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0号线的工程概况

作者&投稿:线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京地铁燕房线的工程概况~

线路全长约20.5km,其中主线长14.4km(比原规划减少0.8km),支线长6.1km;沿线共设11座车站(比原规划减少洪寺站),均为高架车站,区间高架线敷设,平均站间距1.9km。全线设停车场、车辆段一处,选址阎村北(原规划为顾册车辆段),接轨于阎村北站。列车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车辆选用B1型车,初期、近期独立运营,采用4辆编组,远期(2040年)和房山线贯通运营,采用6辆编组。工程建设用地总量1326亩,拆迁房屋总面积14.6万m2。施工方法为钻孔灌注桩,预制梁架设。车站分为三层,其中一层局部在地下为设备层,乘客并不经过,二层为售票的站厅层,通过楼梯或过街天桥进入三层的站台层,车站外观将继续沿用已开通的房山线高架车站的“城市画卷”造型,犹如一张卷起的纸,两端微微向外抽出,“纸”的外延两端为斜三角玻璃幕墙的形式,其余部分则为白色铝板 。工程于2013年底开工,计划于2017年底建成通车,工程建设总工期约4年;工程总投资为92.5亿元;客流量预测初期日均13.23万人次,预计近期年输送乘客0.73亿人次 。

5号线南起丰台区宋家庄交通枢纽,由南向北经过石榴庄路、蒲黄榆路、天坛东路、崇文门外大街、东单北大街、东四大街、雍和宫大街、和平西街、惠新西街、北苑路、立汤路,终点位于北端太平庄地区的天通苑北站。线路全长27.6km。共设23座车站,地下16座(宋家庄站、刘家窑站、蒲黄榆站、天坛东门站、磁器口站、崇文门站、东单站、灯市口站、东四站、张自忠路站、北新桥站、雍和宫站、和平里北街站、和平西桥站、惠新西街南口站、惠新西街北口站)。地面及高架车站7座(大屯路东站、北苑路北站、立水桥南站、立水桥站、天通苑南站、天通苑站和天通苑北站);地下线16.9km.占全线长度的61%。地面及高架线10.7km,占全线长度的39%。设太平庄车辆段、宋家庄停车场以及小营指挥中心。车站、车辆段总建筑面积423846.52㎡。5号线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贯穿旧城区的南北直径线,为一类骨架线路,线路位于城市中轴线东侧,南北向连接丰台、东城、朝阳、昌平4个区。连接了主城的中心与北部的北苑边缘集团,中间服务于亚运村等高密度居住区、老城中心的王府井商业圈的“商业银街”东单大街、南部服务千方庄大型居住区。全线共设13座换乘车站。其中10座车站与已建成线路的车站换乘,分别为:崇文门站、雍和宫站与2号线换乘;东单站与1号线换乘;立水桥站与13号线换乘;惠新西街南口站、宋家庄站与10号线换乘;宋家庄站与亦庄线换乘;东四站与6号线换乘;磁器口站与7号线换乘;蒲黄榆站与14号线换乘;大屯路东站与15号线换乘。另有3座车站与规划建设的线路换乘。全线设4处联络线,其中在东单站的西南方位设置与1号线的联络线;在立水桥站的西北方位设置与13号线连接;在惠新西街南口站的东南方位设与10号线联络线接口;在磁器口站的东南方位设置与7号线的联络线接口;在大屯路东站西南方位计划与15号线的联络线接口。 1.5号线在全国地铁建设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典范工程。对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首条贯通北京市区南北向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大大缩短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时间,减轻了地面交通的压力,节约了能源。同时极大的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显示出令人惊叹的“地铁效应”。2.5号线的开通使人们对轨道交通有了全新的认识。5号线作为北京市轨道交通的新起点,它不仅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形象工程,更是奥运工程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工程总体设计单位,在长达15年的规划设计工作中一直贯彻市委、市政府、相关部委领导所作“新建地铁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符合现代化大都市水平特点”的指示精神.以“安全、功能、人性化、国际化”的总体原则为指导。力求为市民建造一条开通水平高、功能完整、安全快速、绿色环保的新线地铁。2007年10月通车运营以来,线路结构稳定,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满足设计及使用功能,质量总评为优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出行方式-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拥堵的状况,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适应了北京作为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需要,为“新北京、新奥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5号线的开通使国家、地方两级政府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5号线通车后立即体现出的“地铁热”和沿线的“地铁效应”使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发展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决心加大。