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北京话,听点或者看点什么资料好?

作者&投稿:潭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学习北京话~

我是北京人,我认为普通话更适合公共交际,但北京话的确更有韵味,就是你说的更好听。
如果把北京话简单的理解为普通话加儿化音是不全面的。北京话最显著的四个特点就是有规律的儿化音、重音明显多轻声、语速快常吞音吃字、语气语音抑扬顿挫极为明显,再加上北京特有的一些词汇说法,才基本构成北京话。就像上面那位举例儿化音,就有好几个不对的地方,都字不加,错字不加。这个有规律但有说不清,是长期的一种语感。
想学就要置身环境之中,可以看看北京话为语言的电视剧,话说的地道剧情又好的有大宅门1和2,四十同堂,话剧茶馆等等。可以去看看。
希望对你有帮助。

平日里多看看电视 一些主持的节目,用心聆听 很好学的,或者买一本普通话的书,多念念标准读音。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已经31年了,我往这儿一靠,确实挺舒服,一会儿您看我还能往下出溜。我们的相声段子里面也学过这样说话的,比如一辆公交车进站,售票员一推窗户,一拿报话机就开始了:“看车了看车了啊,进站了进站了自行车蹬起来了啊,刷卡往里走了啊刷卡往里走,司机关门儿走啦!”(参见《杂谈北京话》中的叶蓬或《坐地铁》中的陈印泉)每次都能获得很好的舞台效果。但今天我要(坐起来)正襟危坐,坐有坐相,很认真地告诉您,北京人绝不是这么说话和这么坐着的。“北京瘫”真的并不属于北京,周杰伦似的说话也不是北京人的说话方式。首先说这肯定是平时这么坐着啊,大家从什么时候觉得北京人爱这么坐着,拿肚子垫着键盘,从椅子后面看连脑袋都看不见呢?您各位琢磨琢磨,可能是由于大张伟访谈当中的一次绘声绘色的描摹,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从小没见我爷爷这么坐过,没见我父亲这么坐过。我的师父王谦祥先生,怹12岁进北京曲艺团学员班,我也老上家里去,跟亲爷儿俩一样,我也没看他有一回这么坐着过。家里打小儿教给我的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如果您打小儿听说过吃饭的时候不能可着一个菜老夹,跟长辈儿说话的时候得说您,吃饭的时候筷子不能插到饭里头,茶壶嘴儿不能指着人,“出必告返必面”……那您一定也知道不能那么坐着,这些都是北京人家儿的一些讲究。我家里头惯我,有时候不好好坐着,也不打不骂我,但我可是亲眼得见我同学因为坐没坐相那家长大嘴巴就上去了。后来大家翻出来我爱我家的不速之客那集,葛优老师演的这个季春生儿,那演的是真好,我就是通过他坚定了自己当演员的梦想的,我一看长成那样儿的都能当演员我怕什么!大伙儿看完这个,又给起名叫“葛优瘫”,您别忘了,葛优在剧中演的那个人物叫二混子,有病不能老渗着,有女不嫁二混子。北京人都让人觉得应该跟二混子似的那么坐着了,不太合适吧?而大家近年来觉得北京人应该这样跟满嘴含个热茄子似的并且动不动带脏字儿地这么说话,可能是从电影《老炮儿》里面得来的,冯导是好导演、好演员,塑造人物准确到位,可是让大伙儿都觉得典型的北京人是一群老炮儿,什么叫“老炮儿”呢?就是进过局子的人,过去管这样的叫老炮儿,让大伙儿觉得进过局子的人能代表北京文化,图什么呢?



我妈妈和家里长辈的口音,大体和普通话没什么区别,当然没有新闻联播那么字正腔圆,另外就是极个别字读法和标准普通话稍异。我后来学了语言学,知道“方言土语”的珍贵,也很遗憾自己作为一个北京人不会多少北京的土话。不过,“土语”并不等于北京话,就像鸡蛋灌饼不能概括中国菜……北京人说话快,吞音重,倒是比较常见,但也并非北京话的标志特征,只能说是部分人的说话习惯,其实还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习惯,老一辈人尤其看不惯。我有时候在饭桌上聊天,说话快了,也要被家长纠,说我说话“连片子嘴”。言归正传,题主想学北京话,不如先讲一口标普,再多听点侯宝林。今天听侯宝林相声,哪怕是这么接地气的曲艺,仍然能听到老北京说话带一点儒雅在里面。而一些优秀京腔电视剧如《我爱我家》《大宅门》,演员说话已经是贫、痞、油味道更重,梁天、葛优、陈宝国都是如此。当然,不否认或许跟角色也有一定关系。



好多人学北京话的儿化音的时候,学的不太地道,我们不是什么都加儿化音啊,我们不说我去趟“天儿坛儿公儿园儿”,当然这个有点儿夸张,但好多人说“西直门儿”,这就不对了,北京城里九外七皇城四,就三个城门加儿化音“东便门儿”、“西便门儿”、还有一个广渠门儿,其他的不加。您要在前门下车,那是去天安门广场,您要说前门儿下车,售票员大姐就该说了:不让你后门儿下后门儿下么!您再听听那些由于儿化音的处理产生的独有的音韵美,比如我们说起北京的炸酱面会有这么一套顺口溜儿:芹菜末儿,莴笋片儿,狗牙蒜,掰两瓣儿,新黄瓜切成丝儿,心儿里美,切几批儿,焯豇豆,剁碎丁儿,小水萝卜带绿缨儿,辣椒麻油淋一点儿,泼点儿芥末蹿鼻眼儿,炸酱面虽然一小碗儿,七碟儿八碗儿是菜码儿,这哪儿有被吞了或吃了的字儿呢?很多朋友想要更多地了解北京话,您听听侯宝林的相声,赵玉明的单弦儿,那种语音的甜润我觉得只能用“受听”两个字来形容,不一定有什么包袱,照样引人入胜,甜脆悦耳。您说那是舞台表演?生活里面呢,大伙儿可以听听启功先生讲书法的录像,那个北京话同样是甜润熨帖,就是个邻家老人给你娓娓道来,您说那是老师,也不是日常的?那您没事儿走走胡同儿,听听大爷大妈的语音,照样是字字入耳的,绝不是一个字儿都听不清。



