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1、专

作者&投稿:直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面反思怎么写~

这次语文成绩很差。原因出在哪里,我做出了深刻思考和反省,经过了深思熟虑,特作出深刻的检讨,有些没有提到之处还请老师和同学们提出批评指正。

  我认为此次考试的失利,绝不是一日之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确实,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思想觉悟不够深刻。思想觉悟是一个学生具有的基本条件,一个学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就是学习,好好学习。一个正确的思想觉悟会带领我们走向正轨,所谓思想不过关,成绩如何过关。不仅仅是学习,做任何事思想觉悟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

  2、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态度跟思想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正确认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学生成才的必备基础,有了正确的思想态度才能正确的对待学习这件事,正确看待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考试是学校对于学生的检测,也是让自己找出不足改正不足的方法,也是学校对学生的一种负责的态度。

  3、基本功的不扎实。平时的一个小小的东西都会影响到考试成绩,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字母的背记,每一次简单的验算,每一次刻苦的思考,都是很重要的,我就是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导致考试成绩的不理想。

  4、平时对自己要求过低。有时候人会犯“惰性”,也就是偷个小懒,每个人都有这种惰性,重要的是有的人克制的较好,有的人克制的较差。平时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学习更要严格要求。

  5、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每一个阶段都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的人,往往平时不怎么起眼,到了考试就会大放光彩,因为他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从而最终完成一个大目标。然而光有目标没有实际行动也是不行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度过每个目标,你会发现你成功了一大步。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人的话都是有道理的。

  6、缺乏一定的自信心。人无聪明愚蠢之分,都是平等的,一个人要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付出努力就会成功,一个人要是缺乏了自信心,不敢去尝试,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无法成功。俗话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指的是什么,就是自尊和自信。

  7、缺少“不耻下问”的精神。有时候感觉问问题很丢面子,这是大错特错的。我们都是学生,我们都是来向人家学习的,学习就有不懂的,不懂的就得向别人请教,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我一直曲解这里的意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比如你的数学好,我的语文好,我们就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学习,这样同时提高的是双方,也是双倍的。

  8、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成自然,一个正确的学习习惯关系着一个人的一生。有的人喜欢给英文备注,其实这也不失为是一种好办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一看到这个单词就能想起自己的备注,这样对于背记有很大的提高。还有人的验算本比有的人的作业本都整洁,这都是好的学习习惯,就算题做错了,回头找找看看自己的验算本,一目了然,知道哪里错了。弄得乱七八糟,自己永远不知道怎么回事。

首先 我想知道你所在的地区以及你所用的教材。

总体来说
嗯,我是属于初一初二还努力的,成绩年级300/800 这样的 到了初三努力了一下 最好也才247.囧
不过好在中考的时候爆发了~ 哦也

嗯 首先你要明确目标啦 你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重高也有三六九等的对不对

个人认为家教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不知道为什么。屡试不爽的。只是心疼钱~
不过如果你仔细衡量一下也会舍得。

一门一门地提高比较好。
老师上课复习的时候要勤做笔记
错的题目 典型的题目要做记号
很多人都有错题本 不过我觉得抄来抄去太慢了 所以做好记号
自己有事没事多看几遍就好

