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闻夏朝其实就是古埃及 ,如何反驳这种说法?

作者&投稿:舟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从语言来说,夏商与古埃及没有关联,据此,一般判定古埃及和夏商是独立发展而来的,甚至连距离古埃及最近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是独立发展而来的,虽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阿卡德语和古埃及语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其另外一种主要语言苏美尔语与古埃及语完全无关。古埃及连美索不达米亚都影响不了,又如何影响夏商呢?

2. 夏商是由中国本土的新石器文化发展起来的,器物演变显示新石器文化和夏商文化具有极强的关联性;我们不从器物而从从农业角度来说,以粟、黍、稻、猪、犬、蚕为主要代表的农业模式也是从中国本土的新石器文化到夏商是一脉相承的,羊和马车是外来的,但也不是从埃及而来,而是从美索不达米亚而来。

3.从更深入的艺术和哲学角度,古埃及和夏商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很轻松的从埃及艺术中找到对法老的描绘,但是很难从夏商艺术中找到对国王的描绘——夏商艺术用青铜器以及繁缛的抽象纹饰来表现祖先崇拜,这两种文化在艺术根基上就不一样;古埃及最终要的哲学观念是永恒——要么是一成不变的永恒、要么是生死循环的永恒,但是夏商文化则不凸显这一概念,而是用占卜的形式来寻找事件的规律(虽然不准确,但是可以归结为占卜或者《易》的观念)。艺术和哲学这种反应当时高等思维活动都难以找到共同点,又怎么能说二者有太过密切的关联性呢?

4.关于史籍里的夏商历史,其实并不是一元的,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就差异颇大,至少在关于尧舜之间的王位继承、禹是禅让于益还是传位于子、太甲是否杀伊尹、文丁是否杀季历这几个关键问题上都存在重大差异,这种多元化说明,对夏商历史的构建,必然是多元的而不会是外来输入的,历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也不能单独剥离出来论述,上古时期单独传播历史而不留下其他证据的可能性也不存在。而且,夏商这一原史时代,必然要史料物证结合起来看,单凭陈旧的历史知识在YY,只能得出荒唐的结论。

5.考古学的一条基本逻辑是关联性、相似性不代表因果性,甲骨文和象形文字的相似性,在缺乏传播历程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说明二者的关系。



这是个常识性的东西,反驳一点意思都没有。譬如有人说骡子是牛,狗是风儿猫是沙,你都无从反驳…反正最简单的一点,古埃及的各种技术远甩夏商周八条街,如果我们很荣幸是古埃及的后代,只能说我们退化的太厉害了。我大商朝大周朝早期的宫殿还都是茅草房,西周中期才学会了用瓦覆盖房顶。建筑技术和住宅技术是最不容易遗忘的东西,匈人不是匈奴的最直接证据也就是匈人连毡房都不会搭建。 而我大商朝大周朝,天子在茅草房大殿发号施令…古埃及的技术直接继承者是古希腊,为什么古希腊不是原生文明,既如是。我们只是被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隔绝于世界的一小坨而已,,是四大文明古国或者说四大原生文明里最晚的也是较少接受其他文明技术交流的。别人都青铜时代了,我们的祖宗鼓捣石头上万年不动摇,弄出来个玉器…别人都黑铁时代了,我们的祖宗还将铁器视为恶金,因为不咋会炼啊…别人都骑马了,我们的祖宗还专门用奇怪的“奇”来描述这种行为…幸好在秦汉时代靠着早熟而变态的集权制度赶了上来。但我们的祖宗是真不容易,别人都是互相学习,我们是真的闭门造车,技术交流还只能依靠一小撮蛮族吐火罗人,实在不容易。



可以知道古埃及在青铜兵器上没有优势。甚至到了武丁时期,古埃及兵器在数量上绝对劣势。(妇好的万人队伍在磨刀霍霍)古埃及,要入主中原,首先就要过石峁古城。他们缺乏青铜兵器,哪来的战争优势呢?青铜器,不过是装饰品。拿来说明文明先进,实在是没有多大价值。再说建筑。金字塔始于青铜器之前。包括方尖碑、神庙等,可以发现这种石头建筑虽然很宏伟,但依然是简单的堆叠。还远未出现后来罗马时期的拱梁等力学结构。这种建筑技艺,和中国早就出现的夯土技术比起来,并没有什么领先。毕竟石峁古城说明,要玩堆叠石头,我们可以做得更加复杂,更加庞大。这时候,建筑手段更多是一种被动适应环境。比如在石头容易采集的埃及,石头堆叠常见。还有混凝土在两河合适,但到了中原,就要适应当地的原材料状况,改用夯土、改用木质框架。而木质横梁跨度大,比那种简单石头堆叠要更考虑更多的力学设计。二里头宫殿的立柱跨度,整个宫殿的面积,可以说当时中国的建筑水平足够高。当然,这里只是说足够高。绝非说中国领先。毕竟后来罗马使用了弯拱等石头建筑的特殊力学技巧的时候,中国很长时间都没有学会。正如评论里面说的,说金字塔是堆叠的,长城也是。说不上谁先进,两者其实真是同一水平的。都是比较直观的建筑方式。没有圆拱那种精巧的思索。总的来说,我认为谈不上古埃及的先进建筑技术向中原传播的情况。东西都出于相近的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