与此同时,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规划修建轨道交通。作为世界上修建得最早的伦敦地铁,总计408km的地铁线路修建时间跨度-长达140多年。截至5号线开通,北京已有地铁线路171.6km,到2015年,北京规划建成地铁总长将达到561.5km,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是惊人的。4.加快北京市地铁建设步伐起到了示范作用。5号线第一次对地铁设计、施工、风险评估、验收等建立了统一标准,5号线改变了以往北京市地铁建设过程中只有零散标准的状况,首次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技术标准、验收标准、风险评估体系、施工监测体系等,为新线建设奠定了可贵的技术基础。为规范北京市乃至全国地铁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建设步伐起到了示范作用。 5号线的设计充分了体现轨道交通“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新理念,大胆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开创了轨道交通建设领域许多“第一”,例如:第一次在北京地铁成功应用盾构法;第一次在北京成功实施在既有地铁结构保持运营的情况下下穿暗挖施工新建车站;第一次在北京地铁实施设备综合监控系统(ISCS)。乘客信息服务系统(PIS)、安全门系统(PSD);第一次提出轨道交通网络指挥中心(TCC)。AFC网络清算中心(ACC)的“双中心”概念并付诸实施:第一次应用非接触式IC卡车票;第一次采用钢铝复合轨:第一次系统性的采用导向标识、人性化、全程无障碍设计;第一次在地铁线路上采用双面索曲线斜拉桥;第一次编制北京地铁设计指导文件《北京地铁五号线初步设计技术要求》;不胜枚举的现代工艺、技术合理利用,展现了轨道交通工程的全新形象;配合车站雍容、大气、持续、现代的装修风格,创造了北京独特的地铁文化空间,使北京城市形象在地下得到延续。 5号线设计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是团队努力的结果,工程穿越北京市繁华闹市区,地面主干道交通不能中断、地下管线众多,暗挖车站多,多处穿越地铁既有线、市政桥梁、破旧民房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工程设计难度可为全国轨道交通建设历史之最。很多前所未见的技术难题需要设计去协调解决。面对这些难题,总院几任设计总体负责人带领整个设计团队,顶住压力、集思广益,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协作,难题终于都被一一化解。主要设计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中铁(洛阳J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深圳市利德行投资建设顾问有限公司北京德港清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AA国际·都市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10号线到位列车达到了84组,基本可以满足既有线路2分30秒发车间隔不变。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获悉,10号线已经实现“O”形轨通。
2013年5月5日,从10号线巴沟站首班车启动时刻,10号线终于由“C”变“O”,成为京城地铁第二环,角门东、泥洼、丰台站三站同时开通。10号线全长57.1km,共有45个站,为目前世界最长全地下站点地铁线路。
10号线一期工程在全国首次实现了3分钟间隔的高水平开通,在奥运期间安全运送乘客960万人次,且开通至今保始终持运行零事故;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水平。
10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4.65km,全部为地下线。包括22座车站和1座车辆段,控制中心设在小营:远期日运量为110万人次,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流量4万人次;采用六辆编组的国标B1型车;工程的总投资约为131亿元;自2003年12月开工,于2008年7月19日通车试运营。
10号线二期工程2012年12月30日开通,其中在首经贸-西局有断点,列车按照西局--首经贸的方式往返运营,断点(“泥洼”、“丰台站”2站,以及二期通车后甩站的“角门东”)在2013年5月5日(与14号线一期一起)开通。 1、10号线一期工程是国家承办奥运会的承诺交通项目。它是连接地铁8号线(“北土城”站换乘)与其它既有地铁线网的唯一线路,在对奥运交通保障具有关键性作用。
2、10号线一期工程是半环线,与大部分已建成地铁线和规划地铁线形成交叉换乘,既能减轻环线(2号线)压力,也使北京市轨道交通步入了网络化时代。
