:

(105×75)÷(15×15)=35(个)

也可以利用分解质因数中短除式中的除数和商来求正方形的个数,

105和75的除数都是15,即105和75的最大公约数是15,105的商是7(表示105按15一段来分可以分7段);75的商是5(表示75按15一段来分可以分5段)。

长分7段,宽分5段。正方形的个数是7×5=35(个)

3:

有一筐苹果,不论分给8个人,还是分给10个人,都剩3个。这筐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分析:

苹果总数减去3,得到的新总数,不论分给8个人,还是分给10个人,都不剩,刚好分完。

也就是得到的苹果新总数既是8的倍数,又是10的倍数,即8和10的公倍数,而要求这筐苹果至少有多少个。因此只需要求8和10的最小公倍数。

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40

即苹果新总数是40,再加上从苹果总数里减去的3,便得到苹果总数:

也就是40+3=43(个)

注:有时间不容易理解是借助算式来帮助,如上题中有一筐苹果,不论分给8个人,还是分给10个人,都剩3个。

可以表示为:

?÷8=商……3

?÷10=商……3

?-3=A

A能被8整除,A能被10整除,换一种叙述方式:A是8的倍数,A是10的倍数。即A是8和10的公倍数。

再接着往下分析即可。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题集
1:
把3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分析:
按题意,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怎么样拼是一个关键,拼的方法很多,要找到一个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最小的情况,借助实物或画图都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这种拼法,即:要使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应尽量把原来小长方体中较大的面隐藏起来,也就是在拼的时候,把最大的面重合起来。
很显然3×2的那一个面最大,要重合的面就是这个面。
拼合起来的大长方体:
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3厘米。
有了长、宽和高,就可以求表面积和体积了。
表面积:
(3×2+3×3+2×3)×2=42(平方厘米)
体积:
3×2×3=18(立方厘米)
也可以通过求原来小长方体的3倍得到,因为无论怎么样拼体积是不变的,即现在的大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原来三个小长方体的体积。3×2×1×3=18(立方厘米)

2:
把一个表面积是80平方分米的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完全相等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分析:
根据题意长方体可以平均分成两个完全相等的正方体,可得这个长方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长方体(首先有一组面是正方形,剩下的四个面是大小相等的长方形,且两个正方形的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的面。)
因此可以把每个长方形的面平均分成两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的面就可以分成8个正方形。
原来长方体的6个面,就可以分成10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且正方形正好是现在分成的正方体的任意一个面。
即:
分成的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80÷10=8(平方分米)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面
8×6=48(平方分米)
建议画图或借助实物帮助分析。

3:
将1米长的长方体木料平均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分析:
关键理解平均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锯开后增加的两个面,也就是两个底面。通过增加的80平方厘米除以2可以求出一个底面的面积。
底面积:
80÷2=40(平方厘米)
底面积乘以高等于体积
体积:
1米=100厘米
40×100=4000(平方厘米)
4:
一个正方体分成8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320平方厘米。原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分析:
把大正方体平均分成8个小正方体,从表面上来看,每个大正方体的一个面都平均分成了4个小正方形,而小正方形正好是小正方体的一个面,就外观上我们能看见的是小正方体的3个面,还有3个面则是分了以后才见的,也就是分了以后每个小正方体增加3个面,没有分时原来的大正方体中有小正方体的3个面。以此类推,每个小正方体都是这样的情况。
所以增加的面积实际上等于原来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就这样把增加的320平方厘米代换成了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
同样建议画图或者利用实物找关系。不建议用320去除以8个小正方体中包含的(3×8)面,在来乘以大正方体中包含的(3×8)面。因为320÷(3×8)=13.33……这时已出现循环小数,接着往下计算怎么去算。本题只需阐述不需要用什么算式来表现过程。

小学数学总复习经典好题解析

解答题

1、甲、乙两个修路队同时合修一条1875米的公路,用25天。完工时乙队比甲队少修125米,乙队平均每天修35米,甲队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解析1:

用(全长米数-乙队修的总米数)÷25=甲每天修的米数。题中的125米为多余条件。

列算式:(1875-35×25)÷25=40(米)

解析2:

用乙队平均每天修的米数+乙队比甲队每天少修的米数=甲队每天修的米数,题中的已知全长1875米为多余条件。

列算式:35+125÷25=40(米)

2、快车从甲站到达乙站需要8小时,慢车从乙站到达甲站需要12小时,如果快、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相遇是快车比慢车多行180千米,甲、乙两站相遇多少千米?

