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现代汉语课怎样学习

作者&投稿:燕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是大一,如何学好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能保证考试不挂科~

怎样学好现代汉语的几点建议:
1、多看,现代汉语看似不难但是要真正理解真的要“书读百遍”,大一的时候我就觉得不是很能理解,现在因为要考研所以看了很多遍,一遍比一遍深刻有感悟,它不用死记是理解的东西,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2、做题。光看书是不能对自己掌握程度有一个直观把握的,不做题也不利于真正的理解,尤其是词汇和语法分析就先把课后的题做了就差不多了。
3、实践。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现象,对语音呀词汇呀用现代汉语知识分析。首先,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观点,解释现代汉语的语言现象,解释和掌握现代汉语的内部规律。其次,必须明确学习目的。语言的学习,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是语言的使用者,而且要处处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语言。我们要从教育事业出发,从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出发,好好学习现代汉语,做一个合乎规格的称职的中学语文教师。
4、在注意现代汉语科学性、系统性,牢牢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培养自己对现代汉语实际情况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并能把这些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运用到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去。真正做到“上口”和“上手”,提高运用语言的实际水平。
5、学习现代汉语必须勤学苦练。
最后,还要注意学习现代语言学的新观点、新方法,不仅注意语言学同文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考古学等人文科学的联系,而且在今天还要注意它同数学、生理学、物理学、电子学、信息论、控制论、符号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自然科学和新兴科学的联系,以解决一些边缘性的课题。

我大学的专业也是汉语言文学,最令人苦恼的就是现代汉语了,不过你可以在百度搜一些现代汉语的课程视频看,边看边对着书做笔记,学好就没问题了。现代文学选集相对比较简单,需要你平时的文学积累来应付考试,你先把书看一遍,注重理解,希望你自考成功,加油!

现代汉语课程参考文献目录

《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 王均 商务印书馆 1981 语音学是语言学一切部分的必要基础。它是就构成语言的声音材料这一方面来研究语言的。它研究语言的声音系统(声音的成分、声音的结构)和变化以及变化的规律,它训练人们学会听音、辩音、发音、记音的技术,并教会人们怎样去分析研究语言的系统和变化,发现语音变化的规律。这部著作应用语音学的一般原理,结合中国语言的具体实例,由浅入深,由分析到综合地循序渐进,以便初学者研读。举例以普通话为主,普通话没有的,举汉语方言;汉语方言没有的,再举少数民族语言;为了补充中国语言所没有的声音或为描写、比较上的方便,然后举一些外国语言的例子,以资对照。最后论音位学一章,扼要地介绍了音位学的历史和应用。认真阅读这本著作,对于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调查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学习外国语以及进一步研究语言学,都很有帮助。

《语音学教程》林 焘 王理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这是一部介绍语音学基础知识的书。该书从传统语音学入手,又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现代语音学研究成果,因此是一部反映语音学新发展的新书。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 语音的形成;第二章 元音;第三章 辅音;第四章 音节和音节结构;第五章 声调;第六章 语流音变;第七章 轻重音和语调;第八章 音位和区别特征。每章后都附有练习。从编写内容上看,每章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先从传统语音学角度介绍一些基本概念,然后重点分析普通话语音,最后介绍实验语音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重点分析普通话语音,最后介绍实验语音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和研究成果。认真阅读这部教程,对提高语音理论修养,深刻认识普通话语音系统以及从事语音研究,大有裨益。

《朗读学》张 颂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人类语言原来就是有音语言。自文字产生以后,语言又多了一种存在形式——书面语言。书面语言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人在语言向前发展,使它走上了精密化、规范化的轨道。但书面语言缺少了一个语言的重要成分,这就是语音。而朗读的作用就是把无声无息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表达,给语言注入活力,使平面的符号立体化起来。这本朗读学在研究朗读的规律、总结朗读的经验、深化朗读的理论等方面作了很有意义的探讨,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朗读的作用、加强朗读的修养、提高朗读的水平大有帮助