3、10号线一期工程途径北京市中关村地区、奥运公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 CBD)三大重点发展区域,且在分别与4号线、8号奥运支线、及1号线换乘,形成三个轨道交通金十字,极大改善了上述地区的交通拥挤状况,增进了经济发展,这些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城,堪称北京地铁线网中的一条经济线路。 功能特点:服务奥运、换乘点多、使北京轨道交通形成网络。
实施特点:建设周期最短、实施难度最大。
工程亮点: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运行控制系统;以3分钟运行间隔的全国最高水平开通;全面落实了与近远期线路换乘设计;周到的便民服务设施;在北京创新设计了分离岛式、10m单柱式、8m无柱式三种新型车站形式;时代特色装修设计。 主要设计(及勘测)单位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第三勘查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
都市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华创天中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市利德行投资建设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目标及原则:
总体技术目标:高质量服务奥运;改善中关村科技园区、奥运园区、商务中心区的交通状况;很好地与既线路
有及规划线路实现换乘衔接,完善北京轨道交通网络:
总体技术原则: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国产化率高;
1、线路、车辆、运营:
(1)线路:最小曲线半径350m、最大坡度29‰。
(2)车辆:采用国产VVVF交流牵引传动方式标准B1型车,DC750V接触轨上部受电。
(3)运营:初、近、远期采用三动三拖六辆编组,列车定员:1468人,远期高峰小时最大行车密度为30对/h。
2、土建:
(1)建筑:主要选择岛式站台车站,个别采用侧式站台车站;车站施工采用全明挖、全暗挖、明暗结合三种方式;区间施工主要采用明挖、暗挖、盾构三种工法。
(2)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地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取y0= 1.1;结构设计抗震烈度为8度。
(3)人防:地下站及相连区间按5级人防分段隔绝式防护的要求进行设计,防化等级为顶级,每个单元按战时临时掩蔽1,500人考虑。
3、设备系统:
(1)轨道:正线采用60kg/m钢轨9号直尖轨道岔,车辆段采用50kg/m钢轨7号曲尖轨道岔;正线一般地段铺设短枕式整体道床、特殊减振地段铺设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车辆段库内整体道床、库外碎石道床。
(2)供电:采用分散式供电;牵引网系统标称电压为直流750V,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500-900V;降压变电所输出电压为AC380V/220V,为动力、照明系统供电。
(3)通风、空调:采用了“新型闭式集成通风空调系统”,首次真正实现集成空调系统的变频节能运行。
(4)动力照明:所有负荷均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重要负荷,如消防、行车等,采用两个低压电源,末端自动切换。
(5)给排水及消防:主要包括生产、生活给、排水系统、水消防及灭火器配置、气体灭火系统。
(6)通信系统:包括专用、商用通信系统、公安通信系统、政务通信系统。
(7)信号:全国首次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信号列车控制系统。
(8)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接入北京市轨道交通清算管理中心(ACC),在ACC的统一协调下与其它轨道交通线路实现网络化运营;对乘客实现“一票通”、 “一卡通”;对运营商实现与ACC的清分对帐。
(9)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作为信息监控的共享平台,集成了传统的电力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门系统t界面集成了闭路电视系(CCTV)。广播系统(PA),互连信号系统(ATS)、自动售检票系统(AFC)、C 乘客信息系统(PIS)、时钟(CLK)、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由中心、备用中心、车站、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组成,并在控制中心设置了综合监控培训系统,在万柳车辆段设置综合监控设备维护系统,对电力监控、BAS、屏蔽门设备进行维修统计与维护。
(10)安全门系统:门体总高度2550mm,每侧站台设置24道滑动门,与列车车门一一对应,同步开启。
(11)乘客信息系统(PIS):提供乘客须知、时钟信息、列车到站出站时间、乘客引导信息、一般站务和公共服务信息、商业信息、发布管理公告、广告等。
(12)电扶梯系统:自动扶梯梯级宽度1m,速度0.6m/s,垂直电梯运行速度1.0m/s,额定载重1000kg。