解析1:

从已知条件可知,快车的速度是1/8,慢车的速度是1/12,先求出相遇时间,再求相遇的快车比慢车多行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最后与相对的量相除,得到全程长度。

列式:

1÷(1/8+1/12)=24/5(小时)

(1/8-1/12)×24/5=1/5

180÷1/5=900(千米)

解析2:

也可以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

1/8:1/12=3:2

3+2=5

180÷(3/5-2/5)=900(千米)

一、 五年级有学生192人,其中“三好”学生32人,“三好”学生占五年级学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应用题

二、 新华书店运来一批科技书籍,第一天售出300本,占这批书籍的30%,这批科技书籍共有多少本?

三、 五年级有学生280人,其中男生占50% ,五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1.小明看一本书,原计划每天看35页,32天看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5页,实际用多少天看完?

2.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0.4千米,70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的米数是计划的1.25倍。实际用多少天完成?

3.绿化队植树,计划8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植树240棵,7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植树任务。实际比计划每天多植树多少棵?

4.某街道居委会慰问军烈属,给他们送去红糖和白糖。每到一户送去2袋红糖和5袋白糖,送到最后一户时,红糖正好送完,还剩下10袋白糖。已知带去的白糖的袋数是红糖袋数的3倍,那么带去的红糖、白糖各多少袋?

5.服装厂要加工一批服装。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同时加工60天正好完成。已知第一车间加工的服装占服装总数的45%,第二车间每天加工132件。第一车间每天加工多少件?

6.洗衣机厂计划生产一批洗衣机。结果9天恰好完成了计划的37.5%。照这样计算,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

7.有一堆煤可以烧120天。由于改进烧煤技术,每天节约用煤0.25吨,结果这堆煤烧了150天。这堆煤共有多少吨?

8.牵走7头黄牛放在水牛群之中,那么这三群牛的头数正好相等。问奶牛有多少头?

9.甲乙两个车间加工一批同样的零件。如果甲车间先加工35个,然后乙先加工1天,然后乙车间再开始加工,经过5天后两车间加工的零件数相等。那么乙车间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10.有100千克青草,含水量为66%,晾晒后含水量降到15%。这些青草晾晒后重多少千克?

四、 六年级有学生300人,是三年级的2倍还少10人,三年级有多少人?

五、 水果店有苹果60箱,是橘子的3倍还多10箱,水果店有橘子多少箱?

一、 五年级有学生192人,其中“三好”学生32人,“三好”学生占五年级学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应用题

二、 新华书店运来一批科技书籍,第一天售出300本,占这批书籍的30%,这批科技书籍共有多少本?

三、 五年级有学生280人,其中男生占50% ,五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四、 六年级有学生300人,是三年级的2倍还少10人,三年级有多少人?

五、 水果店有苹果60箱,是橘子的3倍还多10箱,水果店有橘子多少箱?

18.已知某一铁桥长1000米,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桥共用一分钟,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钟,求火车的长度和速度。

19.有一位妇女在河边洗碗,旁人看见以后问她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碗?她回答说,家中来了许多客人,他们每两个人合用一只菜碗,每3个人合用一只汤碗,每4个人合用一只饭碗,共用了65只碗.她家究竟来了多少客人?

20.小明有一包饼干,4个一数,5个一数,6个一数都多一个,小明的这包饼干至少有多少个?
1.小明看一本书,原计划每天看35页,32天看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5页,实际用多少天看完?

2.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0.4千米,70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的米数是计划的1.25倍。实际用多少天完成?

3.绿化队植树,计划8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植树240棵,7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植树任务。实际比计划每天多植树多少棵?

4.某街道居委会慰问军烈属,给他们送去红糖和白糖。每到一户送去2袋红糖和5袋白糖,送到最后一户时,红糖正好送完,还剩下10袋白糖。已知带去的白糖的袋数是红糖袋数的3倍,那么带去的红糖、白糖各多少袋?

5.服装厂要加工一批服装。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同时加工60天正好完成。已知第一车间加工的服装占服装总数的45%,第二车间每天加工132件。第一车间每天加工多少件?

6.洗衣机厂计划生产一批洗衣机。结果9天恰好完成了计划的37.5%。照这样计算,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

7.有一堆煤可以烧120天。由于改进烧煤技术,每天节约用煤0.25吨,结果这堆煤烧了150天。这堆煤共有多少吨?

