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作者&投稿:将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调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合作学习以它的优势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那么如何调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呢?为此,我学习了分乡初中的方法经验,也学习了很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很成熟的名校的经验。同时,我给我的学生也做了问卷调查,请同学们写写什么样的方法更能激起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欲望。现在,我将他校经验,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以及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请专家和评委批评指正。
一.原因分析
从教师层面看,主要原因有:教师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设计高效课堂不到位;教师对课堂监管不到位等等。
从学生层面看,主要原因有:学生没有有效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对学习没有兴趣,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每天每节课都这样进行,部分学生缺乏新鲜感,产生疲劳感等等。
二.方法建议
1.兴趣激励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如果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毫无兴趣甚至排斥,那么这个合作就是毫无意义的。我们东湖高中最初在一年级文理科实验班试点推行小组合作这种模式,学生很反对,他们总认为,这种模式浪费他们的时间,尤其是尖子生更是觉得无助于他们的提高,有学生甚至还给年级组写信,说采用这种模式会害了他们。对此种种反对的声音,我只对学生说:“你们放心,老师绝对不会做误人子弟的事情。”在开始的几堂课,我只是针对这堂课里学生个体较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或两个抛出来,学生觉得不突兀,而且认为的确需要团队合作来解决,他们渐渐地接受了小组合作的这种模式。在学生开始对小组合作有了一定兴趣了,我就在我的课堂根据学情和教情更广泛地运用小组合作,比如,合作检查教材内容的记忆落实情况,练习完成情况,错题更正情况等等。当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要写写什么样的评讲方式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到合作中来,我的学生主动的告诉我:“老师,我们要小组合作来完成。”看来,学生们都已经接受了这种模式,从这种模式中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的收获,今天,还主动提出来我们要小组合作。
2.竞争激励
竞争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竞争比平常状态有更大的紧张感,压力感。在竞争过程中学生想获得自尊心﹑成就感的需要更为强烈,潜在的动机可转变为学习的动力。竞争使同学们在学习中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它是促使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催化剂”。因此,竞争也是一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激励。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这样的竞争机制,开设“最佳合作团队奖”和“最优秀小组长奖”。
根据已经分好的小组,每节课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成员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加分或者扣分,一节课后或一周后进行统计,积分最高的组授予“最佳合作团队奖”,而这个组长则获得“最优秀小组长奖”。
3.评价激励
对于评价的权力属于谁,我们往往认为这是老师的事情,我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仅渴望得到老师的评价,也希望能得到家长和同伴的认可。
(1)同伴互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长会按照老师安排的任务合作共学。在组内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同伴的发言不仅要认真的倾听,而且还要对同伴的表现从完成的速度﹑完成的质量等方面给予评价。为了能得到同伴的肯定,学生会主动积极的学习,得到同伴的肯定后,他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会更高。
(2)组间评价。在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第一小组展示合作成果之后,他组要对第一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这就改变了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主人。通过这种评价,既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还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
(3)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教师的评价是贯穿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合作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评价,比如:“你们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动作迅速,而且合作愉快,值得大家学习!从而为其他小组树立榜样。其他小组在先进小组的鞭策下,也积极调整自己的合作方式,迅速得出探讨的结论。
(4)自我评价。在一节课近尾声的5分钟,我常常会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那就是对自己前35分钟的表现进行一个小结和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回顾了一节课所学,收获了已经掌握的内容,遇到问题也可以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如有疑问不能解决,可以记录下来提出来作为下一节课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
(5)家长评价。东湖高中有两项举措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心,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学习的热情。第一项举措是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后的总结表彰大会邀请优秀学生家长的出席,让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接受表彰,学生们为了得到这样的荣誉拼命学习。第二项举措是每次月考后成绩异动学生的家长接待周,我有一天接待了6名家长,家长学生和老师在一起交流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在下一次月考中,这些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这两件事情给我带来极大地感悟,我们也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表现优秀的学生家长也请来一起接受“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优秀组长奖”等奖项。这样就更能促进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也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学生以往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 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在我的教学实践的活动中,我尝试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学生采取了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和技巧
