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作者&投稿:营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中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所以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很重要。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与同学交往

  (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由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

  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并加以克服。

  (二)人际交往的类型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

  (1)小团体,指两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

  (2)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

  (3)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

  (4)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

  (5)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

  (6)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

  (三)培养受欢迎的个性品质

  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

  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何与教师交往

  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但是如果你不尊重别人,别人怎么会尊重你呢?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这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

  老师在某门学科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请教。

  勤学好问不仅直接受益于你的学习,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老师也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

  如果老师冤枉了你,不要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因为这样不但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置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

  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

  错了就错了,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犯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并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你。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这个年龄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如何与父母交往

  (一)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

  中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中学生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点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

  2.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关怀,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早恋”,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

  3.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到了青春期变的突出,如任性、自我中心等

  本来就是在长辈的呵护中长大,不愿受束缚。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及增长,甚至连父母的正确批评都听不进去,代沟就产生了。

  (二)怎样与父母交往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但并不是无可奈何的,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方法:

  1.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

  进入青年期的中学生对父母的崇拜、依恋、顺从减弱,这被称为“离巢”现象。孩子的骤然长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里也空落落的。所以我们要理解这种心情,对父母态度要温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也不要顶撞、闹气,可以装作虚心聆听的样子,即使不能采用,听一下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给父母一点安慰。

  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孩子长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说而已。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

  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涉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

  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他们经历了“疾风骤雨”时期,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

  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要认为和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和父母沟通正是你越来越成熟、独立的表现。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岂不是无形中缩小了代沟吗?

  如何与异性交往

  (一)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远和排斥

  只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一般出现在小学的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表现在:不愿与异性同桌,分出明显的“楚河汉界”;在活动中避免和异性接触,对比较接近的男女同学冷嘲热讽等。其实,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是对异性交往的不安和羞涩。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

  短暂的疏远和排斥之后,是浓浓的关注与接近。表现是:刻意修饰和装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这段时期对异性的关注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

  随着对异性的关注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出现羞涩不安、疑惑戒备,同时欢乐喜悦、痴迷陶醉,甚至产生一定的追求行为。

  总之,性心理将发生一场巨变,你准备好了吗?

  (二)怎样与异性交往

  1.自然交往。

  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要自然流露,不要闪烁其词,也不要过分夸张;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前提就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者不自然。

  2.适度交往。

  就是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萌发情爱而惊恐不安,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建议你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

  3.真实坦诚。

  主要是指对异性同学的态度,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

  4.注意分寸。

  就是我们在交往中不能毫无顾忌,比如在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特别是和某一个异性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

  希望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的充实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做个健康、乐观、文明的人。



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五个原则有哪些
答: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五个原则 一、乐意帮助别人 我们一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此时如果有人来帮助自己,那么我们肯定对人家感激不尽,以后见面显得格外亲近,从此就建立了友谊。在以后的交往中,如果对方有困难的时候,你一定会主动帮忙。帮助,不仅是在困难时给予协助和物质上...

初中生怎样处理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答:1.尊重他人:尊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差异,不要嘲笑或贬低他人。2.建立良好的沟通:沟通是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理解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沟通解决矛盾和问题。3.诚实守信:诚实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我们需...

中学生应该怎样与同学交往
答:1、真诚待人:与同学交往时,要真诚、诚实、直率。不要虚伪或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任和友谊。2、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要尊重他人的差异,并尝试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不要因为别人与自己不同就产生偏见或歧视。3、善于沟通: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要学...

中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答:中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避免对他人做出不尊重的评论或行为。2. 建立良好的沟通:积极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3. 学会倾听:倾听他人的谈话,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人。4. 诚实...

如何处理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答:2.与同学的关系。同学关系是中学生人际烦恼的第二大问题。大多数中学生都能在集体生活中找到归属感,与同学的关系相处融洽,但也有一部分中学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却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忌妒、歧视或误解、猜疑等。但也有一些同学对他人存在着敌意的倾向,不能抑制自己的冲动,常为一些...

初中生怎样正确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答:1.尊重他人:尊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们。2.建立良好的沟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困扰,不要独自承受,可以找朋友或者老师倾诉。3.诚实守信:诚实是人格的基石,守信是人际关系的桥梁。做人要诚实,做事要有信用。4.乐于助...

中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答:在共同的活动中,学生最能彼此知道对方的长处与不足,并且在其间,为了目标的接近,大家会学会商量、等待和忍耐,学会退让和妥协,学会忠诚与守信,学会宽容、信任,学会说明和劝告,学会倾听和接纳,学会坚持和拒绝。这些都是处理人际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2、对待家长教师要尊重理解,担负责任。学生在...

初中生如何正确交朋友
答:1、主动交往:初中生在交朋友时需要主动交往,积极与他人沟通。不要等待别人主动接近自己,而是要主动与他人交流,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通过主动交往,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结交更多的朋友。根据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主动交往可以帮助初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2、真诚待人:初中...

论述促进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策略。
答:8、建立明确的行为准则: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明确的行为准则,教育中学生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解决冲突等。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提升社交能力: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协商能力等,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这些能力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也对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学生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答: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父母交往(一)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中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中学生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