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分别在什么时候?

作者&投稿:孔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期和时间?~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具体的时间不是固定的。波动在三天左右。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2日;冬至:12月21日。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秋分时,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

春分即3月21日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
夏至即6月22日的时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
秋分即9月23日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
冬至即12月22日的时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

拓展资料: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一般在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在时间周期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 0°和15°之间的位置,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但在实务上通常特指太阳真正位于黄经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春分日这天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时间均为6点。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日那天,整个地球上除南极点和南极圈内的极夜地区外,所有地点的日出方向都是从东北方开始的,在西北方落下。
以北京为例,夏至这一天凌晨2:42天就开始蒙蒙亮了,4:45日出;晚上19:46日落,21:49天才完全黑下来。如果继续往北旅行,黑夜会进一步缩短,在北欧的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奥斯陆这样的城市,子夜的天空还很明亮,可以在夜空下看书。当到达北纬66.4°以北的地区时就能见到我们认为是奇景的半夜的太阳,那里的人们可以享受24小时的日光浴。
在夏至前后,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慢,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在北半球的时间比在南半球长8天,因此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漫长一些。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或农历十一月十五(满月)前后共30天范围内之1天。此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北半球极夜,南半球极昼,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
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南纬23°26′),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完全相反。
地球上距南回归线越远的地方,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相比之下,此时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所以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降低。一般北半球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参考资料:春分日-百度百科
夏至日-百度百科
秋分日-百度百科
冬至日-百度百科

春分时间:每年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或22日。

夏至时间:每年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

秋分时间:每年9月22或23或24日。

冬至时间:每年公历12月21或22或23日。



扩展资料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不少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