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作者&投稿:盈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州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有南风知道我的心意,惟愿它能将我的梦,我的相思带到郎君的身边。
出自:南朝民歌《西洲曲》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
译文: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折下梅花寄送去长江北岸。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戴着翠绿钗钿的她。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就出门采摘红莲去了。在秋天的南塘采摘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人头。低下头拨弄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清。把莲子藏在袖子里,莲子熟得红透了。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抬头望着天上的飞鸟。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鸟儿,走上青色的楼台遥望郎君。楼台太高看不到郎君,整天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下的双手像玉一样明润。卷起帘子天显得更高,海水荡漾空显出一片深绿。海水像梦一般地悠悠然,你忧愁我也忧愁。南风知道我的情意,把梦吹拂到西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下,往。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青如水:和"清如水"谐音,隐喻爱情的纯洁。
望飞鸿:这里暗含有望书信的意思。因为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扩展资料: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卷十二),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采菽堂古诗选》)。
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一句的意思是:
南风知道我的心意,但愿它能将我的梦和相思带到郎君的身边。
出自《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名,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最早著录于《玉台新咏》。诗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扩展资料:
作品原文赏析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诗曲读来音调和美,声情摇曳,从初春走到深秋,将女子的思念和对爱情的真挚描写的酣畅淋漓。
诗曲里的最爱“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梦和海水一样悠然广阔,我见不到郎君只能在梦里寻找,郎君的忧愁就是我的忧愁,只有南风知道我的心意,惟愿它能将我的梦,我的相思带到郎君的身边。
尤其是“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句能让初读这就似看到那个忍受相思折磨的女子在茫茫的夜色里忧郁的眼神,她呢喃的和风诉说,爱,让心悦然,爱,让人忧郁辗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洲曲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句选自《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全文感情十分细腻。
此句的意思是: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郎君你忧愁我也忧愁啊。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她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