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跳海的是谁?

作者&投稿:尤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宋最后一位小皇帝最后为什么选择跳海自杀?~

关于南宋最后一位小皇帝跳海自杀这个问题我得出的结论是:”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年幼,没有办法做出选择,只能跟随丞相一起跳入茫茫大海。


现在只要说到南宋,就能想到当时最著名的“宋末三杰”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他们为国家的存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这样的,才有了前面一幕,跳入茫茫大海。(个人观点)
南宋末年,元已经占领大片江山,南宋小朝廷偏安一偶,内部腐败、腐朽不思进取。1276年,国都被攻破,皇帝被掳。当时身为丞相的陆秀夫带着新立幼帝向南突围。剩下的宋队在太傅张世杰的带领下在崖山抗敌。
年仅8岁的小皇帝跟随丞相陆秀夫一路南逃。

年仅8岁的小皇帝跟随丞相陆秀夫一路南逃。
“崖山海战”,太傅张世杰在崖山战败,宋军最后的有生力量所剩无几,丞相陆秀夫在后方的看到此状,他自己感到无力回天,向着年幼的皇帝跪下说:“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了,陛下你身为一国之君,应该为国家而死。先帝已经受到了侮辱,您在也不能受到侮辱了”就这样,背着年幼的皇帝,投身茫茫大海。几月后被渔民打捞起,立碑以此纪念
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8岁的年龄在当时能做什么?又知道什么呢?可能唯一知道就是自己的国家要亡了,但又能怎么样你,无能为力,只能相信身边的大臣。
在这里作者接受大家的积极发言发言,共同讨论,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出哦!

  陆秀夫
  陆秀夫 (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昰死,又拥赵昺,奉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为元军所败,负帝投海而亡。有《陆忠烈公遗集》。

  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宋恭帝德□元年(1275),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德佑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为帝,重建宋廷,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景炎三年(1278)初,赵昰死,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佑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帝跳海牺牲。有《陆忠烈集》传世。


  宋卫王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
  赵昺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1276年2月,蒙古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5岁的宋恭帝及其母全太后(恭帝祖母谢太皇太后因身体不适,暂居临安)。他与其兄赵昰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老的拥护下南逃,蒙古军队统帅伯颜一心想把南宋皇室斩草除根,便遣张弘范、李恒等人追击。当时他被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官职,判泉州。1276年夏,赵昰即位称帝,是为宋端宗,继续和赵昺南逃,在元军的不断追击下,1278年,端宗因落水而染疾去世,赵昺登基做了皇帝,改元祥兴。他在位时,以厓山(今广东新会崖门)为据点,拜张世杰、陆秀夫为左右宰相,并起用张世杰抗元,陆秀夫整顿内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南宋最终还是于1279年3月在厓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赵昺一般被称为宋帝昺,亦称宋卫王、幼主、幼帝、末帝等。

陆秀夫
负帝投海壮烈殉节
时近黄昏,风雨大作,咫尺之间,景物难辨。张世杰趁着海面混乱,让人驾轻舟去幼帝赵昺的座船,接他脱离险境,以便寻机安全转移.一直在舟中观察着战况的陆秀夫面对此景,知道事已不可为,深恐奸细乘机向元军卖主邀功,又担心轻舟难以躲避元军星罗棋布的舰船,招致南宋末帝被俘或遇难,因而断然拒绝来者请求。但他也知赵昺的座船笨重,又与其他舰船环结,行驶艰难。陆秀夫估计已经无法护卫赵昺走脱,于是便当机立断,决心以身殉国。他盛装朝服,先是手执利剑,催促自己结发的妻子投海:继而又劝说赵昺,“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佑皇帝的覆辙。德佑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罢,他背起八岁的赵昺,又用素白的绸带与自己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弦,与他的小主子踏上了从临安到厓山的最后里程、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
杨太后听说儿子赵昺死去,悲痛欲绝,随即也跳海而死。之后随同跳海殉国的朝廷诸臣和后宫女眷少说也有十多万人。
张世杰久候不见接迎赵昺的轻舟归来,便知凶多吉少,于是果断突围,在夜幕下夺路而去。数日以后,许多死里逃生的将士,又驾驶舰船集聚在张世杰的座船周围,停泊在南恩(今广东阳江)的海陵山脚下。他们当中,有人给张世杰带来了陆秀夫背负赵昺共同殉难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正在这时,不幸之中又遇不幸,飓风再次袭来。舰船将士劝他上岸暂避,张世杰绝望地回答:“无济于事了。还是与诸君同甘共苦吧!”随后,他迈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登上座船舵楼,痛苦地俯视着在风浪中飘摇的宋军残船,焚香祷告上天说:“我为赵氏江山存亡可谓鞠躬尽瘁了,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从此再无君可立了。我在厓山没有殉身,是指望元军退后再立新君,光复宋朝江山。然而,国事发展如此令人失望。难道这是天意!”张世杰说到此处,突然堕身入海,滚滚波涛又接纳了一代英杰……
厓山之战终于以宋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它标志着流亡政府的最后崩溃,也宣告了历时三百二十年的宋朝最后灭亡。
厓山战事结束后,张弘范自鸣得意,派人在厘山北面的石壁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妄想功垂千秋。但是,中原和南国人民却反其道而行.尽管在元朝的高压政治下,人们敢怒不敢言,心里却时刻思念着陆秀夫,每当看到或想到厓山,都情不自禁地默诵“大宋左丞相陆秀夫殉难于此”。元朝灭亡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前辈和自己的心愿,怒不可遏地将当年颂扬张弘范的刻字铲掉,改镌“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个大字,用以永远纪念这位临难受命,壮烈殉节的名臣。

