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整理

作者&投稿:徒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有质量的知识才是名校的真实力,每一所这样的大学,至少都有十种左右高质知识储备在教授门手中,储备在这些学校与世界的多重联系中,正是这高质量知识的储备。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1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 教育 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 措施 的发展及成就

2.工程性防御措施

(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方式实例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的防灾效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2

1.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1)诱因:自然异变。(自然属性)

(2)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财产和资源。(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取决因素?

孕灾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致灾因子(自然异常变化)、

受灾体(人、财产、资源环境)

3.自然灾害的影响或危害?(答题角度)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如(农业生产: 种植 业、农作物、林木、牲畜等)、(工业生产:道路、机场、船舶、厂矿等)、(生活:房屋、建筑、道路等)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如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等;

环境破坏: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影响和破坏(结合具体材料,具体自然灾害答具体)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1)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抗灾害能力。

(2)具体表现: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反之,危害程度就低。

5、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1)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3)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等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等

注意: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不同?

突发性:地震、火山、崩塌等。

渐发性:干旱、洪涝等。

6、气象灾害

(一)热带气旋

1.概念:发生在或的深厚的

2.形成条件:

(1)广阔的,海水通过。

(2)下上的的大气结构,促使空气及水汽。

3.分布:

三大海域:

(1)海域: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2)海域: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3)海域: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4.台风——热带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

判定:中心风力达到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3

一、东亚:

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二、东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

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三、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

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

四、中亚:

1、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五、西亚和北非:

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

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

2、热带雨林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地中海气候;

七、欧洲:

1、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

注:生成原因:①终年西风;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③地形因素;④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

2、北部、南部:山地气候;

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4、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

九、北美:

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

3、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

十、拉丁美洲:

1、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

十一、大洋洲:

1、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带季风湿润气候);

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

②东南信风来自于暖流;

③地形因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

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潮);

4、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

十二、南极:

1、酷寒:

①纬度高,热量小;

②海拔高,降温幅度大;

③冰川对太阳的反射极强;

2、干燥: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

②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

③陆地面积大;

3、烈风:平均18m/s,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

十三、北极:

1、没有南极寒冷(海洋面积大,大部分终年封冻);

2、降水比南极丰富(气温较高,海洋面积大),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

3、风速没有南极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4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

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

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

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整理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要点

★ 人教版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

★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解析自然灾害

★ 高中地理必修三目录

★ 人教版高三地理必备知识点



地理高中必修三的重点在哪里?
答: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其中各路线的优劣势,对各地的影响 流域的开发,长江 东北地区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产业转型(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津京唐地区发展优劣势。。。)如果你不是江苏的,拓展的内容也挺好的,总之必修三要学会答题套路,就那一些区位...

高中地理必修1~3怎么复习?
答: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和复习方法的初探——以人教版为例 黄健仪内容摘要: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3"是新课程改革后才出现的,它是高中地理新课 内容摘要 程改革里的一个亮点,也是 2007 年广东省实施高中新课改采用新的地理教材之后的第一 次高考地理(X 科)试卷里占分值最大的一个知识板块.因此,地理"必修 3"在高中...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答:1. 2020高中地理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 2.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3. 最新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4. 2017地理会考基础知识点归纳 5.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6.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7. 关于高中地理知识方法最全总结 8. 20个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 9.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要点 10.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说课稿
答:人文地理环境的出现,意味着地理环境发展到了成熟的程度。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说课稿(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说的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的教材.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对教材加以说明。 一、说课标 不言而...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答:★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要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var _hmt = _...

高中地理归纳 看图片
答:新课标高中地理分为5本书:必修一《自然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点:地球、太阳运动、地球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探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其实分析生命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

高中地理知识(荒漠化成因)(热带雨林)
答:但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孙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是赤道横穿其间,地形结构上北有圭亚那高原,南有巴西高原、西有安第斯山脉,呈围椅状东低西高的地势,敞开着怀抱接纳由东北东南信风和南北赤道暖流带来的丰沛的暖湿气流。使它具有...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复习
答:不是和你吹我地理特别好 我现在在大学就学地理科学 1。上课前一定好好预习 不需要花好多时间 课前十分钟高质量的看一遍 上课就可以跟着老师走 跟着老师走也就是第二步 2上课提老师问题 迅速找书 然后抢答 每答对一道题就多一点自信 接下来第三 3课下复习多做题 老师留的做回就可以了 总之 你...

人教版高二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答:★ 高二地理重要知识点整理 ★ 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 ★ 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选修二 ★ 人教版高中高二地理复习提纲有哪些 ★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 人教版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 高二地理知识点整理 ★ 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 ★ 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知识点复习 已赞...

2022年最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全套课本介绍+教材目录+学习指南
答: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深度解析及学习指南引领你探索知识的海洋,2022年全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全面来袭!权威教材介绍: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精心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倾力打造,这套教材分为必修与选择性必修两部分,必修分为第一册和第二册,选择性必修则有第一、二、三册,全面覆盖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