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称呼问题

作者&投稿:通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汉朝的称呼~

  诸侯王:汉代的封爵只有王、候两级。皇帝的子、弟封王;异姓的功臣封候,统称列候。汉朝的王爷是根据封地命名,比如封在代国,就是代王,封在济南,就是济南王。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东汉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这样,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也是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示尊崇。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两汉倒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汉代的王的女儿被称为“任”(这是什么怪名字阿!),如《汉书·王莽传》说:“其女皆为任。”古书的研究者认为“任”其实是当时女子爵位的称呼。
  实际上从《汉书》的记载来看,汉朝皇帝在和臣子在私下谈话的时候,和普通人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他们并不怎么用“朕”这个自称,而多数用“吾”或者“我”,连君权思想最严重的汉武帝也不例外,比如他和田吩谈的话。田吩是丞相,开了一长串用人名单,时间久了,武帝就说“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你用人用完没有,我也想用几个人呢)。再比如汉武帝因为打仗搞得国库空虚,号召大家捐款,大家都没反应,只有一个养羊发了财的卜式跑出来响应号召,汉武帝很高兴,想封他当个小官,卜式推辞说,我不会当官,只能放羊,汉武帝回答说,“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我在上林苑中有羊,想让你来放牧)。

  汉朝皇帝也用“朕”,但绝大多数是在公共的正式的场合,比如下诏书等等。但现在现在却是不管什么场合,总让他们开口朕闭口朕,这就有些变了味道。就好像汉朝皇帝本来平居都穿得很随便,只在公众场合为了显得正式些才穿西装,而现在是不管什么场合,总要安排他们一身名牌西服出场,搞得好像他们是一些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存折有几位数的暴发户一样。

  汉朝皇帝里面刘邦是个老粗,和别人说话不高兴了,动不动就来个“乃翁”(相当于现在说“老子”),可见对别人是不讲礼数的;而对于别人对自己的礼数,也同样不讲究,后人送他一个“无可不可”的考语,就是说他的不讲究。他不但谈话用“吾”“我”,连诏书也往往这样说话,直到死前的诏书都还是“吾立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于今矣”云云。

  刘邦是不讲究,而刘秀则是刻意谦逊,刘秀是太学生,对待大臣和家人很有点谦谦君子的风度,他的姐姐湖阳公主是怎么称呼刘秀呢,不是“皇上”,也不是“陛下”,而是直呼刘秀的字“文叔”。

后妃对皇帝称呼为: 陛下或皇上

皇帝对皇后如果和皇后感情好就直接叫名字,或小名。感情一般叫爱妃。感情不好冷冰的叫皇后也可以。

太后自称哀家,皇后自称本宫
(哀家一词是太后用的,而且是皇帝已死情况下,其皇后也就是后来的皇太后用的,意思是未亡人,哀痛先皇。皇后自称哀家应该是个笑话,否则岂不是诅咒皇帝?那可是死罪。"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是太后、太妃。)

(本宫,可能指很多人,古代皇城中有很多宫殿,只要是一个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比如,太子叫“东宫”,可自称本宫,皇后可自称本宫,还有一些人,只要是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但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般不会自称“本宫”的,因为在中国的古代,身份地位是分得很清楚的! )

正三品以上的嫔妃对上自称臣妾

嫔以上的嫔妃对上自称嫔妾

嫔以下的嫔妃对上自称名讳

(注:上包括皇上、太后以及品阶比自己高的嫔妃 )

正三品以上的嫔妃对下自称本宫

嫔以上的嫔妃对下自称本主

嫔以下的嫔妃对下自称名讳或我

ps:嫔妃在侍寝过程中可依与皇上的亲近程度自称名讳或昵称

(貌似在这方面历代宫廷的称呼都差不多)

汉时称小名或者排行,三国两晋时才流行称字。父、母这2个字就是古称,也有称翁、婆的。兄弟姐妹之间就叫幼者称长者兄姐,称幼者小名。

汉朝人的礼貌用语有哪些?主题餐厅用
答: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3、称对方的字、号。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

汉朝的称呼.怎么称呼父母兄弟姐妹,怎么自
答:一般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大人”;称呼哥哥为“兄”,姐姐为“女兄”、妹妹为“女弟”,称呼弟弟为“弟”,母亲也有“大人”的称呼。

汉朝时期对女子的称呼是什么?
答:汉代,女子称呼年轻男子可叫阿郎,大郎。老年男子,老丈、男子称呼年轻女子姑子或者小娘。老年女子为媪。叫丫鬟叫名字或者叫小鬟。丫鬟自称婢子。不要叫小姐公子,小姐出现宋元时除了明清,大部分时间是贱称。最早是指宫婢,后指妓女。公子春秋战国盛行,但是第三人称,都指的贵族男子。汉代没有这个叫法。还...

汉朝男女间怎么称呼
答:而对于女主人一般称为“夫人”。《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汉书•文帝纪》说:“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无得擅征捕”汉代女子下人自称“婢子”《礼记·曲礼下》“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左传·僖公十五年》 “若晋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

汉朝时仆役如何称呼主人的子女
答:汉朝时仆役称呼主人的子女为公子,小姐汉朝一般是弯腰拱手,至于会给人跪拜的错觉是一般在宴席上女仆跪坐在主人跟客人身旁以便随时斟酒,因为汉朝是没有椅子凳子,他们坐都是跪坐在垫子上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相对平等的。古时候的所有称呼以及介绍: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

汉朝朋友之间的称呼是怎样的?
答:朋友之间的称呼每个朝代可能都不太一样,呢?下面我给大家说说,供大家阅读!朋友之间应该称呼字,以示礼貌,一个人姓A,名B,字CD.应该称CD.长辈称呼称呼名,B,自称时则是要称呼名字 古代称呼朋友20种关系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

汉朝夫妻对方怎样称呼?
答:丈夫称妻子为:娘子 妻子称丈夫为:相公或夫君

汉朝是地主怎么称呼
答:汉代百姓称黔首(秦制)游侠被人称之为大侠对老者称太公,对有名望的老者称公,老妇称媪,,州郡长官则称为使君。陌生人间也要用敬称,如尊驾,有权势的 可称阁下。君侯是对丞相和封侯者称呼。老师则称之为讲席。妻称夫为夫婿、君、郎君 夫称 妻为细君。称呼宦官为寺人,宦者首领称x常侍中官骂人...

汉代属国明明不是国,但为什么还要叫它们国?
答:汉朝是我国极为强大的一个朝代,汉朝周边的一些小国也纷纷投靠了汉朝,在汉朝的庇护之下苟延残喘,而对于这些小国,便将其称之为属国。但是在我们看来,属国明明已经不算是一个国家了,但汉朝仍然这样称呼,这是因为按当时的习俗要称为属邦,但由于“邦”这个字与刘邦同音,为了避讳因此将其称之为属国。

汉朝各个称呼
答:诸侯王:汉代的封爵只有王、候两级。皇帝的子、弟封王;异姓的功臣封候,统称列候。汉朝的王爷是根据封地命名,比如封在代国,就是代王,封在济南,就是济南王。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