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张学良什么军衔?

作者&投稿:实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少帅张学良是什么军衔官职 张学良的军衔在中国会排在~

张学良是军阀,不是官职。。。
军阀就等同于古代所称的诸侯。。。就像三国时代,孙权,刘备,袁绍,袁术,马腾,张鲁等。。。他们名义上是汉臣,其实却在一方当起了土皇帝。。。张学良也是同理。。。只不过他是军阀二代,继承了他老爹张作霖的遗产,你可以理解为,和刘禅继承刘备的蜀国一个道理。。

民国时期,表面看起来已经稳定,其实都是各地方军阀割据。。军阀分为皖系,直系,奉系,晋绥系,西北军,滇系,桂系,粤系,黔系,湘系,川军,马家军等。
张学良属于奉系军阀。

直系军阀,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直(嫡),皖(嫡),奉(杂)三系,直隶以冯国璋(今河北人)为首领的一派。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为其首领。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主要地盘有江苏、江西、湖北三省。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1912年 9月任直隶都督,次年被派南下镇压国民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攻占南京,其部属驻守长江下游一带。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到北京继任总统,其部下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了直系的基本势力。

北洋时期张学良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1920年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毕业以后,就担任了第3混成旅第3团上校团长一职,没多久又晋升为第3混成旅少将旅长张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之后,张学良的军衔也是一再上升。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并当上了中华民国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即副座,名义上仅次于蒋介石。为当时的国家武装力量最高副统帅。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依然沿用“将军”、“上将军”的称号,其中被授予将军者不计其数,而能授予上将军的则凤毛麟角,能获上将军称号的一般都是先被授予陆军上将衔的。如直系军阀领袖曹锟为“虎威上将军”,吴佩孚为“孚威上将军”,孙传芳为“恪威上将军”;奉系军阀“大帅”张作霖为“镇威上将军”,“少帅”张学良为“良威将军”。

扩展资料

张学良1920年后以炮兵科第一名毕业,初任东北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负责保卫张作霖人身安全,以及奉天维持治安。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与郭松龄指挥的东路军奉军第三混成旅,张学良任旅长。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奉系由此一战夺取了中央政权,张作霖成为了北洋军阀领导人,奉系军事实力此时达到顶点。战后,张学良升为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后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

 1935年4月2日国民党授任8名一级上将:阎锡山(1946年7月留退延役)、冯玉祥(1946年7月退为备役)、张学良(1937年1月被褫夺)、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  1935年9月6日授任1名:陈绍宽(海军一级上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学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民党将领



陆军上将军衔,并当上了中华民国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即副座,名义上仅次于蒋介石。为当时的国家武装力量最高副统帅。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1] ,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