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人 萌 是什么意思?是形容少女的吗?

作者&投稿:邸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一个人 萌 是什么意思?是形容少女的吗?~

是动漫里的词,
就是可爱啊~
不一定形容少女,有时可以引申

可以理解成可爱
但是萌和可爱之间又有区别
可爱’是非常传统的词语,词义已经很固定,相信也不用笔者去解释.它是一个‘及物’的形容词,是可以拿来形容人、动物,甚至死物的形容词.小孩可以很‘可爱’,一只小猫可以很‘可爱’,一枝肥肥短短、设计吸引的原子笔也可以很‘可爱’,当然一个ACG角色也可以很‘可爱’.
但‘萌’跟‘可爱’不同,基本上是针对‘人’的形容词.在这里先说明,这儿说的‘人’也包含了任何ACG或现实戏剧的角色,不管其是否虚构.‘萌’跟所有只能形容人类的形容词(例如:豁达)一样,是可以应用在文艺作品里的‘角色’上的.举例说,我们都可以说‘令狐冲很豁达’,但不可以说小狗、一枝笔‘很豁达’.同理,我们可以说‘小樱很萌’,但却不能说一只小猫、一只滑鼠‘很萌’.
所以应该是那个女孩很萌很可爱
或者对女孩有好感吧

让我们来看看萌字的结构

首先是一个艹头

下面一个日 一个月

日 月 代表阴阳 也就是代表了男女之意

而艹头下面出现男女 也就是一艹二的意思

就是说 男女通吃 而男女通吃只有一个种人

—— 双性恋

也就是说

萌=双性恋

谢谢

....
好吧 我乱说的...

是动漫里的词,
就是可爱啊~
不一定形容少女,有时可以引申

差不多是吧!
说一个萌,就是可爱啊,不懂事的可爱哦
感觉好好!

简单的解释就是它引申义为“让我喜欢的或让我喜欢的要素(一般指男性对女性)”

  “萌”原本的意思是“萌芽”,“萌生”的意思,有一种有春天的意识。
  但是,这裹想讲的萌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大概有燃(日文和萌同音,意思是“燃烧”,“燃起”)的意味。有对某些东西有执着的感觉。但如果说和燃一样又有点不是。相对于燃?的广义,萌所能形容的东西相对少得多。
  总括来说,是一个动词,有“狂热”,“喜欢”,“欣赏”的意思。但用起上来又有一点不同。
  萌用法是XX+萌,XX可以是人名(角色名),职业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人名+萌"即是很喜欢那个人(物)。非常喜欢的心情。这种喜欢的心情,就如草木发芽般,打从心底而来。
  要提八十年代的清凉漫画,当然要提《福星小子》。女主角拉姆破天荒以泳衣鬼女的造型出现,而且不是偶一为之的造型,而是固定的基本造型。在当时来说是相当大胆的,但拉姆也仅限于泳衣造型而已,并未发展到今天「什么也要露」一般低俗,本质上还是不涉及色情、很健康的性感。
  八十年代美少女作品兴起,于是就出现一些如《魔物ハンタ妖子》、《A子计划》一类会洒洒盐花的作品。由于电视尺度没有今天那么放松,《福星小子》那种程度已算是底线,所以这些洒盐花的作品都在新兴的销售平台——OVA上推出。由于OVA的限制较少,于是一些重H口味的色情作品也大量在这平台推出。美少女作品难免受到影响,尺度也变宽,以前不敢出现的露点镜头也可以堂而皇之出现了。再加上OVA是要观众真金白银付钱买的,为了取悦观众而加入适量的盐花也是必然的事。
  由于‘萌’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词语,而其概念成型也只有区区十年左右的历史,因此‘萌’的定义、词义都未完全定型,而词性也是参考同音字‘燃え’的应用方式。
  先谈词性问题。不管是说‘燃’还是‘萌’,もえる(燃える / 萌える)都是动词,而もえ(燃え / 萌え)则是动词和形容词。日语文法我管不了(笑),所以谈一下中文的用法。由于中文的方块字特性,不像日文在字后加一个‘る’就能改变词性,因此在华文圈里‘萌’这字已经完全是失控,什么词性都有。当名词用,是在说‘萌’这种概念;当动词用,如‘我萌小樱’,就是说‘小樱这角色令我萌起来’;当形容词用,如‘麻幌很萌’,也同样是说‘麻幌这角色令我萌起来’。
  笔者不敢说这样词性混乱,是否一件好事。但由此也证明了,‘萌’这名词的词性仍然未定性,仍然是充满生命力的一个名词。而新兴语言的词性问题已属于语言学的范畴,在此笔者也不敢胡乱诠释,所以在此处就打住了。
  至于‘萌’的定义,也由于它的概念仍然在发展中,所以也很难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基本上,萌一定是美少女,一般而言都是日式的大眼风格。而在这之上再加入萌元素,如女仆、天然呆、眼镜、关西腔、萝莉等等,就会成为一个萌系的女角。举例的话就是车仔面,面饼是不可或许的,而在这之上就加上不同的配菜,如鱼蛋、猪皮、萝卜。可爱的美女就是面饼,而各种萌元素就是配菜。当然,有萌的元素不一定萌,还要看这些元素的结合是否准确、配合。没有放面饼,但给你一碟白饭,就算加入了鱼蛋、猪皮、萝卜也好,它永远都不是车仔面。因此美少女 / 少年本身,是在‘萌’里不可缺失的重要部份,否则加入再多的萌元素也是徒然。所以从某程度上来看,设计一个萌系角色,并将她的萌元素发挥出来,也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
  现时萌元素的系统整理已相当完善,甚至到了‘照单执药’的程度。赤松健在‘萌’概念方面确是有一手,看一下《魔法老师》,即使撇除了布景板,三十个女学生中仍然有十多个完全可供发挥的萌系角色,而且当中是没什么重叠的部份。这有赖于萌概念的系统化,和赤松健对萌的掌握,由此可见萌的千变万化。
  萌的本质是‘妄想’。这跟ACG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因为现实里很难找,于是就在二次元里找,这也是御宅里特别多2DC(二次元情结者)的原因。现实中有妹妹的,九成不会是妹控;反之,没姊姊的才会成为姊控。在都市长大的人,有多少个还有所谓‘青梅竹马’、‘义妹’?所以幼驯染和义妹才会是王道中的王道,因为想像才是最美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下级生2》的女主角不是处女的时候,玩家们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弹。现实中要面对的痛苦,哪可能萌得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