8.牵走7头黄牛放在水牛群之中,那么这三群牛的头数正好相等。问奶牛有多少头?

9.甲乙两个车间加工一批同样的零件。如果甲车间先加工35个,然后乙先加工1天,然后乙车间再开始加工,经过5天后两车间加工的零件数相等。那么乙车间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12.有100千克青草,含水量为66%,晾晒后含水量降到15%。这些青草晾晒后重多少千克?

13.将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1/5,另一边增加 4米,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原来正方形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14.某车间加工甲、乙两种零件。已加工好的零件中甲种零件占30%,后来又加工好了24个乙种零件,这时甲种零件占25%。那么现在已加工好两种零件共多少个?

15.甲、乙、丙三人共生产零件1760个。如果甲少生产2/9,乙多生产80个,那么甲、乙、丙三人生产零件的个数相等。甲、乙、丙三人各生产了多少个?

16.小明今年的年龄是他爸爸年龄的1/6,15年后他的年龄是他爸爸年龄的4/9。小明和他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17.某校有学生314人,其中男生人数的2/3比女生人数的4/5少40人。这个学校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18.甲、乙两班人数相等,各有一些同学参加了数学小组。甲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恰好是乙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1/3;乙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恰好是甲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1/4。那么甲班没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乙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19.容器里放着某种浓度的酒精溶液若干升,加 1升水后纯酒精含量为25%;再加1升纯酒精,容器里纯酒精含量为40%。那么原来容器里的酒精溶液共几升?浓度为百分之几?

20.甲、乙、丙三人合抄一份稿件,1小时可以完成。如果甲、乙二人合抄,要80分钟完成;如果乙、丙二人合抄,要100分钟完成。如果这份稿件由乙一人独抄,要几小时完成?

21.一件工程,甲独做,20天可以完成;乙独做,30天可以完成。现在两人合做,中间甲休息了3天,乙休息了若干天,结果经过16天才完成。问乙休息了几天?

22.注满一池水,只打开甲管,要8小时;只打开乙管,要12小时;只打开丙管,要15小时。今开始只打开甲、乙两管,中途关掉甲、乙两管,然后打开丙管,前后共用了10小时才注满一池水。那么打开丙管注水几小时?

23.某工程队承建一项工程,要用12天完成。如果只让其中的甲、乙两个小队交换一下工作内容,那么全工程就要推迟3天完成;如果让其中甲、乙两个小队交换一下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让丙、丁两个小队交换工作内容,仍然可以按期完成全工程。如果只让丙、丁两个小队交换工作内容,那么可以使全工程提前几天完成?

24.甲、乙两队合干一项工程,甲队先独干了6天后,乙队参加和甲队一起干,又过了4天完成了全工程的1/3。又过了10天正好完成了全工程的3/4。因甲队另有任务调出,乙队继续工作,直到完成全工程。从开始到完工用了多少天?

25.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各自去B、A两地,二人速度比为7∶6。二人相遇后继续向前行进,这时乙的速度比原来速度每小时增加来的速度。

1.两个小队割青草,每个小队割3捆,每捆重8千克。一共割了多少千克?

2.张家庄小学新修9个教室,每个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8块玻璃,一共要安多少块玻璃?

3.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30本书,3个书架一共放多少本书?

4.学校举行广播操表演。三、四、五年级各有3个班,每班选16人参加。参加表演的一共有多少人?

连除应用题(两种方法解答)
1.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2.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43个同学,一共栽树258棵,平均每个同学栽树多少棵?

3.百贷商店卖出3箱上衣,每箱20件,一共卖了720元,每件上衣的价钱是多少元?

4.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2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80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这应该是答案:
30.8÷[14-(9.85+1.07)]
[60-(9.5+28.9)]÷0.18
2.881÷0.43-0.24×3.5
20×[(2.44-1.8)÷0.4+0.15]
28-(3.4+1.25×2.4)
2.55×7.1+2.45×7.1
777×9+1111×3
0.8×[15.5-(3.21+5.79)]
(31.8+3.2×4)÷5
31.5×4÷(6+3)
0.64×25×7.8+2.2
2÷2.5+2.5÷2
194-64.8÷1.8×0.9
36.72÷4.25×9.9
5180-705×6
24÷2.4-2.5×0.8
(4121+2389)÷7
671×15-974
0.8×[7.9-(2+5)]
469×12+1492
405×(3213-3189)
3.416÷(0.016×35)
0.8×[(10-6.76)÷1.2]

1.小明看一本书,原计划每天看35页,32天看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5页,实际用多少天看完?

