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高二 选修4

作者&投稿:汪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

[特别提醒]

  在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时,不能简单直接地进行数据比较,要做到反应速率的单位一致,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同,或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后再进行比较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过程完全停止了吗? #@@@

没有!以蔗糖溶解于水为例,蔗糖分子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中的速率与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在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的速率相等。!!!!!!!!!!!!!!即:溶解速率 = 结晶速率



达到了溶解的平衡状态,一种动态平衡!!!!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

四、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可逆反应

(2)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3)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①“逆”研究对象为可逆反应。  

②“等”: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υ正=υ逆。

第一层含义:用同种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该物质的生成速率=消耗速率

第二层含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某反应物的消耗(生成)速率:某生成物的消耗(生成)速率=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量、浓度等)不随时间变化。

④“动”: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处于动态平衡。

⑤“变”:一旦条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平衡将发生移动,直至建立新的平衡。

⑥“同”: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对同一可逆反应,只要条件相同(温度、浓度、压强),不论从正反应、逆反应或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均能达到同一平衡状态。

五,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任何情况下均可作为标志的:

①υ正=υ逆(同一种物质)

② 各组分含量(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③ 某反应物的消耗(生成)速率:某生成物的消耗(生成)速率=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 反应物转化率不变

(2)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标志的是

① 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颜色不再变化。

②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不为0,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反应总压P不变(恒温恒容)。

③ 对于恒容绝热体系,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


(3)不能作为判断标志的是

①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变化或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任何情况下均适用)

② 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反应总压P不变(恒温恒容)。

。。。。化学平衡的移动,......

①对平衡体系中的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其浓度可看作一个常数,增加或减小固态或液态纯净物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②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 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速率一定小于原平衡状态。


③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增加一种物质的浓度, 该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而其他物质的转化率提高。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增大倍数一样, V’正= V’逆,平衡不移动。@@@@

2NO2 N2O4  ?H =- 57 KJ

温度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方向移动

原因: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不管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大的倍数,故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影响:

同等程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V正= V逆,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等效平衡,,。。。。。

一、等效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只要起始浓度相当,无论经过何种途径,但达到化学平衡时,只要同种物质的体积分数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体积分数相同:即平衡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对应相同,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不同。)

((((单个体积除以总的体积))))

归纳总结:

二、等效平衡的建成条件、判断方法及产生结果:

1、恒温、恒容下对于气态物质反应前后分子数变化的可逆反应等效平衡的

判断方法是:

使用极限转化的方法将各种情况变换成同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然后观察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对应相等。

产生结果:各组分百分量、c相同,n同比例变化


1恒温恒容(△n(g)≠0)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时量相同,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n、c均相同

2恒温恒容(△n(g)=0) 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时等比例,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相同,n、c同比例变化

3恒温恒压 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时等比例,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c相同,n同比例变化。

复习回忆

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温度下,对于已达平衡的反应体

系中,生成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浓度之积除以反应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浓度之积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三、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

1、如果反应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参加,它们的浓度不应写在平衡关系式中,因为它们的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化学平衡关系式中只包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如:

CaCO3(s)?CaO(s)+CO2(g)

K=[CO2]

CO2(g)+H2(g)?CO(g)+H2O(l)

K=[CO]/([CO2][H2])

⒈平衡常数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估计反应的可能性。因为平衡状态是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如:

N2(g)+O2(g)?2NO(g)

Kc=1×10-30(298K)

  这意味着298K时,N2和O2基本上没有进行反应,反之NO分解的逆反应在该温度下将几乎完全进行,平衡时NO实际上全部分解为N2和O2

2、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如:

2SO2(g)+O2===2SO3(g)

  298K时K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

3、平衡常数数值极小的反应,说明正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可能进行,如:

N2+O2?2NO

  Kc=10-30(298K)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必要在该条件下进行实验,以免浪费人力物力。或者改变条件使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好一些。

五.平衡转化率

平衡转化率是指平衡时已转化了的某反应物的量与转化前该反应物的量之比。

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能量趋于最低(高山流水)

