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的特点有哪些

作者&投稿:书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闻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新闻的语言特点是: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1.客观:客观的语言是为新闻传播的主观意图服务的。新闻语言的主旨功能在于表达客观事实,而主观认识和感情的强烈外露,势必干扰读者(听众、观众)对事实原貌的了解和把握。
新闻语言的客观特色,通常表现在:
(1)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2)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
(3)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
2.确切:在新闻语言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求消除语言的含混性,但并不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
就事实的报道而言,新闻语言的确切,它的严格含义应该是:
(1)确凿无误,不夸张,不走样,更不造假。
(2)恰如其分,叙事、状物、写人得当,不可滥用褒贬之词。
(3)清楚明白,使人一目了然,可信无疑。
3.简练:新闻语言应当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
4.朴实:新闻的语言讲究朴素,就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不必追求华丽辞藻,尽可能少用形容词、附加语,不搞那种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5.通俗:就是深入浅出,浅显明白,大家容易懂,具有社会通用性。

扩展资料:
新闻的语言构成因素
新闻语言的构成,简括地说,它着眼于人们对事实的实用关系,以事务语言的精炼、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新闻语言主要是由事务语言孕育发展而成。自古以来,处理国家事务或重要的个人集团事务所使用的语言,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实践,具有精炼、准确、严密的的优点。
新闻语言同时吸收评论语言成分,是由于评论语言富于哲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将此引进和丰富新闻语言,就更便于分析繁复纷纭的社会现象,解剖问题的实质,指明前进的方向,给人以启迪和激励,加强报道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闻语言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

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高。

有人认为,要把事实写得具体就得形容,写领导人喜欢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写气势喜欢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写精神面貌喜欢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一类词句其实并不能使人对客观事实有一个切实具体的感受。新闻当然要求写得鲜明、生动,也并不绝对排斥形象和艺术的语言,但必须以能够准确、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为前提,不要以为把字典拿来抄了好多华丽辞藻就能够吸引人、感动人。如果只注意字句雕琢,堆砌辞藻;只求文字的华丽,内容却很贫乏,这样的新闻作品难以真正吸引读者、听众,也难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写新闻不同于诗词歌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总以平实朴素为宜,加之新闻要求完全真实,报纸篇幅有限等原因,写新闻不能采用合理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并应讲究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此,新闻报道更多地运用白描手法。尤其是写人物或场面,需要语言上的概括和内容上的具体。例如写人物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中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王进喜痛得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一看,井架还没有放下,几个工人在围着抢救他。王进喜急了,对大家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猛地站起来举起双手,继续指挥放井架,鲜血从他的裤腿里和鞋袜里渗了出来。
这个情节,仅一百字左右,可是王进喜在受伤后顽强表现,中国工人阶级的硬骨头性格

鲜明地刻划出来了。

第二个特点是准确

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因为语言运用不准确而造成新闻失真或歧议的例子在报道中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是概念不清楚,如以前出现在报纸上常提到的“苦乐不均”等,现在不提了。还有在宣传农村大好形势时有“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这三句话流传很广。表面看来,这几句话很生动,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准确的,难道过去二十多年,天就不帮忙,人就不努力吗?所以新闻写作中不宜随意运用这些不准确的语言。

有的用含混不请的语句来代替清楚明确的语句。比如,有的新闻写作中喜欢使用“最近”、“不久以前”、“长期以来”等比较含混的字眼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有的用“许多”、“无数”、“广大群众”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有的则用“大概”、“差不多”、“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语句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程度。

第三个特点是简练

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简洁、精炼呢?

第一,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第二,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第三,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第四个特点是通俗

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新闻语言的特点: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性、接近性、开放性、广泛性、变动性。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 一种文体,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新闻是包含海量资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每时每刻的重要事件。可以通过搜索新闻事件、热点话题、人物动态、产品资讯等,快速了解新闻的最新进展。

扩展资料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 (一种文体)



新闻语言,有着表述事实、传播信息的品质和风格,并由此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1、客观。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用来陈述、表达事实的新闻语言,它的特色之一就是选词造句的客观性。

2、确切。在新闻语言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求消除语言的含混性,但并不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

3、简练。新闻以精炼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应当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

4、朴实。质朴无华、具体实在,这是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

5、通俗。通俗,就是深入浅出,浅显明白,大家容易懂,具有社会通用性。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载体,面对千百万读者、观众、听众,唯有以通俗的语言传播信息,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并产生应有的传播效果。

