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作者&投稿:陈没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一、 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多充实、提升竞争力,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不要眼光过高。凡事做到“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只有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对于我们这中缺少社会经验的我们来说更要做到这点,特别是在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需要加强,这是招聘单位说看重的,当然学习成绩固然重要
二、审清情势,确定就业范围
应届毕业生需要对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部门。比如在新经济形势下,公关广告、品牌推广等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预算是最先被截流的。求职者,尽可能地选择公司核心或者有潜力的部门就职,企业在扩张期和鼎盛期才考虑到的职位可能会被缩减,与其四面碰壁,不如寻找一个大的入职空间。在筛选应聘地区上,从以往的经验看来,这种经济震荡会突出表现在经济发达或者发展迅速的地区,比如深圳、浙江、上海等大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
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三、 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
“既是危机,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在浙财院东方学院金融学会负责人潘金磊看来,危机才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在危机意识中了解现状,慢慢摸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应届毕业生李凯华体会最深的是,只有在熊市里证券公司才会迫切需求优秀的专业人才。早在大三时,就有一家证券公司准备与他签约,如今这样的橄榄枝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日前举办的一场恳谈会上,与会的20余家金融单位对那些上手快、一线操作能力强兼具较好的营销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求贤若渴”。
“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考生和家长提了个醒,读大学、选专业不能‘一窝蜂’。”省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如是说。近年来证券市场的红火,催生了一大批盲目报考财经类院校和专业的学生。报考的人多,毕业的人就多,如果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存在,那么他们找工作难也就不奇怪了。这时,反倒是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能顺利就业。因此在这位专家看来,只有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好专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才会在面临金融危机等困境时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四、 变压力为动力,降低期望值
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只有正视就业压力我们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适当降低期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就顺的思想,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有些学生对专业的前景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而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
五、另谋出路、继续深造
当然自主创业,考研及公务员也是就业的一途径,但是这毕竟是少数。 路何去何从,都得靠自己把握,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某网站最近对成功就业的调查,发现有48.9%的人成功秘籍是不断面试,积累面试经验,以量取胜;还有21.6%的被访者是因所学专业抢手而成功;而名牌效应和关系效应比以往有明显降低,只占8.0%和11.4%。这些总体反映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从单纯追求名气、注重关系、人际利益而逐渐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其实,大学,只是证明你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但远远没达到是人才的地步。
人才是既具有理论素养,还要有适应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家庭环境的能力,要有学习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当做“文盲”来看待,在社会中不断的接受新的东西。
金融风暴不怕,可怕的就是你没有信心在社会中去竞争,去接受新的东西。 谁能经得住考验,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1.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

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1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1年的5倍多。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3%;2005年毕业338万大学生,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76.69%。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平均就业率达到70%;2008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为559万,大学生就业率为70%;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4%;2010年的大学生毕业生630万,截至7月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万,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刘延东表示,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7.8%,连续9年保持在70%以上;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80万人,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等也将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会集中显现。

2.存在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现象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生的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一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不匹配,引发了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现象。

1、人事管理制度和企事业、生产企业处于改革调整期

  目前高校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改革步伐,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举步维艰,这与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有关。现在人事管理制度中的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都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毕业生就业的申请报批手续过于繁杂。国家机关继续推行机构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结束后,省市机构改革马上全面推开。毕业生到各部委系统和各级党政机关就业的人数会相对减少。国有企事业目前依然处于转轨改制、生产企业结构型的调整期,使很多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

  2、市场需求、供给、专业与地区之间等存在着诸多不平衡问题

  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近些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总体需求信息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同时,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重在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相对看得淡一些。且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有些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但同时又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难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较为普遍。

  在供需形势总体平衡的前提下,存在着诸多的不平衡现象。不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短线专业的供需比可达1∶30,而有些长线专业的需求则几乎为零。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也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己经市场化,但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较缓慢,表现在专业设置调整后,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这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突出的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的盲目性,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反差现象也相当明显。越是经济发达、知识人才密集的地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急迫,接收毕业生的量越大;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人才稀少的地区,反而越不好安排毕业生。同时这些边远地区或内地不发达地区,仍然实行计划分配的做法,不利于毕业生求职就业;有些地区实行地方保护政策,收城市增容费,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复杂,户口指标审批难。

从总体看,大约十年前,就业市场供需出现平衡点,然后,市场向着供大于求方向倾斜,这几年,这种状况越来越明显。


在出现供需平衡点后刚开始的那几年,大学虽然一直在扩招,但因为那会儿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强劲,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较多,所以,在2014年之前,市场供求状况虽然也属于供过于求,但还不是特别明显,就业形势不是特别严峻。

然而,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631万逐年攀升,在2014年第一次超过700万人,达到727万,到2018年,已经达到历史空前的820万人。预计2019年毕业生大约是850万人。


但市场新增岗位远远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甚至,最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就业市场的岗位数不但没有增加,还有下降趋势。比如最近一两年,很多大型国企、银行,甚至大型民企,都开始减少校园招聘人数,缩招大学毕业生。此消彼长之下,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非常明显。


