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时代是怎么划分的

作者&投稿:法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怎么划分?~

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及战国的起始时间,不外乎下列几种说法:

1.公元前475年或476年,即周元王元年,这是主流观点;

2.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治通鉴》纪事始于此年;

3.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春秋》纪事终结于鲁哀公14年(前481年),《左传》纪事终结于周贞王元年(前468年)。

上述说法可归为三类:

第一类,按传统的以某个帝王(天子)即位的时间作为朝代或时代的开始,关于周元王的前一个王周敬王在位时间,由于左传和史记有出入,故出现两种说法。

第二类,按战国七雄实际形成的时间开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瓜分晋国,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成为诸侯国。

第三类,以春秋来标志战国,也就是说春秋时代结束后,战国时代就开始了。这就涉及到一个怎样定义春秋时代的问题,有人认为孔子《春秋》绝笔的鲁哀公14年(前481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又有人认为应以左氏春秋的纪事终结年(前468年)作为战国的开始。

而我认为,上述说法,除第二类外,都是以孔子及其作品的年代作为参考来划分春秋战国时代的,而且第二类时代的划分虽然在孔子之后几十年,但也与孔子有一定的关系,正因为孔子死后缺少有影响的史家对“非礼”之事进行文诛笔伐,才使得诸侯国之间非正义的兼并与瓜分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这就说明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对时代的影响作用。与其用孔子的作品来划分春秋战国时代,不如以孔子本人来标志那个时代,也就是说,孔子的死(公元前479年),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虽然与公元前481年只差两年,但意义不尽相同,这样更加突出了孔子划时代的作用。

公元前475年,是郭沫若所持的观点,故大部分教科书依照这种观点;
公元前476年,是翦伯赞所持的观点,《辞海》也支持这种观点;
公元前403年,是范文澜《中国通史》的观点;
公元前481年,是吕祖谦《大事记》的观点;
公元前468年,是林春溥《战国纪年》的观点;
春秋和战国分界于公元前479年,是我的观点。我查阅了一下,从古到今,只有我一人持此观点。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名字由来
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据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解释,春秋意指春去秋来,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史实。

而战国的来源是《战国策》,是国别体的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五个人。
启示
春秋战国时代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苏秦、张仪、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罗十二岁拜相。
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显著社会状况。可以说,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现都是改革的结果,战国七雄之所以能并踞中华大地,也是不断革新的结果。原因是,称霸战争需要以政治经济作为后盾,进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诸侯国实力的必要手段。从春秋到战国,是改革接着改革,战争连着战争,在改革中国家强盛,在战争中国力受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展进步的。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家分晋。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包括二周灭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扩展资料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划分: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混战,国际社会非常不稳定。战国初期东周境内尚有十几个国家,其中以齐、晋、楚、越四国的实力最强,有四分天下之势。到了战国中期,剩下来的七个主要大国秦、楚、韩、赵、魏、齐、燕被称为战国七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

百度百科—战国 



关于战国的起始时间,不外乎下列几种说法:

1.始于公元前475年或476年,即周元王元年,这是主流观点;

2.始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司马光的划分,《资治通鉴》纪事始于此年;

3.始于公元前481年,吕祖谦《大事记》认为,《春秋》纪事终结于鲁哀公14年,故战国应始于斯年;

4.始于公元前468年,林春溥《战国纪年》认为,《左传》纪事终结于周贞王元年(前468年),故战国应始于斯年。

综合几种看法,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按传统的以某个帝王(天子)即位的时间作为朝代或时代的开始,关于周元王的前一个王周敬王在位时间,由于左传和史记有出入,故出现两种说法,郭沫若认为应该是前475年,故大部分教科书按照这种说法,而翦伯赞按照史记的算法是前476年,《辞海》支持这种观点。

第二类,按战国七雄实际形成的时间开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瓜分晋国,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成为诸侯国。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持此观点。

第三类,以春秋来标志战国,也就是说春秋时代结束后,战国时代就开始了。这就牵扯到怎样定义春秋时代的问题,有人认为孔子《春秋》绝笔的鲁哀公14年(前481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又有人认为应以左氏春秋的纪事终结年(前468年)作为战国的开始。

1、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开始的,直至公元前771年,所以春秋时期也可以说是东周时期,著名的就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时期则始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一统中国。著名的就是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因为周王室是以分封制为基本制度,大封天下功臣,以至于随着历时发展,周王室一旦衰弱,那些诸侯国就有了独立的念头,甚至于出现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3、春秋战国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4、春秋之名源于鲁国史书《春秋》,战国之名源于西汉刘向的《战国策》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三家分晋



春秋和战国怎么区分?
答:第一类,以某个帝王即位时间为朝代或时代的开始,由于左传和史记对周敬王在位时间的记载有出入,因此存在两种说法。第二类,以战国七雄实际形成的时间为起点,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瓜分晋国,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成为诸侯国。第三类,以春秋的结束为战国的开始,即春秋时代结束后,战国时代就开始了。这涉及到...

春秋战国是怎么划分的?
答:春秋与战国划分的五种说法:1、分界线是公元前481年。这一年刚好是《春秋》这本书的绝笔之年。2、分界线是公元前479年。这一年孔子逝世,宋代有诗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带走仲尼,诸侯纷纷灭”。3、春秋的结束时间为公元前476,战国的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因为郭沫若...

春秋战国是以什么为分界点的?
答: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定义划分的呢?
答:这是因为后世儒家历史学者,从尊王的角度出发,要突显周天子的地位,故而选择周敬王去世这一年,即公元前476年,作为春秋的结束;以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作战国时代的开始。考虑到春秋后期周王实际毫无作用可言,这种划分时代的方法显然只有某种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并没有实际意义。第二,以公元前4...

春秋战国是以什么划分的
答:1.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2. 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结束于公元前221年。3. 史学界通常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事件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4. 三家分晋指的是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5. 在春秋晚期,晋国的权力被韩、赵、魏、智、范、中行...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答:1、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家分晋。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

如何划分春秋与战国?
答:1. 通常认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是公元前481年,这一年正是《春秋》一书的结束年份。2. 另一种说法将分界线定在公元前479年,即孔子逝世之年。有诗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带走仲尼,诸侯纷纷灭”,反映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影响。3. 历史学家如郭沫若根据社会形态的转变,将春秋的结束定于...

春秋战国时期的划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时间划分
答:春秋时期的划分依据第一类:春秋始于周平王元年,止于周元王年,因为这一时期与《吕氏春秋》年记载的从路引到鲁哀公十四世的时期相同。为方便起见,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通常称为“春秋”,而战国紧随春秋之后,所以战国时期分为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第二,春秋始于东周元年,止于公元《...

春秋和战国年份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1. 春秋战国时期的划分依据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事件。2. 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53年,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结束和战国时期的开始。3. 春秋时期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国纷争不断。4. 春秋时期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位...

历史春秋战国是依据什么划分的
答:历史春秋战国是依据三家分晋划分的。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春秋晚期,晋国被晋国韩氏、晋国赵氏、晋国魏氏、晋国智氏、晋国范氏、中行氏六卿专权。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为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公元前4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