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最著名的洋务学堂有哪些?

作者&投稿:店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同文馆、求是堂艺局、天津水师学堂等。

1861年京师设立同文馆,次年正式成立,学习外文及天文算学,培养近代专业技术人才。此后,洋务派又先后创办一批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的新式学堂,如1866 年左宗堂在闽局附设“求是堂艺局”,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天津水师学堂等。

这些学校第一 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

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

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达到求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派



洋务派创办了哪些学堂?
答:洋务派创办的学堂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上海机械学堂、北洋电报学堂等。一、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1862年8月24日-1900年(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清末自强运动期间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
答: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外国语性质的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等。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技术学堂,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殖民战争的狂...

在洋务运动时有哪些新式学堂
答:在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洋务派就设立了近似近代学校的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粤同文馆.随后又有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上海机器学堂(1861),福建马尾造船厂附设的福建船政学堂(1866),天津的电报学堂(1879),上海的电报学堂(1866)等.同文馆于1866年又增设天算馆,培养天文、算学、化学、测绘等专门人...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外国语学校、军事学校和技术实业学校三类 1、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东同文馆、湖北自强学堂。2、军事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3、技术实业学校:天津西医学堂、福州电报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

洋务运动中创办了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哪些
答:京师同文馆(北京大学)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 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
答:3、关于海防筹划,其中最主要的是海军的建立,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开着正式着手建立海军。历史十年的时间,中国近代海军初步建成,一定有三支水师,其中最著名的是北洋舰队,这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中一项跨时代的壮举,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私塾和书院教育,开始分门别类的...

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
答:1、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主要培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其课程包括英语、法语、德语等,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早期的外交家和翻译家。2、上海广方言馆:旨在培养通晓外语和西方文化的人才。除了教授外语,还开设了一些实用课程,如算术、地理等。3、广东同文馆:是广东地区的外国语学校,主要教授...

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答: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具体如下: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创办者:李鸿章,特点: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洋务教育逐渐开办起来,全国各地相继创办了一批“西文”、“西艺”两种类型的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此后...

洋务运动兴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
答: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了解的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

福州船政学堂的学员对近代中国有哪些重要贡献
答:福州船政学堂的学员对近代中国有哪些重要贡献:培养出了一大批海军人才,毕业生大多成为各舰队的骨干。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海军的主力战舰管带均为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他们成为甲午海战的主力,表现出了一定的指挥能力和英勇不屈的精神。辛亥革命中,许多船政学堂的毕业生高举革命的大旗,加入了革命军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