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战败原因

作者&投稿:锻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德国在二战中战败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众所周知,日本和德国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但是这两个国家在二战的战场上分工是不一样,他们的目标和想要的利益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德国最后在日本之前投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德国在二战期间的军工业非常发达,而在经济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在德国有很多知名的武器专家都是犹太人,但在德国的管制下,这些犹太人也不得不为德国效力。
德国本想利用二战为自己扳回一局,可没想到战争还没结束就战败投降了。其实德国的战败有很大的原因都是日本造成的,当时日本为了石油资源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
就是日本这样的举动让美国彻底加入二战,当初德国在一战中原本是可以战胜的,但就是美国的介入才会战败。所以德国得知美国加入二战以后整个心都是拔凉拔凉的,不出所料德国还是在二战中战败了,因此德国经常说日本简直就是一个猪队友。

  德国失败的原因很多,但说到根本,就是战略上的失败。
  克劳塞维茨说过,战役上可以失败很多次,但战略上不能失败一次。

  根本原因:
  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德国国土面积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时应对多个强大的敌人。历史上菲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因为四面受敌差点亡国,后来的一战也是因为未能彻底击溃东西线的任意一线而失败。二战失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失误上。1.未消灭英国而攻打苏联。 2.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参战,二战均势迅速打破,美国的参战使整个战争形势迅速向盟军方面发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俄国冬天比任何时候都寒冷。德国大批精锐冻死冻伤。感觉俄罗斯每次面临亡国的关头天气总是向着他们,比如拿破仑侵俄时期。
  2. 俄国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尽管我不喜欢俄罗斯,但这真是个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残酷的民族政策将苏联群众推向了斯大林一边(其实当时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国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深渊。
  4. 大西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牵制了大量德国人力物力资源。
  5.美英的战略大轰炸。44年后。德国武器产量严重不足,这是非常致命的。后来在空战中,尽管德国空军非常优秀,但面对美国的闪电战机仍然无所适从。自己的喷气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国当时只有约7000万人口。显然无法应对持久战。
  7. 盟友的无能。特别是意大利,要不是意大利不断拖累德国,说不定德国还能坚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个德国兵的说法“一触即溃”。
  8.指挥失误。在郭克尔克撤退和库尔斯克战役(本来是胜的,却要主动撤退)表现得特别明显。
  9. 武器生产思路错误。德国偏爱威力大质量高且很贵的武器。虽然生产出来的东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创造性。如导弹,虎王,喷气式战机。但新研制的东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无法在战场上立即显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慑作用。(很多美国人看到德国在墙上画的虎王,掉头就跑)。说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鲁莽。听说偷袭珍珠港后,希特勒曾大发雷霆,把身边的人都吓坏了。美国参战,其效果是无法想象的。二战后期,美国的闪电战机就消灭5000架德国飞机。

楼主这个问题谈的很大,我试着简单分析一下,提以下几个原因:

