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现的恐龙化石群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投稿:豫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重庆如何发现恐龙化石群的?~

1.重庆现恐龙化石群
6月28日上午,重庆就云阳县普安乡恐龙化石发掘成果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称,本次发现的恐龙化石群规模大,地质时代横跨侏罗纪早中晚期、化石种类多,目前确定了基干蜥脚形类、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剑龙类五大类恐龙化石,已形成长150米的“恐龙化石墙”。

据了解,恐龙化石发现地位于云阳县普安乡老君村。调查结果表明,恐龙化石核心区出露长度达550米,通过发掘工作,目前已形成长度150米、厚2米、高8米的“恐龙化石墙”,墙体面积1155平方米,含17个化石富集小区。据探测,“恐龙化石墙”下仍有大量恐龙化石,埋藏深度至少20米。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介绍,云阳普安恐龙生活时期处于恐龙演化的关键时期,研究意义重大。云阳普安恐龙化石四区自流井组有较为丰富的恐龙和蛇颈龙化石,很可能填补了世界上早侏罗世晚期至中侏罗世恐龙时空分布上的空白。

云阳县县长覃昌德表示,云阳将根据恐龙化石的埋葬、分布和资源环境的特点,利用化石群保护区内起伏的山脉和磨刀溪水域,规划打造恐龙世界体验走廊。
2. 多项高科技手段助力考古发掘
据了解,云阳县普安乡古生物化石发掘工作已获国土资源部批准,被列为国土资源部示范项目,是重庆市首个获得国家部委正式批准的古生物化石发掘项目。

发掘工作主要包括化石盖层剥离及弃渣、化石发掘、化石探井探查、化石运输、化石保存、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等。为更好地记录化石原始埋藏情况,该发掘项目还构建了古生物化石发掘现场的原始三维场景,实现信息化管理及展示等功能。同时,还创新性地将物探测试、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等先进技术手段应用到古生物发掘中。

今年5月,重庆市国土房管局批准建立了重庆市云阳普安恐龙市级地质公园,规划保护面积为91.3平方公里。为更好保护和合理利用恐龙化石资源,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将与云阳县政府共同建设普安恐龙化石原址博物馆、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并打造化石村,申报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争取建成国家地质公园。

据报道,6月28日,重庆市举行云阳县普安乡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云阳县发现世界级恐龙化石群。

该化石群化石资源规模大,化石种类多,地质时代横跨侏罗纪早中晚期,已形成长150米、厚2米、高8米的“恐龙化石墙”,具有很大的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已确定基干蜥脚形类、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剑龙类等五大类恐龙化石。在发掘现场,正在发掘的化石墙岩壁上各种恐龙骨骼化石镶嵌其中,犹如一堵震撼的浮雕墙。

相比其它恐龙化石群,专家认为云阳普安恐龙化石群有六大特点:化石分布时代跨度大,从早侏罗纪晚期到中侏罗纪,再到晚侏罗纪的地层中,都有化石发现;化石分布范围大,在约5公里长的岩层走向上有多处化石露头,显示了巨大的潜力。

  • 重庆现恐龙化石群

6月28日上午,重庆就云阳县普安乡恐龙化石发掘成果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称,本次发现的恐龙化石群规模大,地质时代横跨侏罗纪早中晚期、化石种类多,目前确定了基干蜥脚形类、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剑龙类五大类恐龙化石,已形成长150米的“恐龙化石墙”。

这一世界级侏罗纪恐龙化石群发现地位于云阳县普安乡老君村,距云阳新县城23公里,距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22公里,位于长江南岸一级支流磨刀溪上游。周围群山连绵,居住在这附近的人,最初都不知道这片山里竟埋藏着远古时期的大型生物。

在发掘现场,正在发掘的化石墙岩壁上各种恐龙骨骼化石镶嵌其中,犹如一堵震撼的浮雕墙。 化石发掘现场技术负责人、重庆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队代辉博士介绍,两年前,当地一放牛的村民发现了一块骨骼化石,经专家现场踏勘,确认其为恐龙化石。随后有关部门开始在这里进行保护发掘工作,慢慢揭开了恐龙化石墙的面纱。

  • 形成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专家表示,从化石的堆积来看,属于异地集群埋藏。也就是说,当时恐龙并不是在现场的埋藏地原址灭亡的。化石墙形成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就目前的发现推测,化石埋藏时间大约在1.8亿至1.6亿年前。当时,云阳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古巴蜀湖泊,自然环境优越,促成了动植物的多样性。


恐龙的死亡原因,初步推测应与大洪水或者泥石流有关。洪水、泥石流携带着恐龙尸体一路奔袭,到达湖泊三角洲地区后,流速下降,尸体也因此沉积下来。



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恐龙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够变成化石。恐...

