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 6 月 9 日北大赴美交流硕士章莹颖女士失踪一案

作者&投稿:住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看待2017.6.9北大赴美交流硕士章莹颖女士失踪一案~

失踪的女硕士名叫章莹颖,2013年于中山大学取得本科学位,2016年于北京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章莹颖,1990年出生[1]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2017年4月份,她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交流学习。[2-3]
2017年6月9日失联。[3] 2017年6月18日,FBI公布章莹颖绑架案悬赏信息,将奖励1万美元给能提供其所在地点的爆料者。FBI在寻人启事上公布监控所显示的嫌疑人身份信息,疑似白人男性。克里斯迈特称,香槟区域主要是白人,学校内也主要是白人,疑犯是白人的可能性很大。[4]
中文名
章莹颖
国 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出生日期
1990年[1]
职 业
学生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章莹颖的悲剧让我们心痛,但通过她给我们的教训更加深刻,作为一个女孩,一定要有警惕性,学会保护自己。
章莹颖的亲人,男友,同学都说她的警惕性高,可即使这样她依旧遇害了,那么作为一个女孩该如何去保护自己呢?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过多地关注孩子的文化成绩,却忽视了社会经验和生存本领方面的教育,所以导致一些女孩很容易就上当受骗,所以女孩的家长在平时就应该多教导她们一些社会经验,让她们对所有人,包括认识的人都要留一个心眼儿,时刻保持警惕。
其次,许多女孩会上当受骗,部分是因为“贪小便宜”。对于陌生人邀请,她们很容易相信别人。遇到一些开豪车的司机的邀请,她们的抵抗力反而比较低。遇到异性的搭讪、问路、询问手机号码时,她们往往比较热情,没有注意多留个心眼。很多女孩都习惯性地认为,好人总比坏人多,然后会凭自己的感觉,轻意相信别人。正是因为她们的防范意识不强,导致坏人有可乘之机。所以在教导孩子时要注意,让她们对陌生人不要随便相信。章莹颖就曾提醒她的小姨说不要用共享租车服务,然而她自己却放松了警惕,因司机是校友或者因为赶时间而放松了警惕。而且她还认为美国大体还是很安全的,可能因为在校园安全让她产生了整个美国都安全的错觉,这是最不可取的,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一定不能让她们有这种想法。
还有一些在家是天之骄女的女孩,为何一出家门与校园,成了任人侵害的对象?她们对当前一些社会思潮的盲目跟从与效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女孩崇尚自由旅行,“背包族”生活,习惯一个人外出,一个人在“路上”。这种思潮无疑不同程度地影响每一个年轻人,如果女孩在没有树立防范意识、培养自救能力的基础上,就独自外出,盲目相信陌生人,那么意外也会随之而来。所以在女孩还没有树立防范意识时一定不能让她们独立外出,更不能盲目相信陌生人,即使再赶时间,有再重要的事也不能随便上不熟悉的人的车。
是姑娘们太善良还是社会人太坏!明明经常看到摔倒在地的老人没人敢扶,怕被讹诈,怎么对于陌生的车主反而这么轻信了呢?不知道是社会风气变好了,还是女孩们太傻太单纯?人们都愿意相信社会上好人居多,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老祖宗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社会当然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只是不能随便轻信任何人,凡事多留个心眼总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