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混合溶液中某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作者&投稿:可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①两种强酸混合:先求c(H+)混,再求pH。

②两种强碱混合:先求c(OH-)混,再利用Kw求出c(H+)混,最后求出pH。

解题具体思路:

一看酸碱是否过量:若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要考虑生成的盐是否水解;若酸过量,先求[H+],再求pH;若碱过量,先求[OH-]。

再由Kw表达式求[H+],最后求pH。定性分析时,根据酸碱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

二看酸或碱浓度的表达形式:若酸或碱是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则要关注酸或碱的组成与酸或碱的强弱,二元强酸或二元强碱的[H+]或[OH-]是其物质的量浓度的两倍。

弱酸或弱碱的[H+]或[OH-]要比其物质的量浓度小得多;若酸或碱是已知pH的,则需逆向思维分析酸或碱浓度,尤其是弱酸或弱碱的物质的量浓度要比已知pH相应的[H+]或[OH-]大得多。

三看混合溶液的体积如何变化:由于体积变化,混合后的溶液中各微粒浓度都发生变化。

知三求一:①强酸溶液的[H+]、②强碱溶液的[OH-]、③混合溶液的pH、④混合时的体积比,知道其中的三个数据即可求第四个。

扩展资料

举例

1、常温下,取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12,则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

解析:

设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c,由题意可得,混合后NaOH过量,根据

c(OH-)=0.01mol·L-1=(3c-2c)/5,求得c=0.05mol·L-1。

2、室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

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解析:

Ba2+恰好完全沉淀时,n[Ba(OH)2]=n(NaHSO4),n(OH-)=2n(H+)。设Ba(OH)2溶液的体积为V1,NaHSO4溶液的体积为V2。

由题意知反应后碱剩余,混合溶液中:c(OH-)=10-3mol·L-1=(10-2mol·L-1V1-0.5×10-2mol·L-1V1)/

(V1+V2),V1∶V2=1∶4。



10mg/L+1ml的物质+++10mg/l+1ml的物质+混合成的溶液是多少浓度?
答:10 \times 1 = 10mg 已知第二种物质的浓度为:10mg/L 已知第二种物质的体积为:1ml 根据浓度的定义:浓度 = 质量 / 体积,可计算第二种物质的质量:10 \times 1 = 10mg 将两种物质混合后,总的浓度为:20 / (1+1) = 10mg/ml 所以,混合后的溶液浓度为10mg/ml ...

化学计算方面的特殊公式,高手进来总结一下
答:重要概念的含义与应用 化学计算是借助于用数学计算的知识,从量的方面来对化学的概念或原理加深理解或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另外,通过计算还能培养分析、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化学计算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同种溶液混合,和不同溶液混合,物质的量会怎么变化,?
答:在这里,如果是同种溶液,物质的量直接相加就可以了,单位是mol;(估计你说的是物质量浓度,及用总物质的量/总溶液体积,单位是mol/L)如果是不同的溶液,(1)不反应,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物质量浓度发生变化(因为总体溶液体积变大)(2)反应,先计算出反应后的物质的量,再算物质量浓...

怎样去求两个混合物和溶液反应之后的另一个物质的质量分数
答:至于溶质,可能有多种,第一,生成物可以有多种,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求出来,第二,还可能有过量的问题,即可能有一种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全,要先找出哪个反应物是过量的,然后求出这个反应物反应了多少,就可以算出还有多少,这就是所有可能的情况吧。然后根据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除以溶液质量就可以求出来...

这种混合溶液的题怎么做?
答:先设两种为1L,所以C(cuso4)=2mol/2L=1mol/L,C(H2so4)=1mol/2L=0.5mol/L,C(so4+)=(2mol+1mol)/2L=1.5mol/L,C(H+)=(2*1mol/L)/2L=1mol/L C(cu+)=2mol/2L=1mol/L C(Fe+)=C(so4+)=1.5mol/L

混合溶液的密度怎么算?
答:混合溶液的密度等于:混合溶液的总质量除以混合溶液的总体积。混合溶液的总质量等于每种组分质量之和。混合溶液的总体积等于每种组分体积之和。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只发生很小的变化。例如在0℃附近,各种金属的温度系数(温度升高1℃时,物体体积的变化率)大多在10-9左右。深...

麻烦请详细解释一下化学极值法(高一)
答: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妙用 极值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化学上所谓“极值法”就是对数据不足而感到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组成判断的题目,采用极端假设(即为某一成分或者为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这样使一些抽象的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可达到事半功倍...

初中化学问题:溶液稀释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另附上一些其他的有关溶液计算公式: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00 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 × a%浓=M稀 × 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 × b%稀 3、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 × a%浓+M稀 × b%稀=(M浓+M...

不同浓度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怎样算其混和的浓度?
答:在实践中,把两种强碱的不同量浓度的数据和混合后实际体积的数据代入计算式,可以分别算出不同物质、不同离子的量浓度。常规碱指的是能在水溶液电离出氢氧根的,能电离大半的一般都视为强碱(与酸不同,不少多元碱很难用Pkb值直接看出是否强碱),因此氢氧化钙严格来说不视为强碱,因为饱和氢氧化钙...

物质的量浓度可以做加和运算吗 比如1mol/l的硫酸中倒入2mol/l的硫酸...
答: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决定式C=n/V,也就是说想求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首先得知道溶液体积以及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你给的例子中只提到了混合前两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没有体积,也就无法确定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你给的例子是无法计算的。或者换句话说,相同溶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