文科类的东西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一般跟牢老师的脚步差不多了

你要找到自己的弱项
猛补!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 ____得分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第I卷(基础知识 30分)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搪塞(sāi) 卑劣(lüè) 哀悼(dào) 名讳(hùi)
  B.玷污(zhān) 驿站(yì) 瞥见(piē) 逊色(xùn)
  C.溺水(nì) 匿名(nì) 诘责(jí) 讹诈(zhà)
  D.缄默(jiān) 干涸(hé) 畸形(jī) 歼灭(jiān)
  2.下列四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胃口 按部就班 自鸣不凡 直接了当
  B.佳宾 蜂涌而上 金壁辉煌 锐不可当
  C.家具 迫不急待  行踪诡秘 再接再厉
  D.国籍 哀声叹气 委曲求全 渡过难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她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
  B.尽管雨多么大,路多么难走,她都能坚持按时到校。
  C.只有坚持认真预习,才会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D.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对画线部分在句子中充当成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像往常一样,我打开电视机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
  ②他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③爱好和平的人们,特别憎恨那些打着“人权”的幌子对别国实行侵略的国家。
  ④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
  A.状语 宾语 主语 定语
  B.状语 补语 主语 定语
  C.主语 补语 状语 宾语
  D.主语 补语 状语 宾语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平时不努力,临考前的加班加点终究无济于事,我只有自咽苦果。
  B.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
  D.放眼望去,气象万千,面对这种沧海桑田的奇景,能不诗兴勃发吗?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歌女醉生梦死、沉迷享乐的斥责和辛辣讽刺。
  C.王安石把方仲永由神童沦落为庸人的根源归结为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D.《桃花源记》最后两段描写人们再次寻找桃花源,却无功而返。这样写暗示了桃花    源只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并非真实存在。
  8.下列各项句中画线的代词指代范围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人家已经同他商量定了,你又变卦,叫我怎么同他说?
    ②人家那个班都完成了任务,我们可不能落后呀!
  B.①他尽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②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
  C.①不论厂里发生什么事,他都关心。
    ②他什么都懂,你不要唠叨了。
  D.①这儿是我们的家,你进来坐会儿吧。
    ②我们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
  9.选出填在下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
   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
   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____。
  A.勇猛 B.盘旋 C.飞翔 D.羽毛
  10.句子、句子的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朝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朝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李清照——宋朝
  D.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
  二、填空简答及语言运用题(10分)
  11.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6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万岁”主题演讲会,校长也参加了。①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②气氛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③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12.按照要求将下列词语组合成句子(不得增减词语)。(4分)
  是 在 举行 初三甲班 主题班会 的 学雷锋
  (1)强调活动的内容:

  (2)强调活动的地点:

第Ⅱ卷(90分)
  三、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12分)
得分
高堂在上
王延辉
  去冬至今冬,在乡下呆了一年。不得近侍母亲,只匆忙回家望过几番,除此惟于梦中相见相慰。而梦有吉凶,便吉梦怕反,凶梦疑真,好梦坏梦,总难释怀。就常寄钱寄药,常寄语。但内心总是难消停。
  从乡下返回不几日,速速接了母亲来。母亲已近八十岁,脸面上倒无多大变化,只是腿脚更加不利落,反应愈发迟钝。母亲老了。我的心掠过一阵悲凉。
  母亲一辈子生了九个孩子,活了我们姊妹兄弟七个。如此不停地辛勤劳作,晚年就见了后果,尤其以肾为甚。搀母亲去卫生间时,母亲怕摔倒,总用一只手将我的手腕攥得极紧。便想起那年我患“百日咳”,咳得一张脸成了大头娃娃,是母亲背着我往来医院,两只小脚颠簸着母子一百多斤。那时,母亲总用手将我勒得极紧怕摔着我。
  如果母亲一时走不及,就得拿便盆来接尿。执盆片刻,又想象儿时让母亲把尿的情景——母亲现在再也无法在儿子面前讳忌自己的身体了。人生果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吗?
  为母亲备水送药之际,常想起有次放假回家,陪母亲去医院。一路上母亲直说有个女医生对她如何如何好,去了一定找她看。不料,到了医院,母亲的微笑却遭到一脸的冷漠。当时,我简直不敢直视母亲的尴尬,心里只有一个心思想杀了那个女医生。如今想想,人家也没大错,也许人家对每个患者都有意无意地很和蔼很冷漠,也许这要看情绪。那位女医生,若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病人一个笑脸,该是何等的功德无量,尤其对母亲这样一个不忘别人半点好意的人。
  二十年前来济南就职,家离车站太远,母亲只送我出家门。但在那之后的许多日子里,母亲则总站在那个位置上,盼我想我,恨不能我一步就能站到她的面前。如今,目睹母亲日渐衰老,想到母亲将永远走出家门的那一天,想到那时盼母想母的位置只能划在心里,所有的劳顿疲累遂全如轻烟散尽。
  传说罗贯中作《三国演义》,某天写得正上劲,其母送饭,见他无暇回顾,就把饭搁在一边悄悄离开了。母亲去世后,他每忆及此事,辄悔恨难消,自责一生一世愧对母亲,并把此心情写进了《三国演义》的后记。初听这个传说时还年轻,品不出滋味儿。如今,才算体味了个中的悲苦。于是,我时时提醒自己:不管你做的是何等锦绣文章,与母亲相比,你的创造都一钱不值。那么,为了母亲,你当在任何时候放下所有的事。否则,你定将悔恨终生。
  13.从全文来看,作者的感情基调可分三阶段,试用6个字加以概括。(2分)