语音常识 董少文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8
普通话语音知识 徐世荣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0
汉语语音史讲话 邵荣芬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9
汉语语音史纲要 史存直 商务印书馆 1981
上古音手册 唐作藩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丁声树 李荣 中华书局 1981
清未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 倪海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9
拼音化问题 周有光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0
语音 许宝华 汤珍珠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
北京语音实验录 林 焘 王理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语音学新论 宋一平 学林出版社 1985
韵辙常识 鲁允中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朗读念词的基本技巧 戒寿坤 金 奇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詹伯慧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
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 邢公畹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
语言文字规范化手册 国家语委 语文出版社 1992

文字部分

《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59 这是一部讲汉字的结构、演变和发展规律的书。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讲文字和语言的关系;第二章讲文字的起源;第三章讲汉字的发展;第四章讲汉字的性质和结构;第五章讲汉字的新陈代谢及其规律。 汉字是世界上许多种古代表意文字中唯一能够巩固和流传下来的文字体系,在它的悠久历史中,反映它的发展规律的种种现象是极其纷繁的。本书作者力图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文字学理论体系。

《汉字学》 蒋善国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 本书继承和吸收了旧汉字遗产和前人研究汉字的成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探索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并对汉字的本质和特点以及有关规律作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书中分析了汉字的发展过程,指出了音化和简化两个系统。通过对汉字音化和简化的分析,为汉字发展的方向和汉字学的研究,作了有意义的探索.
词汇部分

《现代汉语词汇概要》武占坤 王勤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 词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继承性。现代汉语词汇研究,需要把现时状态和历史发展联系起来,要认识以旧质要素为主的古汉语词汇,它如何蕴含着新的东西,而以新质要素为主的现代汉语中也还残存着一定数量的古汉语残余。否则将陷于死静的泥潭,无法发现和解决那些生动活泼富有无限生机的词汇问题。这部《概要》注意到了词汇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问题,在论述中尽量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并提出了对词汇系统的一些看法,很有意义。

《汉语描写词汇学》 刘叔新 商务印书馆 1990 这是一部对现代汉语词汇作全面共时描写的理论著作。全书为导论、词汇的构成单位、词和固定语的形式、词和固定语的意义、各种词汇单位类集、词汇的范围、组织结构、现代汉语词汇的体系等几部分。内容、体例和观点都比较新,对我们深入认识现代汉词词汇的全貌很有帮助。

《词汇学简论》张永言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 这是一本普通词汇学的专书。 本书在论述过程中引证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了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自己一系列富于学术价值的见解。本书内容充实,体例谨严,引证详细,说理透彻。在学过现代汉语词汇的基础上,读这本书,将有助于提高对于词和词汇的一系列基本理论的认识,同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汉语造词法》任学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这是一部系统地讲述汉语造词方法的专著。本书将汉语造词方式归结为五种;即词法学造词法、句法学造词法、修辞学造词法、语音学造词法、综合式造词法,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汉浯造词学体系,并给予了理论的说明,使人们了解汉浯造词法和汉语各要素的联系,了解汉语造词法的内在规律。 汉语词汇讲话 周祖谟 人民教育出版1962 现代汉语词汇 符准青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词汇学研究 王德春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词语的知识和运用 李行健 刘叔新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9 词义分析模式 符淮青 语文出版社1995 辞书编纂学概论 陈炳迢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汉语成语研究 武占坤 王 勤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谚语 武占坤 马国凡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歇后语 马国凡 高歌东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 史有为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梁晓红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语 法 部 分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 商务印书馆 1961 本书选择吸收了结构主义的部分理论、搜集了大量的汉语例句,将汉语事实与国外现代语言理论结合起来。较好地揭示了汉语的结构规律,用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形式分析法(也叫“结构分析法”。)它以形式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从形式到意义。按分布原则和组合情况划分词类;分析句子注重结构形式,特别是语序、层次;把语法形式归结为分布环境、位置先后、层次结构;把语法意义归结为功能位置意义,句法结构关系等。“体系新颍,方法科学,例句典型,分析精细……是一部划时代的语法著作”。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吕叔湘 商务印书馆 1979 《语法答问》 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 1985 《汉语语法研究》 张 斌 商务印书馆 1989 以上三书“提要”见后面“语法教学与研究”部分

