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适合发展哪些运动

作者&投稿:童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各年龄段适合做什么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什么年龄段做什么运动,你喜欢哪种运动呢?

跑步 羽毛球 乒乓球 都可以

不同年龄段的人适合哪些运动?

3~7岁

3~5岁的孩子,相比婴儿期,身体协调性增加,适合户外运动,比如骑带有辅助轮的平衡车、接抛球;

5~7岁的孩子,处于缓慢发育阶段,尤其是心血管发育比运动系统的发育迟缓,建议尽量选择体力消耗不剧烈的运动,如游泳等,为孩子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多让孩子运动,能促进其骨量的增长,让其骨骼更强壮。

8~25岁

在这个年龄段建议做一些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能提升反应速度、心肺耐力,有助于肌肉和骨骼发育,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

其中,10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多练习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运动,锻炼身体灵活性;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多参与篮球、排球等竞技性运动。

在练习时间上,建议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每周3天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练习,每次静态行为持续不超1个小时,每天看电子屏幕时间少于2小时。

26~45岁

世卫组织发布《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中,对常年久坐的成年人提出一条重要的运动建议:

用任何强度的运动代替久坐,都有好处。

为避免久坐,这个年龄段的人可以选择爬山和慢跑,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缓解压力。

要注意的是,肥胖者和关节不好的人不建议经常爬山。

45~65岁

这个年龄段的人,体力和肌肉量开始下降,运动应以安全、简便、能稳定肌肉群为主。

建议选择健步走、力量锻炼等运动。

健步走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体脂率;静蹲、举哑铃等力量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

65岁以上

这个年龄段处于身体衰退期,肌肉加速退化,走路有可能会跌倒,建议老人多做稳定性练习,如太极拳,仰卧举腿,弓步等。

此类运动应由小强度开始,循序渐进。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防止认知能力下降。

大家要记得抽点时间去运动,为了身体健康,行动起来!

end

编辑:足康科技

图源:pixabay(侵删)

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内容引用或改编自其他公众平台及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1——3岁幼儿期孩子●————

●此期间要选择能够帮助提高孩子运动协调能力的活动,而且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坚持运动锻
炼,要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进行,同时要注意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爬行、攀登、跑、跳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
3——5岁学龄期儿童●————

●此期间的孩子们更适宜进行室外活动,接受日光浴、空气浴,做操、跑步、打球等。

●较大年龄的孩子适宜选择以弹跳为主的运动,特别是摸高、跳绳和引体向上等运动对身高
的增长都有益,同时游泳、健身操、球类运动、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
●让他们接触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从而让孩子顺应自己的天性,选择他们所偏好的体育项
目。其实,这也是培养他们喜欢体育运动的一个好方法。

●这阶段的孩子也可以学着骑自行车,因为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身体、锻炼眼、手、脚的协调
能力,是一项非常不错的全身运动。
————●
5——7岁儿童●————

●5岁到7岁的孩子,正处在幼儿时期人体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之后的阶段,各种形态的生长
和机能的发育都相对缓慢,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发育比运动系统的发育还要迟缓。
●因此,在孩子5岁到7岁的阶段,不论男女,均不能承受经常性的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可
以参加一些益智类的体育游戏来培养大家对体育的兴趣,也可以考虑游泳、滑冰等项目。
●就拿滑冰来讲,一般来说5岁到7岁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年龄,太小的小孩自控能力比较差,
5岁到7岁的小孩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如果是想从事专业运动员的话还要稍微再早一些,特别是一些难度动作要在小孩进入身体发育期前就要练成,这样在进入发育期之后才能平稳过渡。
———●
8——12岁青少年时期●————

● 8岁到12岁的孩子,由于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阶段应
该定向的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这个阶段尽量避免参加有对抗性的项目,毕竟孩子处于成长阶段,避免受伤影响正常的生理发育。

