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姓的来源

作者&投稿:贡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裴这个姓的由来 有三个可能:   1、出自嬴姓,为伯益之后。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飞廉的,他的裔孙被封于苹邑(今山西闻喜县东),称为苹氏,至六世孙为苹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山西蔺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改加衣字,表示已经离开了苹邑,称为裴姓。   2、源于周朝秦国。秦国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史称秦非子。秦非子的后代中有人被封为侯爵,并被封为裴乡(今山西闻喜县的裴城)的首领,这位贵族被称为裴君。他的后世子孙便已封邑为姓,称裴姓。   3、源于春秋时晋国。晋平公将一个贵族封到裴中(今陕西岐县)那个地方做首领,这位贵族被称为裴君。他的后代遂以裴为姓,称裴姓。

姓氏"裴"的由来 简要明了的也说不清啊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嬴姓,为伯益之后。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飞廉的,他的裔孙被封于苹邑(今山西闻喜县东),称为苹氏,至六世孙为苹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山西蔺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改加衣字,表示已经离开了苹邑,称为裴姓。 2、源于周朝秦国。秦国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史称秦非子。秦非子的后代中有人被封为侯爵,并被封为裴乡(今山西闻喜县的裴城)的首领,这位贵族被称为裴君。他的后世子孙便已封邑为姓,称裴姓。 3、源于春秋时晋国。晋平公将一个贵族封到裴中(今陕西岐县)那个地方做首领,这位贵族被称为裴君。他的后代遂以裴为姓,称裴姓。 二、郡望堂号 【堂号】 绿野堂:唐朝时督国公裴度建有绿野堂别墅。 督国堂:唐宪宗时,淮蔡节度使不听朝廷的命令。朝廷派了许多军队去平叛,都大败。大臣提议罢兵。裴度力请征讨。朝廷拜他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副宰相),督兵平淮南,擒吴元济,因功封督国公。 【郡望】 河东郡:秦时置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裴 秀:晋代司空、地图学家。他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制图六体,在世界地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有《禹贡地图》十八篇。 裴 度:唐宪宗时宰相。他力主消除藩镇。元和十二年,督师破蔡州,唐代藩镇叛乱的局面暂告结束。有名震四夷、天下莫不思其风烈的赞美。 裴 果:北周骠骑大将军。少时慷慨有志略。魏太昌时,为平阳郡丞,从军征讨,每先登陷阵,勇冠当时。累官隆、眉、复三州刺史,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 晋代有名士裴楷,南朝时宋有史学家裴松之,齐有广陵太守裴昭明,隋代有光禄大夫裴仁基,唐代有宰相裴寂、裴炎、裴耀卿,诗人裴迪,书法家裴行俭,兵部侍郎裴休。近代有我国著名的史前考古学家、我国旧石器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我国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裴文中。
裴 氏 起 源
姓氏: 裴 祖籍: 河东
祖宗: 伯益 郡望: 河东郡
分类: 以封、住地为氏
姓氏来源
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时贤士伯益的后裔。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裴姓是伯益的后代,被封于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后代因此以pei为氏,后来他们的后裔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为裴,称裴氏。而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说,裴姓原为嬴姓,是伯益的后代,秦时的非子之孙被封为裴乡侯,子孙因此以裴为氏,即山西闻喜的裴氏家族。而《唐书・宰相世系表》上也记载,非子的孙子受封于pei乡,后代因以封地为氏,后来徙离封地,就去邑旁从衣旁为裴。因此,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时贤士伯益的后裔。伯益是颛顼帝的子孙,善于调驯鸟兽,被虞赐姓为嬴,后又佐禹治水,建立大功。距今大约2650年以前的周朝时,伯益的后裔出现了一位裴陵,因立功被周天子封为解邑君,食采于现在河南省洛阳县南方的解邑,于是,他的家族也自然地从非乡搬到解邑,并且改姓为裴。自此,裴氏先人以解邑为中心,往其他地方搬迁,繁衍至今,分布于全国各地。望族居于河东郡,即现在的山西省夏县北部。
“裴氏家族”探源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就是河东闻喜裴氏家族。
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姓的得姓始祖 伯益。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时贤士伯益的后裔。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裴姓是伯益的后代,被封于非(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后代因此以非为氏,后来他们的后裔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为裴,称裴氏。而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说,裴姓原为嬴姓,是伯益的后代,秦时的非子之孙被封为裴乡侯,子孙因此以裴为氏,即山西闻喜的裴氏家族。而《唐书・宰相世系表》上也记载,非子的孙子受封于非(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后代因以封地为氏,后来徙离封地,就去邑旁从衣旁为裴。因此,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时贤士伯益的后裔。伯益是颛顼帝的子孙,善于调驯鸟兽,被虞赐姓为嬴,后又佐禹治水,建立大功。距今大约2650年以前的周朝时,伯益的后裔出现了一位裴陵,因立功被周封为解邑君,于是,他的家族也自然地从非(原字为上非下邑)乡搬到解邑,并且改姓为裴。然后,裴氏先人又以解邑为中心,往其他地方搬迁,繁衍至今,分布于全国各地。望族居于河东郡。

