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闻两则课文

作者&投稿:麻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教版《新闻两则》课文主要是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故事。下面和我具体了解一下吧,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新闻两则》课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划分全国为若干“绥靖区”,在区的中心城市设“绥靖公署”,负责指挥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军队。绥靖,安抚,平定。,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编者注:河南全省共有一百一十一座城市,我已占一一座,敌仅余十座)。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宋希濂当司令官。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新闻两则》分段赏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一部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导语,概括点明了全文内容。

第二部分(“二十日夜起”至结束):具体叙述了渡江区域战斗的战况。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叙述中路军渡江情况。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至结束):叙述东路军作战情况。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在人民解放军~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南阳一带”):背景。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现有放弃南阳。”):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介石军队全局崩溃的趋势。

第四层(“从此~又逃到了葫芦岛。”):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王凌云到襄阳”至结尾。):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哪些是精读课文
答:第一单元《新闻两则》《芦花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第三单元《故宫博物馆》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第五单元《桃花源记》《短文两篇》《杜甫诗三首》第六单元《三峡》《短文两篇《湖心亭看雪》《诗四首》这些都是经常考...

初二语文上册课本笔记急需!!!
答: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江苏 宋子江 一、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

课文新闻两则中的六要素有哪些
答: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介绍新闻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学习巩固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增进对新闻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学生就会形成自己对新闻的初步理解。当老师和学生接触到一篇与新闻相关的课文和写作时就可以利用此微课。课程简介:新闻又称“消息”,指对国内...

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的所有课文题目
答: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阅读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3、 芦花荡(孙犁) 3、蜡烛(西蒙诺夫)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5、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芩)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八年级语文课文《新闻两则》的字词注音和多音字以及相近字和同音字...
答:一、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溃()退 歼()灭 芜()湖 荻()港 诸()县 锐不可当()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 殷()切 殷()红 殷()勤 朱殷()A yīn B yān 2 当()选 妥当()当()面 恰当()A dāng B dàng 3 要塞()阻塞()堵塞()边塞()A sài...

不仅仅事文言文
答:1.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需要背诵的课文是课文,不仅仅是文言文,只 1,新闻两则:注意他的五个结构,即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2,阿长与山海经:需要熟读课文3,背影:背诵父亲买橘子的过程,找出四次写背影的文字4,中国与石拱桥:熟悉石拱桥的总体特点5:,苏州园林:知道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从那几个方面具体讲了...

新闻两则 阅读课文,迅速回答 这两则新闻分别记叙了什么重要事件_百度...
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并取得伟大胜利。

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语文版课文目录
答: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阅读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3、 芦花荡(孙犁) 3、蜡烛(西蒙诺夫)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5、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芩)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八年级上语文每课一练新闻两则的答案
答: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亲自撰写了这两则新闻,反映了整个战役的磅礴气势,表现了恢弘的气度。全文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二)学法点拨掌握新闻的一般常识。两则消息的语言极富特色:凝练、简明、概括性强;具体、详实、确凿无误;鲜明、生动、富有感情色彩。读课文既要体味揣摩消息的文体特点,又要注意领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

类似开国大典的课文有哪些
答:类似开国大典的课文有《詹天佑》《最后一课》《新闻两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国诗篇示儿等。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开国大典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