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宝指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但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题一:国学三宝的征文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被称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等,即为精神权利;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创造,属于“智力成果权”,它是指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问题二:国学问题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

问题三:佛学中三宝有哪些功德 三宝的威德十分殊胜,它能使一切众生远杂苦恼,破除邪见恶念,消减无始以来种种的我执习气,是世间的明灯,真正的皈依处。三宝的威德,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拟议思量,其理有:
能破恶业障道
未皈依三宝之前,人生犹如大海中的舟船,缺乏导航的人和罗盘,必将漂流沉没,永远没有靠岸的时候。一切众生被烦恼系缚,流转于三界六道,无有穷尽,现在借着皈依三宝的胜缘,产生了防阻恶业的势能,逆流而上,一念始觉生起,分分除断烦恼,如舟船喜获导航人和精密的罗盘,终于安隐的航入港湾。
能获佑加持
因众生于生死中,常遭遇许多苦难,不能自拔,就像被狂暴的怨贼所侵害,无法逃脱而心生恐惧,现在皈依三宝,依怙三宝功德的护佑加持,使苦难怨贼舍怨心顺,不复作出损害诸事,而令众生吉祥安乐。
能除邪见恶念
众生不能解脱的原因,是由邪见恶念不除,不断的造出新业,如贫苦的人又不勤奋营生,致贫上加贫,潦倒一生,而三宝是蔽衣内的明珠,适时解除危厄,令搐生欢喜踊跃,重新振作,于是翻邪归正,断恶修善,达成转迷成悟的道果。
能消减我执习气
无始以来,一切众生因一念无明不觉,执取身心为我,复由此我执的起念造作,累积无量无数的习气,形成了六道轮转的势能,今由皈依三宝,而将此我执消溶,习气减除,使得身心清净,觉性显发。

问题四:是不是皈依三宝后才能称为居士? 1、严格的说,皈依三宝,在家修行,称在家学佛居士。2、皈依三宝,虽然是做个仪式,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3、更重要的是皈依自性三宝,觉、正、净。4、从仪式开始导入实质,闻思修、五戒十善、信解行证。 居士  居士:梵文 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居士”一词,也非佛教的专有,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含有隐士的意义。
在印度,居士也不是由于佛教所创,梵语称居士为“迦罗越”,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
佛教对在家信徒尊称为居士的由来,大概是出源于《维摩诘经》,维摩诘共有四个尊称:方便品称为长者,文殊问疾品称为上人及大士,菩萨品等则称为居士。因据罗什、智者、玄奘等大师的解释,维摩诘是东方阿阏佛国的一生补处菩萨,示现在家相化度众生,所以用居士一词称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为大菩萨的意味在内了。
可见,一位名副其实的居士,便该是一位大乘的菩萨,决不是带有灰色气氛的处士或隐士。
然在《长阿含经》中,唯将四大阶级的第三阶级吠舍种称为居士,并将轮王的主藏(财货)大臣,称为居士宝,那么居士者,相当于商人、经理或者是实业家了。
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如首楞严经义疏注卷一、法华经演义卷七之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载。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居士的由来:
据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附近传教时,婆罗奈城的一位长者――俱梨迦的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苦恼。释迦牟尼听到耶舍的苦恼与自己当太子的时候相似,都是厌倦现在的生活,就十分同情,将他收为弟子。而这时,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了佛陀处,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了佛的启示,也想出家,但又恐家业又无人管理。佛陀教导说,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便收俱梨迦为第一个在家的佛弟子,称为优婆塞,就是指居家修道的居士。俱梨迦成为“优婆塞(居士)”之后,请佛陀到他家讲学。释迦牟尼在俱梨迦家中时,对耶舍的母亲宣讲了佛法,耶舍的母亲愿意当释迦牟尼的信女,过佛化的家庭生活。于是佛陀收她为第一个优婆夷,意为清信女,汉译女居士。佛陀说过,在家修行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如果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成,就同佛的其他弟子一样了。
历史上的居士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乌伤居士――傅 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莲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
龙丘居士――陈V(北宋诗人)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
......>>

问题五:为什么有些人尊崇南怀瑾为国学大师,有些人认为南怀瑾是国学骗子 国学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他说他对,你说你对。南师对国学的研究其实是融合了佛学、道家、儒家的学说。无非讲世道人心。有些人深以为然,有些人不以为然,有些人觉得是在骂自己,有些人为了哗众取宠而攻击南师。不一而足。因为不同的人境界不同,价值观不同,目的立场也不同。
讲到佛法,我看现在不少所谓的仁波切、法师,少有能把佛法诠释地如此准确的。佛法讲“见地、修证、行愿”,修证功夫不到,根本不知道佛陀他老人家在说什么。说得更严重点,“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那些攻击南师的人,好好读读他老人家的书,再来评判!