百家姓排名2015年裴姓氏起源 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楮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闽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锺 徐 丘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L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栾 暴 甘 斜 厉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薄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阴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S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郏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游 竺 权 逑 盖 益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锺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丌官 司寇 仉 督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拔 夹谷 宰父 谷梁
晋 楚 阎 法 汝 鄢 涂 钦
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
呼延 归 海 羊舌 微生
岳 帅 缑 亢 况 后 有 琴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商 牟 佘 佴 伯 赏 南宫
墨 哈 谯 笪 年 爱 阳 佟
第五 言 福
裴姓的起源:
裴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为伯益之后。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飞廉的,他的裔孙被封于苹邑(今山西省闻喜县东),称为苹氏,至六世孙为苹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原字为上非下邑)(山西省蔺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底,改加衣字底,表示已经离开了苹邑,称为裴姓。...>>

想问中国的性别裴,和韩国的裴,差异或者来历 错
没有任何的关系
在我们的姓名翻译学中,如果外国人的名字,是有一定内涵的,我们就要将其本意翻译出来.但如果一旦没有龚实,确切的意思,我们就音译.

裴姓族谱,辈分表 河东裴氏一支字辈:“度绣文志奉先惟孝崇本意仁福谦宝善绥启后昆”】。
河北永年裴氏一支字辈:“勤俭身家本经书世代珍修文重圣学居敬守天真”】
一九四六年河南孟津裴坡村裴志玺修《裴氏世谱》时的排行字:(七言诗六句42字)
逢志元敬绍先声,诗书执礼乐继绳,孝 *** 众道德远,百代勋业万枝荣,正直端方有文庆,福禄寿禧统发兴。
河南信阳裴氏排行字:(有两万人)世 本 起 传 广 仁 志 善 则 长
四川成都《裴氏族谱》排行字:(五言诗八句40字)
世永代万从,文朝思登弘,应成美良玉,元嘉锡昌宗,光国平大用,始守自慎堂,续志行邦远,再起茂开隆。
(2).四川华阳裴氏支排行字:
齐送世大,绎范秉行,希允昌志,良广。。。。。。,
清光绪二十一年裴元俊纂《裴氏族谱》。寄托了家族昌盛,风范长存,志气高远的愿望。经南阳宗亲裴兵多方查询考证,成功与故里《裴氏世谱》接续。
(3) 裴雪梅四川乐至县金顺镇裴刘村裴氏排行字:(20字)
天长安邦定,世代永远昌,书中才子贵,一发显荣光。
(4)重庆大足县龙水镇永益社区5组家谱排行字:(共40字其中后20字)和(同(3))
天长安邦定,世代永远昌,书忠朝子贵,一发显荣光.
(5)重庆裴氏的排行字:
“世文天永远,百代启祥光。纯武开洪兴,英锐品儒香。以德全民泰,家兴振国邦。”
(6)裴邦儒 四川字辈普:员兴文化胜安邦定红机
(7)裴文龙 四川重庆字辈普:志良文邦国 万代得方园
【六】1.福建安溪《裴氏族谱》。其中一支排行字:(32字)
文章 *** ,诗礼传家。忠良保世,仁孝光邦。毓秀钟灵,祖德宗功。金枝挺振,玉叶流芳。