1. 最根本的原因,德国综合国力远不及对手。看看二战前的欧洲地图,德国的版图实在小得可怜,而且殖民地早被瓜分一空。属于典型的没地、没钱、没资源、没人口国家。没地,就没有战略空间;没钱,就难以长期供养庞大的军队;没资源,就不可能生产出数量庞大的装备;没人口,军队拼完了就没法补充。所以,德国的国情决定了他一旦出手,就停不下来,必须连续作战,才能以战养战,以对付更强大的敌人。这个更强大的敌人是谁呢?美国和苏联。即便是德国扩张到顶峰时期,占领了欧洲一大片的土地,其综合国力也远不如美苏两国。看看下面的数据,是多么触目惊心:
美国的生产力就不说了,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何况美国的生产力大部分还放在最烧钱的海军上,二战期间,美国一共生产了131艘航母、10艘战列舰、48艘巡洋舰、355艘驱逐舰、498艘护卫舰、203艘潜艇,其他国家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啊。
苏联更不用说了,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6千万。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资源可供使用,而苏联的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所以即使是纯粹拼消耗,苏联也足够把德国拖垮。其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军备生产也从未落下,每年可以生产3万辆坦克,1万架飞机。
德国根本没法和上面两个国家比,即使是生产能力开到最大,也不过年产几千辆坦克和几千架飞机,根本经不起消耗。
2. 德国的扩张速度太过迅猛,进攻方向太多,已经突破了其国力的许可范围。一开始德国的战略方向还是狠明确的,先打下波兰、丹麦和挪威,然后集中力量在法国和低地国家与盟军决战。然而希特勒被迅速灭亡法国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德国真的到了战无不胜的地步,从此德国的战争步伐愈加紧凑。不列颠空战的失败,没有把希特勒敲醒;反而使他将目光转向了东方。于是德国又陷入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而且还不止两线。北海和大西洋上,德国的潜艇一直在进行破交作战;北非战场,被意大利拖下了水;后来盟军又在意大利登陆,于是分兵救意大利。结果,同时在这么多方向用兵,本来就不多的军队,更显得捉襟见肘,所以德国的军队从来就不够用,即使再精锐,也被拖垮了。
3. 科技实力落后。事实上德国的科技实力是走在前列的,但是关键的几项科技,可以改编战争的进程。比如,雷达技术的落后,使德国在不列颠空战惨败。还有更重要的一项技术,保密技术,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使其在保密与情报工作上存在严重的失误,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主动权轻易就丢失了。
4. 选择的盟友实在是丢脸。日本先不说,就说意大利,有句话说得好,意大利军队的实力总是跟不上其领袖的野心。法国被德国打得都快亡国了,几个边防师硬是顶住了意军的几十万人;北非战场,意军几十万人居然被3万英军打得溃不成军;地中海战场,明明大占优势的意大利海军,面对弱势的英国地中海舰队,居然不敢出战,硬是给英国扼守住马耳他岛,成为北非战场灾难的根源。德国有这样的盟友,还不如没有。
5. 军事行动多次犯严重错误。这个就多得去了,比如希特勒在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放走了30多万英法军队;比如希特勒擅自修改巴巴罗萨计划,抽调中央集团军的坦克军南下,错过了进攻莫斯科的最佳时机;比如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给德国军队带来灭顶之灾。还有很多事例,都说明了希特勒盲目插手军事的严重后果。
6. 德国的种族政策,使其大失人心,给对手大肆宣传的机会,凭空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比如德军刚进攻苏联的时候,苏联的少数民族还视其为解救者,结果纳粹分子实在做的太过分,硬生生的把这些人都推到苏联那边去了。
暂时先写这么多,想到更多的再补充。

德国失败的原因很多了,有细节也有大的方面。总的来说急功近利,战线太长。二战初期德国几乎是打下整个欧洲,法国沦陷,戴高乐将军流亡,英国苦苦支撑早已没有当年的日不落帝国的气势。德国整整感觉力不从心是从进攻苏联开始,其实苏联刚开始时及其不愿意卷入战争的,当时的苏联和德国日本都有所谓的和平协议。日本占领中国东三省,德国占领捷克苏联都没有站出来,美国更是只想发一笔战争财。所以德国执行巴巴罗莎计划是个很大胆很冒险的行为,我觉得德国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所以这要说到另外一个问题,轴心国内部也并不是那么牢不可破,如果当初日本和德国一起联合进攻苏联,苏联两线作战断然没有胜利的可能。但是日本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要建立自己的大东亚共荣圈,他不想日后德国来参与自己的亚洲事务,所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对苏的战争是希特勒过于自信,没有为可能带来的阻挠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前期取得巨大成功。但随着冬天的到来,德国的末日也就到来了。随着苏联参战,美国参战,整个轴心国的形式开始逆转,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盟军的军队,还有亿万反抗侵略的人名群众。
其实战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我们可以想想,如果30万英法联军没能从敦刻尔克越过英吉利海峡,而在那里被歼灭(你可以查一查相关历史,希特勒命令军队停止追击3天,让英法联军可以撤退)。如果德国不入侵苏联,也就不会有苏美英三国联盟,德国也不会在东线损失如此多的人员与装备,如果把东线战场的1094个师调至西线,或是意大利和北非。当然了,历史是不容假设的,我们只能去客观的审视它
抛开正义与邪恶这些唯心的说法,我觉得德国的失败是一个必然。我们从初中到高中对世界史上的很多东西的评价是很客观的,希特勒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上台是因为什么。首先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1933年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了政治危机。对外战争成为转嫁危机的有效手段,就如现在的美国。这样的对外侵略不同于领土扩张,对很多因素都没有全盘考虑,对占领地的管理,从一开始到最后德国都在进行着一个大跃进似得战争。随着被侵略地的反抗和正面战场遥相呼应的时候,胜利就不会再属于德国了。
上面全是自己打的,一点拙见,喷子留情

我觉得因为以下几点:
1.老希的大清洗在人们心中埋下了恐怖的种子,周围的人无法完全信任他
2.老希自己后来太刚愎自用,与将领们的矛盾日益激化
3.老希开战过早,海军尚未做好准备
4.老希让戈林指挥空军。。。。
5.因为海狮计划的失败,对英国作战中空军大伤元气,让苏联掌握了制空权
6.还是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很多新型有用的装备没有大规模列装(STG44就差点胎死腹中,不然就没有了AK和后续的突击步枪)
7.占领区没有很好的安抚,推进过快,屠杀犹太人等大大刺激了各军事大国,陷入对抗世界的悲惨境地。。。。