激发心态的表现,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别人发表不同意见时,其它同学安静坐好,边听边思考,积极构建自己的认知,认真听取别人不同的见解,主动获取信息。教师应满怀期望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独特见解,富于机智地引导启发。学生自由放飞想像,他们的发言就会出人意外的精彩。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老师要不断监控小组活动,做观察记录,及时对小组活动进行反馈,针对学生争持不下或思维受阻不能深入时,老师必须介入,及时点拨,排除思维障碍。
(2)小组活动中,老师要告诉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有礼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老师可以把要注意的问题编成口诀贴在教室前面,让学生牢记。如:“小组讨论声音小;开口之前要想好;别人发言认真听;意见不同我不吵;他人不会我帮助;为组争光集体好;无论对错要谦虚;团结互助向前跑。”
(3)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就是这种互动进行的保证者和组织者,因此要求教师要科学地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提出合作要求,培养合作技能。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在各小组之间来回巡视,及时了解合作情况,发现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5)充分考虑学生的异质情况,科学分组(男女生、学习较好和学习有困难的、性格内外向互相搭配),避免小组不能很好合作,只有少数人发表意见或因为各组学生差异较大而讨论时间进度相差甚远的现象发生。
(6)组织得力,控制时间长短和噪音,防止失控,浪费教学时间。
(7)科学地摆放桌椅,以利于学生合作学习。如马蹄型、梅花型、半圆型等。
(8)合作学习要实实在在,不能流于形式,搞花架子。有些老师上课,既不根据教学内容,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简单地把学生围坐在一起。这能是合作学习吗?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合作’,而不是“围坐”。围坐在一起的学生真的合作了吗?关键的问题是老师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使“合作”不流于形式。才能让学生把教材作为例子,从学会了到会学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达到由课内的获取到课外的提升。从而真实地体现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问题有一定的探度,讨论也有价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求得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
学生的课堂展示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是评价高效课堂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课堂上学生参与展示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课堂展示人次的多少,课堂展示是否充分合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我校自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以来,本人就怎样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作如下探究。
一、树立参与无错思想——敢展示
在高效课堂改革开展初期,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往往有很大的疑惑:怕出错,怕同学、老师笑话,不敢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在课堂上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给学生这样一个印象:只要你敢参与,哪怕是你讲错了,就凭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其他同学也应该给你掌声,为你喝彩!老师照样给予鼓励,为你加分!通过一段时间尝试,让同学们打消思想顾虑,放开思维羁绊,逐步敢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二、培养参与积极分子——想展示
我在任教的各个班级的每个学习小组中,首先培养一批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分子,为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起到带动作用。老师有意通过个别辅导,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同学在榜样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个个想参与,人人想尝试。
三.提出参与基本要求——会展示
我提出展示的同学要准备充分,面向全体;声音要宏亮有力,字正腔圆;体态要落落大方,潇洒自如;语言要简洁流畅,精炼标准;书写要格式规范,过程完整;观点要是非分明,旗帜鲜明。尽可能用普通话,尽可能用学科语言,尽可能缩短时表达清楚。我也要求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要打断展示同学,随时准备质疑提问,给展示者以热烈掌声。
四、建立参与考核制度——要展示
我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科组长一节一统计,学习组长一天一评比,学习委员一周一小结,学习班长一月一总结。统计出自己负责的每个同学参与课堂展示的次数,得分多少,排出名次。按时统计,定期公布,对参与次数多、得分多的同学用红笔写在每个小组的黑板上方,对表现突出的组提出表扬。对于参与次数少的同学,老师了解情况,进行思想教育,让这部分同学自己定出第二天参与课堂展示次数的目标,第二天跟踪调查。并与相关老师交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几个月的实践,班级体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参与氛围。每个人每节课都跃跃欲试。
五、要求参与形式多样——乐展示
高效课堂刚刚开始,我们主要采用板书、朗读、背诵、讲解等展示形式,随着高效课堂继续推进,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课堂展示形式也不断创新,在保留传统的展示方式基础上,还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仅有小品、有辩论、有话剧、有演讲、有演说等表演形式;而且有漫画、书信、板图、书法等表现方式;有个人展示,也有两人、三人甚至全组整体展示;有必答、抢答、选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层次性,增强参与展示的趣味性、娱乐性,让教室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六、完善参与奖励机制——争展示
在刚刚使用“分组学习”教改模式或班级刚刚成立时,我会在全班评选课堂参与积极分子,早期可以以一周为单位对在课堂中表现积极的同学颁发奖状、奖品予以鼓励。我还给各个小组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量化考核,根据各组参与人次的多少、参与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质量的好坏评选出积极小组。后来就以月为单位来竞赛,评出先进并上报年级、学校表彰,大大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学们不仅要表现自己,更要为小组添分增彩,还能为班级争得荣誉。课堂上出现人人你争我抢,个个争先恐后积极主动参与局面。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既是一种良好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还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在高效课堂改革中,通过学生自学、对学、群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习惯,高效课堂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通过树立榜样、表扬积极、鞭策后进、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展示等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到“想学”“能学”进而“会学”最终“学会”。

