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邮票仿写作文

作者&投稿:邰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老师说,让我们写一篇说明文,关于邮票,仿照《大龙邮票》

看下一篇文章 1878年8月15日,清朝 *** 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1878年,清朝 *** 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清皇室的象征——蟠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

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中国的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是大龙票。在发行之前,清海关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

大龙邮票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发行量:约100万枚 发行日期: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经研讨,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被认为在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之间 历史 按照常理,邮票应该由邮政部门发行,但是中国的这第一套邮票却与海关有着不解的渊源。

1840年鸦片战争后,侵华列强疯狂在中国攫取权利,海关更是被外国人所把持。当时担任清 *** 海关总税务司的是英国人赫德。

赫德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邮政大权觊觎已久。赫德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便想方设法让清 *** 同意由海关来试办邮政。

天津海关副关长靳辰光告诉我们,中国的邮政最早是由中国海关来试办的。那么在中国海关试办邮政中又是首先从津海关开始办起。

1878年税务总司赫德就指派津海关的德璀琳来筹办中国海关的邮务,那么就以津海关为中心在北京、营口、烟台和上海五个海关来试办海关的邮政。 中国近代邮政是由海关开始试办的,而海关邮政又是从天津开始的。

历史的逻辑有时也会出人意料。 1878年3月,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筹备的天津海关书信馆,正式对社会开放,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效仿西方模式的邮局书信馆。

坐落在海河岸边的老海关大楼,曾是海关的公事房,海关书信馆就设在该楼内,而中国第一套邮票也是从这里发行出去的。 靳辰光副关长说,书信馆开办起来以后,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同时也为了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那么德璀琳又筹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就是大龙邮票。

据史书记载,德璀琳原本早在书信馆开张前一年便向英国寄去定制邮票的订单,但终因时间周期过长而作罢。无奈之中他只好请上海海关造册处先行印制一批邮票应急。

虽说是应急之策,但现在看这些邮票,印刷质量应该还是上乘的, 基本是按照德璀琳当时的设想来完成的,并没有太多将就的痕迹。那个时代,一枚小小邮票的出世竟也是如此的不易。

设计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是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印制发行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

全套共有3种面值,币制为关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刷色有深浅暗亮等差异,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胶,齿孔12.5度。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

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薄纸大龙 1878 1882年印制,为第一期。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框间距约2.5mm,后期全张为25(5*5)枚,但3分银全张为20(5*4)枚。

此期印量最多。 阔边大龙 1882年印制,为第二期。

图框间距约4.5 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

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全张新票为孤品,原由美国集邮家施塔收藏,曾被中华邮票会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购藏。 厚纸大龙 1883 1885年印制,为第三期。

纸质厚而不透明,图框间距2.5 3.25mm,因子模磨损和纸张尺寸关系,全张都改为20(4*5或5*4)枚。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

评价 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大龙邮票的发行史、子模特征和版式、邮戳、实寄封等,长期以来都是集邮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 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 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2. 怎么写大龙邮票的作文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大龙邮票》。

晚上回家,我查了一下大龙邮票的资料,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从邮票上增长知识,来分享故事吧! 大龙邮票是我们中国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这张邮票的图案是一条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的大龙。

大龙邮票分别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这几种。大龙邮票是1878年发行的,因为大龙邮票图片是一条龙,所以象征着中国。

并且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平银 分银)”的字样。 看了这枚大龙银票,真是太好了,不愧是中国第一枚邮票啊!有机会我也要收藏这枚邮票。

3. 四年级作文大龙邮票二百字的

在我的家里,有一本非常厚的集邮册,在集邮册的所有邮票当中,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张龙形的邮票,因为我十分崇拜它。

这一张邮票上的这条龙,看起来是威风凛凛,它那金黄色的龙须,嗨哟那浅蓝的鳞片,绿色的背毛,一双烔烔有神的眼睛,粗壮的身躯以及锋利的利爪。岂不是代表着华夏民族有龙的精神,有龙的气魄吗?

在这一张龙形邮票的左中侧有着一个火球,就好像那条威风凛凛的龙正好要叼住这个火球,带往人间,让人们永远温暖,永远幸福。可真所谓是金龙献瑞呀!

