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塔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主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灵谷寺的历史沿革~

灵谷寺最初为南朝梁武帝为尊崇宝志禅师兴建的“开善精舍”,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南麓,始建于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朝乾符年间改名为“宝公院”。宋开宝年间, 易名为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题寺额为“太平兴国禅寺”。元朝及明朝初年时被称作“蒋山寺”。明太祖朱元璋选定此处修建自己的陵墓明孝陵,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将原寺移到灵谷寺现址,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可谓山有灵气,谷有合水,故而命名为“灵谷禅寺”。用砖石砌成的无量殿(又称无梁殿),安置无量寿仏本尊,灵谷寺的寺匾额是朱元璋所赐,并敕封寺名“灵谷禅寺”。当时灵谷寺规模很大,占地500余亩。还有灵谷塔和三绝碑等胜境;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清朝初年,遭受冰火打击,但次年很快地就复兴了,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时,临幸钟山,御赐“灵谷禅林”匾额,并书“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廓”对联赐寺。 虽接待过康熙帝与乾隆帝在这里逗留。但是,建筑大多毁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的兵火,虽然同治年间寺院在曾国藩等人得以重建,规模已大不如明代灵谷寺的威容盛况。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原址建设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原灵谷寺则迁至东侧同治六年所建的龙神庙。四方墙壁设置了110座石碑,刻有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带被改为“灵谷寺公园”。1973年,南京灵谷寺修复开放,经有关部门批准,从市文管会请回供奉玄奘法师灵骨,寺内专设“玄奘法师纪念堂”,纪念堂正中心设13层密檐楠木塔,玄奘法师顶骨即安奉于此中。 1980年,真慈大和尚住持灵谷寺后,对灵谷寺进行了全面维修,重建了山门、大雄宝殿、祖堂、客堂、志公殿、藏经楼,新建了观音宝阁、玄奘院等建筑。 1983年,南京灵谷寺被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04年,灵谷寺新建仿唐建筑玄奘院。 2014年4月,灵谷寺举行开山1500周年庆典暨第四届金陵礼佛文化月活动。 2016年1月8日,灵谷寺玄奘院地宫举行落成仪式,镇寺之宝——玄奘的顶骨从玄奘院大殿移驾地宫内保存。以后,地宫将作为这份玄奘顶骨的永久存放和供奉之地。

灵谷塔是一座新颖别致的宝塔,塔高66米,九层八面,每层以绿色琉璃瓦披檐。各层外面,都围以花岗石走廊,塔的中间建有螺旋形扶梯,可沿梯252级直登九层。该塔由茂菲和董大酉设计,造形优美,典雅庄重,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塔的内外四壁上,镶嵌着青石碑刻。该塔的八面,每层都有四门四碑。塔内计28块碑刻,在第二、三、四层的12块碑上,镌刻着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日《孙总理北上时在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辞》全文,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标准草书遗墨,游人到此观赏后,无不啧啧称美。第五、六、七、八层16块碑镌刻的是民国十三年四月十四日《总理孙先生在黄埔军官学校开学训词》,为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先生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小篆所题,均由苏州吴县唐仲芳勒石。塔外第一层是蒋介石亲笔书写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第二层是叶楚伦书写的蒋介石所撰的《遣阡表》,第三至八层仍是蒋介石所撰的“黄埔军校第一至六期同学录、序”各一篇,分别由戴季陶、张静江、钮永健、刘纪文、周伯年、杨天骥等人书写。除第一层清理了涂盖的砂浆后,重现了“精忠报国”四字外,第二层至八层目前尚未清理。塔的第九层没有碑刻,供游人登临环顾钟山风光及绿浪涛涛的林海。塔的第一层正面门楣上楷书阴刻的“灵谷塔”三个鎏金大字,也是高艺林的遗墨。第一层背面门楣上镌刻有“有志竟成”四个大字,是原中山陵园园林组主任傅焕光的手迹。第—层东西门楣上分别镌刻“成功”、“成仁”四个篆字。如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游人登上灵谷塔,纵目远眺,观赏钟山林海和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市容市貌,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阵亡将士公墓区,分别由第一、二、三公墓组成。第一公墓在中轴线上,也就是无梁殿的后面,它在“文革”期间被改建为四个花坛。第二公墓在灵谷寺东侧,1957年改建为邓演达烈士墓。第三公墓在无梁殿西侧,在“文革”中已废。当时公墓区的所有墓穴,全以红砖砌筑为长方形,上盖水泥预制板,南北朝向,每墓前立一块约30厘米高的半卧形青石碑,不刻姓名,全以编号代姓名,而阵亡将士名单则在南京市档案馆保存。阵亡将士公墓从1931年3月动工,到1935年11月竣工。公基建成后,于11月20口在公墓祭堂举行了盛大的公祭,国民党中央和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蒋介石亲自担任主祭。根据蒋介石的指令,1936年7月,阵亡将士公墓移交给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管理。除灵谷寺驻有警卫保护外,同时成立了阵亡将士公墓区,有10多名陵园职工管理公墓,承担清洁、绿化等工作。阵亡将士公墓落成后,国民党党政军各界人士赠送了许多珍贵的纪念物,供公墓及纪念馆陈列,并对外开放,让游人观瞻。