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以下问题:
1.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并不是形式上让学生凑在一起。有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一起,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没有实效性。这是表面上的合作,是假合作。
2.小组合作的问题过于简单。在听课中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学生就已说出了答案。对于这种现象,老师还让学生继续讨论,进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3.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有些教师不经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感到措手不及。没有独立学习作基础的讨论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独立思考而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
4.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常见到有些教师给学生提出“下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就放任自流,不指导、监控学生的交流活动。
5.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表面的热闹可能会掩盖学习的缺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抢占话语霸权,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渐渐地他们对小组学习失去了兴趣,表现出冷淡、麻木,直至是自我放弃。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分组。教师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性别、个性特长,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组长、协调员、读题员、记录员等,角色可以互换。成员组合可灵活多样。
2.群体协作。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互相协作本身就是一种参与、一种经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为了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就必须具有协作意识,在协作学习中逐步学会合作技能。
3.把时间留给学生。我们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思考的时间,使学生人人都能有机会进行交流,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作为教师应该大胆让学生去讨论,去辩解。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在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下会学、乐学。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就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方法、步骤和任务分工,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标准;合作学习时,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放开手脚,充分地去读书、感悟、理解、争论和发现;合作学习之后,要及时评价,不仅要评价学习效果,更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真正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呈现出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纷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主流形式.
然而,如果细心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景,就会发现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许多学生延伸茫然,有的甚至对他人 的热闹漠不关心 .好像 自己是局外人 .他们是谁?是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忽略的“学困生”群体.
学困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所不能忽略、不可回避的一个群体,这些学生,大多性格内向、心理自卑,不善于和人沟通,学习兴趣不浓厚,不愿动脑,基础知识欠缺,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也更谈不上寻求 解决自己遇到的疑难的方法.这些原因都致使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和同伴存在诸多距离。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达到合作学习的良好效果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 恰当的给学困生在课堂中定位
新课改理念强调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我常常采用小组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小组成员要经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展示、合作探究的阶段过程。学困生作为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之一,教师应设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讨论与交流中去。
1、他们应该是主动学习中的参与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明确掌握本班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分层要求,明确告诉学困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制定学习任务时,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给予一些“跳一跳”能完成的任务。并适时指导、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2、他们应该是合作学习中的好问者。合作学习作为课堂的主要学习形式,学困生应该参与其中。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小组长要关照学困生注意听清其他同学的发言,督促做好记录,不懂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来。教师也应该鼓励其他学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关注学困生,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把帮助学困生的学习实效,纳入小组考核中来,一激励更多的优生来关注、帮扶学困生,以真正给学困生带来投入学习的幸福感。
3.他们应该是课堂展示的发言者。学困生不敢主动发言,这种习惯已经是根深蒂固。教师要在小组内创设机制,保证学困生对自己掌握的答案优先发言,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而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确保学困生能成为小组展示的发言人。
4他们应该是探究学习中的倾听者。探究性学习中学困生往往是袖手旁观,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认识不深刻,自身知识的知识漏洞和学习方法的欠缺成了他们主动参与的障碍,在此,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做好笔记。
二、达成学困生角色实践的措施
(一)、真正关注学困生,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课堂上的热热闹闹成了优生的天堂,而学困生们却无所事事;在分组讨论时,他们无话可说;在练习巩固时,他们无从下手;在质疑释难时,他们无言以对……偶尔有机会起来发表意见,也是胆颤心惊,语无伦次,在老师的叹息和同学的嘲笑声中尴尬地坐下。更多的时候,老师们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想在这些学生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要尊重、热爱、关心学困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把学生当朋友时,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迹,喜欢听老师的课,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行为,主动投入到小组学习中来。例如:上学期教的七年级学生王娅妮,她从小留下了脑膜炎后遗症,反应较慢,常常为此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内心还是想把学习搞好。于是,我在教学时特别的尊重、关注、宽容她,常常用鼓励的语言评价她的发言,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发言,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二)、科学组建学习小组,使学困生有事可做。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有意地把优、中、学困生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学困生。小组讨论中学生存在着只顾自己发言,不关注其他学生讨论的现象;一些学生不参与议讨论而在闲聊。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实行小组角色分工。如: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每个成员发言的要点,报告员负责将小组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这样让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我还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这次讨论的报告员有可能就是下次讨论的记录员,这样,学困生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心下移,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为防止出现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学困生无言以对的局面,我把教学重心下移。首先,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要主动、耐心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又要给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其次,在小组汇报时,应多让学困生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要有目的性的提问:“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呢?”等这样的问题。这既是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又可检查学困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四)、培养和提高学困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1、培养积极发言的习惯。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困生由于发言机会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些时候往往心里明白就是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其表达能力,如可引导他们借助手势、动作、图画等完成其中的表达过程。在交流汇报时,有意识地多让学困生进行表达,而其他组员则作为补充发言,这样使学困生的表达能力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要培养学困生敢于表达的勇气。在合作交流中,总会遇到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学困生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点,没有信心和勇气与其他同学去进行辩论、表达,从而跟随别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要尊重其他组员的发言,特别是小组中的学困生及其发言,不嘲笑他人的发言。其次是教师多关注学困生在小组中的发言和表现,多找他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困生树立信心进而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
2、培养倾听发言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困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学困生往往不习惯听别人的发言,教师应明确告诉他要做到:倾听别人发言的内容,包括必须听清教师的问题,听懂小组的分工要求,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即使对他的发言有意见或听不明白,也要耐心地听别人说完,要积极思考别人的发言。使学困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学习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3、培养经常反思的习惯。反思是学习思维活动的动力。合作学习中,反思是学生对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回顾分析的过程。主要是反省、探索、提高和解决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问题。由于学困生本身的能力和习惯现状,反思对他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可以他们问问自己:别的同学是怎样想出来的?他们说的对吗?我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了吗?我都明白了吗?今天我发言了吗?我还能说些什么?等等。教师针对学困生的反思进行指导和帮助,使他们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敢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促进学困生自我提高和不断发展。
(五)、评价体制向学困生倾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对学生采取评价倾斜策略,即对能有效帮助学困生的小组实行评价升级制度。各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团队进行组间竞争,帮助学困生的业绩作为小组间竞争的一部分,与小组总体成绩挂钩。教师要比较学困生在组内和课堂上不同时段的表现,在这方面表现出色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加分)。这种评价倾斜能使每个学生更具责任感和成功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关注合作学习整体活动的同时,更要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眼睛里真正关注他们,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注重对他们合作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效地指导和设计合作内容,真正做到让每位学困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当然,对学困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做好阶段式的内容调整和学习要求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困生学习的实效。