10号线到位列车达到了84组,基本可以满足既有线路2分30秒发车间隔不变。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获悉,10号线已经实现“O”形轨通。
2013年5月5日,从10号线巴沟站首班车启动时刻,10号线终于由“C”变“O”,成为京城地铁第二环,角门东、泥洼、丰台站三站同时开通。10号线全长57.1km,共有45个站,为目前世界最长全地下站点地铁线路。
10号线一期工程在全国首次实现了3分钟间隔的高水平开通,在奥运期间安全运送乘客960万人次,且开通至今保始终持运行零事故;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水平。
10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4.65km,全部为地下线。包括22座车站和1座车辆段,控制中心设在小营:远期日运量为110万人次,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流量4万人次;采用六辆编组的国标B1型车;工程的总投资约为131亿元;自2003年12月开工,于2008年7月19日通车试运营。
10号线二期工程2012年12月30日开通,其中在首经贸-西局有断点,列车按照西局--首经贸的方式往返运营,断点(“泥洼”、“丰台站”2站,以及二期通车后甩站的“角门东”)在2013年5月5日(与14号线一期一起)开通。 1、10号线一期工程是国家承办奥运会的承诺交通项目。它是连接地铁8号线(“北土城”站换乘)与其它既有地铁线网的唯一线路,在对奥运交通保障具有关键性作用。
2、10号线一期工程是半环线,与大部分已建成地铁线和规划地铁线形成交叉换乘,既能减轻环线(2号线)压力,也使北京市轨道交通步入了网络化时代。
3、10号线一期工程途径北京市中关村地区、奥运公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 CBD)三大重点发展区域,且在分别与4号线、8号奥运支线、及1号线换乘,形成三个轨道交通金十字,极大改善了上述地区的交通拥挤状况,增进了经济发展,这些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城,堪称北京地铁线网中的一条经济线路。 功能特点:服务奥运、换乘点多、使北京轨道交通形成网络。
实施特点:建设周期最短、实施难度最大。
工程亮点: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运行控制系统;以3分钟运行间隔的全国最高水平开通;全面落实了与近远期线路换乘设计;周到的便民服务设施;在北京创新设计了分离岛式、10m单柱式、8m无柱式三种新型车站形式;时代特色装修设计。 主要设计(及勘测)单位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第三勘查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
都市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华创天中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市利德行投资建设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目标及原则:
总体技术目标:高质量服务奥运;改善中关村科技园区、奥运园区、商务中心区的交通状况;很好地与既线路
有及规划线路实现换乘衔接,完善北京轨道交通网络:
总体技术原则: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国产化率高;
1、线路、车辆、运营:
(1)线路:最小曲线半径350m、最大坡度29‰。
(2)车辆:采用国产VVVF交流牵引传动方式标准B1型车,DC750V接触轨上部受电。
(3)运营:初、近、远期采用三动三拖六辆编组,列车定员:1468人,远期高峰小时最大行车密度为30对/h。
2、土建:
(1)建筑:主要选择岛式站台车站,个别采用侧式站台车站;车站施工采用全明挖、全暗挖、明暗结合三种方式;区间施工主要采用明挖、暗挖、盾构三种工法。
(2)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地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取y0= 1.1;结构设计抗震烈度为8度。
(3)人防:地下站及相连区间按5级人防分段隔绝式防护的要求进行设计,防化等级为顶级,每个单元按战时临时掩蔽1,500人考虑。
3、设备系统:
(1)轨道:正线采用60kg/m钢轨9号直尖轨道岔,车辆段采用50kg/m钢轨7号曲尖轨道岔;正线一般地段铺设短枕式整体道床、特殊减振地段铺设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车辆段库内整体道床、库外碎石道床。
(2)供电:采用分散式供电;牵引网系统标称电压为直流750V,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500-900V;降压变电所输出电压为AC380V/220V,为动力、照明系统供电。
(3)通风、空调:采用了“新型闭式集成通风空调系统”,首次真正实现集成空调系统的变频节能运行。
(4)动力照明:所有负荷均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重要负荷,如消防、行车等,采用两个低压电源,末端自动切换。
(5)给排水及消防:主要包括生产、生活给、排水系统、水消防及灭火器配置、气体灭火系统。
(6)通信系统:包括专用、商用通信系统、公安通信系统、政务通信系统。
(7)信号:全国首次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信号列车控制系统。
(8)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接入北京市轨道交通清算管理中心(ACC),在ACC的统一协调下与其它轨道交通线路实现网络化运营;对乘客实现“一票通”、 “一卡通”;对运营商实现与ACC的清分对帐。
(9)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作为信息监控的共享平台,集成了传统的电力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门系统t界面集成了闭路电视系(CCTV)。广播系统(PA),互连信号系统(ATS)、自动售检票系统(AFC)、C 乘客信息系统(PIS)、时钟(CLK)、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由中心、备用中心、车站、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组成,并在控制中心设置了综合监控培训系统,在万柳车辆段设置综合监控设备维护系统,对电力监控、BAS、屏蔽门设备进行维修统计与维护。
(10)安全门系统:门体总高度2550mm,每侧站台设置24道滑动门,与列车车门一一对应,同步开启。
(11)乘客信息系统(PIS):提供乘客须知、时钟信息、列车到站出站时间、乘客引导信息、一般站务和公共服务信息、商业信息、发布管理公告、广告等。
(12)电扶梯系统:自动扶梯梯级宽度1m,速度0.6m/s,垂直电梯运行速度1.0m/s,额定载重1000kg。



