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语扎萨克图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謇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哈拉哈”在蒙语里是什么意思?~

蒙古族的一个部落名,也称喀尔喀,蒙语halha。大部分在蒙古国。
内蒙古达茂旗,阿拉善盟,新疆,哲里木盟少部分是蒙古国喀尔喀人的后裔。
百度解释:
喀尔喀蒙古 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代,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得名。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即内蒙古);格埒森扎留居故地,仍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即外蒙古)。
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清入关以前,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清政府建立了联系。1655年(顺治十二年),清政府赐盟宗人府,并在喀尔喀设8个札萨克,分左右翼,从而使喀尔喀蒙古与清中央政府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此后,喀尔喀三部之间发生纷争,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乘机插手,于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向喀尔喀大举进攻。喀尔喀战败后,经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倡议,举旗投清。1691年,康熙帝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会盟,宣布保留喀尔喀三部首领的汗号,实行札萨克制(见多伦会盟)。1732年(雍正十年),清廷从土谢图汗
部分出21旗隶属于额驸策凌的赛音诺颜部,与三汗部并列。1911年(宣统三年),以第八世哲布尊丹巴为首的蒙古王公和上层喇嘛,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私自与沙俄签订非法的《俄蒙协约》(即《库伦条约》)。1915年(民国四年)中俄蒙《恰克图协约》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国宗主权;中、俄承认外蒙古自治。1919年外蒙古放弃“自治”,哲布尊丹巴接受中央政府册封。1924年5月《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仍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享有领土主权。同年11月,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2月美、苏、英首脑雅尔塔会议应苏方要求规定:“外蒙古的现状须予以维持”,作为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1946年1月,当时的中国政府终于承认其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乌梁海分为三部分,一曰唐努乌梁海,二曰阿尔泰乌梁海,三曰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今第三部已割属于我们的,第二部属新疆阿山道,第一部则分属于外蒙古札萨克图汗、三音诺颜、乌里雅苏台佐理员、及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门徒。
唐努乌梁海(俄名唐努图瓦),位于外蒙古的西北,北至萨彦岭,南到唐努山,是一个群山环抱的盆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1913年人口统计为52300人,以乌梁海人为主。
唐努乌梁海(俄名唐努图瓦),位于外蒙古的西北,北至萨彦岭,南到唐努山,是一个群山环抱的盆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1913年人口统计为52300人,以乌梁海人为主。

"乌梁海"之称出现于清代,其先世是我国史书中出现的"温良改"、"斡良改",唐代的"都播"、"都波",元代的"秃巴思"、"秃八" ,后译写为"图巴"。清代乌梁海人分为三支:居住于唐努山者称为"唐努乌梁海人",1921年始改称为"图瓦";居住阿尔泰山者称为"阿尔泰山乌梁海人";环阿尔泰诺尔居住的称为"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人"。

唐努乌梁海地区原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1921年在苏联的策动下宣布"独立",1944年为苏联兼并,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省。

望能够帮助到你

蒙语“扎萨克图”音译于“засагт”,其意如下图:



车臣汗简介
答:车臣汗,其蒙古语名意为“智慧”,是喀尔喀蒙古的一个分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末年,元太祖十八世孙谟啰贝玛在克鲁伦河区域游牧,其子硕垒自立为汗,即车臣汗,与土谢图汗衮布和札萨克图汗素巴第并列为喀尔喀三大汗。车臣汗的疆域广阔,东至额尔奇斯河,南界察哈尔汗,西界土谢图汗,北界布里亚特,与...

清朝道光以后蒙古有哪些部落?
答:飘飘注释:内扎萨克蒙古四十九旗中,除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领是乌梁罕氏的非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后裔)成员外,其余皆为博尔济吉特氏黄金家族成员,这四旗贵族称塔布囊(驸马的意思) ,而其余四十五旗贵族皆称台吉。二、漠北蒙古 漠北蒙古有包括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扎萨克图部和汗赛音诺颜部四个...

乾隆时期蒙古
答:外蒙古四部: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下辖旗八十六个,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

阿尔山的全称,来源,发现者及蒙古语意思?详尽者加分
答:元代,岭南地区地区为辽阳行省泰宁路辖地,岭北地区为岭北行省齐王部属地。明初,为鞑靼车臣部游牧地,后由奴尔干都司哈刺孩卫哈刺哈所管辖。清初,为喀尔喀游牧地。清中期,岭北地区划归黑龙江将军辖地呼伦贝尔总管辖区,岭南地区划归吉林将军辖地哲里木盟札萨克图旗。民国元年(1912年),沿袭清末旧制...

“哈拉哈”在蒙语里是什么意思?
答: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即内蒙古);格埒森扎留居故地,仍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即外蒙古)。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清入关以前,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清政府...

多伦会盟的过程
答:初一日,准备。 先是派内大臣索额图等传达谕旨:土谢图汗对杀死札萨克图汗写出认罪书,承认“扰害生灵,实臣等之罪”。将其认罪书发给与盟的各部首领,以求取得札萨克图汗弟策妄扎布等的谅解与各部首领的宽容 。 初二日,会盟。 在御营外搭起黄色御帐篷。御帐篷南向两侧,设紫红色长帐篷,这是...

蒙语旗是什么意思
答:清朝以来,人们把漠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先后归附它的察哈尔、科尔沁、土默特、鄂尔多斯等24部蒙古族,称为内蒙古,把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向它朝贡的车臣汗、上谢图汗、札萨克图汗3部蒙古族,称为外蒙古。从此,“内蒙古”这个叫法就出现了。久而久之,“内蒙古”就变成了地区的称谓,专指漠南...

内蒙古六盟有哪些
答:东至吉林、西至甘肃及贺兰山、厄鲁特界,南至盛京、直隶、察哈尔、山西、陕西界,北至黑龙江、外蒙古喀尔喀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赛因诺颜部、扎萨克图汗部界。康熙三十年(1691)多伦会盟后,实行盟旗制度。共分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乾隆年间,归化城土默特改属山西省。哲里木盟  哲里木为蒙古...

蒙古语词汇盟、旗、苏木、嘎查、浩特在汉语中的意思
答:清代札萨克会盟,原定科尔沁六旗:左翼中旗(达尔汉旗)、左翼前旗(宾图王旗)、左翼后旗(博王旗)、右翼中旗(图什叶图旗)、大路翼前旗(扎萨克图旗)、右翼后旗(苏鄂公旗);郭尔罗斯二旗:郭尔罗斯前旗(南郭尔罗斯旗或齐公旗)、郭尔罗斯后旗(北郭尔罗斯旗);扎赉特旗;杜尔伯特旗,共十旗于哲里木地方会盟,故称哲里木...

请问"唐努"在蒙古语里什么含义?
答:乌梁海分为三部分,一曰唐努乌梁海,二曰阿尔泰乌梁海,三曰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今第三部已割属于我们的,第二部属新疆阿山道,第一部则分属于外蒙古札萨克图汗、三音诺颜、乌里雅苏台佐理员、及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门徒。唐努乌梁海(俄名唐努图瓦),位于外蒙古的西北,北至萨彦岭,南到唐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