二、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而总结得到一条经验规律→能量判据∶

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做功或者释放热量~△H ﹤0)。

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如常温、常压下,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的反应是自发的,但是,有不少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三、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为了解释这样一类与能量状态的高低无关的过程的自发性,提出了在自然界还存在着另一种能够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

1、在密闭条件下,体系由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称为熵。

由大量粒子组成的体系中,用熵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

2、符号用S表示。

3、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同一物质,S(g)﹥S(l)﹥S(s)。许多熵增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有些在室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则能自发进行。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可能与反应焓变(△H)有关,又可能与反应熵变(△S)有关。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我们要判别化学反应的方向要考虑△H、 △S共同影响的结果。

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应用

1、由焓判据知∶放热过程(△H﹤0)常常是容易自发进行;

2、由熵判据知∶若干熵增加(△S﹥0)的过程是自发的;

3、很多情况下,简单地只用其中一个判据去判断同一个反应,可能会出现相反的判断结果,所以我们应两个判据兼顾。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成的复合判据-自由能将更适合于所有的反应过程。




◎盐类水解的规律:

※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不水解。

盐类水解一般是比较微弱的,通常用可逆符号表示,同时无沉淀和气体产生。


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水解程度比第二水解程度大,故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Na2CO3溶液碱性比NaHCO3强。

对于发生双水解的盐类,因水解彻底,故用“===”,同时有沉淀和气体产生。

强烈建议:
1、摆正你的心态,你本来就应该是不会的,语文就不要怎么学,就可以及格的,其他一些课(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这些课不学肯定不会,凭借初中的老知识不行了;
2、你买一本参考书,学习书本中的提纲,概要部分的内容,这个可以让你抓住学习的重点;
3、学习课本的例题、参考书的例题,题目遇多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4、抓紧时间把高一的知识补上来,制作学习计划,列出学习进度。不能兴趣来了就学点。

1、反应速率加快,因为H2的浓度上升,与I2的结合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2、反应速率不变。容积不变的情况下,H2和I2的浓度没有任何变化,故反应速率不变。
3、反应速率降低。因为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加入1 mol N2,那即意味着体积必然变大。在H2和I2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变大,即意味着浓度降低,故反应速率降低。
4、反应速度无变化。因为两者的浓度都没有发生变化。

注意:以上结论都是在温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温度发生变化,需要根据理想气体公式来推论。即PV=nRT。

这个反应在加热的情况下,是可逆反应。
(影响可逆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压强、温度等)

(1)、会的,因为加入了H2,就是相当于给容器增加了压强,并且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
(2)、会的,这就是增加了压强。
(3)、反应速率会下降,加入N2,而要保持反应容器里的压强不变,只能是增大容器体积,这样就是减小了反应物的浓度。
(4)、反应速率会下降,同样原理,虽然加入的是H2,这样的话H2的浓度没有变,但是I的浓度下降。

建立相同平衡或相似平衡与外界条件有关,一是恒温恒容,二是恒温恒压。
①在
恒温、恒容

  (
方程式前系数之比不同时
)只要能使各物质的初始物质的量分别相等,就可以建立相同平衡。两个平衡的所有对应平衡量(包括正逆反应速率、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等)完全相等。
  (
方程式前系数之比相同时
)只要能使各物质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以建立相似平衡。即两平衡的关系是相等关系。两平衡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对应相等;而两平衡中的正逆反应速率、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等对应成比例。
②在
恒温、恒压

  只要使各物质初始浓度对应成比例即可建立相似平衡。即两平衡的关系是相似关系。两平衡中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对应相等;两平衡中正与正,逆与逆速率各自对应成比例;而两平衡中各物质平衡时的物质的量
反应容器的体积
等对应成比例。
  若实在无法理解
则可以借助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考虑
PV=nRT
P:压强
V:体积
n:物质的量
  R:普适常量
T:热力学温度

如果反应为等体反应,反应物的量只需要和原来成比例就行,又由于投料的时候本来就是2比1,所以3可行
如果反应为非等体反应,此时等效平衡为完全等效,所以要的源平衡投料完全一样,所以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