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由来

作者&投稿:谢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同地名的来历~

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意为“天下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雕塑之都等。

扩展资料:
大同作为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素有“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2019年8月13日,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你好,你是大同的吗,我是一个在外多年的大同人。大同思想意取《易经》,是和成圣的最高人格相适应,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易经》讲“世界大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求大同、存小异”,这就是我们人类的美好未来。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于今大同城建西京,十七年(公元1048年)置大同县附郭。意取“世界大同”。自此,大同县名沿用未改。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为大同府治。 抗日战争时期分设东、西大同县。1949年5月解放后,大同城区建为大同市,属察哈尔省。1952年11月重归山西省。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销,与大同市合并,并将雁北行署下辖的部分县划归大同市。现辖有开发区、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等5个区和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等7个县。

真理创造美好,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唯其如此,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像孙中山、谭嗣同、康有为等人。毛泽东更是提出了与之相近似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为之鞠躬尽瘁,竞相折腰。

近代思想家康有为专门写了一本著作——《大同书》,来诠释《礼记·礼运》中孔子的“大同”思想。在康有为看来,《礼运》中的大同世界,就是《春秋》中的太平世界。他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欧洲的新思潮杂糅在一起,为人们勾画了一幅人类“万年乐土”的“大同之世”美景。这是一个“至平”、“至公”、“至仁”、“至治”的“极乐世界”,在那里面没有国界,没有私有财产,农工商各业都是公有的,人们共同劳动,共享财富;在那里面没有君主、贵族的压迫,没有军队和刑罚,男女平等,人人独立,对老人实行“公养”、“公教”、“公恤”。这种为了摆脱现实苦难的理想,简直就是《礼运》大同之世的现代版,反映了仁人志士对于“大同”的渴望。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也把“天下为公”、“大同”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他所创建的中华民国,在国歌当中高唱“已经民国,已经大同”。以后的历史表明,虽然并没有真正实现“大同”,但是创建民国的衮衮诸公确实把“大同”作为目标,是毫无异议的。

“天下为公”是孙中山经常题写的词句,而他对黄埔军官学校的训词则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由此可见,在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中,“天下为公”与“世界大同”是紧密联系的,有时甚至可以理解为同义词语。但是,孙中山对于“天下”的认识,与所有中国人一样,都有一个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浅转深的过程。12岁以前,孙中山不仅对海外的世界一无所知,就是对于翠亨村以外的中国也知之甚少。作为贫苦农家子弟,童年孙中山心目中的世界是狭小的,不过是以家族为轴心的方圆数里或十余里的小天地。尽管父亲曾在澳门谋生,叔父和哥哥也去美国做工,但由于信息媒介的匮乏,他很难对海外的广阔世界形成任何清晰的概念。
http://163.sh.cn/jy/mflw/by8/200506/54823.html

在我国古代,人们曾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有关“大同”理想的描述,最早见于《礼记》中的《礼运》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大同村的村庄由来
答:据传,明末,黄、刘、荆等姓先后来此定居,因地处近西河西岸,称河西村。清康熙42年(1703),淮涉河改道,不再流经此村之东。因靠近官路,开设坊子(小店)的较多,改称坊子街,后发展为两村,在南者称坊子街,在北者称后坊子街。1953年,后坊子街改称大同。全村3个自然村,分别是马神庙街、...

方大同的名字由来
答:方大同的名字由来可以追溯到他的外公。在他母亲怀孕期间,家人们本以为会迎来一个女孩,因此准备了许多女孩的名字。然而,当大同出生后,他们发现是个男孩。方大同一家都是巴哈伊教的忠实信徒,而巴哈伊教原名就是大同教。因此,他的外公便决定给他取名为大同,以此表达对巴哈伊教的信仰。

方大同的名字由来
答:方大同这个名字其实是他的外公给他起的。当大同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一家人都以为会是个女孩,准备了很多女生的名字,没料出生后发现是个男宝宝,其一家人都是巴哈伊教的忠实信徒,巴哈伊教原名就叫大同教,其外公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大同云冈石窟的由来是什么?
答: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5千米的武周山南麓,因武周山最高处称作云冈,故名。它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大部分石窟完成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之前。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达1千米。现存主要洞窟53个,故雕造像多达51000多尊。北魏时期为什么开凿了如此之多的石窟呢?北魏政权是我国古代...

大同云路街在哪 名称由来
答:总建筑面积18000平米,内有喜庆汇剧场,孔府酒楼,孔府客栈等大型配套商业设施,云路街在古代是状元文人金榜题名去文庙朝拜孔子的必经之地,取“平步青云”之美好寓意。2、名称由来:以文庙为中心的云路街,南口的牌楼上高悬“云路坊”大匾,说“云路街”是大同第一街,是因在过去的大同人都以能走这...

大同市浑源县井上村名字由来
答:该名字的来源如下:西汉置硇县、平舒县,分别属雁门县、代县两县合并为淞县,隶属横山县。东汉建武年间,废雁门县,称为常山关(常山为恒山,为避文帝刘恒之讳而改名)。三国时期,曹魏恢复了淖县。唐初为云州属地,后称为浑源县,因地处浑河源头而得名。

大同观念名词解释?
答:大同思想,也就是中国的乌托邦思想。“大同”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相当于西方的“乌托邦”。这种思想,源远流长,最早所见出自《礼记·礼运》。西方的法律大同观念由来已久,它经历了自然法、万民法、世界法、法律全球化几个发展阶段。

你了解大同有什么风俗和文化吗?
答:大同习俗:1、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在山西是很普遍的群众艺术,剪纸就是这样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一套在审美意味上、艺术表现上较为完整、成熟的程序。2、山西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中国传统大年一春节期间的民间自演自娱活动, 由来久、...

山西的由来?
答:山西是以太行山的西边为名。山西,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大同湖的由来
答:据传大同湖是洪湖是境内的一自然湖泊的名称。历史上,大同湖享有一定的名气,而且,其子湖也是比较多的,其由来还不为人们所熟悉。由于历史的变迁,人类活动的增加,到解放初期,其母子湖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沼泽化的进程加快,湖泊面积下降,子湖也在减少。大同湖及子湖肖家湖与云帆湖的由来与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