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基础过关21 溶质的质量分数

作者&投稿:牧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复习目标 :

1.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演技质量分数的溶液。

基础知识:

一、溶液的浓度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所指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也可以是不饱和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也可以是浓溶液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是质量之比,一般与温度无关 。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公式中的溶质质量指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溶质的质量 。

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 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压强、溶液是否饱和无关,只与溶质、溶剂的质量有关 。

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① 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② 稀释溶液: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A、 加溶剂   m1×w1%=m2×w2%或m1×w1%=(m1+m加溶剂)×w2%

B、 加入低浓度溶液   m1×w1%+m2×w2%=m3×w3%其中(m1+m2=m3)

将一定量的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至原来的一半,需加入水的质量等于原溶液的质量。

③溶液的增浓

A、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   m1×w1%+m加溶质=(m1+m加溶质)×w2%

B、将原溶液蒸发掉部分溶剂  m1×w1%=(m1- m减溶剂)×w2%

C、与浓溶液混合  m1×w1%+m2×w2%=m3×w3%其中(m1+m2=m3)

当将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至原来的2倍时,若采取增加溶质法,则增加溶质的质量应大于原溶液中溶质质量;若采用蒸发水分的方法,则蒸发掉水分的质量应等于原溶液质量的一半而非原溶剂质量的一半。

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A、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以溶质的质量列比例,而不能用溶液质量或体积 。

B、对于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有两种求法:

溶液组成法: 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剂水通常包括两种情况:原溶液中的水;化学反应新生成的的水)

质量守恒法: 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3、常见误区

①从溶液中取出一部分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②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则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若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③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其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减小的物质,其饱和溶液降温,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步骤

①配制: 计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称量 左物右码

      量取  量筒

      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装瓶保存

②用已配置好的浓溶液来配制较稀的溶液

计算(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浓溶液的质量、水的质量

  量取

  混匀:用玻璃棒搅拌

  装瓶保存

2、误差分析

①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则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②量取水时:仰视,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俯视,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③烧杯内原本有水,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④洒落药品在烧杯外或留有药品在纸片上或药品中含有杂质,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考点过关 :

1.1.配制500 mL 20%(密度为1.14 g/cm3)的硫酸,需要98%(密度为1.84 g/cm3)的硫酸____________mL,需水____________mL。

2.有100 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

(1)继续加入食盐,其质量为____________g;

(2)蒸发水分,其质量为____________g;

(3)与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混入25%的食盐溶液,其溶液质量为---------g。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g,水------g。

(2)用托盘天平称量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4.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右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标号)

(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巩固 练习 :

1.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了10 g食盐

B.100 g食盐溶液中溶解有10 g食盐

C.将10 g食盐溶解于90 g水中所得的溶液

D.将食盐与水按1∶10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2.向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3 g固体氢氧化钠和12 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A.25% B.23% C.20.5%    D.20%

3.有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2%的KCl溶液,当蒸发掉120 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4%,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

A.12 g    B.14.4 g C.24 g     D.28.8 g

4.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剂的质量

5.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的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6.某硝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发生改变的是 ( )

A.温度不变,蒸发掉一部分水      B.降低温度,析出硝酸钠晶体

C.升高温度,水的质量不变        D.温度不变,加入少量硝酸钠晶体

7.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100 g,如果分别做如下四种处理:①蒸发10 g水无晶体析出;②加入10 g 10%的同种溶质的溶液;③加入10 g同溶质,且使之全部溶解;④加入10 g水,混合均匀,四种方法处理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④③②①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8.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 ( )

A.100mL 54.35mL B.100mL 55.5mL

C.250mL 54.35mL     D.250mL 55.5mL

真题链接 :

1.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22g弹壳放在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121.8g。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

(2)弹壳中铜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场排放出的废水是硝酸铜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其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0%,为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铜,常加入铜粉。取废水215.2g加入适量铜粉,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分离,得到21.6g滤渣和澄清滤液。【已知相对分子质量:Cu(NO3)2~188 AgNO3~170】

(1)回收得到金属银的质量为;

(2)求滤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3)若要将上述澄清滤液配制成20℃是Cu(NO3)2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注:20℃时Cu(NO3)2的溶解度为1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