其实德国一战二战,战败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其地理原因决定的,在德国的西面是以海权而称霸世界的英国,其东面是以路权称霸世界的俄国。所以,德国即无力在英吉利海峡战胜英国,又无力在东欧平原上战胜俄罗斯

由于其盟友意大利作战不利。。四处煽风点火,使德军兵力分散,且没有足够时间休整。而后来美国的参战更是雪上加霜。使德军兵力明显不足,且英国,苏联可以在美国那儿补充资源和战争必需品,而德国的后备明显不足。。。而且德国是两线作战,遭两面夹攻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战败了
答:1-占领了很多地方,但太多工厂浪费在生产奢侈品上,导致苏德战场中后期失利。虽说本来就吃不掉苏联,只是死的更早罢了。2-日本偷袭珍珠港,结束了美国的光荣孤立,美国参战,德国被迫两线作战。3-德国缺少资源,海上又被同盟国封锁。

二战中,德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根本原因: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德国国土面积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时应对多个强大的敌人。历史上菲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因为四面受敌差点亡国,后来的一战也是因为未能彻底击溃东西线的任意一线而失败。二战失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失误上。1.未消灭英国而攻打苏联。 2.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参战,二战均势迅速打破...

二战德国为什么战败?
答:其实要说根本原因,我也认为是德国根本没有统治欧洲的资源和实力,二战能打到这样已经实属不易。坦率地说,在41年春天以前,希特勒在战略上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至于希特勒在军事上的具体错误:1.在敦刻尔克给了30万英国人一条生路,这30万人日后对于保卫不列颠岛和开辟第二战场有很大的意义,2.在没...

二战中,军事实力强大的德国为什么会战败
答:第一,德国虽然非常强大,但仍然不具备单挑美苏英三大世界强国的实力。德国的实力大致等于苏联和英国相加,所以单挑英国和苏联仍然不落下风,不过美国的介入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平衡。以美国为首的盟国掌握了全球大部分资源和工业生产,美苏英三国又相得益彰,堪称最佳的完美组合。德军战机 英国出资源,美国出...

如何正确看待二战中苏德战场德军战败的原因
答:德军战败主要是因为低估了苏军的战斗力,德国为“巴巴罗萨”计划(即入侵苏联的计划)准备了300万的士兵,三千多辆坦克和两千七百架飞机,但形势依旧十分严峻:苏军在东部战线驻扎的军队远远超过德军,而且苏联在远东地区还拥有着一支人数众多的预备队,这样算来,一个德军士兵平均要单挑好几个苏联士兵;苏联...

二战德国 和 意大利 是怎么失败的
答:意大利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笑柄。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前倒戈。第二次世界大战,见谁输谁。开始打埃塞俄比亚,就差点没打过。后来在北非、南欧战场上屡战屡败,就更别说对阵英国了,那肯定是必败无疑。毫无战斗力的意大利,帮了盟国大忙,牵制了德国兵力,是二战胜利的功臣之一……...

德国在二战中战败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答:德国人输掉了二战是有诸多因素综合而造成的。不过,德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对手的综合实力太强了,底子太厚。二战德国 二战爆发后,德国横扫大半个欧洲,昔日老牌强国法国更是在德军的火力下举旗投降,英国不敌落荒而逃,欧洲大半个土地均沦陷于德国人之手。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俨然...

二战德国装甲部队战败的原因?
答:1,人员素质下降,装甲兵在战争期间的伤亡比率是很高的。比较有名的第三装甲师在参加完莫斯科战役后,原参加波兰战役的老兵已不到全师人员编制的30%,而且该师从未遭受整建制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装甲部队人员损失的惊人。而德国的兵员十分有限,到战争后期已经无法支撑如此巨大的专业人员损失了。即便如此,...

二战苏德坦克大战中德国战败原因
答:德国的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路线问题,德国走的是精兵路线,全是训练有素的精兵。但在库尔斯克战役之后,随着主动权的丧失,老兵被当成救火队使用,逐步被消耗 当老兵都被消耗掉以后,自然装甲部队的威力大降,实际上1944年的时候,德国装甲部队的坦克质量强于1941年,但素质掉的太厉害,所以之后装甲部队的...

为什么二战,德国会战败
答:德国有一个猪一样队友,墨索里尼。严重托后腿,当时意大利的军队装备顶多比中国的好一点,打不了重大的战役。每次德国已经把一个对手打的差不多了,他就跑过来补一刀,就是这种角色。重要的时刻还托德国的后腿,分散了德国军队无法集中力量对付一个目标。德国的对手太多,而且不好对付。二战德国从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