扩展资料

新闻语言的产生和独立存在,是在近代新闻事业出现以后的事。

19世纪末,在上海等地出现几家完全用口语编写的白话报刊,促使新闻语言进一步接近广大民众,这在当时具有同封建文化作斗争的积极作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共产党报刊的创办,工人、农民走上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推动新闻语言从不稳定要稳定并逐步完善,标志着中国新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语言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
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高。
有人认为,要把事实写得具体就得形容,写领导人喜欢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写气势喜欢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写精神面貌喜欢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一类词句其实并不能使人对客观事实有一个切实具体的感受。新闻当然要求写得鲜明、生动,也并不绝对排斥形象和艺术的语言,但必须以能够准确、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为前提,不要以为把字典拿来抄了好多华丽辞藻就能够吸引人、感动人。如果只注意字句雕琢,堆砌辞藻;只求文字的华丽,内容却很贫乏,这样的新闻作品难以真正吸引读者、听众,也难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写新闻不同于诗词歌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总以平实朴素为宜,加之新闻要求完全真实,报纸篇幅有限等原因,写新闻不能采用合理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并应讲究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此,新闻报道更多地运用白描手法。尤其是写人物或场面,需要语言上的概括和内容上的具体。例如写人物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中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王进喜痛得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一看,井架还没有放下,几个工人在围着抢救他。王进喜急了,对大家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猛地站起来举起双手,继续指挥放井架,鲜血从他的裤腿里和鞋袜里渗了出来。 这个情节,仅一百字左右,可是王进喜在受伤后顽强表现,中国工人阶级的硬骨头性格
鲜明地刻划出来了。
第二个特点是准确
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因为语言运用不准确而造成新闻失真或歧议的例子在报道中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是概念不清楚,如以前出现在报纸上常提到的“苦乐不均”等,现在不提了。还有在宣传农村大好形势时有“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这三句话流传很广。表面看来,这几句话很生动,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准确的,难道过去二十多年,天就不帮忙,人就不努力吗?所以新闻写作中不宜随意运用这些不准确的语言。
有的用含混不请的语句来代替清楚明确的语句。比如,有的新闻写作中喜欢使用“最近”、“不久以前”、“长期以来”等比较含混的字眼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有的用“许多”、“无数”、“广大群众”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有的则用“大概”、“差不多”、“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语句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程度。
第三个特点是简练
第一,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第二,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第三,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第四个特点是通俗

新闻语言特点: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新闻语言,随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而产生,随长期的新闻实践而发展,从中反映了多种语言的痕迹。

新闻语言,有着表述事实、传播信息的品质和风格,并由此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



新闻语言的特性?
答:论有声语言的新闻传播特性 一 以书面文字表达的新闻报道,例如报刊杂志,它可以用标题的大小、字体的粗细、文字内容的不同排列组合,来体现传播主体的旨意、对新闻事实的态度和所给予的传播位置及其规格,传播主体总是隐身在书面文字背后,并不直接与接受主体见面;而通过有声语言出现的新闻报道,从采访写作、编排组合到表达...

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
答:③大众化。新闻语言,要说群众听得懂的话。采写新闻稿件的语言和播新闻时主持人的语气,都要平易、平和,尽量做到生活化,实现艺术和生活的有机结合。(3)电视。①真实性。电视新闻语言一定要具有真实性的特点。②导向性。鲜活直观的画面使电视新闻具有导向性的特点,加上生动、优美的语言报道后,可以使...

报刊新闻语言的特点
答:不能否认,任何专业性期刊都有其固定的专业范围,甚至有其相对固定的读者对象,这使得专业性新闻期刊在尊重新闻学常识的基础上,要考虑和照顾自己相对独立的读者群,要形成和积累自己的不违反新闻学语言规律的前提下的专业性语言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形成自己...

新闻播报方式和特点
答:朴实无华:以叙述尤其是概述为主,语言平实,无拖腔甩调,无浓彩重抹。播讲式:播讲式是最常见的一种,也被人们称为播报式。语言规整简练,流畅自如,既带有报告新闻的振奋、准确和简洁,又保留了自然语式的自如曲线运动。可以说它是一种介于口语谈话和宣读中间的语言样式,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广播...

新闻的导语有什么特点?
答:特点:1、导语的产生既与新闻写作的自身规律有关,也与读者的欣赏规律有关。2、从其自身规律来看,新闻写作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这就需要用简短的语言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首先告诉读者。3、从读者的欣赏规律来看,读者阅读一篇新闻,主要是想了解新闻事实,而不是像阅读文学作品那样获得美感享受。新闻...

如何读懂新闻联播的官方语言
答:4. 了解新闻联播的官方语言的使用技巧。新闻联播的官方语言通常包括语言技巧、画面技巧、声音技巧等,如使用客观、中立的语言,避免使用主观色彩浓厚的词语,以及运用适当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等。总之,读懂新闻联播的官方语言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新闻素养,了解其特点、内容、结构和使用技巧。

新闻写作的表现方法有哪几种?
答:1、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名了,线索要清晰;叙事要生动,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生动形象。2、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

消息语言的特点
答:消息语言是指在新闻报道、信息传播等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它具有以下特点:1.准确性:消息语言要求确无误地表达事实和信息,不允许出现虚假、夸大或错误的内容。2.简洁性:消息语言要求简洁明了,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信息,避免冗长和繁琐的表述。3.客观性:消息语言要求客观中立,不带有个人情感和...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谁可以帮忙找点资料
答:第一,新闻刊物是大众传播媒介,读者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大众性是其一大特点。第二,西方新闻界十分注重阅读趣味。有的新闻学家称它为“新闻价值(news values)的试金石”。为了增加报导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导内容,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第三,...

新闻有哪些要素和特点?
答:新闻的特点:1,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2,短小精练:新闻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3,语言生动简洁:新闻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4,“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