2.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0.4千米,70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的米数是计划的1.25倍。实际用多少天完成?

3.绿化队植树,计划8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植树240棵,7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植树任务。实际比计划每天多植树多少棵?

4.某街道居委会慰问军烈属,给他们送去红糖和白糖。每到一户送去2袋红糖和5袋白糖,送到最后一户时,红糖正好送完,还剩下10袋白糖。已知带去的白糖的袋数是红糖袋数的3倍,那么带去的红糖、白糖各多少袋?

5.服装厂要加工一批服装。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同时加工60天正好完成。已知第一车间加工的服装占服装总数的45%,第二车间每天加工132件。第一车间每天加工多少件?

6.洗衣机厂计划生产一批洗衣机。结果9天恰好完成了计划的37.5%。照这样计算,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

7.有一堆煤可以烧120天。由于改进烧煤技术,每天节约用煤0.25吨,结果这堆煤烧了150天。这堆煤共有多少吨?

8.牵走7头黄牛放在水牛群之中,那么这三群牛的头数正好相等。问奶牛有多少头?

9.甲乙两个车间加工一批同样的零件。如果甲车间先加工35个,然后乙先加工1天,然后乙车间再开始加工,经过5天后两车间加工的零件数相等。那么乙车间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10.有100千克青草,含水量为66%,晾晒后含水量降到15%。这些青草晾晒后重多少千克?

一、 五年级有学生192人,其中“三好”学生32人,“三好”学生占五年级学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应用题

二、 新华书店运来一批科技书籍,第一天售出300本,占这批书籍的30%,这批科技书籍共有多少本?

三、 五年级有学生280人,其中男生占50% ,五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四、 六年级有学生300人,是三年级的2倍还少10人,三年级有多少人?

五、 水果店有苹果60箱,是橘子的3倍还多10箱,水果店有橘子多少箱?

一、 五年级有学生192人,其中“三好”学生32人,“三好”学生占五年级学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应用题

二、 新华书店运来一批科技书籍,第一天售出300本,占这批书籍的30%,这批科技书籍共有多少本?

三、 五年级有学生280人,其中男生占50% ,五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四、 六年级有学生300人,是三年级的2倍还少10人,三年级有多少人?

五、 水果店有苹果60箱,是橘子的3倍还多10箱,水果店有橘子多少箱?

18.已知某一铁桥长1000米,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桥共用一分钟,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钟,求火车的长度和速度。

19.有一位妇女在河边洗碗,旁人看见以后问她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碗?她回答说,家中来了许多客人,他们每两个人合用一只菜碗,每3个人合用一只汤碗,每4个人合用一只饭碗,共用了65只碗.她家究竟来了多少客人?

20.小明有一包饼干,4个一数,5个一数,6个一数都多一个,小明的这包饼干至少有多少个?
1.小明看一本书,原计划每天看35页,32天看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5页,实际用多少天看完?

2.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0.4千米,70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的米数是计划的1.25倍。实际用多少天完成?

3.绿化队植树,计划8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植树240棵,7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植树任务。实际比计划每天多植树多少棵?

4.某街道居委会慰问军烈属,给他们送去红糖和白糖。每到一户送去2袋红糖和5袋白糖,送到最后一户时,红糖正好送完,还剩下10袋白糖。已知带去的白糖的袋数是红糖袋数的3倍,那么带去的红糖、白糖各多少袋?

5.服装厂要加工一批服装。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同时加工60天正好完成。已知第一车间加工的服装占服装总数的45%,第二车间每天加工132件。第一车间每天加工多少件?

6.洗衣机厂计划生产一批洗衣机。结果9天恰好完成了计划的37.5%。照这样计算,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

7.有一堆煤可以烧120天。由于改进烧煤技术,每天节约用煤0.25吨,结果这堆煤烧了150天。这堆煤共有多少吨?

8.牵走7头黄牛放在水牛群之中,那么这三群牛的头数正好相等。问奶牛有多少头?

9.甲乙两个车间加工一批同样的零件。如果甲车间先加工35个,然后乙先加工1天,然后乙车间再开始加工,经过5天后两车间加工的零件数相等。那么乙车间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12.有100千克青草,含水量为66%,晾晒后含水量降到15%。这些青草晾晒后重多少千克?