《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中国语文》从1981年第2期起,就现代汉语析句方法问题开展了全国性的讨论。参加这次讨论的老中青语法工作者摆出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分析了一些析句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步扩大了层次分析法的影响,同时学术界也扩大了视野,对汉语的性质和结构也认识得更为清楚,促进了汉语语法教学和研究工作。讨论历时一年多,到1982年秋季告一段落。本书收录了大讨论中的26篇学术论文,其学术观点非常具有代表性,反映了这次讨论的概貌。

《汉语语法学》 邢福义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7 本书虽定名为“汉语浯法学”,但不是一部古今并蓄纵横兼容的汉语浯法书。本书的立足点是现代汉语的现状,讨沦的是现代汉语的语法事实。 本书的语法系统是“小句中枢”语法系统。其理论最主要的有两点:第一,汉语语法系统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以小句为中枢;第二,“两个三角”(指“表—里—值''小三角和“普—方一古''大三角)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著 商务印书馆 1955 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著 商务印书馆 1979 汉语的构词法 陆志韦著 科学出版社 1957 汉语语法纲要 王力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 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 吕叔湘著 商务印馆 198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朱德熙著 商务印书馆 1980 语法讲义 朱德熙著 商务印书馆 1982 语法论稿 方光焘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 现代汉语语法探索 胡 附 文炼著 商务印书馆 1991 歧义问题 文 炼 允贻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 陆俭明马 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句子的分析与辨认 黄伯荣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3 汉语语法问题 张静著 中国社科出版社 1987 语法问题探讨集 邢福义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6 构词法和构形法 张寿康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 汉语造词法 任学良著 中国社科出版社 1981 汉语词法论 陈光磊著 学林出版社 1994 汉语动词概述 范晓等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 李临定著 中国社科出版社 1990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 吴竞存候学超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教学语法丛书(1—20) 胡明扬 徐 枢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 秦礼君等 海洋出版 1990 语法和语法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6 教学语法论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汉语教学语法研究 高更生 王红旗 语文出版社 1996 三个平面语法观 范 晓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1996 词类问题考察 胡明扬主编 北京大学 1995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 沈阳郑定欧主编 北京大学 1995 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 沈开木 商务印书馆 1996 现代汉语复句新解 王维贤等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4 中学语法体系新解 何伟渔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 新语法体系详解 倪祥和裘荣棠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 国语语法研究论集 汤延池著 台湾学生书局 1979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回顾 语文出版社 1987 汉语语法问题试说 高更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1 语法论稿 宋玉柱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 语法问题发掘集 邢福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 语法问题思索集 邢福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 邵敬敏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6 汉语语法学史 林玉山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 中国语法学史稿 龚千炎 语文出版社 1987 汉语语法学史稿 邵敬敏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汉语语法研究参考资料 王松茂主编 中国社科出版社 1983 句型和动词 语文出版社 1987

修辞部分

《修辞学凡》陈望道 上海大江书铺 1932 本书是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作,是汉语修辞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本书对汉语语文中的种种修辞方法、方式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则,加以系统的阐释,并且指明它的发展方向,在阐释和说明中,随处引用丰、适切的白话和文言的例子作证。对于系统地研究修辞学,对于学习古典文学和练习现代写作,都有一定的帮助。 全书共分12篇,第1篇概括地述说修辞现象和修辞学的全貌。指出修辞现象有消极和积极两大分野,又指出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辞所须适合的题旨和情境。第2篇述说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第3篇述说消极和积极两大修辞分野的互相区别和互相联系,第4篇述说消极修辞的—般情况。第5篇到第9篇都是述说积极修辞。其中第5篇到第9篇都是述说积极修辞。其中第5篇到第8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格,第9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趣。第10篇述说修辞现象随种种不情况而变化,以及它的统一的线索。第11篇综说语:文的种种体式,特别详述体性方面的体式。第12篇结浯,述说修辞学的变迁、发展、并指出研究修辞学应有的努力。 本书初版于1932年,由大江书铺在上海先后印行。以后再版重印多次,作者也不断有所修改。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9月新版,1982年重版。 阅读本书还可参阅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一书。