4. 大龙邮票说明文400字

1878年8月15日,清朝 *** 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1878年,清朝 *** 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清皇室的象征——蟠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

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中国的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是大龙票。在发行之前,清海关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

大龙邮票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发行量:约100万枚 发行日期: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经研讨,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被认为在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之间 历史 按照常理,邮票应该由邮政部门发行,但是中国的这第一套邮票却与海关有着不解的渊源。

1840年鸦片战争后,侵华列强疯狂在中国攫取权利,海关更是被外国人所把持。当时担任清 *** 海关总税务司的是英国人赫德。

赫德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邮政大权觊觎已久。赫德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便想方设法让清 *** 同意由海关来试办邮政。

天津海关副关长靳辰光告诉我们,中国的邮政最早是由中国海关来试办的。那么在中国海关试办邮政中又是首先从津海关开始办起。

1878年税务总司赫德就指派津海关的德璀琳来筹办中国海关的邮务,那么就以津海关为中心在北京、营口、烟台和上海五个海关来试办海关的邮政。 中国近代邮政是由海关开始试办的,而海关邮政又是从天津开始的。

历史的逻辑有时也会出人意料。 1878年3月,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筹备的天津海关书信馆,正式对社会开放,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效仿西方模式的邮局书信馆。

坐落在海河岸边的老海关大楼,曾是海关的公事房,海关书信馆就设在该楼内,而中国第一套邮票也是从这里发行出去的。 靳辰光副关长说,书信馆开办起来以后,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同时也为了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那么德璀琳又筹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就是大龙邮票。

据史书记载,德璀琳原本早在书信馆开张前一年便向英国寄去定制邮票的订单,但终因时间周期过长而作罢。无奈之中他只好请上海海关造册处先行印制一批邮票应急。

虽说是应急之策,但现在看这些邮票,印刷质量应该还是上乘的, 基本是按照德璀琳当时的设想来完成的,并没有太多将就的痕迹。那个时代,一枚小小邮票的出世竟也是如此的不易。

设计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是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印制发行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

全套共有3种面值,币制为关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刷色有深浅暗亮等差异,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胶,齿孔12.5度。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

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薄纸大龙 1878 1882年印制,为第一期。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框间距约2.5mm,后期全张为25(5*5)枚,但3分银全张为20(5*4)枚。

此期印量最多。 阔边大龙 1882年印制,为第二期。

图框间距约4.5 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

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全张新票为孤品,原由美国集邮家施塔收藏,曾被中华邮票会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购藏。 厚纸大龙 1883 1885年印制,为第三期。

纸质厚而不透明,图框间距2.5 3.25mm,因子模磨损和纸张尺寸关系,全张都改为20(4*5或5*4)枚。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

评价 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大龙邮票的发行史、子模特征和版式、邮戳、实寄封等,长期以来都是集邮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 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 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给舅舅的一封信作文800字小学书信作文
答: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 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

介绍邮票(作文,多介绍些)800~1000字
答: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邮票有很多种。只是因为自其诞生之日起,邮票...

大龙邮票的特点是什么?我要写作文用的。
答:大龙邮票 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一,中国第一套邮票 ,你写这个作文可以由此延伸到清末的 洋务运动 ,或是中国的 近代化 进程,最好不要光局限于邮票

四年级作文好朋友400字
答:还有一次,我拿几张邮票去跟他换,他又“吹牛”了:“你知道我国第一张邮票是什么,出于哪一年吗?”我摇了摇头,说:“好像是大龙邮票,出于哪一年……我记不清了。”他得意洋洋地说:“第一张邮票是大龙邮票……慈禧太后80大寿……也就是1895年出的!”呀!吹到100多年前去了,我将信将疑,...

日记作文600字 参观集邮陈列馆有感
答:其中,邮政寄信使用的邮票是由英国人罗兰·希尔发明的。第一枚邮票诞生于1840年,名叫“黑便士”,上面印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但这枚邮票的边缘没有齿轮,只是一张普通的小长方形纸片。中国的第一枚邮票早在1878年就出现了,名字叫“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接着,我们跟着另一位小辅导员一起...

以《遵敬同学》为题目的作文500字
答:有一次,我们在谈论邮票时,练达冷不丁地问“嘿!你知道我国第一张邮票是什么,出于哪一年?”“好像是大龙邮票,出于哪一年?我不记的了!”他得意洋洋地说:“第一张是大龙邮票……慈禧太后80大寿……也就是1895年出的!”哇塞!都说到一百多年前去了!我将信将疑。回到家后,我查阅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