● 可以以(乒、羽、网)这三项为主,其次为体育舞蹈,尽量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这个年
龄阶段的孩子,差不多都已经有了自己特定的体育运动爱好。有的喜欢游泳,有的喜欢打羽毛球,还有的喜欢乒乓球等等,
● 8——12岁的孩子正处在身体成长速度过快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骨骼还相对脆弱,当
受到强烈的运动力冲击时,难免会影响到体内的骨骼,最终可能就会影响到孩子长个子。因此,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应给予适当的运动监督。
● 必须强调的是,家长要加强学习,同时要采取一些积极地措施,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要
有充足合理的营养支持,要注意运动保护,避免运动损伤。
● 另外家长要积极参加孩子们的运动锻炼,除了有利于培养孩子们与家长的密切关系和情
感,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能够持之以恒的参加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们一生的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让宝宝学会握住东西

宝宝经过了二十多天的发育成长,身体不再像刚出生那时的软绵绵,有了一点小力气了,他的一些行为也渐渐的由身体的生理反射转变为有意识的活动。此时,我们可以经常让宝宝活动小手,既锻炼了宝宝的手的灵活性,也促进了他大脑的发育。

宝宝的手生下来就是握成小拳头,当他能够张开和握紧手,还会用眼睛看自己小手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解开宝宝的襁褓,让他的小手漏出来自由活动,并给宝宝轻轻按摩小手,也可以将一些他能够抓住的东西放到他的小手中,比如,父母的手指、拨浪鼓、摇铃等容易握住的东西,让他握一会,增强宝宝手的抓握能力和灵活性。

二、为宝宝大小便训练

宝宝生下来后,他的大小便是没有规律可言的,因此,在宝宝出生一段时间后,可以训练宝宝的条件反射能力,培养宝宝与大人的合作,也会培养宝宝良好的排便习惯和规律生活的开始。可馨育儿说,有一些宝宝在5个月时就会有便秘的现象,这往往是因为家长没有让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为什么有的宝宝两三岁了还会出现尿床的现象?这是因为宝宝的括约肌的适时收缩和膀胱储藏的能力没有锻炼好。所以,为宝宝把大小便的的训练可以从他出生第15天开始,主要会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把尿的姿势要正确:一个月大的宝宝由于颈部和腰部的肌肉没有力量,父母要特别小心。为宝宝把便时,父母的身子要稍往后倾,使得宝宝的背和头靠在自己身上,父母不要用身体压着宝宝。

2、 把便的时候给宝宝一些刺激:比如把宝宝小便时可以用“嘘嘘”来表示,把宝宝大便时可以用“嗯嗯”表示,还可以为宝宝以后的条件反射做准备。

3、 每天个宝宝把便便的次数不要太多:宝宝的排便也是会有规律的,通常应该在喂奶后的10分钟把一次,过三十分钟再把一次,等宝宝睡醒后再把一次。父母不宜让宝宝排便次数过多,以免宝宝形成心理眼里出现尿频。

4、 把便便的时间不要过久:宝宝缺乏控制力,所以不一定每一次把便都会成功。如果没有效果,就要及时停止。

三、洗澡前帮宝宝运动

在宝宝洗澡前,可以给宝宝做做运动,比如,父母可以一边喊口令一边给宝宝做动作,父母握住宝宝的双手依次做屈肘、伸肘、上、下、内、外的动作,然后再握住宝宝的脚依次做并拢、屈膝、伸直、外伸、上下的动作,最后让宝宝俯卧,用手掌轻轻地在宝宝的背部进行按摩。每次做2-3分钟,宝宝会感觉很舒服愉快,然后再给宝宝洗澡,这样宝宝在洗澡的过程中就会保持一个好心情,不会再哭闹。

四、扶着宝宝“走路”

