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呈现的两个显著趋势是什么?

作者&投稿:东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呈现哪两种显著的趋势?试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1)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期,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它们之间继续进行战争,人民遭受的灾难更严重,人民都厌恶战争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实力大增,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王嬴政经过大规模兼并战争,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2)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实行按田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井田制逐步瓦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1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新的封建制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史实提炼观点和依托要点叙述史实,加强史论结合回答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审题,明确限定项“春秋战国”,中心项是“趋势”,即历史发展的方向问题。题目要求运用史实,这就要求做到史论结合。由此,可以将春秋战国的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出其特征,则显著趋势自然凸现出来了。

一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三条主线,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⑴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富强,秦王赢政经过大规模兼并战争,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

②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一些贵族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转化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井田制瓦解,意味着奴隶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1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③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同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有了发展,在前代的基础上,在频繁的战争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这些为后来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成为我国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

1. 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期,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富强,秦王赢政经过大规模兼并战争,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
2. 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井田制瓦解,意味着奴隶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1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1.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统一趋势的加强。

社会大变革,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从分裂走向统一

一 春秋,周王室的衰败,旧的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
二 战国,各国通过变法强大自己,新的集权帝国的产生。

封建君主专制的形成,生产力提高。
重农抑商。

春秋战国文化元典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答:春秋战国文化呈现明显的元典性特征,这也是其文化辉煌的主要成果。所谓“元典性”,是指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真正源头,其具体体现为:1、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的涌现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主要指的是创立道家、儒家、墨家等学派的老子...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3.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答: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奴隶制逐渐走向衰亡,封建制度开始萌芽,思想上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许多思想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等,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历史简介
答:2012-04-04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人物 189 2012-10-22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小故事 1059 2017-04-11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1980 2013-12-17 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 281 2015-11-0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样的 30 2018-01-24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历史简介有哪些? 2013-09-01 周朝历史...

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答:●政治: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要求进行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为增强以争霸或兼并的实力,要求改革。●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法道各家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张,法家思想较为受国君重视。★3归纳秦汉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政治:秦汉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统一多...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
答:土地买卖、奖励农耕的政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社会呈现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学术思想史上留下最为灿烂的一页。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在中国是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呈现怎样的局面?
答:这一时期,群星灿烂,大家辈出,无论是人才水平还是人才数量,几百年间超过了以后两千多年,诸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孙子、荀子……等等。春秋战国的文化繁荣,不仅为春秋以前的历史文化所没有,而且也使战国以后的历史文化逊色,因此,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王室...

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性表现
答:中国的大一统社会里的大一统的文化,确实占据了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甚至现在还在延续。它在大部分时期为整个社会,尤其是社会政治生活所贯穿使用,可以说势头之盛远远盖过了春秋战国时期遗留下来文化思想。甚至不但在春秋以后,在春秋以前的夏商周三代,与当时大一统的社会状况相适应,文化形态仍然是集权的、大一统的。 这样,...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大动荡。具体表现: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

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
答: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如下:1、政治动荡与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各国之间频繁发生兼并战争。这一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各个小国被吞并,最终形成了秦、楚、齐、燕、赵、韩等强大的诸侯国家。这种政治动荡和兼并战争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竞争和改革,也加速了中国的统一进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