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精讲内容简介

作者&投稿:束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是一本专为高中生设计的文化读物,紧随《古代名句选讲》和《古代文化知识精讲》之后,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全书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深入浅出的"文学常识精讲"部分。这部分内容涵盖了中国和外国的作家作品,详细介绍了各类文学体裁,同时还补充了与重要作品相关的文学团体和流派等背景知识,让读者对文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其次,"文学常识练习"部分则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书中精心编排了50多道适应高考需求的题目,涵盖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了详尽的参考答案,方便学生自我检测和巩固学习成果。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了两个指导原则:一是紧密贴合中学语文教材,确保内容与教学同步;二是参考了文学科考试说明,确保内容符合考试要求。虽然定位为普及读物,但我们仍投入大量时间校验资料,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无误。本书虽不追求深度学术研究,但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也包含了一些课本以外的文学内容。

为了与新教材更好地衔接,编者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大幅扩充,新增了近百条作家作品、文学流派以及练习题目,几乎涵盖了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大部分的作家作品,只略过了一些影响较小的作家。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应试能力非常实用。

《童趣》沈复,的文学常识?急用!急用!
答:第一个“之”代“群鹤舞空”的景象;第二个“之”代“昂首观之”的动作。为 (wèi):介词,表原因,可作“因为”讲。[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现代诗》课文精讲
答:《现代诗两首》课文精讲 《长城谣》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恋;抒情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一片槐树叶》 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

文学常识精讲的介绍
答:本书是配合高中语文新教材收录文学常识最多的一本工具书,供广大师生使用。

古诗知识
答:小学古诗知识所有的,什么诗仙诗圣诗鬼诗妖,大李杜,小李杜,,三苏,有名的那些诗人姓甚名谁号啥,人们对他的赞誉,比如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及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会考的一些知识,有试卷的可以把网址发上来。提醒:50分没那么好挣,要字数。 展开  我来答 8...

小学语文知识有哪些?
答: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了解语文课本中涉及的读写知识,包括阅读古诗、段落、篇章的知识和文章学的知识,及文学知识,科技,史地等文化常识。 八佰伴 精锐 杨老师 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1、实践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2、真实性。 指学生在语文...

语文课文上一些文学常识之类的东西...
答:<<安塞腰鼓>>刘成章<<竹影>>丰子恺<<观舞记>>冰心<<口技>>林嗣环这五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还有文学常识...希望尽量可以答全...OK?Thanks我的邮箱地址:xueweiyunfan@yahoo... <<安塞腰鼓>>刘成章<<竹影>>丰子恺<<观舞记>>冰心<<口技>>林嗣环这五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还有文学常识...希望...

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教案(2)
答:(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1、先请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刘义庆(403——444),南宋人,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按照类书的形式编排...

常识与理论阅读
答:总之,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的学习与训练,是该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具体兑现,我们在学习中要多下功夫,鼓励多读、多看、多写,力求精讲多练,切实提高学员写应用文章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6学时,即每周2学时。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4.意识与无意识...

北京高考语文
答:文学体裁常识复习大全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1-33)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34-44)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45-49) 高考文学常识题强化训练80题( 50-80) 高考文学常识训练精编版 高中文学常识之作家作品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精讲精练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小检测 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 与教学大纲...

课文《看日出》静止反义
答:5、文学(文体)常识 曹禺,原名___,字___。他在上清华大学期间,完成了他第一部多幕话剧剧本《___》。之后,他又创作了《___》、《___》等多部影响巨大的话剧剧本。抗战期间,他在重庆参加文化界抗敌活动。写了《___》、《___》等作品。一九七八年完成了描写民族团结的历史剧《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