在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明朗的同时,最近几年,考研的报考人数节节攀升,从2016年的177万迅速攀升到2019年的285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难,考研九成了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现在确实变得越来越严峻了。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想办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需要拓展多渠道的就业方式。对于个人而言,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

从现实情况看,就业市场早已不构成均衡了。从总体看,大约十年前,就业市场供需出现平衡点,然后,市场向着供大于求方向倾斜,这几年,这种状况越来越明显。

在出现供需平衡点后刚开始的那几年,大学虽然一直在扩招,但因为那会儿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强劲,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较多,所以,在2014年之前,市场供求状况虽然也属于供过于求,但还不是特别明显,就业形势不是特别严峻。
然而,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631万逐年攀升,在2014年第一次超过700万人,达到727万,到2018年,已经达到历史空前的820万人。预计2019年毕业生大约是850万人。

但市场新增岗位远远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甚至,最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就业市场的岗位数不但没有增加,还有下降趋势。比如最近一两年,很多大型国企、银行,甚至大型民企,都开始减少校园招聘人数,缩招大学毕业生。此消彼长之下,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非常明显。

在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明朗的同时,最近几年,考研的报考人数节节攀升,从2016年的177万迅速攀升到2019年的285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难,考研九成了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现在确实变得越来越严峻了。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想办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需要拓展多渠道的就业方式。对于个人而言,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受疫情影响,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
到目前为止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数据显示:
受冲击最大:餐饮住宿业,预计一季度增速-45.7%,全年增速-11%;
其次:房地产业,一季度约增长-25%,预计全年增长-1%;
接着:传统批发零售业也受影响比较大,一季度明显负增长,但是由于线上消费的替代性增长,整个批发零售业一季度增速约2%,交通运输业受冲击也较大,预计一季度增长-1%。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但是,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少岗位并非人满为患,既存在“人找岗位”,也存在“岗位找人”的现象。所以并不是真的没工作可找,这里面有太多因素。
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来说,其实较突出的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问题。
结构性失业是指需要就业的劳动者知识技能、素质、择业观念等与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岗位难以适应,导致有工作不能干。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工作不如意,只为了寻求更高的待遇或更大的发展机会而造成的暂时性失业。那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多大学生失业是属于摩擦性失业,大部分会因为不满足于现状而跳槽。之前也有分析说大学生在一个企业呆的时间普遍不会超过半年。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归因分析
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非常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第二,就业机制有待完善,企业用工制度有时候不合理;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很多大学生的精英意识还比较浓,有业不就,非大城市,高收入部门不去。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一些毕业生降低了期望值,仍找不到工作。
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男女比例
我们知道,目前男女比例有些失衡,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数量。但是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女性就业情况比男性乐观,原因除了有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接纳女性,甚至更倾向于女性参与之外,也与女性在学校学习更投入,更优秀有关。
毕业生就业性别比
毕业生就业性别比
大学生目前就业的问题
大学生目前就业的问题
大学生目前就业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的职业指导与清晰的职业规划;
二、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三、应聘前对单位了解不够;
四、择业过程中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五、简历和面试,回答过于死板;
六、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暂且不论是不是受疫情的影响,每年大学生就业都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现在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竞争绝对是越来越强,那么在每年都会出现这种大学生难以就业的问题,到底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还是自身的影响?这些其实都有。
所以也不必抱怨环境,不必抱怨自己毕业不逢时。有能力和进取心之人找工作还是不难的。

简述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答: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业岗位不足。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也相应减少,导致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愈加激烈。同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其次,就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结构存在明显...

2023年大学生就业现状
答:关于2023年大学生就业现状分享如下:2023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023年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但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普工难招、技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是什么
答:高校就业难是长期困扰我国大学生群体和社会的一个热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分析后发现:1、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国家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各方面政策调整导致许多行业出现用人需求减少,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使得很多人选择放弃或降低期望值,从而使大学...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有
答: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

近五年大学生就业趋势
答:本科的红牌专业则有汉语国际教育、绘画、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法学、历史学、化学和美术学,本科红牌专业则是以教育为主导,通过对这些红牌专业的观察来看,基本上都是文科专业,文科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够乐观。 目前大学生这样的就业形势应该如何应对: 第一,另谋出路,继续读书。当然自主创业,考研,考公务员也是一种就业方式...

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答:而且今年由于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影响。企业停工后就存在复工的问题,目前有些企业还不知何时能复工。比如我国的国际航班就不知什么时候能恢复、旅游等许多第三产业的运营都受到了影响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理智应对呢?虽然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不...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答: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如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谈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2022
答:谈谈2022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下:1、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以下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些原因。1. 经济转型 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逐渐减少,而新兴产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也有限。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大。2. 教育与就业的脱节 现今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

如何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答:2. 关注技能需求:现代社会对于专业技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应该关注当前就业市场对于技能的需求,尤其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技能。通过学习和培养这些技能,大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3. 发展综合素质:除了专业技能,大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这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