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磨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是什么意思?~

意思: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
出处:近代诗人毛泽东所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原文节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译文: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1949年3月28日夜晚,国民党左派人士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国民党的混乱现状,要回家乡分湖隐居。同年4月,毛泽东同志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回赠,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继续参加建国工作。
这首诗是老朋友之间的私人唱和之作。毛泽东的和诗针对原诗作者刘亚子牢骚愈盛而身体愈下的状况,借唱和的方式叙旧谈心,进行坦诚恳切的开导规劝,表达了对挚友的一片爱护之情。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全诗有意淡化了二人间三次交往的政治内容,而强调友人间的文化层面,从而使这首诗带有较浓的人情味,深深体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
名家点评: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丁三省《毛泽东诗词精读》:“毛泽东的几首赠答奉和之作,则是有感而发,情真意切,各具特色的杰作。他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在他的几首七律和赠答唱和诗中更是别具一格的精品。”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这是毛泽东盛赞“昆明池”的诗句。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昆明池”即是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下的一顷碧波。这让人顿生疑惑,京城开凿的人工湖泊,怎么会与遥远云南的一个地名联系在一起呢?

“昆明”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是指秦汉时期西南地区一个部落众多的游牧民族的名称。当时云南少数民族“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生活在洱海一带的游牧民族就被称做昆明族。他们伴水而居,善于水上生活和行军作战。


西汉时期,为了打败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等国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22年,张骞历尽艰险回到首都长安,向汉武帝报告西域情况时说,他在大夏国,今天的阿富汗见到过中国产的蜀布和筇竹杖,经过了解是从身毒,今天的印度贩运去的,这说明有一条从云南通往印度的道路,而且很近。他极力进言:大夏国很希望同中国往来,却忧虑匈奴从中阻挠,如果从蜀郡通身毒后去往大夏国,道路近便,有利无害。

根据张骞的建议,汉武帝派遣使臣去往西南夷寻求通身毒之路。到了滇国,滇王派了十几批人为他们寻求通身毒之路,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大理洱海附近,道路被昆明族所阻,最终未能通身毒。汉军回师后,汉武帝在长安西南按照洱海的形状开凿了一个周围四十里的人工湖,称之为“昆明池”。汉军在此演习水兵,准备以武力打通通往身毒的道路。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举国投降,随后,汉武帝统一了洱海地区。多年后,清朝乾隆皇帝因景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功业,把北京颐和园的西湖也改名为“昆明池”。

当年,汉武帝苦苦寻觅的正是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它从今天的成都经大理辗转到达缅甸、印度。这条商路让大夏国与汉朝往来便利,也将遥远云南的一个地名与北京联系在一起。当年,毛泽东给柳亚子的“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的诗句。正是将昆明池遥指京城,请有识之士共聚北京,施展政治抱负。柳亚子心领神会,写下了“昆明湖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从此,安居北京。

东道恩深敢淡忘,中原龙战血玄黄。名园容我添诗料,野史凭人入短章。汉彘唐猫原有恨,唐尧汉武讵能量。昆明湖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

责编:李菁  来源:CCTV.com



不要觉得昆明的吃水很浅,观赏鱼与富春江比起来更好,当然这是字面意思,观鱼,需要什么,眼睛是第一,二则需要水质,说明昆明的水很清啊,反正就是夸赞昆明是个好地方,我们都知道富春江,自古以来就是名人爱去的地方,放在现在就是我们说的旅游胜地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的意思是什么?
答:意思是:别觉得昆明湖的水浅,但是在欣赏鱼儿的这个方面,要比浙江的富春江要好的多。“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出自毛主席的古诗作品《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

饮茶粤海未能忘出自哪首古诗
答:饮茶粤海未能忘出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全诗: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译文我们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您向我索诗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历经三十一年的...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答: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原文: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和柳亚子先生的全诗?
答: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注释 〔和(hè贺)柳亚子先生〕和,酬和。柳亚子于一九四九年三月...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答: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原文: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观鱼胜过富春江什么意思
答:观鱼胜过富春江意思是: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这句是出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原文: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答:作品原文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创作背景 毛泽东与柳亚子交往较早,1926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与柳亚子相识,当时毛泽东为国民党中央...

别觉得昆明湖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答: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原文: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这句话什么意思
答:昆明也在艺术剧院,也就是小西门下边有条路叫做富春街,原始明代沐英开辟云南是带来在此居住的江苏移民为了记念家乡的富春江而命名,此举的意思是:不要说昆明观赏鱼的地方水浅,其实比起富春江来更胜一筹。个人感觉应该是描述的是大观河,篆塘一代的情形。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看待。长:通“常”。放眼:放宽眼界。这句诗出自于毛泽东的诗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诗的全文如下: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白话译文...