13.将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1/5,另一边增加 4米,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原来正方形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14.某车间加工甲、乙两种零件。已加工好的零件中甲种零件占30%,后来又加工好了24个乙种零件,这时甲种零件占25%。那么现在已加工好两种零件共多少个?

15.甲、乙、丙三人共生产零件1760个。如果甲少生产2/9,乙多生产80个,那么甲、乙、丙三人生产零件的个数相等。甲、乙、丙三人各生产了多少个?

16.小明今年的年龄是他爸爸年龄的1/6,15年后他的年龄是他爸爸年龄的4/9。小明和他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17.某校有学生314人,其中男生人数的2/3比女生人数的4/5少40人。这个学校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18.甲、乙两班人数相等,各有一些同学参加了数学小组。甲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恰好是乙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1/3;乙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恰好是甲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1/4。那么甲班没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乙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19.容器里放着某种浓度的酒精溶液若干升,加 1升水后纯酒精含量为25%;再加1升纯酒精,容器里纯酒精含量为40%。那么原来容器里的酒精溶液共几升?浓度为百分之几?

20.甲、乙、丙三人合抄一份稿件,1小时可以完成。如果甲、乙二人合抄,要80分钟完成;如果乙、丙二人合抄,要100分钟完成。如果这份稿件由乙一人独抄,要几小时完成?

21.一件工程,甲独做,20天可以完成;乙独做,30天可以完成。现在两人合做,中间甲休息了3天,乙休息了若干天,结果经过16天才完成。问乙休息了几天?

22.注满一池水,只打开甲管,要8小时;只打开乙管,要12小时;只打开丙管,要15小时。今开始只打开甲、乙两管,中途关掉甲、乙两管,然后打开丙管,前后共用了10小时才注满一池水。那么打开丙管注水几小时?

23.某工程队承建一项工程,要用12天完成。如果只让其中的甲、乙两个小队交换一下工作内容,那么全工程就要推迟3天完成;如果让其中甲、乙两个小队交换一下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让丙、丁两个小队交换工作内容,仍然可以按期完成全工程。如果只让丙、丁两个小队交换工作内容,那么可以使全工程提前几天完成?

24.甲、乙两队合干一项工程,甲队先独干了6天后,乙队参加和甲队一起干,又过了4天完成了全工程的1/3。又过了10天正好完成了全工程的3/4。因甲队另有任务调出,乙队继续工作,直到完成全工程。从开始到完工用了多少天?

25.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各自去B、A两地,二人速度比为7∶6。二人相遇后继续向前行进,这时乙的速度比原来速度每小时增加来的速度。

1.两个小队割青草,每个小队割3捆,每捆重8千克。一共割了多少千克?

2.张家庄小学新修9个教室,每个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8块玻璃,一共要安多少块玻璃?

3.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30本书,3个书架一共放多少本书?

4.学校举行广播操表演。三、四、五年级各有3个班,每班选16人参加。参加表演的一共有多少人?

连除应用题(两种方法解答)
1.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2.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43个同学,一共栽树258棵,平均每个同学栽树多少棵?

3.百贷商店卖出3箱上衣,每箱20件,一共卖了720元,每件上衣的价钱是多少元?

4.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2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80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这应该是答案:
30.8÷[14-(9.85+1.07)]
[60-(9.5+28.9)]÷0.18
2.881÷0.43-0.24×3.5
20×[(2.44-1.8)÷0.4+0.15]
28-(3.4+1.25×2.4)
2.55×7.1+2.45×7.1
777×9+1111×3
0.8×[15.5-(3.21+5.79)]
(31.8+3.2×4)÷5
31.5×4÷(6+3)
0.64×25×7.8+2.2
2÷2.5+2.5÷2
194-64.8÷1.8×0.9
36.72÷4.25×9.9
5180-705×6
24÷2.4-2.5×0.8
(4121+2389)÷7
671×15-974
0.8×[7.9-(2+5)]
469×12+1492
405×(3213-3189)
3.416÷(0.016×35)
0.8×[(10-6.76)÷1.2]

