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翻译一下这段文言文

作者&投稿:东方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忙翻译一下这段文言文!!紧急啊~

杜畿字伯侯,是京兆杜陵人。年少丧父,继母对他很不好(有人认为是“认为他孤苦”不对这里苦是动词),以孝顺闻名。得以举为孝廉,任命汉中府丞。荀彧把他推荐给太祖,太祖任命他为司空司直。后有追认为河东太守。
那时天下郡县都残旧破败,河东最先平定。杜畿治理那里,崇尚宽容惠民,对于百姓无为而治。百姓曾经诉讼,对于讼告的人,杜畿亲自接见对他们阐明大义,让他们回去思考斟酌这件事,倘若心意有所不平,再来到府拜见。父老百姓自己自责,生气的对自己说:“有像这样的仁义的人,怎么能不遵从他的教导?”于是少有诉讼。其下所属的县,推举孝顺的儿子,贞烈的妻子,顺从的子孙,减免他们的劳役,时时宽勉慰问他们。逐渐教授百姓养殖牸牛、草马,下田捉鸡猪狗等家禽家畜,都有各自的章程。百姓勤于农事,家家丰衣足食。畿于是说:“百姓富足,不可以不教化。”于是农闲冬月修习武艺军事,又开设学校,亲自教授经典,郡中百姓归于王化。(参考了一些,自己修正了一些)

【白话通解】颜回问孔子说:“完美的人的德行,是怎样的?”孔子说:“通达人类本性的原理,通晓各类事物的变化,了解各种物象产生的缘故,洞察风云变化的根源。像这样就可以称为完美的人了。已经能够成为完美的人,再施以仁义礼乐来教化,这就是完美的人的德行。至于做到能穷尽事物阴阳变化的本质,则是达到了德行的极点。”