宝宝刚一个月他的身体还不支持他进行独立行走,所以父母可以扶着宝宝走路,进行一些行走锻炼。这样可以让宝宝提前适应下走路的状态,还可以锻炼宝宝肌肉群。事实上,宝宝天生具有“走路”的能力,只是这种条件反射在宝宝出生后的几天内就会消失,所以父母要充分利用宝宝的这种能力,对宝宝加以训练,让宝宝的四肢得到锻炼,也促进了宝宝智力的发展。

3-7岁幼儿期

3-5岁学龄前儿童大肌肉发展较快,身体协调性较之婴儿期有所增加,更适合户外运动。推荐骑自行车,能有效锻炼孩子手、眼、脚的协调性,提升平衡力。

5-7岁属于缓慢发育阶段,尤其是心血管发育比运动系统的发育还迟缓,尽量选择体力消耗不剧烈的运动,如游泳。

儿童可以通过游泳练习控制身体的能力,调节心肺功能,同时也可以整合一些发育的反射,这对于儿童的身体和学习都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8-12岁的孩童期

此阶段的孩子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骨骼相对较脆弱,因此要避免强烈的运动冲击,并注意运动时长。

建议这一阶段的孩子可以参加以下活动:

打乒乓球:锻炼身体的灵敏性,减轻眼部疲劳、预防近视

打羽毛球:能放松颈椎脊椎,增加心肺功能

打网球: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学跳舞:提高身体的柔韧度

另外,这一阶段还是个体神经系统发育的敏感期,对于各项运动机能处于“一学即会”的阶段。因此,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些轻便类活动,培养兴趣。

12-18岁的黄金期

此阶段是生长发育阶段,要注重骨骼生长及骨密度形成,同时也是心肺适能发育的敏感期,在锻炼时要尽量避开承重过大的运动。

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可以继续进行,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也可以列入运动日程。

除了运动,此阶段要注意均衡饮食,有必要时可以增加钙质、维生素等的补充。



孩子各年龄段适合学什么?
答:孩子的成长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以下是一些建议:0-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他们可以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吃饭、穿衣、上厕所等。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玩具和游戏来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能力和认知能力。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进行简单的亲子活动,如...

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
答: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往往以年龄为标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也都不一样,家长要时时关注才能让孩子更好成长,以下分享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八个阶段1 【第一阶段:乳儿期(0~1.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这一阶段的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

孩子在6-12岁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
答:孩子在六到十二岁这个年龄阶段,我们称之为儿童的中期或儿童后期,这也是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行为问题高发的阶段。面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行为问题,如厌学、脾气暴躁、逆反、任性、拖延、胆怯、敌对、冲动等,父母们常常感到无助和困惑。在我进行子女教育咨询的过程中,发...

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特征的重要性
答:儿童个年龄阶段发展特点 1岁儿童注意看一个玩具的时间仅能维持两秒钟。2岁儿童能注意集中地玩一玩具的时间可持续8秒以上。 3-5岁儿童能专注地从头到尾看完他们能理解的节目。4-6岁幼儿对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信息很敏感,看完节目后能回忆起重要的情节内容,对不重要的部分往往记不起来。5-6岁儿童在...

孩子几岁开始培养逻辑思维?
答:儿童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动作思维阶段(1-3岁) 桌上放着一个苹果,宝宝矮小够不着,这时他发现旁边有凳子,于是把凳子搬过来,自己爬上去,成功地把苹果拿到手。 儿童学会借助别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到三岁的儿童以动作思维为主,思维在动作中进行。 2、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6岁) 这个时期儿童的具体形...

孩子按年龄应掌握的生活技能(0-13岁),很好的参考!
答:根据加拿大道格拉斯心理健康大学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良好的睡眠习惯,可能可以增进孩子的成绩。 首先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睡眠状态,各种征兆。在成长中会出现独有的规律。渐渐发展到可以养成固定的活动习惯。这时可以试试看这个 4 个 B 的步骤:洗澡 (Bathing)、刷牙 (Brushing)、说故事 (Books)、上床睡觉 (Bed),来发展出...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
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的典型的特征,通常所说的儿童年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