全国裴姓哪里人口最多? 山西

裴姓的迁徙分布 裴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位为第一百九十七位。1.晋朝时期:西晋末期,朝廷政治腐败,八王争夺政权的战争使社会动荡,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他们不能忍受西晋的压迫,纷纷起来反抗。匈奴贵族刘渊于永兴四年(公元304年)起兵,国号汉,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尧都区金殿)。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刘渊死,子聪立。次年,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俘杀太尉王衍等。同年,又派刘曜率兵破洛阳,俘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刘曜攻破长安,俘愍帝,不久被杀,西晋灭亡。史称这一时期为“永嘉之乱”。加上连年旱灾,造成了严重的饥馑和疾疫,饿殍遍地,流尸满河。在大动乱大旱灾大饥饿的情况下,北方各族人民不得不流徙到梁、益、荆、豫、兖等州就食。在这股流民的大潮里,河东裴氏也被裹挟着从今山西、河南等地四处流徙。建策司马睿镇江东的,除了王导以外,还有东海王司马越之妻裴穆。她是长水校尉裴绰的孙女,太傅主簿裴遐之女,太尉王衍的外孙女。她慧中秀外,称美当世。琅砑王司马睿镇建邺,王导起了首倡的作用,但也得到了东海王越及裴妃的支持。永嘉之乱后,司马越欲依托徐州守住洛阳,与石勒周旋。不料司马越拥军东行,死于军中。裴妃为人所掠,卖与吴氏。太兴中,她得以渡江归东晋。裴妃招魂葬司马越于广陵(今江苏扬州)。墓毁后,又改葬丹徒。元帝经常去看她,并以其第三子司马冲嗣越。裴康的次子裴邵,字道期。元帝为安东将军时,以邵为长史,王导为司马,“二人相与为深交”。裴邵又被征为太子中庶子,转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扬州、江西、淮北诸军事,东中耶将。可以说,裴邵和王导是司马睿麾下的两根支柱。若能同时过江,则裴王二族都将成为支撑东晋王朝的两个强大的北方士族。可惜的是,还没有来得及过江,裴邵即卒于军中。裴氏义一次失去了随司马睿下江东的机会。晋太兴四年(公元321年),王导在东晋拜司空。事后,王导感慨地说:“裴道期(邯)、刘矫(畴)在,吾不得独登此位。”他说的是真心话。裴康的长子裴盾,是东海王越妃之兄,永嘉中为徐州刺史。他曾大发良人为兵,据守徐州。东海王越逝世后,其部下骑督满衡便带领所征发良人东还,回东方老家去了。匈奴刘渊遣将王桑、赵固,攻向彭城,前锋到达下邳,裴盾力不能敌,奔淮阴,被部将所杀。河东裴宪参与了后赵朝仪制度的制定,受到隆遇。裴宪,字景思,裴楷之子。少颖悟,修尚儒学,足不出户。当时名士谢鲲、庾鼓见裴宪鲠亮宏达,通机识命,劝他不可深弘保素,不关心世事。其父裴楷为太子少师,尝令裴宪与太子游处。初入仕,侍讲东宫,历黄门吏部郎,侍中。东海王越以宪为豫州刺史、北中郎将、假节。晋怀帝即位,遣北中郎将裴宪赴白马讨王弥。石勒攻信都,车骑将军王堪、北中郎将裴宪等自洛阳率众讨勒。勒至黎阳,宪弃其军奔于淮南。司空王浚结好夷狄,乘晋末大乱,自领尚书令,专权用事,谋将潜号。以枣嵩、裴宪并为尚书。石勒诈降于王浚,浚毫无防备。石勒进行突然袭击,遂擒王浚以下所有军将,收浚麾下精兵万人。枣嵩等谢罪军门,降于石勒。只有裴宪、荀绰不为所动。石勒素闻其名,不忍杀之,待以宾礼。石勒抄出王浚及其亲属之赀至巨万,惟裴宪与荀绰家中只有书籍百余帙,盐米各十数斛而已。勒曰:“名不虚传。吾不喜得幽州,喜获二子。”以宪为从事中郎、长乐太守。公元330年,石勒称帝,制度未立。裴宪与王波为后赵撰朝仪, *** 制度,与王者同。石勒大悦,署宪太中大夫、司徒。石虎继位,更加礼重裴宪。宪有二子:挹、毂,并以文才知名。毂为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挹、毂二......>>