问题六:《心经》是否也是国学的一部分? 10分 不属于国学,属于佛学,儒教的才是国学,先通读再细读,慢慢体会,每一句都蕴含了大智慧,大慈悲。

问题七:张其成的人物简介 著名国学专家,养生专家,文人书法家,国学修心倡导者,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9月生,安徽歙县人。出身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医家,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舜华之长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医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学课程特邀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名誉主任委员。2009年被搜狐网评为“当代四大国学大师”之一,被誉为“国学修心第一人”。 2013年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5年被聘为全国政协“人民政协讲坛”首批特聘教授。 张其成先生先后师从训诂学专家钱超尘先生、易学泰斗朱伯昆先生、中医大家王洪图先生,20世纪90年代首创“易道主干”说,提出“易为主干,三教互补”,以易融贯儒道佛医;近年来致力于弘扬中 *** 学、构建精神家园,发起设立“张其成国学基金”,资助青少年传承国学。 张其成先生曾主编我国第一部《易学大辞典》、第一部《易学应用大百科》、第一部国家级研究生教材《中医哲学基础》和《中华传统文化概论》。先生在国内首次提出“国学管理”和“国学养生”的概念,首创“修心开智管理模式”、“五行识人用人系统”、“三宝五心养生法”,并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个人国学网站。 张其成教授提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生必须要读五经:少年读《论语》,修身成人以立业;中年读《道德经》,放下虚妄以逍遥;老年读《坛经》,明心见性以知往;至于《易经》和《黄帝内经》,一则以知命,一则以养生,必须终其身而敬诵之。

问题八:道家老子的道德经 我研读了好久 可现在被一点困住了求解 我也说下看法或许不恰当(你且当一乐吧):无为者,非有为与否,而在于无所谓有为与否。不因做而做,要顺应自然的做,没问题,但却欠缺了些。顺应自然没错,但顺应自然非是完全的按照顺应自然的做。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修习道学的人,在很多时候都能根据事态、事物、生命的发展规律而见到尚未出现的东西(暂且未找到好点的名词形容)。就好比你打算将无为化为作文一个道理。或许在作文的时候能够得到高分,但未必高考时候也能得到高分,要懂得变化。什么是恒久不变的郸唯有变化才是恒久不变的。倘若你文笔犀利,思维清晰自然可选择将其化为作文亦可带入高考,但依你目前的思维来说,若带入作文或许能因有所新颖而稍有成就,若带入高考则还稍有不足。莫非还打算以不足去胜有余?治大国若烹小鲜。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成就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无为也同如是。尚未得到、失去又如何放下看破?
呵呵。好了,说的太多思维混乱啦。不好意思。一家之言做不得数。修习道学之人应无为而无以为则无所不为也。

国学知识问答
答:30、“三礼”指的是那三部书? 答案:《仪礼》《礼记》《周礼》 31、《春秋》“三传”指的是那三部书? 答案:《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32、《周易》传说是谁创作的? (答案:周文王) 33、一般认为,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答案:两汉之际 34、佛教的“三宝”指什么? 答案:佛、法...

国学知识竞赛选择题题目及答案
答:5.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本词话著作名叫《人间词话》。6. 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诗中的顶峰”的诗歌作品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7. “春宵一刻值千金”出自苏轼的《春宵》。8. 朱熹的学派被称为闽学。9. 北宋五子是指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10. 道教三宝是道、经、师。篇...

孟子【尽心章】里讲到修行有三等人,是哪三等? 心德
答::第一等人是中道之士。第二等人是狂简之士,特点是进取,志向高明而期望甚远。第三等人是狷介之士,特点是持守贞固而有所不为。

国学三宝一百讲图书目录
答:国学三宝一百讲图书目录 《论语解读》目录 第1讲: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第2讲:知人识相的艺术 第3讲:孔子的忍耐与决断 第4讲:做大事的原则与智慧 第5讲:智者不被抛弃的哲学 第6讲:文质彬彬,君子之风 第7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第8讲:无求方显高品格 第9讲...

三生万物,鱼耀吉祥字画什么意思?
答:灵遁者油画 关于三的内容 儒道佛并成为三教,下面逐一说一说每个教内的“三”内容:1、道教:三清:元始、灵宝、道德天尊 三花聚顶:精、气、神 2、儒家 三尊:君、亲、师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三才:天、地、人。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3、佛教 三宝:佛、法、僧 三世:...

...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告诉我们什么_百度...
答:1、三才者,天地人:古人认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不乱,昼夜寒暑依序变化。“地”是指万物籍以生长的山川大地以及各种物产资用。“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应天地以化育万物,最终达到“神于天,圣于地”的理想...

经典的国学常识大全阅读
答: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

是不是皈依三宝后才能称为居士?
答:1、严格的说,皈依三宝,在家修行,称在家学佛居士。2、皈依三宝,虽然是做个仪式,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3、更重要的是皈依自性三宝,觉、正、净。4、从仪式开始导入实质,闻思修、五戒十善、信解行证。 居士居士:梵文 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

是不是皈依三宝后才能称为居士?
答:1、严格的说,皈依三宝,在家修行,称在家学佛居士。 2、皈依三宝,虽然是做个仪式,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3、更重要的是皈依自性三宝,觉、正、净。 4、从仪式开始导入实质,闻思修、五戒十善、信解行证。 居士 居士:梵文 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

国学丨老子智慧:好爽!爽是什么意思?好爽真的好爽吗?
答:——饶宗颐《中信国学大典·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五彩斑斓的景色,使人赏心悦目,怎么会让人“目盲”呢?五音令人愉悦,又怎么会让人“耳聋”呢?老子列举我们生活中熟悉的这些事物,到底想说明什么呢? 《道德经》第十二章说: 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是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