湘电股份中标北京地铁10号线
答:来自湘电股份的消息称:在北京地铁10号线项目竞标中,该公司一举中标,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总价为2.9亿元的采购合同,其中湘电股份所占合同份额为6063万元。 北京地铁10号线全长32.945公里,共设车站28座,预计投资将达72.48亿元。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启动,预计2008年前建成,...

北京地铁10号线2期12月28日开工
答:记者昨天(3日)从北京城建集团总承包二部获悉,12月28日,地铁10号线二期将全线启动土建工程。将于下月底动工的10号线二期全长32.46公里,起点为劲松站,终点为巴沟站,全长设站23座,其中换乘站12座,预计2013年9月30日竣工。届时它将与已通车的10号线一期组成北京第二条环线地铁线路。据10号线...

北京中国通号确保北京地铁10号线工程按期完成
答:为保证北京奥运建设项目之一——北京地铁10号线(含奥运支线)3月28日列车空载运行和6月1日载客试运行,作为和西门子组成联合体的牵头方,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在顺利完成该工程的冷热滑试验后,开始了紧张的系统调试工作。北京地铁10号线(含奥运支线)项目属于北京奥运建设项目之一,中国通号集团负责该...

北京地铁10号线装修收尾ampnbsp今年6月通车试运营
答:奥运会期间,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的完工运营将带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乘客一个惊喜:全长24.684千米,22座车站,实现6座车站换乘。记者日前探访发现,各站目前已经进入装修的收尾阶段。和5号线一站一景的设计理念不同,10号线车站体现了统一中的细节变化。和色彩普遍较为鲜艳的5号线不同,10号线各站...

北京地铁号线首批车辆开始进驻
答: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及奥运支线是一条由西北至东南的轨道交通半环线,线路长24.55公里,车站22座。该工程自万柳站,经海淀南路、知春路、安定路、太阳宫,沿东三环路向南,到朝阳区劲松站,经过北京海淀、朝阳、丰台3个行政区。同时在安定路引出一条向北延伸的奥运支线,与奥运公园相连接,线路长5.91...

北京3条新地铁年内通车ampnbsp10号线沿途建4座停车场
答:10号线一期设4个机动车停车场和48个自行车停车场;ABC成为机场快轨的“代号”;奥运支线站台设计让人仿佛置身“森林”之中,站台还首次引入直饮水系统。昨天,记者有幸提前乘坐地铁新车探营3条年内通车的地铁新线。今天,地铁运营公司将正式进驻10号线。6月新线开通后将使用AFC系统,乘客进出站都需刷卡。...

北京四百亿拓展轨道交通
答:在熊猫环岛与10号线相连的地铁奥运支线,穿过北四环路,经奥体中心、奥林匹克公园,至终点奥运森林公园,全长5.91公里。目前,10号线9个暗挖车站均已开工,17个施工竖井全部完成,并已进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2004年完成投资10.44亿元,完成土建总工程量的20%。10号线与奥运支线将在北京的北部、东部形成...

支持北京地铁10号线和奥运支线西门子提供控制及信号技术
答:该技术能够缩短发车间隔时间,从而更迅速地根据乘客数量做出调整。10号线1期和奥运支线将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准时投入使用,该线将使奥林匹克中心与市中心和北京地铁其他线路相连接。这个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与西门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共同获得的定单额约为3000万欧元。正在建设中的10号线1期工程...

北京地铁十号线12标召开专家现场会
答:11月24日,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12标盾构施工专家现场会在京召开。北京市轨道建设管理公司中心副总经理任雪峰、广州盾建公司总工张良辉,中铁隧道副总经理李建斌、范国文,总工程师洪开荣,中隧制造公司总经理韩亚丽,北京市市政四公司、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二十余名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铁隧道总...

北京地铁10号线运营时间
答:北京地铁10号线简介 北京地铁10号线,是北京的第二条环形地铁线路,为北京地铁系统中客流量最大的线路,于2008年7月19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巴沟站至劲松站),于2012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劲松站至首经贸站、西局站至巴沟站),于2013年5月5日开通运营二期剩余段(首经贸站至西局站),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