  14.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是全文主题的切入点,请把它找出来。(2分)

  15.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回忆小时候母亲颠着小脚背自己去医院的情景属于何种叙事方法?有何作用?(2分)

  16.第四段破折号后的两个抒情句,可谓力透纸背,试问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不超过35个字)(2分)

  17.第五段写母亲对女医生笑的难忘,母亲面对女医生的尴尬,我的愤懑不平,主要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与情怀?(不超过25个字)(2分)

  18.末段写罗贯中与母亲的故事,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6题。(14分)
摆渡自己
  (1)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
  (2)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3)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采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4)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光,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5)20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6)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_______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shè)[  ]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7)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逃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一是生存,一是爱情,它们常常突然间就浊浪翻滚地横(gèn)[  ]在面前,你________地找不到可以走过去的桥,_________地找不到可以渡过去的船。这种无路可走的绝望,一生中谁不碰上几回!
  (8)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_______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9)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10)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黑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槽。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有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上从未谋面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11)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踬,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9.按照注音填写出文中括号处所缺的词。(2分)
  (shè)_______免 横(gèn)________
  2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义。(2分)
①蹂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颠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画横线的四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愁肠百结 万念俱灰 白怨自艾 痛不欲生
  B.万念俱灰 愁肠百结 痛不欲生 自怨自艾
  C.万念俱灰 痛不欲生 愁肠百结 自怨自艾
  D.自怨自艾 愁肠百结 万念俱灰 痛不欲生
  22.本文的体裁是( )(2分)
  A.写景叙事的记叙文 B.托物言志的散文
  C.哲理散文 D.阐述道理的议论文
  23.“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不了生命的救赎之路。”是从文中抽出的一段话,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是( )(2分)
  A.第(4)段之后 B.第(6)段之后
  C.第(7)段之后 D.第(10)段之后
  24.第(10)段第一句中的“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5.第(10)段中加点的词语“这种时候”具体指代的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31题。(14分)
“秦砖汉瓦”的自述
胡永槐
  我是一块普通的砖,一片普通的瓦,是用土坯在烈火中烧制而成的。肤色有红的、青的、蓝琉璃的……灼灼闪光华。据建筑学家说,我出生在秦朝和汉朝。所以,人们又称我“秦砖汉瓦”。
  诚然,我的年龄已经很大,但至今还不能完全退休,人们还在使用我去建筑屋宇,造福亿万家。
  有一天,建筑学家出国访问,我也随同一起前往考察。在国外的高层建筑的工地上,我开了眼界,见了世面,结识了一批新伙伴,真叫我眼花缭乱……
  在瑞典,人们制造一种混凝土,以粘土颗粒代替碎石,再添加3/104的橡胶粉末。用它制成的板件,重量比水还轻,而它的机械强度却和一般的混凝土毫不相差。
  在英国,人们利用合成橡胶的悬浮液,取代普通的水,拌和出的混凝土顶呱呱。它能防水、防油、防各种化学药剂的腐蚀,能力相当强大。
  在美国,人们生产一种特种水泥来披覆墙壁,玻璃纤维掺和进这种水泥的骨架。它坚固耐用造价低,使用时既可用灰刀涂抹,也可用喷筒喷洒。
  在芬兰,人们研制出一种砌墙材料,原料用的是废布、废石棉,以及金属的残渣。它的耐氨、耐碱、耐有机酸的能力,大大超过了钢筋混凝土;用它建造冷库的内墙,保温效果特佳。
  在日本,人们发明一种新型的木材代用品,包括30%的塑料和70%的木材刨花。它经过化学处理,既不会燃烧,又十分平滑。
  在苏联,人们研制成一种浅绿色的耐寒涂料,配方里增加了氧化铬和氧化硫。它涂在住宅里,能长期保持色彩鲜艳,真叫人精神焕发……
  啊!我出国考察归来,有满腹感受要告诉建筑学家,千言万语并作一句话:快研究先进的建筑材料技术,让这些新伙伴同我“秦砖汉瓦”一起,砌进中国式的四化大厦!
  26.下面是对文章运用第一人称说明作用的分析,不妥的一项是( )(2分)
  A.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B.为了说明的方便
  C.使说明更具真实性
  D.使文章更为生动
  27.请在原文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写在下面。(2分)

  28.本文突出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9.文章开头说“我是一块普通的砖”,又说“我是一片普通的瓦”,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30.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31.请把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概括出来。(3分)