1、一个商店里梨的重量是苹果的50%(也就是2分之1),梨为20千克,请问苹果有多少千克?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分之5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底是多少分米?
3、一辆货车送货,每小时行45千米,6分之5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只用了4分之3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一台织布机8分之9小时可以织布168米,照这样的速度,3分之2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
5、小强有9个手工艺制品,恰好是小明的4分之1,而小明的手工艺制品又是小新的11分之6,小新的手工艺制品是小强的多少倍?
6、果园里有苹果树360棵,比梨树多4分之1.梨树有多少棵?
7、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7分之3,行了240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有行?
8、甲购国库券1800元,是乙的5分之6,丙购的国库券是乙的5分之4,丙购国库券多少元?
9、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3小时行了全程的7分之5,这辆汽车还要行多少千米才能到达乙地?
10、有甲、乙两袋大豆,甲袋装大豆20千克,如果从乙袋中倒出6分之1给甲袋,两袋大豆一样重。乙袋原来装大豆多少千克?比甲袋多多少千克?

数学应用题,五年级。(奖励10分)
答:36×40=1440km 答:1440km 16、小华、小丽和小林三人从A地到B地。早上6时小华和小丽两人一起从A 地出发,小华每小时5公里,小丽每小时4公里,而小林上午8时才从A地出发。到下午6时,小华和小林同时到达B地,求小林是在什么时候追上小丽的?5×2=10时 12×5=60公里 60~10=6公里 ...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要带答案喔
答:3、 某校五年级两个班共植树385棵,5(1)班植树棵树是5(2)班的1.5倍。两班各植树多少棵?4、 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6.8元。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4.4倍。钢笔和圆珠笔的价钱各是多少元?5、 学校数学小组的人数是写作小组人数的1.4倍,如果从数学小组调4人到写作小组,两个小组的人数就相等了。写作小组和数学...

帮忙出10题小学5年级的数学应用题
答:1.一条水渠共6400米,前三个月平均每月修1200米,余下的要在2个月内完成,平均每月至少要完成多少米?2.农具厂原计划每月生产农具400件,技术革新后,9个月生产量就超过全年计划780件,现在平均每月生产多少件?3.一批布原计划做服装1800套,由于每套节约用布0.2米,结果多做了100套,现在每套...

我想要五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应用题,如果可以滴话请带上答案,一定会感激不...
答:7. 四、五年级的学生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树种18.6千克,四年级比五年级少采集2.5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多少千克树种? 8. 一个车间原来每月用电2450千瓦•时,开展节约活动后,原来一年的用电量,现在可多用2个月,这个车间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9. 同学们参加植树劳动,四年级共有96人,每人栽3棵树,...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带答案
答:答:五年级参加植树的人至少有192人.下面几道题目虽然属于应用题,但跟方程有关.我都是用方程解答的.5:两辆汽车从一个地方相背而行.一车每小时行31千米,一车每小时行44千米.经过多少分钟后两车相距300千米?方程:解:两车X时后相遇.31X+44X=30075X=300X=44小时=240分钟答:经过240分钟后两车相距300千米....

急需五年级下册数学,简单,字少,应用题十道。急急急!
答:1、粮店运来两车面粉,每车装80袋,每袋25千克。这个粮店运来多少千克面粉?2、模具厂计划生产1300件模件,6天生产了780件。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生产多少天才能完成?3、 5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15千克,照这样计算,5吨油菜籽可以榨油多少千克?4、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本日记本,铅笔的单价是4.5元,...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答:1、五年级学生参加课外小组,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 ,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站全集人数的 。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共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2、两台拖拉机同耕一块地,大拖拉机耕了这块地的 ,其余是小拖拉机耕的。小拖拉机耕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大拖拉机比小拖拉机多耕了这块地的几分之...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0道
答:1。甲乙两架飞机从同一飞机场出发,相同一方向飞行,甲机比已机早开0.2小时,甲机平均每分钟行870千米,已机开出5.8小时后追上甲机,已机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设已机第小时行X千米,根据题意, 5.8X=870*(5.8+0.2) 解得X=900 2。双休日,小丁丁步行去相距2千米的爷爷家,小丁丁平均...

急需五年级数学比多比少应用题
答:太阳沟小学举行数学知识竞赛。三年级有60人参加,四年级有45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四年级人数的2倍。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四、相遇应用题 1、张明和李红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张明每分走50米,李红每分走40米,经过12分两人相遇。两人相距多少米? 2、甲乙两地相距255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

求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10道,谢谢!
答:8.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9. 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5束,每束便宜多少元?11. 每12千克煤可以发电24千瓦•时,某工厂如果每天节煤1440千克,可以发电多少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