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的特色景观
答:恐龙遗迹化石群恐龙遗迹化石群位于在三角镇红岩坪村老瀛山陡崖的凹腔内,在20×7平方米的范围内有329个恐龙足迹,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西南地区白垩系地层中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恐龙足迹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科考人员根据现场调查与综合研究命名了甲龙亚目的中国綦江足迹、兽脚亚目的敏捷舞足迹和鸟脚...

重庆恐龙化石遗址的位置在哪里
答:在普安乡发现的恐龙化石中,包括了肉食性恐龙和植食性恐龙,以及一些与恐龙同时代的动物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为我们了解恐龙的生态环境和生物习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普安恐龙化石群的发现也丰富了我国恐龙化石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研究我国乃至全球的恐龙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普安乡恐龙化石遗址的...

岩腔里怎么会有恐龙足迹化石?
答:(2)恐龙很高大,在岩腔里怎么站得起?恐龙是中生代时期的霸主,有的个体确实很高大,如目前发现的蜥脚类恐龙化石,装架后长约40m,高约15m,简直就是庞然大物。而莲花保寨岩腔内空高1.5--4米,庞大的蜥脚类恐龙在里面,怎么可能站得起呢?重庆、綦江一带,全都是沉积岩。岩层是泥沙一层一层...

远古发现丨2021年这些有关“远古”的新发现,哪个曾让你大吃一惊?_百度...
答:发现确定的狄更逊虫化石 点击阅读全文 4.23亿年前——我们的下巴和这种小鱼有啥关系?重庆秀山罗德洛世动物群生态复原图。郑秋旸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包括人类在内的99.8%的脊椎动物 都有上颌与下巴 被统称为有颌类 我们的下巴是怎么演化来的?科学家在重庆发现了志留纪 有颌鱼类“...

恐龙骨骼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答:他们认为这些化石是由一场史前的洪灾、泥石流造成的。这群禽龙是被夹带泥砂的洪水冲到一条又深又陡的峡谷之中而丧生的。它们的尸体很快被泥砂掩埋起来,因此骨架大多数是相当完整的。1978年以后,恐龙骨骼化石在世界各大洲不断被发现。完整的骨架化石,成了科学家研究恐龙的依据。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约1...

恐龙化石的介绍 要多!
答:中国云南禄丰县恐龙山方圆10平方千米的地区,是闻名于世的恐龙之乡.1938年考古学家在这里首次发现完整的恐龙化石,之后陆续挖掘出数十具恐龙化石.经鉴定,其中有24属30多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最丰富、最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群. 恐龙化石的发现 恐龙化石的发现是研究恐龙最关键的一步.化石大多保存在沉积岩中...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化石是真的吗
答:是的**,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化石是真的。这些恐龙化石都是经过恐龙化石工作者修复后展出的,使用了稀释剂和石膏进行修复和保护,然后在修复好的恐龙骨骼化石表面涂上一层稀释剂调和好的稀胶,起保护作用,这样在博物馆橱窗中展出就很安全了,不会出现粉裂的情况。

自贡市民散步发现1.6亿年前恐龙化石,专家是如何判断化石种类的?
答:随后李先生便把情况报告到给了四川自贡市的恐龙博物馆,后又经过专家勘查确认,李先生发现的确实是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该新闻一经发布便立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二、专家是如何判断化石种类的?化石的分类可以有很多可以比对的参照物,随着化石的出现,专家也可以根据化石现有的条件来分析和比对化石...

古代人有没有发现过恐龙化石?
答:可以肯定古代中国人发现过恐龙化石,应该说世界各地的古代人应该都发现过不同种类的古生物化石。其实古人很早就发现过恐龙的骨骼化石,但限于当时科学水平不高,再加以迷信的影响和部分化石的大小相对于古人的一般认知差别较大,所以古人不会去想那些挖出来的巨大骨骼化石是一种普通的古代生物,而是会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