陆秀夫
陆秀夫 (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昰死,又拥赵昺,奉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为元军所败,负帝投海而亡。有《陆忠烈公遗集》。

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宋恭帝德□元年(1275),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德佑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为帝,重建宋廷,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景炎三年(1278)初,赵昰死,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佑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帝跳海牺牲。有《陆忠烈集》传世。

  背着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跳海的是陆秀夫。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陆秀夫

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佑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帝跳海牺牲

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崖山

宋朝小皇帝被背着在哪儿跳海
答:南宋、元朝崖山海战,南宋兵败,丞相陆秀夫拔剑逼迫妻儿跳海,随后,背着年仅八岁的宋末帝赵昺“赴海死,年四十四。”后宫和朝臣们随后相继跳海。南宋灭亡。

南宋亡国皇帝是?
答:回答: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末代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他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宋度宗赵禥的小儿子,前任皇帝宋端宗的亲弟弟,先后被封为永国公、信王以及广王等。

南宋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宋少帝赵昺是怎么死的
答:丞相陆秀夫 背着赵昺在广东崖山跳海而死。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眼看“靖康之耻”又要重演,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在广...

抱着南宋小皇帝跳海的民族英雄是谁?介绍一下关于那段历史。
答:”毅然负帝跳海牺牲。有《陆忠烈集》传世。宋卫王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赵昺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1276年2月,蒙古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5岁的宋恭帝及其母全...

南宋时期背皇帝跳水的是什么人
答:1、南宋灭亡抱小皇帝跳崖的是丞相陆秀夫。2、人物简介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3、跳海事迹 陆秀夫...

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赵昺为什么要选择跳海而死?
答: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死的时候才八岁,所以跳海而死,并不是他的选择。根据史书记载在南宋覆灭的崖山海战中,左丞相陆秀夫不愿宋帝赵昺被俘,便身系国玺,背负帝昺跳海而死。

中国哪个朝代的皇帝跳海
答:宋怀宗赵昺,南宋末代皇帝。1279年宋元在崖山展开海上决战,宋军全军覆灭,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遂背赵昺跳海而死,而后张世杰、杨太妃等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水殉国,宋王朝灭亡。赵昺时年8岁。

陆秀夫负帝殉海的地点究竟在哪
答: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晚,人类古代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大规模海战画上了句号。当日,风雨交加,宋元两军在珠江口西面的崖门银洲湖海面上进行了最后的存亡决战,海面被鲜血染红。南宋战败,就此亡国。近20万南宋军民或战死、或投海,壮烈殉国。南宋被俘丞相文天祥在元军舰船上亲眼目睹了...

宋朝最后的皇帝怎么死的
答:跳海而死。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覆灭。

南宋的最后一刻,带着后主小皇帝一起跳崖就义,的典故是什么来着?在广东...
答:作为一个“神话”,或叫“崖山神话”,由于它太过惨烈,由于策划者太过疯狂,因此,连对抵抗者保持敬意的元朝历史学家都不愿详细叙述。在《宋史·瀛国公(二王附)纪》中,关于陆秀夫背小皇帝赵昺跳海的事情只写为:“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万人。”这句简短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