据史料记录,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赠送了一对高四英尺的紫铜狮子;天津市长张自忠赠送了高五英尺的紫铜鼎一只;杨虎城将军赠送了石鼎一座,鼎刻“铭鼎垂勋”四字;第十七军赠送的汉白玉石刻貔貅一对立于牌坊前;陈济棠赠送的一只铜香炉供陈列祭堂;刘镇华赠送石罄一只陈放纪念馆外平台正中。此外,还有商震、何键、刘峙、关忠信、顾祝同、蒋鼎文、卫立煌以及许多其它团体和个人赠送的石鼎、铜鼎、石狮、银鼎、银盾、银花圈等纪念品。这些礼品,现在只有红山门大门口两侧的一对石狮、牌坊前的一对汉白玉石刻貔貅以及松风阁后的一座石鼎尚存外,其余都不知下落了。
抗战期间,公墓建筑群曾遭到破坏,特别是纪念馆(今松风阁)破坏严重。抗战胜利后,国府还都,曾做了简易的维修。1947年6月国民党政府制定了《春秋二季祭奠阵亡将士办法》,即黄花岗起义纪念日;秋祭日期为9月3日,即抗战胜利纪念日。1949年国民党败退前夕,“代总统”李宗仁还曾率领文武官员到阵亡将士公墓举行了最后一次春祭。
新中国成立后,阵亡将士公墓区改为灵谷公园。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文物部门,都十分重视保护这里的文物史迹,派公安部队所属的陵园警卫中队日夜放哨巡逻,与整个中山陵园地区一样,每天24小时从不间断,使建筑物和树木没有受到破坏。
灵谷公园成立后,对在抗日战争时期与十年动乱中遭到破坏的建筑物,中山陵园管理部门已分期分批进行了整修,逐步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建筑界有很多“奇葩”是建筑,其中无梁殿为什么无梁?
答:原因: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柱,也不用寸木寸钉,自基至顶,全用巨砖垒砌成券洞穹窿顶而得名无梁殿,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灵谷寺无梁殿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灵谷公园内,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

无梁殿为什么无梁?急需知道!
答:原因: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柱,也不用寸木寸钉,自基至顶,全用巨砖垒砌成券洞穹窿顶而得名无梁殿,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灵谷寺无梁殿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灵谷公园内,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

灵谷寺的由来
答:历史沿革 灵谷寺最初为南朝梁武帝为尊崇宝志禅师兴建的“开善精舍”,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南麓,始建于南朝天监十四年(515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唐朝乾符年间改名为“宝公院”。宋开宝年间,易名为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题寺额为“太平...

关于中山陵的资料
答:中山陵风景1(20张)梅花山、灵谷寺景区、灵谷塔景区、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北极阁气象台、鸡鸣寺等,还包括玄武湖、环湖的富贵山、九华山、小红山和城墙、城堡,这里集中了28处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

中国八大古都是哪些?
答:南京古称句吴,属西周大夫周章封地。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此后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夫子庙、灵谷塔、明故宫、中山陵、中华门城堡、栖霞寺舍利塔等。6、西安 古称长安、镐京,陕西省省会。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