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有多少万平方公里?

作者&投稿:斐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共有多大~

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达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全国近40%的贫困县、近2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将防治荒漠化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扩展资料:
土地沙漠化成因
1、自然因素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是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为荒漠化形成、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其过程缓慢,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气候因素
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旋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纬30°附近,大部分空气不再前进,而在高空积聚,并辐射冷却下沉,近地面气层常年保持高气压。这一地带除亚欧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外,其他地区气候干燥,云雨少见,而成为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3、人类活动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沙漠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董峻)今年是国际防治荒漠化年,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当天表示,荒漠化已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空间、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人民币.
  国家邮政局17日发行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年纪念邮资封”。祝列克是在其首发式上说这番话的。他说,近年来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荒漠化和沙化持续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沙化面积由1995年至1999年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2000年至2004年的年均净减少1283平方公里。

  “但是,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沙化形势仍很严峻。”祝列克说,在全国有30个省份的889个县、旗、区分布有沙化土地。全国沙化土地有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

  此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滥樵采、滥开垦、滥放牧、滥采挖、滥用水资源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干旱等不利的气候因素对加速荒漠化和引起沙尘天气的可能性仍然不可低估。

  荒漠化,特别是沙化问题,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截至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而且正以每年5万到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面对荒漠化的威胁,我们的成就仍很脆弱。”祝列克表示,防沙治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力争2010年基本遏制荒漠化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17日表示,我国将重点对北方地区的荒漠化问题,尤其是土地沙化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力争到2010年基本遏制荒漠化扩展趋势。中长期目标则是,到2030年,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人进沙退;到2050年,争取使凡能治理的荒漠化土地都基本得到治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表示,我国土地沙化防治实现了整体好转,但局部地区仍在扩展,比如新疆南疆地区、甘肃民勤等地,这些地方都是重要的沙尘源区,加速治理刻不容缓。防沙治沙就是要依靠科学,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既要治沙,又要治穷;既求生态效益,又求经济效益,实现协调发展,长治久安。我国防沙治沙重点工程之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十一五”期间林业建设规模为5881.66万亩,占规划任务的51.78%。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预防土地沙化应当着力解决好人口、牲口、灶口“三口”问题,这是当前防沙治沙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中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

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强沙尘暴俗称“黑风”。因为进入沙尘暴之中常伸手不见五指)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

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肃、宁夏先后发生强沙尘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踪,264人受伤,损失牲畜几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3.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

扩展资料

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治理措施土地沙漠化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7%。当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沙漠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樊胜岳对此颇为关注。他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久治效不显,措施要反思,应拓展沙漠化治理的新思路,努力形成沙漠化防治的生态经济模式  。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 由于人口 增加和科技进步 , 人类对自 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 , 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

在许多情况下 , 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 但也因不合理利用的方式 , 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 , 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 , 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 大河断流、火灾、 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 , 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荒漠化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有267.4万平方公里

非洲下雪吗?
答: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积945万平公里。但非洲并不仅有沙漠,也有高原、盆地、平原,还有大片的原始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 问题五:非洲下雪吗?那些国家下雪,埃及下吗? 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终年积雪 一般人对非洲有很深误解,如认为非洲各地常年如夏,气候炎热,其实不然,非洲有些地方也有冬天,甚至会...

沙漠发现巨型油田,为什么没有人去开采?
答:首先,在沙漠里很难寻找到石油,第二开采难度大。第三环境恶劣成本高,四石油不可再生,还污染环境,能不采就不采。首先,沙漠里的石油很难找到。我国沙漠面积特别大,环境非常恶劣。虽然沙漠下面的石油比较丰富,但并不是说沙漠地区的每一块土地下面都有石油。如果你想知道沙漠里哪里有石油,需要很长...

堪称全球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人均面积达52万平,它到底在哪?_百度知 ...
答: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就在亚洲板块的蒙古国,邻国就是俄罗斯。蒙古国的面积大约156万平方公里,截止2018年为止,人口仅三百多万人。人均土地面积52万平方米。人均面积比世界第一面积大国俄罗斯人均面积还要高。蒙古国人口那么少其实是有原因的,蒙古国在1924年独立之前经历了很多年的战乱时期,因此人口一直没...

如果冰冠融化了,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答:淹没,使陆上生物无法生存;而在另一方面,由于不再有冰,又由于陆地面积的减小使陆地上的气候更为稳定,沙漠也减 少了。因此,在剩下的陆地上,可供生活的土地的百分比也 增加了。至于海洋的体积变化,相对来说是很小的(至多为 百分之六或百分之七),所以,海洋生命不会受到多大的影 响)。如果...

堪称全球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人均面积达52万平,它到底在哪?_百度知...
答:3. 这意味着该国的人均土地面积高达52万平方米,甚至超过了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人均土地面积。4. 蒙古国人口稀少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其历史上的战乱,这些战乱在1924年独立前持续了多年,导致人口未能增长。5. 清朝末期,蒙古国的人口基数仅有四十万,而其地理位置的劣势进一步影响了人口的增长。6. ...

甘肃省张掖市怎么样
答:拥有多样的风景胜地。不到大西北,不知天地之广阔,不来到张掖,不知甘肃有多美,静卧在逶迤巍峨的祁连山下,享受着雪域冰川流水的千年沃养,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咽喉,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这里古称“甘州”,“甘肃省”首字“甘”即源于此。张掖,一个集冰川、雪山、森林、雪原、沙漠、...

我国每年有大量土地被沙漠吞没,改造沙漠,保护土地资源已是一项十分紧...
答:(1)y=2x(2)x=10 y=2×10=20(3)y=100 100=2x x=50(4)y=2x-4 y=176 2x-4=176 x=90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有一句话:把柳树苗子全毁了...
答:原句: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撒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简单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是怎样形成的
答:到全新世,黄土高原则明显地被干旱少雨的气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个第四纪时期内,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的主要变化时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 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有其自然的因素,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但也有人的因素,如黄土高原森林的砍伐,草地的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
答:到全新世,黄土高原则明显地被干旱少雨的气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个第四纪时期内,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的主要变化时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 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有其自然的因素,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但也有人的因素,如黄土高原森林的砍伐,草地的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