  四、作文(50分)
得分
  3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以前有个愚蠢的富翁,看到别的富翁住在好看的三层楼上,他也想住,就找来工匠说:“给我盖一幢三层楼。”工匠动工后,富翁看见他们都在地面上打地基垒砖,生气地训斥道:“我要的是三层楼,不要底下的!”
  请以“空中楼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多角度分析问题,只要和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1.D A项“塞”读作sè,严劣”读作liè;B项“玷”读作diàn;C项“诘”读作jié。
2.A  A项中“鸣”应为“命”,“接”应为“截”;B项中“佳”应为“嘉”,“涌”应为“拥”,“壁”应为“碧”;C项中“急”应为“及”;D项中“哀”应为“唉”。
3.C A项中“不但……而”不当,可以把“而”改为“而且”,也可以删去“不但”。B项中“尽管”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与下句中“都”搭配不当,应改为“不管”,与“都”构成条件关系,才符合全句所表达的意思。D项中的“不仅”与“而是”不能构成递进关系,而全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因此,应把“而是”改为“而且”才恰当。
4.C A项“俗话说”后冒号应为逗号,并且单引号应在“嘛”前;B项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第二个问号应为句号;D,项“那样”后逗号应为冒号。
5.B 语句①“像往常一样”明显是状语,可排除C、D项,从语句②中“得”可分析出“泪水夺眶而出”是补语,补充修饰“激动”时的情景,可排除A项。
6.B “目不暇接”的意思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而学术报告只需听,不需看,故运用不当。
7.B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醉生梦死、沉迷享乐的斥责和辛辣讽刺。
8.C A项①指我,②指别人;B项①“自己”特指“他”,②泛指自由主义者;D项①指说话人一方的人,②指现时代的所有人。
9.C 因“流动”、“燃烧”是动词,所以与之同位的空白处,也应是动词,B、C两项符合。同时流动的水,是向前的;燃烧的火,是向上的。无论是向前的还是向上的,她们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因此应选择飞翔,而不是盘旋。
10.C 作者应为辛弃疾,而不是李清照。
  二、11.①句改为: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
②句改为:气氛非常热烈。
③句改为: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12.(1)在初三甲班举行的是学雷锋主题班会。(2)学雷锋主题班会是在初三甲班举行的。
  三、13.恋母——爱母——赞母。
14.“母亲老了。”
15.插叙。不仅使文字舒展从容,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升华了主题:母爱是多么神圣深厚啊!
16.委婉深刻地讴歌了母亲对儿女付出的悲壮的代价,所作出的无私无畏的牺牲。
17.表现了老人慈悲淳厚的情怀,委婉表现了母爱的博大。
18.尽抒母亲深沉的爱,进一步突出母爱的伟大。
19.赦 亘
20.①lìn践踏 ②zhì被东西绊倒
21.B
22.C
23.B
24.“也许”表猜测、估计,列举了人们可能遇到的多种挫折,若去掉就太绝对了。
25.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
26.B
27.“快研究先进的建筑材料……中国式的四化大厦!”
28.拟人
29.不矛盾。因为“我”是“秦砖汉瓦”的总代称。
30.介绍各国建筑材料的制作及其特点。
31.改革技术,尽快研究发明出先进的建筑材料,为中国的四化建设服务。
  四、32.[例文]
“空中楼阁”终为空
  愚蠢富翁那“空中楼阁”的故事,不仅令人发笑,而且更值得人们引以为戒:“空中楼阁”终为空,扎实基础才可靠。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何能建起万丈高楼?同样,在学习上要想有好成绩,就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
  初中阶段,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如果忽视了这一阶段的基础知识,在学业上想有所成就,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了。有的同学在学语文时,不注意阅读分析,不注重平时练笔,不注重掌握积累词汇,却一味寻求方法技巧,想一步登天成为现代的曹雪芹;有的同学在学数学时,不注意从简单题型入手,不注意训练演算推理能力,而是一开始就专找难题、偏题、怪题去做,一心想成为第二个华罗庚。这种想法和做法,与愚蠢富翁又有什么两样?不也是空中楼阁吗?
  大家知道,意大利著名画师达•芬奇开始学画就是从画蛋练起的。正是由于他千百次地反复练习,才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中国女排能夺取世界冠军,正是由于她们平时苦练基本功的结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只有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筑学业的基石,学问的万丈高楼才会拔地而起,牢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