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论“美姿容”

作者&投稿:蓬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是个大公无私的人,各色美貌,我都一视同仁。

女人的容颜被男人称赞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男人赞美另一个男人的美姿容也不少见,而今我一个女人想来说说男人的美貌。中国古代文学中那些描摹美人的词藻,除了沾满脂粉气的那些,都是男女通用的。我们的文化对男性的审美,从来都是高水准的。

古代男子是很在意姿容的。先秦古籍《战国策》中载邹忌以“孰与城北徐公美?”为发端论国家大事,从侧面可见贵族男子对自己仪表的重视。凭一己才华令“洛阳纸贵”的左思因貌寝口讷而被“乱唾之”,这大概是他社恐的根源之一。嵇康若不是如孤松玉山一般的美男子,再倨傲不群,再天资卓绝,一个靠打铁为生(别怀疑,绝对不是爱好)的人在极讲究门第的魏晋时代是如何出圈的?古代的章回体小说和评书故事,人物出场也都先论相貌,其美丑定位相当明确,想来在民间这也属于通常的评判标准了。

古代女子识字的少,那些描摹男性的绝美诗文几乎都出自男人笔下。

若是说到中国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溢美之词,可谓毫不吝啬,其水准之高,令人叹为观止。我甚至深刻地怀疑,九州大地之上,柏拉图遍地开花。什么“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什么“郎艳独绝,世无其二”,什么“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一搜便知,不多赘述。堪称全才的苏大学士夸起男子来也是一骑绝尘,写道“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这笔法,真是语出天外,回环不绝。幸好他有个小妾朝云,不然我真怀疑他悼念亡妻的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否是出于对于愧疚而非怀念了——多年来是否让妻子守了活寡?

中国女性对男子,那也是审美一流,喜爱深重。

女子自古话语权受限,虽说并未像男人那样有众多笔墨流传,但从“看杀卫玠”“掷果盈车”的典故已然能看出其彪悍的战斗力。卓文君“当垆卖酒”莫非全为司马相如的文采风流和撩妹技巧?皮相之功当屈一指。后世虽受封建礼教束缚,那与俊俏郎君偷情的潘金莲潘巧云们想来不会是个案,而“寡妇门前是非多”又岂能只怪那些臭男人淫心不死?若贞洁烈妇那么多,朝廷又有何褒奖之必要?至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们,在为数不多的出游拜佛逛庙会时,一头撞见了张生柳生们,不知上演了多少出「牡丹亭」或者「西厢记」,不然,这些故事怎么能广为流传,直至现代仍经久不衰?除了文艺价值,定是真实社会的投影,且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否则,不符合经典作品的传播规律。

跟女人一样,男色中也有庸脂俗粉,也有国色天资。有人虚有其表,有人内秀于心,有人里外兼修。五官、身段、气度,美在不同层次。

或曰「美人在骨不在皮」,男子亦然。不单是脸和五官,包括身体每一处形状和比例。骨相好,则风水生,易出极品,经得住琢磨,耐得住日月,岁增而愈发道骨仙风。按地理来比喻,就相当于地势地形;按字画来比喻,就是气韵风骨。人称张国荣“芳华绝代、眉目如画”,皮相绝佳,的确不假,但他的骨相稍嫌腻滞,没有神来之笔,故无法一锥入心。可比之于宫体诗或工笔画的上乘之作,终归少了些空灵韵致、弦外之音,虽为上品,却非极品。

在我看来,“眉目如画”这个词并不足以描绘最上乘的眉眼,因为能画出来的眉眼,有时过于妖娆,或流于俗媚,或精巧太过失之气韵,总之多了几分世俗气。未若“眉目如仙”,这一形容与中国水墨画的强调意韵,古琴的古雅空灵,下棋的着眼于大局,书法的笔锋气势,有异曲同工之妙。着眼于虚处,境界才广阔。临风之玉树比之于精雕的盆景,终是胜上不止一筹。