如何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中优等生能力
答: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方法总结以下几点:1.学会收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现在是信息社会,培养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收集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用的部分这种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2.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

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答: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利于面向学生、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但是如果合作学习把握的不好,将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
答: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索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由于是集体商议的结果,成功了每个人都有成就感,失败了大家共同承担,这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答: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五、在合作中学会组织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组织技能就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技能。组织技能是听、说技能和独立思考的前提。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答: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同行们的交流,尝试从以下方面加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激发集体荣誉感。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别具特色的小组学习活动已成为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合理的分组,能使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积极的互促作用,避免小组之间的不...

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学
答:具体做法是:首先帮助学生找一个有足够力量支持其克服惰性、阻力,坚持下去的支柱——学习动机,进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断的刺激它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发挥作用:(1)、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尽量用新颖的方法启发、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讲道理。(2)、用分组合作、...

如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用心去合作
答:3、明确合作目标。合作目标既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指针,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一是学术目标,就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训练与提高等要求。二是合作技能目标,就是指合作学习中进行交流、倾听、沟通等过程要求。要让学生明确不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

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答: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4、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

如何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答: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精心组建互动小组。教师应多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小组人员,实现组内成员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应给以学生自己组合小组的权利,以利于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他们互动的兴趣,此外,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任务,每个...

如何在合作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答:3、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倾听他们对所研究问题的看法,以便在反馈展示时层层深入。(三)、利用竞争方式,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教学中引入竞争,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如下竞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