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QC小组活动与6 sigma管理咨询项目有哪些对比分析?

作者&投稿:茅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QC小组活动与六西格玛创新整合都有哪些好处?~

一、 六西格玛管理在 QC 小组选题中的应用

1、选择课题时坚持以顾客满意为准则
QC小组在课题选择方面,经常会和企业的实际发展方向相悖,这不仅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绩效水平,同时也客观上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而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QC小组活动理论中,突出客户的重要作用是其基本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QC小组活动往往更为关注企业的内部环境情况,采取自下而上的课题选择方式。而如上文中所介绍的,由于这些课题和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之间有一定的偏离,因此很难得到企业战略支持的同时,也基本上不符合客户的实际要求。在课题的选择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规避这一问题,充分的将客户需求凸现出来,并以此为基础来选择课题。实际上,也只有这样的课题才能够真正的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支持,并有效强化员工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

2、选择课题时要进行财务评审
小组课题选择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够为财务人员更好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通过对课题经济性指标的分析,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课题可能产生的后果。而课题确立之后,财务人员还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分阶段的分析课题收益情况。

二、六西格玛管理在 QC 小组活动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1、应用六西格玛水平比较法评价
QC小组活动成果通过六西格玛能够对课题基本质量的西格玛水平进行有效检测,同样也能够以此为接触判断课程完成后的质量水平,而通过这两个数据,即可求得QC小组活动的成果的具体评价了。

2、应用隐性劣质成本分析法评价
QC小组活动成果诸如增强企业员工积极性等方面的内容对QC小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实际上不能用西格玛水平反映的,而引入隐性劣质成本分析法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隐性劣质成本主要指那些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无法为企业提供绩效的成本。采用该方法来对QC小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更为更客观而有效。

必须认识到, 6σ管理与QC小组活动的创新整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强化企业的总体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相关责任人管理理念有着重要积极作用。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引入传统的QC小组活动中来,能够进一步凸显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理念。同时两者相结合所带来的创新作用,也能够为全员参与的贯彻和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企业、员工、客户等方面的共赢。

1、QC小组活动与六西格玛绿带项目的流程比较
QC小组活动与六西格玛均遵循严格的活动程序,QC小组的活动程序是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六西格玛遵循步结构严谨依据数据决策的DMAIC方法,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六西格玛的DMAIC流程是对PDCA循环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每一个阶段在PDCA循环的步骤中都有对应,是在PD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为科学和严谨的质量管理方法。DMAIC每个阶段都是严格依据数据决策的,数据是其科学方法的基础。相对而言,六西格玛的流程更客观,决策更严谨可信。


2、QC与六西格玛工具箱的比较
QC和六西格玛均提供了相应的工具箱,工具箱的统计工具均以从生产中收集到的数据为分析依据,在质量计划中适用于分析现状和验证结果。QC有七种统计工具,分别适用的流程见表1。

相对而言,六西格玛的工具箱更加丰富,再加上强大的Minitab软件,将很复杂的数理统计的方法都简化了。六西格玛DMAIC每个阶段都有适用的统计工具,根据X和Y的性质,又选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分析,使统计结果更加精确。

  QC小组活动与6 sigma管理的对比分析:

  1、QC小组活动与6 sigma的理念

  ①QC小组

  是指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小组活动强调“小、实、活、新”,从小事和身边的事做起,追求持续改进和奉献精神。QC小组活动质量改进的内涵包括“问题解决型”和“创新型”,涵盖了产品质量、工作效率、成本、环保等全面质量问题。QC小组活动是自下而上组织发起,员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活动,旨在激发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6 sigma

  狭义的定义是一个流程或产品在一百万次使用机会出现3.4个缺陷。实际上6 sigma被赋予了更大的内涵,它要求企业每天做的都是有价值的事(愿景);它是企业进步的严格和规范的科学方法论,它含有丰富的工具箱,提供了各种测量、改进的工具,它也是纪律,约束企业的行为。GE公司在介绍6 sigma时说“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改变了我们以及我们的顾客的经营方式,旧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今天的竞争环境不在允许出现缺陷。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顾客满意,我们需要不断用新的方法超越顾客的期望。这既是为什么我们选择6 sigma为文化的一部分”。6 sigma是自上而下的文化变革,企业用最好的资源挑战顶级员工,产生最大的收益。


  2、QC小组活动与6 sigma项目的流程比较

  QC小组活动与6 sigma均遵循严格的活动程序,QC小组的活动程序是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6 sigma遵循步结构严谨依据数据决策的DMAIC方法,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6 sigma的DMAIC流程是对PDCA循环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每一个阶段在PDCA循环的步骤中都有对应,是在PD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为科学和严谨的质量管理方法。DMAIC每个阶段都是严格依据数据决策的,数据是其科学方法的基础。相对而言,6 sigma的流程更客观,决策更严谨可信。


  3、QC与6 sigma工具箱的比较

  QC和6 sigma均提供了相应的工具箱,工具箱的统计工具均以从生产中收集到的数据为分析依据,在质量计划中适用于分析现状和验证结果。 相对而言,6 sigma的工具箱更加丰富,再加上强大的Minitab软件,将很复杂的数理统计的方法都简化了。6 sigma DMAIC每个阶段都有适用的统计工具,根据X和Y的性质,又选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分析,使统计结果更加精确。


  4、结束语

  6 sigma应作为企业管理的文化,作好顶层设计,加速企业变革流程,改变组织架构,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6 sigma项目要求有挑战性的目标,能够达到80%以上的改善,有短效性,不超过半年的改善时间,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6 sigma需要一定的资源,需要领导的赞助。而QC小组活动经常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时可以进行活动,具有灵活性,投入少,见效快。在企业中可以利用二者不同的特点,二者工具可相互融合,结合实际情况,选则合适的质量管理方式进行质量改进工作,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