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作者&投稿:以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和祭祀节日。清明节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到6日之间,这段时间,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下面分享一下清明节的节日习俗,看看你知道几个。


1、扫墓祭祀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或亲朋好友的日子,按照习俗,一般都是提前去祭拜扫墓或者上坟,也有一些地区选择在当天进行,不过我们这都是提前几天去上坟。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传统历史悠久,是怀念亲人的节日,这件事相信大家都会去做。

2、踏青

清明节一般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再加上清明也是小长假,适合人们出去踏青游玩。而在以前的社会,没有小长假之说,但是,人们也会出去挖野菜,出去玩一圈,也算是踏青了。

不过,这两年情况有些特殊,由于疫情的影响,大家还是居家不外出为宜,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

3、插柳

插柳也是清明节要做的一件事,不过,该习俗已经慢慢地被人们所抛弃,或者说,都不愿意去做了。俗话说“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等,就是用来说明插柳的重要性。

清明节期间,柳树发芽,取一些柳枝,插在自己的门上,或者编成草帽戴在头上,有驱赶疾病的寓意,有条件的朋友们,可以试试。

4、荡秋千

荡秋千,也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历史也很古老,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行。在最早的时候,叫千秋,不叫秋千,后来为了避忌讳,才改为秋千。古时候的秋千,一般用树枝作为架子,然后再拴上彩带。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

5、放风筝

这也是清明节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放,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也都可以放。在过去有人把风筝放上天空之后,就把牵线剪断,风筝飞的越高越远越好,任凭风筝飞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除病消灾,给人带来好运。

当然,老传统比较多,还有大家熟悉的古代足球运动:蹴鞠;还有植树造林种草活动,美化家园;另外,过去传统习俗还有斗鸡、射柳,还有牵钩等等活动,现在流传比较少了,不再一一介绍。



清明节是我们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三大祭祀节日之一,在我国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原本每年春分后的十五天都属于清明节,后来在1935年,国民政府将每年的4月5日定为国家法定节日——清明节,一直沿袭到现在。清明节虽然是以祭祀为主题活动,但在全国来说,还有很多其他民间习俗,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

1、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2、踏青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生机勃勃,山野翠绿。《岁时百问》有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个时节,外出扫墓,到大自然里走动走动,赏心悦目,是一次很好的春游锻炼活动。古人就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体育活动的习俗。

古时候,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每到“踏青”这一天,都市之人无论贫富,都要到郊外省坟、祭祖、踏青。有条件的文人雅士则“春郊驰马”,游乐赏景,韵诗作对。宋人欧阳修有词云:“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3、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重要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候,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荆楚岁时记》记载,每年的春天,人们把长绳拴于高大的树叉上,女子穿着五彩缤纷的艳丽服装坐在上面,前后摆动,在空中起飞荡漾。唐宋时,荡秋千被称为“半仙之戏”,深受广大妇女的喜爱,清明荡秋千极为盛行。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在全国各地,大都有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

4、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时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碧青油绿,糯韧绵软,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因为寒食节是不能生火的,所以人们提前会准备很多糕点用来充饥。

而青团是采用青艾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可以保存3~5天,这样就满足了人们祭祀和不炊而食的需求。青团一直发展到现在,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更多的是带给人们尝鲜的体验。

5、扫墓祭祖

清明节作为传统祭祀节日之一,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祭祖扫墓。古往今来,我们中国人都有在清明节扫墓的习惯,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总会赶在清明节前回到家乡故土,为祖宗先人扫墓祭祀。在祭祀扫墓时,一般都是先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一些新土,然后摆上供品,燃香祭奠,或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比如磕头、作揖等等,向祖宗先人说一说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后来又是如何妥善处理的,让先人不必惦念牵挂等等,表示对先人的关心和忆念。

这就是我了解的关于清明节的习俗了,小伙伴们,你们还了解哪些习俗呢?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百度作业帮
答: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

清明节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答:常州人还有在清明节吃青团子的习俗,做青团子要到田头路边去采一种叫“绿茱头”的野生植物叶子,回来后洗净,揉出绿汁液来,经过滤煮沸后和米粉而做成青团子。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答:3.插柳:插柳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据史书记载,在古代,人们在清明节期间会到墓地扫墓祭祖,用柳枝簇盖坟墓,以示哀思和尊敬。后来,这种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了插柳习俗。插柳是对已逝亲人的缅怀和怀念。柳树生长迅速、柔韧不断,寓意着自已能够像柳枝一样顽强地生存下去,也表达了对先人不朽精神的崇敬。柳树还...

清明节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答:插柳戴柳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所以清明节也叫“插柳节”。关于清明插柳戴柳习俗的来源,人们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插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教百姓种植百谷的“神农氏”。有人认为,传说介子推死于柳树之下,清明插柳是为介子推招魂。有人认为,当年黄巢起义,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所以民间有“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答: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

传统文化习俗介绍 “清明节”习俗有哪些
答:“清明节”习俗:1、扫墓祭祖 2、踏青插柳 3、清明游乐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 4、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5、蹴鞠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

清明节有哪三个风俗(2022)
答:一、扫墓祭祖 人们在清明节前后有上坟扫墓祭祖的风俗,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二、踏青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风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三、吃鸡蛋 在清明节有食用鸡蛋的饮食风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些地方,并且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

清明节的十大习俗,你了解多少?
答:而我们各地最主要的习俗有以下三个:一、扫墓祭祖清明扫墓祭祖,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节祭祀主要缅怀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扫墓时,...

关于清明节习俗有哪些?
答:1、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2、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答:1、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上水果食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面,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再在墓前磕头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2、折柳赠别 杨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