可以上网搜一下,老舍:最后的声音(日本NHK的采访),那是正宗的北京话。

老北京方言有哪些?
答:北京话举例例子1 我待见你,甭介, 挨墙靠壁儿,挨牌儿,插车,自己gě儿,话碴儿,上赶着,敢情,落忍,邪乎,邪性,较劲儿……你姥姥的,你丫找抽呐(北京土话),麻利儿,颠儿了,屁颠儿屁颠儿,逗闷子,撂挑子,捅篓子,俩人门得儿蜜,看哈乐奔去,穿汗沓儿,踏拉板儿,水舀子,热水窜儿,把儿缸子,大肚儿累塞,哈拉八西...

一段正宗北京话大全(含解释)
答:最近小编这个喜欢上了这个北京话,而且是那种很老的北京话了,也就是地道的北京话了,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很多网友也非常的喜欢,但是就是找不到这个比较完整版本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收集到了最全的这个地道的老北京话大全了,大家赶紧的看看吧,都来试试吧,嘿嘿,看看这个地道的老北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1、鸡贼—小气,...

北京的方言有哪些?不要京骂~
答:正宗北京话管靠不住 叫不着调 70 正宗北京话管插话 叫打岔 71 正宗北京话管当心点 叫悠着点 72 正宗北京话管夏季 叫夏天儿 73 正宗北京话管分量轻 叫轻盛 74 正宗北京话管口渴 叫叫水 75 正宗北京话管不消化 叫存食 76 正宗北京话管斜着 叫摘楞 77 正宗北京话管邻屋 叫借丙儿 78 正宗北京话管瘫软 ...

这90个老北京话,看你懂多少?
答:这90个老北京话,看你懂多少?北京土语,丰富多彩、生动鲜活。1、眼里见儿(见儿音“架儿”):北京常用语,指眼里有活儿,不用别人提醒就能及时动作。2、拿大顶:北京方言,倒立。3、发小儿:北京方言,从小一块长大的。4、翻扯:北京土话,发急,发火的意思。5、把不住边:北京土话,说话没谱儿...

经典北京方言
答:北京话1.0 中央电视台叫垫儿台 大家好我是鹿晗叫大猴儿卵 西红柿炒鸡蛋叫胸是炒鸡蛋 老师好叫老日好 不好吃叫抱吃 必胜客叫病客 什刹海叫十大海 711叫敲~没有叫喵~北京话2.0 姆家做的胸是炒鸡蛋套吃,虽然胸是爆吃,但鸡蛋沾上胸是的汤儿,套吃。翻译版:我家做的西红柿炒鸡蛋特好吃,...

北京方言用词解析,北京方言用词解析
答:脏口儿---养鸟人的术语,串了杂音。'百灵'能押口儿,即学各种声音,但忌讳学杂音,一旦'脏口儿',鸟儿就不值钱了。办---北京新流行语,把犯罪嫌疑人关押起来的意思。---北京土话,斜眼瞪。光荣喽---北京新流行语,光荣牺牲的简化。光荣,即牺牲,也就是死。棒槌---北京话,蠢笨,外行的意思...

哪里有可以学正宗北京话的地方?
答:没那语言环境有点儿难。你多看点儿老北京的连续剧,比如什么九月槐花香吧?我忘了叫什么了,就是老北京古董的事儿。有张铁林,张国立什么的。还有就是费钱点儿的,找北京网友给他们打电话,听他们说话,不过一般北京都不爱加外地的~ 另外奉劝:如果是南方人,最好放弃这个想法。发音不一样,特难练成...

谁能教几句地道的北京话?
答:唏溜儿---北京土话,说话用鼻子吸气,即不利落的意思。也可 写作吸溜儿。 点儿背---北京土话,点儿,指不幸的遭遇、运气;即所谓的背 时。点儿背的意思是运气不好,倒霉。 脏了房---老北京人迷信,认为人被凶杀,死在屋子里,会带来 晦气,故有脏房一说。 咕容---在地上蠕动的意思,北京方言。 遭践---北京...

北京话都有哪些
答:丫——骂人的话,也叫丫挺,原本是丫头养的意思.办——北京新流行语,打谁谁或给谁谁使坏.轴——北京方言,指脾气执拗.替——也叫"T",即人民币,属于道儿上的黑话.个——人民币的量词,指万,一个就是一万,一千叫一本儿.折——两种读法,一读(舌),黑话,就是出事了,进去了.二读(遮)折跟头的...

北京话有什么特点
答:北京方言有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羊上树”。羊本不会上树,用它比喻一些人故作姿态,刁难别人,求他办事,他就“拿糖”,把别人惹急了就会对他说:“你小子还别羊上树!”还比如“箩圈儿架”,箩圈儿是圆形的,找不到缺口儿,如果打架的人吵成一团了,情况复杂,无法劝解,就叫“箩圈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