裴姓在中国有多少人 裴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裴姓在中国约有137万人。

韩国的裴姓与中国的裴姓是同宗吗 据专家考证,几千年之前,朝鲜半岛没人居住,是不毛之地。我想,那时,可能有些野生动物,比如野鸡、野鸭之类的等等。
商朝灭亡的时候,商朝贵族箕子(商朝纣王的亲戚)率领5000人逃到朝鲜半岛,建立了朝鲜半岛上第一个国家:箕子朝鲜。 从此之后,不断有中国人向朝鲜半岛移民。
汉朝时期,朝鲜半岛被汉朝占领,汉朝在那里设置了四个郡。东晋时期,由于中国丧失了北方的领土,因此无法控制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出现很多部落。这些部落互相吞并,在隋朝之前,形成了三个国家:新罗,百济,高句丽。
唐朝和新罗联盟,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百济被唐朝灭亡,后来领土归新罗,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联合消灭,领土被双方瓜分,以大同江(就在平壤南面)为界线,北方归唐朝,南方归新罗。后来,新罗衰落,朝鲜半岛又分裂,崛起的高丽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人就是新罗然人,新罗人就是箕子朝鲜的后人,因此,高丽人从血统上,都是华夏-汉族的后人。
高丽本来是汉化的国家,无奈宋朝软弱,不能帮助高丽。高丽先后被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控制,渐渐蛮夷化。这激起了高丽官吏和百姓的愤慨。最后,在明朝的帮助下,亲华的高丽大将李成桂率领爱国官吏和百姓,推翻了高丽政权,建立了亲华政权。李成桂向朝廷请示国名,明太祖亲赐其国名为“朝鲜”。希望他们能象箕子朝鲜那样,在朝鲜半岛弘扬华夏文化,是朝鲜半岛早日去除蒙古的遗毒,重新成为文明国家。 因为朝鲜是明朝的属国,和其他国家比,朝鲜可以理解为中国的一个地方,习俗跟中国类似。所以在明朝的时候,生活在朝鲜,就是朝鲜人,生活在中国,就是华人。
明朝时期,很多中国人移民到朝鲜,他们现在虽然还有自己的家谱(韩国人普遍有家谱),证明自己是从中国移民过来的,但现在都归纳为朝鲜人。同样,很多朝鲜人到中国就是华人了。
满清占领中国后,朝鲜失去了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帮助,虽然心理厌恶满清,但又不能帮助中国来反清复明,所有在文化上只有独立自主这一条路了。因此,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习惯。也就形成了朝鲜人。
日本在民国前一年占领朝鲜,后来有扶植**霸占中国领土建立伪满洲国,日本为了控制中国领土东北,采取了向东北移民的办法。但日本本国人有限,而且距离东北比较远,于是日本也把一些朝鲜人迁移到东北去。这些朝鲜人是中国朝鲜族的祖先。
同宗同源

姓裴宝宝三个字名字大全姓氏起源
答:伯益之后有个叫飞廉的,裔孙被封于苹邑,称为苹氏,至六世孙为苹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后来源于周朝秦国,以城邑为姓,秦国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史称“秦嬴”。非子的后代中有人被封为侯爵,并被封为裴乡的首领,称裴乡侯,这位贵族被称为裴君。之后的世子孙便被封称裴姓。姓裴...

中国有多少个姓中国十大鬼姓有哪些
答:9. 老在中国,老姓的起源可能分为不同的数支,而这数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但它们很难得到考证。现代老姓在日本也有分布,也可能是和中国“老”姓完全没干系的姓氏。10. 裴据记载,裴姓的由来始祖已经无从查起,只知道裴姓是伯益的后裔秦非子的支孙,或许裴姓的得姓始祖就是秦桓公的小儿子秦...

裴姓都出了哪些名人
答:5,裴涩琪 裴涩琪,1986年9月27日出生,韩国女演员、歌手,毕业于祥明大学电影科。2004年,在电视剧《浪漫满屋》中客串小角色。2005年,作为女子组合The Red成员出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裴子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裴唯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裴珠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裴秀智 参考...

目前裴姓人口数量
答:裴---169万 另付百家姓人口排名如下:人口数/万排名 1. 李9500 2. 王8892 3. 张8484 4. 刘6456 5. 陈5436 6. 杨3696 7. 赵2748 8. 黄2676 9. 周2544 10. 吴2460 11. 徐2000 12. 孙1848 13. 胡1572 14. 朱1512 15. 高1452 16. 林1416 17. 何1404 18. 郭1382 19. 马1260...

铁观音有一股酸味是怎么回事?
答:铁观音以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正味、消青和拖酸的。拖酸的加工方法是,今天采摘的鲜叶经过晒青,摇青,发酵后等到后天才炒制的茶叶,经过两天的发酵就会形成一股自然的酸味。当然质量的好坏其味道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是纯酸味的,而且味道不大好的就是比较低劣的茶叶。拖酸铁观音质量好的应该是香中带...

请问“铁观音”是什么样的声音?为什么用这个叫法?谢谢解答。_百度知 ...
答: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民,乡民称茶为圣树。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一天,普...

铁观音是什么声音?为什么是这个叫法?
答:铁观音不是声音,是一种茶。其名字来是由于“茶形美似观音,茶体重如铁,故名铁观音”。

裴姓男孩有内涵的名字有气势的起名
答:有内涵的裴姓男宝宝名 (裴长啸)取自作者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意境深远,选自“长啸”作为男孩名字,延续诗句之韵味,读来大气浑厚,娓娓动听。“长啸”一名可以体现出一种气贯长虹的气场。寓意血气方刚、才华盖世。(裴云起)云起充满着古风之韵味。从字体上看十分简单,是...

铁观音茶叶名字由来
答: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民,乡民称茶为圣树。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一天,普...

铁观音十三行的来源
答: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民,乡民称茶为圣树。元丰6年(1083),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一天,普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