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却损伤不了小小的虮虱。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一个个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秦国那样强大去攻打刚刚建起的赵国,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到那时,还谈得上什么利用秦国的疲惫?再说,我们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怀王坐不安席,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个人,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可是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次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的,是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乱之臣。”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境内,把他杀了。项羽又派桓楚去向怀王报告。楚怀王无奈,让项羽作了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属项羽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①,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②,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③。项梁尝有栎阳逮④,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⑤,以故事得已⑥。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⑦。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⑨,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⑩,族矣(11)!”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12),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3)。
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季”,兄弟中排行最小的。②去:放弃,丢下。③竟学:学到底。“竟”,终于,完毕。④逮:及,指有罪相连及。⑤请:求,要。书:信。抵:到达,这里是送达的意思。⑥以故:因此。已:止,了结。⑦皆出项梁下:意思是都不如项梁。⑧繇:同“徭”。⑨阴:暗中。部勒:部署,组织。宾客:“指客居吴中依附项梁的人。子弟:指吴中的年轻人。⑩妄言:胡乱说。(11)族:灭族,满门抄斩。(12)扛:两手对举。(13)虽:即使。惮:害怕。
秦二世元年七月①,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②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③。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④。”是时桓楚亡在泽中⑤。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⑥:“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⑦。门下大惊,扰乱⑧,籍所击杀数十百人⑨。一府中皆慴伏⑩,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11),谕以所为起大事(12),遂举吴中兵(13)。使人收下县(14),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15)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16),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17)。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18),徇下县(19)。
①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②会稽守通:会稽郡郡守殷通。
③“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大约是当时成语。“先”,在前边;“后”,在后边。④将:带兵。⑤亡:逃亡,避匿。⑥眴:目动,眨巴眼,使眼色。⑦印绶:指印。“绶”,穿缚印纽的带子。⑧扰乱:乱,混乱。“扰”也是乱的意思。⑨数十百人:一百来人。⑩慴伏:因惧怕而屈服。“慴”,恐惧。“伏”,同“服”。(11)故:从前,原先。(12)谕:晓喻,告诉。所为:等于说所以。(13)举:发动。(14)下县:指会稽郡下属各县。(15)部署:安排,布置。(16)公:对对方的尊称,等于说您。主:主管。(17)伏:同“服”,敬服,佩服。(18)裨将:副将。(19)徇:带兵巡行占领地方。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①,未能下②。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③,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④。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⑤。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⑥,称为长者⑦。东阳少年杀其令⑧,相聚数千人,欲置长⑨,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⑩,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11),异军苍头特起(12)。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13)。今暴得大名(14),不祥。不如有所属(15),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16)。”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17)。我倚名族,亡秦必矣(18)。”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19),军下邳(20)。
①于是:在此时。②下:用兵力威服,降服。③矫:假托。④以:率领。西:向西,西进。⑤使使:派使者。后一“使”字旧读去声,是使者的意思。与连和:跟陈婴联合在一起。⑥素:平素,一向。信谨:老实谨慎。⑦长者:忠厚老实的人。⑧其令:指东阳县县令。⑨置长:推举首领。“置”,设立。⑩谢:推辞。(11)便:立即。(12)异军:与众不同的军队。苍头:指以青色包头巾裹头。又《集解》引如淳曰:“魏君兵卒之号也。《战国策》魏有苍头二十万。”特起:独起,就是独树一帜的意思。(13)先古:祖先。(14)暴:突然。大名:指称王之名。(15)有所属:有所归属,意思是去依附谁。(16)“非世”句:意思是因为你不是世人所指说的人物。“指名”,指着称名。(17)其人:项氏的人,指项梁。(18)必:一定,必然。(19)凡:总共。(20)军:驻扎,扎营。
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①。项梁谓军吏曰:“陈王先首事②,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③,逆无道。”乃进兵击秦嘉。秦嘉军败走④,追之至胡陵。嘉还战一日,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项梁已并秦嘉军,军胡陵,将引军而西。章邯军至栗,项梁使别将朱鸡石、馀樊君与战⑤。馀樊君死。朱鸡石军败,亡走胡陵。项梁乃引兵入薛,诛鸡石。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⑥,襄城坚守不下。已拔⑦,皆阬之⑧。还报项梁。项梁闻陈王定死⑨,召诸别将会薛计事⑩。此时沛公亦起沛往焉。
①距:同“拒”。②先首事:最先领头起事。③倍:同“背”,背叛。④败走:战败而逃。“走”,跑。⑤别将:与主力军配合作战的部队将领。⑥别:另外。⑦拔:攻下。⑧阬(kēng,坑):同“坑”,活埋,坑埋。⑨定:确实。⑩会:会聚,集合。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①:“陈胜败固当②。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③,楚人怜之 至今,故楚南公曰④‘楚虽三户⑤,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蠭午之将皆争附君者⑥,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⑦,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⑧,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⑨。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①说:游说,劝说。②固:本来。当:应当,应该。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反”,同“返”。④南公:战国时一位善预言的老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南公十三篇”,属阴阳家。⑤虽三户:意思是即使只剩三户人家。“三户”是极言其少。一说“三户”为地名。⑥蠭午:等于说蜂起。“蠭”,同“蜂”。“午”,纵横交错的样子。⑦然其言:以其言为然,认为他的话对。⑧心:熊心,楚怀王之孙名心。⑨“立以为”二句:立熊心为楚怀王,是为了顺从民众的心愿。“怀王”本是熊心祖父的谥号,立心为怀王,于理不当,但这是合于“楚人怜之至今”的心情的。
居数月,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假相田角亡走赵。角弟田间故齐将,居赵不敢归。田荣立田儋子市为齐王。项梁已破东阿下军①,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②,欲与俱西。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项梁曰:“田假为与国之王③,穷来从我④,不忍杀之。”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⑤。齐遂不肯发兵助楚。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⑥。西破秦军濮阳东,秦兵收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邕丘⑦,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外黄未下。

孙氏宗谱凡例
——大宗百世宗之小宗有四继祢之宗亲兄弟宗之继祖之宗从兄弟宗之继曾祖之宗再从兄弟宗之继高祖之宗三从兄弟宗之
——族内有未曾娶妻者不得立为房族长且不娶无继只许附祭若有忠臣孝子曾受令旌表者方许破格
——族内若有娶同宗之妇或同宗之女察出即有出子嗣概行删削令後人所惩戒
——乏嗣议继先同胞子次从兄弟子由亲及疎不得因产业厚薄应继不继不应继而继亦不得贤者进不贤者退继父母若有爱子亦当有遗嘱为凭
——改醮之妇削其生辰注明改适即有子出其柩归还者亦不许复载
——异姓乱宗最宜严辨如有生育艰难抱养他姓之子为嗣概行删去以禁小种之戒
——子孙有在外姓为义男者须名下载明出与某处某人为义男庶几异日可以归宗
——子孙有迁居者亦须载明迁居某处以备异日修谱时可采访即有为僧者若能改悔仍许载入
以上各例有所倾轧者准其永远照旧一式
民国十一年五月上浣 议订