食色一体,在此试以“食”论色。

以水果喻之,苹果算是那种内外兼修的美色,一表人才,且腹有素养,然其质过于坚硬,果肉失之于水分少,缺了几分情趣。梨子,其花纯白,质硬然汁多,比之苹果,多了些细腻柔情,譬如深谙汉学的纳兰公子,对此物情有独钟。桃子熟了软硬适中,汁鲜味美,连皮也可食,颜值高性格好,称得上极品。无怪乎古人多以桃花喻美人,这审美品味,佩服佩服。桃子虽好,人尽爱之尝之,又失之于格调不高,只合露水情缘。李子算是低配版的桃子,故而“桃李”常并列而称。香蕉轻软,橘子汁多,芒果两者兼备,皮厚,须剥开而食,当属傲娇之类的小可爱们。而草莓,软糯可口,连大小都量口订做好了,简直就是软萌的视觉具象化。

舌头的喜好千差万别,身体的其他器官,当然也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中意哪一款,悉听尊便。

近日对“娘炮”的攻击甚嚣尘上,也是岂有此理了。人家长得白净好看举止温柔就说人家娘炮,明摆着是赤裸裸的嫉妒。古人的画像过于失真,面目如何没有视觉资料可以凭借,但民国时期铁骨铮铮的救国者,看照片很多都是眉清目秀的翩翩君子,甚至黑社会的袍哥也有身形瘦弱的。难道非得五大三粗不修边幅的才是英雄好汉?「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好容貌的男子也可以列出个长长的单子,而且据说彼时男子还有头上戴花的风尚,李逵样式儿的多是小弟级别。热衷于肌肉锻炼在意身体线条的男性,性取向为男的比例甚高,又何可道哉!

一样米养百样人,世界那么大,容得下各色人等,一脸酸相嫉妒别人倒是颇具小女儿情态呢!

别不知羞耻了!

评析林黛玉1000字
答: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却只有黛玉美的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两弯似蹙...

描写容貌的诗句
答:先秦至三国间,嵇康:“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王恭“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曰‘濯濯如春月柳’”。美男王矩“美姿容,每出游,观者盈路”。还有潘岳,王蒙等。以上是美男,艳称于后世的美女大都出现在先秦,秦汉以及稍后的典籍中。如《庄子.齐物论》中的毛嫱,丽姬...

描写长得美的诗句
答:美男王矩“美姿容,每出游,观者盈路”。还有潘岳,王蒙等。 以上是美男,艳称于后世的美女大都出现在先秦,秦汉以及稍后的典籍中。如《庄子.齐物论》中的毛嫱,丽姬。《庄子.天运》中的西施,《汉书》中的王昭君。《后汉书》写王昭君“风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还有貂禅,赵飞燕姐妹,杨贵妃以及卓...

描写朱元璋长相的诗句
答:美男王矩“美姿容,每出游,观者盈路”。还有潘岳,王蒙等。 以上是美男,艳称于后世的美女大都出现在先秦,秦汉以及稍后的典籍中。如《庄子.齐物论》中的毛嫱,丽姬。《庄子.天运》中的西施,《汉书》中的王昭君。《后汉书》写王昭君“风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还有貂禅,赵飞燕姐妹,杨贵妃以及卓...

形容林黛玉的句子
答:用这样两种美丽的事物来形容林姑娘真是再妙不过了,把她的美写到了极致。小说中有许多与此呼应的句子,如:“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避远,不忍再听。”“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

赞美林黛玉的句子有哪些?
答:王希廉:黛玉一味痴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黛玉《哭花词》极叹红颜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与《红楼梦曲》遥相关照。黛玉之哭只哭得自己,贾宝玉之恸直恸到一家,深浅不同,是两人分别处关键。姚燮:还泪之说甚奇。然天下之情,至不可解处,即还泪亦不足以极其缠绵固结之情也。...

无题是谁写的。诗句是什么
答:《世说新语·惑溺》?quot;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悦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矫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

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答: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赏析:“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用文言文介绍人物
答: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 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在郡清俭,妻自...

章惇传的文言文翻译给我发来,谢谢
答:《宋史》说章惇“豪俊,美姿容、为人庄重、声如洪钟、博学善文”。中进士之后,初任县官,以欧阳修推荐,入朝,后被弹劾,复出任县官。宋神宗朝,王安石秉政时赏识章惇,提拔重用,协助推行新法。宋哲宗即位,宣仁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主政,尽罢新法,章惇力争,被黜出外郡。宋哲宗亲政,复行新法,起用章惇为相,于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