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作者&投稿:蹉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走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走的部首是走。
一、走的释义
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2、跑。
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
二、组词
飞走、不走、送走、溜走、走廊等。

组词
一、飞走 [ fēi zǒu ]
1、飞禽走兽。
2、特指鹰犬。
二、不走 [ bù zǒu ]
不走样,不变动。
三、送走 [ sòng zǒu ]
1、送人到门口;把人送出去。
2、把东西送出去。

妙趣汉字屋

走的偏旁部首是“走”。

拼 音【 zǒu】

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路|孩子会~了|马不~了。

2.跑:奔~。

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三十里|你这步棋~坏了。

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红|~热。

5.离开;去:车刚~|我明天要~了|请你~一趟吧|把箱子抬~。

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了。

7.(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他们两家~得很近。

8.通过:咱们~这个门出去吧。

9.漏出;泄漏:~气|~风|说~了嘴。

10.姓。

笔画

组词:飞走、走路、走红、出走、走开、走动

扩展资料

1、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自】: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2、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解释】: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自】: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示例】: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卷二十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

3、走投无路 [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释】: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出自】: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

【示例】:她真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鲁迅《彷徨·祝福》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走的偏旁部首是:走

走是独体字,它的偏旁部首是其本身。

走[ zǒu ] 

部首:走    笔画:7    五行:金    五笔:FHU    

基本解释

1. 行 :~路。~步。

2. 往来 :~亲戚。

3. 移动 :~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

4. 往来运送 :~信。~私。

5. 离去 :~开。刚~。出~。

6. 经过 :~账。~内线。~后门。

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 :~气(漏气)。

8. 失去原样 :~形。~样。

9. 古代指奔跑 :~马。不胫而~。

10. 仆人,“我”的谦辞 :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拓展资料

1,笔走龙蛇[ bǐ zǒu lóng shé ]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2,不胫而走[ bù jìng ér zǒu ]

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3,奔走呼号[ bēn zǒu hū háo ]

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4,行尸走肉[ xíng shī zǒu ròu ]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5,东奔西走[ dōng bēn xī zǒu ]

到处奔波。 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走是一个独体字,它的部首就是它本身

走,zǒu,从夭从止。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趋也。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部首:走,部外笔画:0,总笔画:7

表示:1、逃跑。2、往。3、泄漏。4、丧失,失去。5、步行。6、遵循;沿着。7、拜访,访问。8、死亡、逝世。

扩展资料

〔古文〕《广韵》子苟切《集韵》《韵会》《正韵》子口切,奏上声。《说文》趋也。从夭从止。《注》徐锴曰:则足屈,故从夭。《五经文字》今经典相承作走。

又《仪礼·士相见礼》将走。《注》走,犹去也。

又《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注》走,犹仆也。《班固·答賔戏》走亦不任厕技於彼列。○按《汉书·叙传》走作仆。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则切,音。《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羣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又《韵补》叶子与切。《左传·昭七年》正考父鼎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又叶养里切,音以。《论语谶》殷惑妲己玉马走。

考证:〔《诗·大雅》予曰有奔走。〕 谨照原文奔走改奔奏。

参考资料走(汉语汉字)_百度百科 




偏旁:走
拼音:[zǒu]
释义:
1.行:~路。~步。2. 往来:~亲戚。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4. 往来运送:~信。~私。5. 离去:~开。刚~。出~。6. 经过:~账。~内线。~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8. 失去原样:~形。~样。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走的部首是:走
走的拼音: zǒu
走的释义:
1、行。
2、往来。
3、移动。
4、往来运送。
5、离去。
6、经过。
7、透漏出去,超越范围。
8、失去原样。
9、古代指奔跑。
10、仆人,“我”的谦辞。
走的组词:
1、出走[chū zǒu] 出逃;暗中离去。
2、走红[zǒu hóng] 走红运;很吃得开。
3、送走[sòng zǒu] 送人到门口;把人送出去。
4、走人[zǒu rén] [口]离去;走。
5、赶走[gǎn zǒu] 用棍棒或尤似用棍棒打退[动物或人]。

走字旁的部首是什么?
答:答:辶叫(走之)部首,走叫(走字旁)部首。

“辶”叫什么部首?“走”叫什么部首?
答:辶:部首叫:“走之旁”;走:部首叫:“走子部”辶[chuò]。部首即为本身“辶”,3画。同“辵[chuò]”,“辵”字意为乍行乍止,忽走忽停。作为部首时写作“辶”俗称“走之旁”,简称̶...

走做部首时读作什么
答:● 辶 chuò ㄔㄨㄛˋ◎ 同“辵”。用作偏旁。俗称“走之旁”,简称“走之”。

走字偏旁是哪个
答:走字偏旁是“辶”,这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偏旁部首。在汉字中,偏旁部首通常可以提供关于字义、读音等方面的线索。辶作为偏旁,常常出现在与行走、移动相关的汉字中,如“过”、“追”、“逃”等。了解偏旁部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走的偏旁是什么字
答:走 拼 音: zǒu 部 首: 走 结构:上下结构 组 词:出走、 走路、 走红、 飞走、 走开、 走动、 逃走、 送走、 走人 笔 顺:横、竖、横、竖、横、撇、捺

走字的偏旁是什么?
答:它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可分为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ㄟ)、折(乛)等几类,具体细分可达30多种。走之旁的笔画是什么 走之旁(的笔画数是3画,笔画顺序如下:汉字 辶 读音 chuò (实际就是走之旁)部首 辶 笔画数 3 笔画名称 点、横折折撇、捺 ...

走字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走字底和走之旁是:辶,读作chuò,用作偏旁,古时同辵字。“辶(辵)”被人称为“走之旁”或“走之底”。辶是一个汉字偏旁部首,读音为chuò。俗称“走之底”,简称“走之儿”,实际上并非源于“走”或“之”,而是源于“辵”(chuò)。辶在传统字书中即辵(chuò)部。“辵”是走走停停...

走的偏旁是什么?
答:”走“部首:走,走,zǒu 表示人在跑。本义:跑。趋也。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表示:1、逃跑2、往、3泄漏4、丧失、失去5、步行6、遵循;沿着7、拜访,访问8、死亡、逝世

走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走的部首是走。一、走的释义 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2、跑。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二、组词 飞走、不走、送走、溜走、走廊等。组词 一、飞走 [ fēi zǒu ]1、飞禽走兽。2、特指鹰犬。二、不走 [ bù zǒu ]不走样,不变动。三、送走 [ sòng zǒu ]1、送人到...

走的偏旁是什么
答:部首:走 笔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