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转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作者&投稿:里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发生需要转出时:
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费用)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2)月底进行结转时:
借:应交税法-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主要是出现在发生以下两种情况:
(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
(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在建工程)、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
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补充:退货不属于进项税额转出,而是直接凭对方开过来的"销项负数"发票直接冲减进项税额,也就是:
借:库存商品(红字)
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进项税额(红字)
贷:银行存款(红字)

扩展资料:
例:某零售商业企业A柜组在月末盘点时,发现短缺某种商品售价400元(不含增值税),原因待查,根据上月的该种商品进销差率15%计算,调整有关帐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340
商品进销差价60
贷:库存商品400
短缺商品经查属营业员的过失,营业员应负赔偿责任。经查,短缺商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8元,其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398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34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8
企业发生意外事故,损失库存外购原材料金额32.79万元(其中含运费2.79万元),进项税额转出=(32.79-2.79)*17%+2.79/(1-11%)-11%=5.31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入帐时计入原材料成本的是价款,进项税额是价款乘以增值税税率(17%或13%)。
运费发票的应抵扣的进项税额是运输费用总额(含税金额)乘以11%的抵扣率,计入原材料成本的金额为运输费用总额减去计算的应抵扣进项税额。
因此做进项税额转出时,要将计入原材料成本的金额先换算成全部的运输费用,再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2.79/(1-11%)就是计算全部的运输费用,再乘以11%就计算出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也就是说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部分转入相关成本:
  1、原材料
  借: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之前是: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2、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的做法如下:

(1)发生需要转出时:

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费用)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2)月底进行结转时:

借:应交税法-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扩展资料:

为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进项转出、计提、交纳、退还等情况,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贷方设置分析项目,在借方分析栏内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等项目;在贷方分析栏内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项目。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账,将多缴税金从“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中分离出来,解决了多缴税额和未抵扣进项税额混为一谈的问题,使增值税的多缴、未缴、应纳、欠税、留抵等项目一目了然,为申报表的正确编制提供了条件。

“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增值税



(一)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账务处理

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应当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

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或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的依法没收、销毁、拆除情形,其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所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进行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损失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三)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

纳税人在产品、产成品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或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的依法没收、销毁、拆除情形,其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所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进行转出。

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贷:在产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四)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兼营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的账务处理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应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生应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的账务处理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应进项税额转出情形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净值×适用税率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或摊销后的余额。

借:固定资产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六)取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的账务处理

纳税人取得不动产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应取得2016年5月1日后开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并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如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在认证期内进行认证。

(七)购货方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的账务处理

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因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购买方应暂依《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待取得销售方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后,与《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一并作为记账凭证。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待摊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扩展资料:

进项税额转出年末余额的处理:

对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可以在每月末,做个凭证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这样明细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没有余额,而且每月账面结转完的“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与增值税报表完全一致,借方余额为留抵税额,贷方为应缴税额。

参考资料:
进项税转出-百度百科



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予以转出。具体分录如下:
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损失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贷:在产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兼营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的做法如下:
(1)发生需要转出时:
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费用)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2)月底进行结转时:
借:应交税法-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拓展资料: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
进项税额是指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在企业计算时,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后的数字,才是应缴纳的增值税。因此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额的多少。一般在财务报表计算过程中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
进项税额是已经支付的钱,在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记在借方。
根据税法规定,准予从销项税额当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限于下列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和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1、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从销货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
2、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所支付给农业生产者或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款,取得经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价款按10%抵扣进项税额。
3、购进中国粮食购销企业的免税粮食,可以按取得的普通发票金额按10%抵扣进项税额。
4、纳税人外购货物和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费(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按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和基金金额按7%抵扣进项税额。
5、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免税废旧物资,可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有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6、企业购置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可凭借购货所取得的专用发票所注明的税额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方法(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
答:进项税额转出怎么做会计分录?企业购进货物发生的增值税款,称为进项税额。对进项税额进行转出处理时,应设置应交税费科目核算,有关的会计分录怎么做?进项税额转出分录 用于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转入相关的项目,比如用于在建不动产时的会计处理: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进项转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急求!
答: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对于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企业通常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进行核算,那么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 1、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谢谢!
答:(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生应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的账务处理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应进项税额转出情形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净值×适用税率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或摊销后的...

进项税转出会计分录怎么做
答:进项税转出的会计分录应该这样做:借:成本或费用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接下来进行详细解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进项税转出。进项税转出主要是在某些情况下,原本可以作为抵扣的进项税额,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再抵扣,需要将其转出,计入相应的成本或费用。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货物...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做?
答:转出的计入福利费中。首先补提福利费: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然后进项转出: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金额就是转出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

进项税额转出如何写会计分录?
答:进项税额是企业购进货物时所发生的增值税,对于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会计人员该怎么做会计分录?进项税额转出分录1.原生产用的外购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如用于企业工程项目或无形资产研发等(用于生产用设备等固定资产除外)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货物成本+进项税额)贷:原材料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

进项销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
答:进项销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如何处理?整体上来说,企业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如果是需要转出处理的话,那么在会计分录上是可以通过应交税费下转出未交增值税和应交进项税额的科目处理,在本网站上还有很多相关的资料是可以学习的,欢迎你们来本网站上进行搜索,这里有很多专业的会计老师指导你们的.

跨年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做?
答:因此,应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转出的进项税额,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的相关规定,将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固定资产损失申报税前扣除.跨年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做?

进项税已缴纳,现在做进项税转出,补缴增值税,怎么做会计分录呢?
答:1、转出时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2、应交增值税转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3、上缴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做
答:转出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交纳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银行存款 认证后的发票税局让进项税额转出,说明开票方在没有经过你们同意的情况下把票作废了,属于违规操作。发票做废前,要收回发票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