《现代汉语修辞学》张 弓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 本书体系新颖,见解独到,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全书系统讲述现代汉浯修辞知识,并具体论述了修辞实践和研究的方向、方法问题。全书共分10章。第1章概述什么是修辞和怎样修辞。指出修辞的含义、原则和要件。第2章论述现代汉语修辞学的任务。第3章论述现代汉语各语言因素的修辞手段,突出地提出同义手段的选择问题。第4章到第8章都是论述修辞方式,把辞式(即辞格)分为描绘式、布置式、表达式三类共24种。第9章述说现代汉语寻常词语的艺术化,由平易显神妙,朴素本色显美丽。这一章很有特色。第10章论述修辞与语体,指出语体是修辞学的—个最新最有实际意义的重要课题,修辞学应该具体研究现代汉语的各因素、修辞各种手法在各类语体中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该书出版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大学文科进行修辞教学的重要参考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重印。

《汉语修辞学》王希杰 北京出版社1983 本书运用语言学的较新理论,全面系统地对汉语修辞进行研究与探讨,体系新,可读性强,是八十年代出版的为数众多的修辞学著作中较好的一部。 全书共12章。第1章概述修辞和修辞学,指出修辞和修辞的定义,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任务、范围,功用和方法。第2章论述交际的矛盾和修辞原则,细密地分析了在交际活动中,语言,对象,自我,语境、前提、视点等均制约着理解和表达。第3章论述语言的变体和同义手段的选择。第4章到第9章,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从均衡、变化、侧重、联系等美质出发,分别阐述了30多种辞格。第11章到第12章,讲语体风格和表现风格,“讲得很好”,“举例多而切当胜过前人”。 作者注意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修辞现象,科学且深刻。

《大学修辞》倪宝元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本书是为了适应高等学校“修辞学”选修课教学的需要而编撰,由华东6省1市12所高校12位教学经验丰富,造诣颇深的教授执笔,是当今最全面、最系统、理论体系新,实践性强的一部修辞学著作。 全书共10章。第1章引论,深入阐述了修辞学的定义、对象、范围和地位修辞原则修辞研究方法。第2章选词,阐述选词的原则、要求和运用同义手段选用词语的方法。第3章炼句,阐述炼句的性质、句子的安排和同义句式选择的方法。第4章音律,阐述汉语音律特征和汉语的音乐性的原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音响组合,节奏组合,韵律组合的规律和运用音律修辞的技巧。第5章,第6章,对辞格的性质、研究概况,辞格大类的划分,辞格的运用作了系统的论述,分别阐述了59个辞格。第7章论述篇章修辞,系统阐述篇章修辞基本规律的技巧。第8章深入论述了语言风格的含义、形成风格的因素及语言的民族风格、表现风格、语言的作家风格等。第9章阐述了语体系统、语体类型、语体和修辞关系等。第10章修辞学史,全面概述了我国古代和现代的修辞研究。每章后面都有指导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思考与练习”。

谁能给我一份大学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谢谢亲们了
答:三、大力推广普通话 四、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此属教材以外的补充内容)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从200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第三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略)全部内容详见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934126ce05087632311212f3.html ...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点和重点?
答:认识古代汉语的性质,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 1.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 3. 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从...

汉语言文学专业9大专业课揭秘
答: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涵盖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文学作品选等多个方面。本文将为大家揭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9大专业课,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两门重要课程,需要深入理解。相对而言,现代汉语更易上手。写作和文学概论写...

大学专业科普|汉语言文学
答:开设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就业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文秘、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 教师:在高等和...

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
答: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如下:语言有三要素,即语音、语汇和语法。现代汉语是一种语言,作为学科的现代汉语,一般都是按照语言的三要素来编排,因此,现代汉语课的三个基本内容肯定是语音、语汇和语法。现代汉语课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及修辞六部分。汉语 汉语,汉族的语言,中国的...

中文系有哪些科目
答:二、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课程主要学习古汉语的语法、词汇、音韵、文字等。通过学习古代文献,如《诗经》、《楚辞》等,深入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三、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课程主要研究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普通话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此外,还...

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学习哪些课程?
答:专业课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美学、批评文学等。 拓展资料: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

《现代汉语》课程讲什么内容?
答:《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全面、系统地讲授有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提高他们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它课程的基础课。...

如何学好“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汉语言文字学类课程
答:汉语言文学为本科课程,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汉语言文字学位研究生课程,是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研究生阶段...

汉语言文学。
答:综合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以及其他自选活动。 专业知识覆盖范围包括:中国语言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为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以及相关知识领域,如外国文学。 就业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