帮忙翻译一段文言文
答: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那样彼此敌对的势力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会使骨肉亲属也变成陌生的路人。即使用严刑来监督人们,用声威怒气吓唬人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却不是内心里服气。怨恨不在于有多大,可怕的只有百姓;百姓就像水,能负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

帮我翻译一下这段文言文!
答:邻人答道:“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站在岔路口,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去找,所以就回来了。”杨子听了这话,忽然神情忧愁,变了脸色,好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他的门徒都感到奇怪,便向他请教说:“羊是不值钱的畜生,况且不是先生家的,您这样闷闷不乐,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陷在沉思...

帮忙翻译一下这两段文言文,急用,谢谢
答:冬天总是抱着冰块,夏天还是握着火。心里忧愁,思想痛苦。他把苦胆吊在门上,出来进去都要尝尝,嘴里没有断过苦胆的味道。半夜时常常哭泣起来,哭泣之后又是长啸。于是大臣们都说:“大王为什么愁得如此之苦呀?要说向吴国报仇,恢复故国,这不是大王你一个人的忧虑,而是臣下应该着急从事的呀。”楚王...

请翻译下面这段文言文
答: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公遂说:“我竟然还没有骑过呢。”于是将马牵出,马懒懒的站在原地,不肯移动,公遂生气的去捶马,又让马去驾车,公遂觉得这样也不行,于是就将马关了起来。第二天,叫几个孩子去骑这匹马,还是和昨天一样,让家仆去骑,也是一样。于是将马卖给...

求这段文言文的翻译
答:黯母尝寝疾,喜饮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厥疾用瘳。溪在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译文:董黯,字叔达,一字孝治,生于后汉时期。家里贫困小时候就失去父亲,侍奉母十分孝顺,上山砍柴挣钱,采到甘甜的水果美味,就跑来献给母亲,母亲对此十分高兴。邻居有位叫王...

跪求好心人帮我翻译一下文言文.
答:关注 展开全部 你这些东西,拿到翻译公司给10000块可能就有人帮你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2010-03-03 跪求好心人帮我翻译一下文言文 8 2013-11-24 哪位好心人帮助我翻译一下文言文啊,请翻译成白话文,着急用,谢... 11 2009-09-06 ...

帮忙翻译一个文言文
答:译文:管仲因罪被捕,从鲁国押往齐国。饥渴地在大道上走着,路过绮乌郡时,防守边疆的人跪在地上非常恭敬地请他吃食物。因此私下里,这个防守的人对管仲说:“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而没被处死,还被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管仲回答说:“假如真像你说的话,那么我重用贤良者,让有才能...

帮忙翻译一下这段文言文~~
答: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孔鲤恭敬地从庭里走过。孔子问:“学《诗经》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经》,就不知道说什么好。”孔鲤就回去学《诗经》。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了《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

法正至荆州文言文翻译
答:1. 帮忙翻译一下这段文言文,谢谢 (东晋著名文学家)习凿齿说:那些成为霸主的人,一定是将仁义作为执政之本,将顺应民意作为宗旨,二者无论缺少哪一个,立业之道都是走不通的。如今刘备夺得了益州刘璋的领地,建立霸业,违背信用和情谊,于道义或于情理,都是有罪过的。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

请帮忙翻译一下以下一段文言文
答:也许就是这支弓的影子。于是重倒了一杯酒,放在原先的位置上,问客人道:“你在这酒中有没有看见什么?”客人回答说:“我所看到的,同上次见到的一样。”乐广就向客人讲明了原因,使他明白杯中的蛇不过是弓的倒影。客人心中的疑团一下子解开了,久治不愈的毛病顷刻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